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酸橘、枳壳2种砧木的成年砂糖橘果树为供试材料,通过对砂糖橘树体各部位磷素营养水平的分析,研究砧木对砂糖橘树体磷素营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酸橘、枳壳2种砧木砂糖橘的根系磷素分布规律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表现为须根中的磷素含量显著高于主根、侧根中的磷素含量,且主根与侧根中的磷素含量表现为不同砧木砂糖橘间差异显著。(2)2种砧木砂糖橘当年生枝的磷素营养水平要显著高于往年生枝和主干,而砧木差别对枝干各部位的磷素营养水平没有影响。(3)2种砧木砂糖橘的秋梢新叶的磷素含量显著高于4级、5级叶片,砧木的差别不影响各类叶片的磷素营养水平。(4)酸橘、枳壳2种砧木砂糖橘的果实中磷素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不同砧木对果皮和果肉的磷素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嫁接在8种砧木上的砂糖橘的生长指标,分析叶片、枝条解剖结构及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生长素氧化酶(IOD)活性,探讨树势与解剖结构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以枳壳、粗柠檬和枸头橙为砧木的砂糖橘树势较强,红黎檬次之,酸橘、枳橙、红橘和砂糖橘(本砧)较弱;各指标与树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叶片的海绵组织厚度与株高和树冠体积呈显著负相关,栅海比与树冠体积呈显著正相关;枝条的导管密度与株高和树冠体积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POD活性与株高和树冠体积均呈显著负相关,IOD活性与秋梢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无显著相关性。叶片中较低的栅海比、较高的海绵组织厚度和POD活性与枝条中较高的导管密度是影响树体矮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在园林与观赏园艺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兼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国内外关于杜鹃红山茶嫁接繁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质化砧木嫁接方面,而芽苗砧嫁接技术及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生理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从生理层面揭示杜鹃红山茶接穗与不同油茶芽苗砧的亲和性差异,本研究以广西栽培面积广泛的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溪软枝油茶、普通油茶为芽苗砧,以杜鹃红山茶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于嫁接后90 d,考察不同芽苗砧处理对杜鹃红山茶接穗死亡率、嫁接苗叶片中初生代谢产物含量、抗氧化生理指标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接穗的死亡率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作为芽苗砧,杜鹃红山茶嫁接死亡率最低,为18.5%;(2)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接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砧木,嫁接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淀粉含量均处于最高水平;(3)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作为芽苗砧,嫁接苗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OD活性最高;(4)不同芽苗砧木对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叶片中总叶绿素、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有显著影响,采用高州油茶作为芽苗砧的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叶片中总叶绿素、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均最高。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接穗与高州油茶芽苗砧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其嫁接苗抗性优于其他芽苗砧处理,叶片生长状况较好,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东省清远市沙糖橘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结果树不同砧穗组合叶片、果实养分丰缺状况,为沙糖橘营养科学管理、果园合理施肥及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清远市27个10~15年生枳砧和酸橘砧沙糖橘果园的土壤、叶片及果实,分析土壤、叶片及果实矿质养分含量,分析土壤、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远沙糖橘果园土壤pH整体偏酸性,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有机质含量适量及以上果园占比70.4%。速效N含量缺乏果园为51.8%,81.5%的果园土壤速效P超量,有效K超量的占比48.1%,多数果园土壤有效Mn、有效Zn、有效Mo含量较适宜,但有效Ca、有效Mg、有效B缺乏占比分别达到81.5%、88.9%、77.8%。枳砧、酸橘砧沙糖橘叶片矿质养分丰缺程度存在差异,枳砧沙糖橘叶片N、B、Ca含量较少缺乏,而酸橘砧沙糖橘叶片3种元素含量存在严重缺乏的现象,2种砧木沙糖橘叶片中Cu、Mg均相对缺乏,Mo含量均严重缺乏。枳砧和酸橘砧沙糖橘果实矿质养分的大量元素中N、K含量高于P,中量元素Mg含量低于Ca含量,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高。枳砧沙糖橘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指标均低于酸橘砧。2种砧木的沙糖橘果园土壤矿质养分与叶片矿质养分间,枳砧Mg、Fe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酸橘砧B、Fe均呈显著负相关,枳砧沙糖橘叶片与果实中Mo含量显著正相关,酸橘砧沙糖橘叶片、果实、土壤三者间Mo含量均为极显著正相关。清远市沙糖橘果园管理应注重改良土壤酸碱度,施用适当配比的N、P、K肥,深施有机肥的同时适量添加或叶面喷施Zn、Mg、B、Ca、Mo,合理控制含Mn农药的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5.
咖啡种间嫁接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查理种咖啡为砧木,小粒种咖啡卡蒂莫、中粒种咖啡26号为接穗,对不同嫁接组合嫁接成活率、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卡蒂莫/查理种嫁接成活率低于58.00%,中粒种26号/查理种嫁接成活率高于78.00%,砧穗间亲缘关系对种间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较大;卡蒂莫/查理种嫁接苗地上部生长量(株高、茎粗)、生物量(接穗鲜重、接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极显著低于卡蒂莫自根苗,嫁接苗比自根苗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根系的生理活性低,根的生长量(根体积、根表面积、侧根长)显著或极显著小于自根苗;中粒种26号/查理种嫁接苗地上部生长量极显著高于自根苗,生物量除接穗鲜重外,其余指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自根苗,根的生长量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砧穗间亲和力和植株生长势有直接的相关性,卡蒂莫、查理种种间遗传差异大,嫁接苗长势差,不能发挥砧木根系优势,不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粒种26号、查理种种间亲缘关系近,嫁接后,株高变高,茎干变粗,分枝数增加,侧根粗,根系活力提高,植株长势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砧木嫁接对无籽西瓜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抗无籽10号’西瓜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植物生理生化测定等方法, 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无籽西瓜生长过程中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能提高无籽西瓜3个生长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C/N,且能提高叶片POD、SOD、CAT和PPO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不同砧木嫁接无籽西瓜叶片POD、SOD、CAT和PPO活性以及MDA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不同的嫁接组合表现有差异,其中以长葫1号为砧木的嫁接苗表现较为突出。叶片光合和抗性相关生理指标可以作为无籽西瓜砧木品种筛选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珍珠岩基质培养法,研究缺镁胁迫对枳砧‘砂糖橘’植株的矿质养分吸收和抗氧化活性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缺镁处理90 d导致‘砂糖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N、P、K、Mg含量降低,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镁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23.0%;另外,缺镁处理3个月后发现N、P和Mg含量都降低,而钾含量增加了2倍多。缺镁胁迫引起叶片中过氧化氢和MDA含量增加,相应地导致POD和CAT活性提高,但是SOD活性未受影响,APX活性变化也无规律。这些数据表明,90 d的缺镁胁迫能够引起‘砂糖橘’植株叶片中活性氧的累积,POD和CAT可能参与了活性氧的清除。  相似文献   

8.
以5年生的3种不同砧穗组合的AP番荔枝嫁接树为材料,比较普通组合与牛心/山刺、秘鲁/圆滑2个组合处理对AP番荔枝的生长与结果、产量及品质、叶片矿质营养、光合色素及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处理生长势均比对照弱,但秘鲁/圆滑组合的新梢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2种处理的产量均比对照低,但秘鲁/圆滑组合的单果重、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种处理的C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秘鲁/圆滑组合的M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但是2种处理的N、P、K含量却极显著低于对照.牛心/山刺组合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都显著低于对照,类胡萝卜素极显著低于对照,秘鲁/圆滑组合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2种处理的叶片抗氧化酶类活性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秘鲁/圆滑组合的根系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牛心/山刺组合的根系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其它抗氧化酶类活性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ICe6)影响花针期干旱及复水后花生光合特性的生理机制,于2021和202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防雨旱棚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及复水后ICe6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结束时,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花生叶片的光合参数和RuBPCase活性,光合基因AhRuBP相对表达量下调、AhPORA上调,喷施ICe6显著提高干旱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叶片AhPORA和AhLHCB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亦显著上调,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胁迫指数WSI降低。复水后第7天,干旱胁迫植株的光合参数迅速恢复,喷施ICe6的干旱植株的Tr、RuBPCase活性显著大于喷施清水植株,Tr两年增幅为11.7%和20.8%,RuBPCase活性增幅达14.9%和69.9%;AhRuBP基因相对表达量亦显著上调。复水后第20天,喷施ICe6的干旱植株叶绿素a(Chl a)含量、Pn、气孔导度(Gs)、T...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褪黑素对铬(Cr6+)胁迫下小麦幼苗光合和养分吸收的调节作用,在水培条件下以豫麦51(铬敏感型)和扬麦16(耐铬型)为材料,分析了Cr6+胁迫下外源褪黑素预处理(100μmmol·L-1)后小麦幼苗光合和荧光参数及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r6+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和光系统Ⅱ(PSⅡ)活性,导致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Cr6+胁迫也显著减弱了根系对营养元素(N、P、K、Mg、Fe和Mn)的吸收和转运。外源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Cr6+胁迫下小麦幼苗的Pn、Gs、叶绿素(a和b)含量、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qL)和电子传递能力(ETR),增加了根系和叶片营养元素的含量。综合来看,外源褪黑素会促进Cr6+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差异,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云南省9个主要栽培茶树品种叶片的光合与生理参数,并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通过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判别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光合特征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云山’和‘云抗10号’的Pn和Tr显著高于其他茶树品种(P<0.05),‘天生’‘宝洪’和‘十里香’的Gs显著低于其他茶树品种(P<0.05),‘昌宁大叶种’的Ci显著低于其他茶树品种(P<0.05);在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9个茶树品种的Pn差异较小,随PAR增大各品种表现出较大差异;Gs和Tr随PAR增大呈现2种变化趋势,‘香归银毫’表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探究大花紫薇新品种紫婵的光合生理特征,为其栽培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2年生紫婵和大花紫薇幼苗为材料,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2个试验植物材料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紫婵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含量(Chl)以及叶绿素a/b(Chla/Chlb)均显著大于大花紫薇(P<0.05)。(2)紫婵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为17.11μmol/(m2·s);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为早晚高中午低的单谷型,气孔限制值为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3)大花紫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8:00和12:00,分别为14.41μmol/(m2·s)和13.16μmol/(m2·s);气孔导度亦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  相似文献   

13.
砧木对甜瓜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盛玉"甜瓜为材料,研究不同砧木对其叶片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叶片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盛玉/越瓜嫁接组合的甜瓜叶片全氮、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及代谢相关酶(NR、GS和GDH)活性在3个处理中均为最高,植株生长势强、开花坐果早、单株坐果数多、衰老迟。新盛玉/南瓜嫁接组合前期生长势弱于对照,但从始花期开始生长势强于对照。3个处理的甜瓜叶片全氮和氨态氮含量均与NR和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GDH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GS活性与NR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各项生理指标显示,"新盛玉"甜瓜接穗与越瓜砧木的亲和性优于南瓜砧木。  相似文献   

14.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庭院观赏和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为探究罗汉松幼苗在不同磷环境下添加氮的生理响应,以2年生罗汉松幼苗为研究试材,设置低磷(0.26 g/株)、高磷(1.08 g/株)以及低氮(0.53 g/株)、中氮(1.06 g/株)和高氮(2.12 g/株)处理,分析各处理组罗汉松幼苗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氮添加提高了罗汉松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浓度氮肥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磷环境施加氮肥,罗汉松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下降;高磷环境高氮浓度下,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量减少,MDA和Pro含量增加。(2)中浓度氮肥处理组罗汉松幼苗叶绿素含量最高;低磷环境氮添加提高了罗汉松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罗汉松幼苗胞间CO2浓度(Ci)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CO2倍增对霍山石斛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霍山石斛幼苗为试材,比较了CO2浓度400 μmol/mol(大气浓度,对照组)和800 μmol/mol(处理组)栽培180 d对霍山石斛光合特性、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倍增处理显著提高了霍山石斛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但霍山石斛未出现“光合适应”现象。栽培30 d后,处理组的存活率、着根率和新芽数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而60 d后,处理组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栽培180 d后,CO2倍增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霍山石斛的茎鲜重、茎干重、茎长、单株叶片数和叶片厚度,而对茎粗和单叶面积无显著影响。同时,处理组也显著提高了茎的多糖含量,比对照组提高94%,但生物碱含量则显著下降。茎的总氨基酸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CO2倍增处理能显著促进霍山石斛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及其主要药用部位茎的产量和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独蒜兰属植物在光合生理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美丽独蒜兰(P. pleionoides)和流苏独蒜兰(Pleione barbarae)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和叶绿素含量(SPAD),探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独蒜兰属植物均具有较强的耐阴性,且植株叶片SPAD值的高低与其光合速率有相关性。3种独蒜兰属植物之间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初始量子效率(a)、光呼吸速率(Rp)和CO2饱和点(CSP)均无显著差异。云南独蒜兰光合作用对较低浓度的CO2利用率高,更能适应低CO2浓度的环境;美丽独蒜兰表现出对光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在光合速率增加时所需的CO2浓度较高;而流苏独蒜兰对强光较敏感,易出现光抑制现象。此外,CO2的供应可能是影响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产栽培中注意遮荫,适当增加CO2浓度对3种独蒜兰属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空白对照组(CK)及C1(50 mg/kg)、C2(100 mg/kg)、C3(150 mg/kg)3种不同浓度的DEH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处理玉米幼苗,对幼苗的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多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DEHP浓度的升高,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升高,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光合性能指数(PIABS)均呈下降趋势,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 BP羧化酶)活性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上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DEHP浓度为50 mg/kg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为指导苗期养分科学管理,本研究以温室盆栽的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幼苗为材料,采用等量施肥(C)、阶段递增施肥(A)和修正指数施肥(ME)3种方法,每种方法设置50、100、200、400、600 mg/株5个氮素水平,并以不施肥为对照,共设置16个处理,分析不同供氮方式对米老排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老排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随供氮水平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改善其光合气体交换作用效果最佳的处理是200C>100ME>100A;而胞间CO2浓度(Ci)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总体上表现下降趋势;所有施肥处理中,米老排幼苗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肥处理显著降低苗期米老排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此外低剂量施肥能够降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等量施肥200 mg/株的供氮方式总体上最有利于改善光合气体交换作用、提高光合作用和降低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以3个叶色黄化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以绿色系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研究黄化茶树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的变化,为叶色黄化茶树品种的种质评价及栽培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黄化茶树叶片叶绿素总量比对照茶树品种低71.7%~86.8%,类胡萝卜素总量维持在0.16~0.31 mg·g-1。(2)3个黄化茶树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显著降低,光补偿点显著高于对照茶树品种。(3)黄化茶树叶片对光能的吸收、转化与利用等光合过程与对照茶树品种差异显著,其中金凤2号和中黄1号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中的L点和J点相对可变荧光显著升高;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MO、DIO/RC、φDO和φRO等显著增加,FV/FO、ETO/RC、φPO、φEO、ΨEO和PIabs  相似文献   

20.
橡胶芽接树砧穗间的相互影响--胶乳中3种植物激素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自根无性系海垦2和热研88-13组成的对接自接芽接树、光亮胶与巴西橡胶三合树和巴西橡胶三合树等的砧木和接穗的胶乳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脱落酸(ABA)3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及其相互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芽接树的砧木和接穗的胶乳中几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因品种(系)、嫁接组合、嫁接组合方式以及激素种类的不同而异∶不同品种(系)嫁接会引起砧木和接穗的胶乳中的IAA大量增加,引起iPAs明显减少和ABA减少,但在特定组合的砧木或接穗的胶乳中ABA的含量增加或持平;嫁接不同品种(系)次数增加,砧(中间砧)穗(树冠)的胶乳中IAA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iPAs,ABA含量有减少的趋势。乙烯利刺激割胶,没有明显影响砧穗胶乳中的ABA含量,但可能导致IAA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