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 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 NIST02和 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肖敏  谭红军  李晓华  康活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947+996-947,996
[目的]对金银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金银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集金银花叶,干燥,粉碎,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在金银花叶挥发油中检测出29个化合物,确认26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为有机酸和有机酸酯。金银花叶挥发油与金银花挥发油有许多相同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它们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基础。[结论]金银花叶挥发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多多  郑炜  高阳  高其品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58-4059,4062
[目的]分析荔枝核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5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0.54%。[结论]荔枝核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酯、烯、萘等成分。  相似文献   

5.
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可见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林佳彬  李冬梅  郑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4-14725
[目的]分析青花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GC-MS程序升温的方法对青花椒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青花椒挥发油中鉴定出4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27%。其中3,7,7-三甲基-(1S)-双环[4.1.0]庚-3-烯在青花椒挥发油中含量最高,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45.729%。[结论]青花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烷、烯、醇和萜类等。  相似文献   

7.
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对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鱼腥草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结论]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与其他产地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但各产地的鱼腥草的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两地桂枝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桂枝挥发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贵州两地桂枝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比较两地桂枝挥发油成分。[结果]广西、贵州两地桂枝挥发油分别分离鉴定出56、64种化合物,均多于前人报道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且主要成分均有反式肉桂醛、对甲氧基桂皮醛、顺式肉桂醛。[结论]一些化学成分是前人所没有报道过的,为桂枝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芫花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新鲜芫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三醛(12.789%),四十四烷(7.633%),壬醛(7.427%),二十一烷(6.874%),十四酸(6.510%),十二醛(4.557%),8-壬烯-2-酮(3.723%)等。[结论]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最多,共11种,其次是醇类10种,醛类8种,酯类仅3种。  相似文献   

10.
窦全丽  张仁波  肖仲久  李凤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32-18133,18149
[目的]分析小婆婆纳中的化学成分,为婆婆纳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小婆婆纳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97.383%,其中含量超过1%的有19种,主要有十六烷酸(19.620%)、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9.202%)和亚油酸(7.392%)等。[结论]小婆婆纳的挥发油可以作为某些药物的提取原料和精细化工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栽培及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在医药和生物农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中药雷公藤的植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简述,报道雷公藤在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药用栽培以及生物农药开发等方面的国内研究进展,综述雷公藤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及采收等方面的现状,并对雷公藤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山银花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山银花,实现山银花规范化育苗和种植,对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和黄褐毛忍冬四个品种的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种子繁殖等有关繁殖技术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为山银花的科学育苗和改良山银花的品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诱变材料和化学诱变剂的选择,诱变处理的方式、浓度和时间以及突变体的抗病、抗盐碱的定向筛选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园艺植物化学诱变与突变体筛选的研究进展,并对化学诱变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忍冬科忍冬属、荚蒾属、接骨木属植物种质资源、种子、组织培养、遗传多样性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这些植物的药用功能,最后就忍冬科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优化蓝靛果忍冬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现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59-760,763
[目的]对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 Turcz.)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蓝靛果忍冬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蓝靛果忍冬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2倍体积55%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该工艺重现性好,对蓝靛果忍冬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褚晓波  严冰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54-3856,3862
金银花是原产于我国的优秀药用观赏植物品种,分布范围广、综合价值高.文中首先将金银花文史资料进行追溯汇总,剖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对其多方面的价值及园林应用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金银花在园林绿化中的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提出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7.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钱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是重要的资源植物。从嫩叶、茎段和腋芽、离体胚等不同外植体的选择,以及适宜青钱柳生长的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的筛选等方面综述近几年青钱柳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组培快繁中常见的污染、褐化和生根问题,并提出探索组培苗生根机理及方法和体胚发生技术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忍冬属隶属于忍冬科,属内植物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生境类型复杂多样。此属以富含观赏性、多抗性和较高药用价值而著称。综述了我国忍冬属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其生境,分析了其园林、生态及药用方面的价值,总结了其繁殖方法,并对性状突出的部分种进行了着重介绍,以期为此属植物更广泛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草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书德  俞龙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43-13445
综述草果的基源植物、种植、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把握草果在食品和药品行业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