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1996~2006年,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花桥1号'和'花桥2号'2个优良早熟板栗新品种.研究结果表明:'花桥1号'和'花桥2号'板栗新品种具有果实成熟期早、果粒大、丰产性好、商品价值高、抗性强、栽培管理容易等优良性状和特点,在湘中丘岗山地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属地方名特优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花桥早熟板栗丰产栽培技术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年初开始,我们对花桥早熟板栗资源进行了为时3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花桥早熟板栗的植物学特征、生长及结果特性等。1999年初开始,对花桥早熟板栗进行了品种比较和丰产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桥早熟板栗确实具有成熟期早、果粒大、抗性强、栽培管理容易、丰产性好、商品价值高等优良性状,在湘中丘岗山地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属地方名特优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林院林研所和山东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从70年代开始开展了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在“七五”期间评定出了我国第一批16个(中林1号、中林2号、香玲、西扶1号等)早实核桃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均具有早实、丰产、壳薄、核仁优质等优良经济性状:高接树(砧木5年生以上)接后第三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科院林科所和山东省果树所等9个科研教学单位协作,选育出我国第一批早实优良核桃新品种16个,中林1.5号、香玲,丰辉、鲁光、陕核1号,西林2号,西扶2号,西扶1号及京861等。这批新品种是通过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等途径,获得优良单株千余株,并进行无性系测定、区域性试验及生产扩大试验等选育完成的,新品种具有侧花芽率高,早期丰产性强的优良性状,4年生后,即进入初期果期,比此方晚实型核桃提早10年。  相似文献   

5.
针对鲜食杏生产中存在的成熟期、品质、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极早熟、果大质优、丰产、抗逆性强、耐贮藏为育种目标,采用自然杂交实生选育法,经过18a的选育,选育出抗逆早熟优质丰产的鲜食杏新品种:沧早甜杏1号和沧早甜杏2号(暂定名),两品种成熟期早,沧早甜杏1号5月25号前后成熟,沧早甜杏2号5月23号成熟,果个大,外形美观,花期抗低温,品质优良,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山西核桃新品种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核桃新品种近几年来,我省各地选育出不少核桃优良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分早实和晚实两个类型。1.1早实核桃新品种。据汾阳、浮山、代县3个不同试区试验认为,目前,有12个核桃新品种,适宜在全省发展,其共同特点是优质丰产。这12个新品种是:(1)扎343号;...  相似文献   

7.
骏枣1号枣树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大果形枣树新品种——骏枣1号,是经过制定选育标准,初选、复选、决选,无性系测定和采穗圃建立,区域试验,推广应用,良种审定等一系列研究过程,研究出的枣树新品种。骏枣1号果形特大,品质优良,早实丰产,抗性、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
花桥2号品种简介。湘潭市林科所于1996年开始对当地板栗品种——花桥早熟板栗开展实生选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通过了由湖南省科技厅主持的省级科技成果鉴  相似文献   

9.
中夏1号、中夏2号、中夏3号3个杨树新品种,生长快,主干通直,材质好,具有早期速生的优良生物学性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本研究填补了我国育种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育种目的,为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杨树品种,在适生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本文根据1982—1989年试验结果,对3个美洲黑杨新品种的适应性、生长特性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花桥2号品种简介。湘潭市林科所于1996年开始对当地板栗品种——花桥早熟板栗开展实生选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通过了由湖南省科技厅主持的省级科技成果鉴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油棕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试种油棕品种T1、T2、T3、M1初期生长发育、年单株逐月抽叶数、生殖器官发育和初期产量的观察,初步认为品种T1、T2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宜西双版纳热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Bareroot nursery practices that maximize root development and growth have been studied and documented over a number of years. Each nursery, however, has its own unique combination of climate, soils, species, and stocktypes for which site specific cultural practices are necessary. J. Herbert Stone Nursery, a USDA Forest Service nursery, located in Central Point, OR, has completed a variety of production trials to adapt general cultural practices to its site. These trials resulted in changes which include: developing a strategy to maintain a high soil porosit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tillage measures; sowing seed earlier in the winter for 1 + 0 stocktypes; lowering seedbed densities from 267 seedlings/m2 (25 seedlings/ft2) to between 161 and 195 seedlings/m2 (15 and 18 seedlings/ft2);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in early fall instead of spring; and developing a miniplug + 1 stocktype.  相似文献   

13.
Kenaf (Hibiscus cannabinus L.) is an annual plant which produces a very high fiber yield per hectare and has demonstrated to be a suitable material for pulping. The crop conditions influence fiber production, but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effect on pulp quality.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kenaf varieties and crop conditions (watering dose and harvesting time) on sulfate pulp quality. The study has been made on bast fiber sulfate pulps due to their high added value. The quality criteria were fiber dimension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ulp quality. Kenaf variety or crop condition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fiber dimensions, holocellulose content, kappa number and breaking strength. To obtain high fiber yield and good delignified pulps it is recommended to grow the Salvador variety and to employ advance harvesting. Received: 20 January 1999  相似文献   

14.
云新90301等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云南良种核桃结实晚, 种壳刻纹深密不美观及不耐寒等重大缺欠, 在取得“八五”核桃杂交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90~2004年首次开展了选用我国南方云南核桃良种大姚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新早13号进行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通过14年的程序选育, 从初选的11个杂交优株无性系中经区域性栽培试验, 评选出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 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种核桃具有早实、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等优点, 其综合经济性状比亲本和“八五”培育出的5个新品系核桃均高, 总体丰产品质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标Ⅰ级或优级的标准, 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在掌握3个新品种核桃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前提下, 确立了其栽培技术要领, 使之便于推广。选育出的此3种新品种核桃现已在云南省的8个地(州、市) 10个(市、区) 试验, 示范推广, 面积达1 655 03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木麻黄水培苗出根条数与出根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柯玉铸 《浙江林业科技》2001,21(2):11-13,22
研究木麻黄水培苗的出根条数和出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木麻黄水培苗的出根条数和出根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935,出根率高的水培苗,其出板条数多,反之亦然,当木麻黄水培育的出根率x在85.75%-99.75%之间,其出根条数Y的直线回归议程为:Y=0.100+0.031x,出根条数的多少和出根率的高低均与木麻黄的无性系有关,无性系不同,其出根,出根条数均有差异,在同一无性系中,出根率高的水培苗,其出根条数多,据此来判断或预测生产上培育的同一品系水培苗质量的好坏及将来根系的发达与否,也可根据不同品系水培苗出根率的高低作为良种选育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起,对湖北省西部等中高海拔地区开展油茶选择育种工作。按照优良单株选择程序和标准,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优良单株的初选、复选和决选工作,从192株初选单株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155,47,167,147和68,134号优良单株,为湖北省西部及中、高海拔地区油茶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7.
庄启茂 《绿色科技》2019,(11):138-140
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类别促生根剂(W)对枸杞插穗生根率高低、生根条数多少的影响;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8(27)方法来研究了促生根剂浓度(E)、母株采穗部位(C)、不同木质化插条(P)及插条下部径粗(Y)对枸杞扦插生根率高低、生根数多少的影响。结果证明:使用促生根剂ABT-1#(W2)来处理插条时扦插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高达89.7%、生根数多达11.2条;采用糊状的浓度为700ppm(E2)促生根剂ABT-1#来粘母株下部(C2)所剪下部径粗为0.8~1.2mm(Y1)的未木质化的插条(P1)时,即采用E2C2Y1P1组合时对枸杞扦插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多达95.3%、生根数高达15.6条。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数据在森林火灾迹地识别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植被指数算法对大区域火灾迹地损毁程度进行评估,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潜在的火灾迹地进行侦测识别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为此,利用GEMI指数算法编写程序,构建GEMI指数,设定相关阈值.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该算法可有效突出显示火灾迹地.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和FRAGSTATS的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1987,1997和2008年夏季的Landsat卫星影像,在RS和GIS支持下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南四湖湿地1987—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情况和景观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湿地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是: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自然景观面积减少,人工景观面积增加;景观斑块破碎化加重,其中芦苇地、荷田和养殖水面景观格局变化最为剧烈。2)从景观指数方面看:类型水平上,不同景观类型的指数变化规律不同,体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景观水平上,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持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和蔓延度指数不断减小,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是先增大后减小。3)从转移矩阵看:1987—1997年景观格局变化相对和缓;1997—2008年景观格局变化相当剧烈;各种地类相互转化的比例较高,特别是芦苇地和荷田两种湿地自然景观面积转出的比例很大;并且转化更多的是自然景观转化为人工景观,体现了湿地明显的人为扰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