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茶叶绿色食品为我国茶叶扩大出口创造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茶叶商品,茶叶污染及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贵州茶叶科技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郑国柱 《茶业通报》1995,17(1):21-24
就当前国内外茶叶市场变化探讨我省茶叶出路郑国柱(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一、国际茶叶市场情况1993年世界产茶256万吨,比1992年增产6%,主要是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1993年茶叶出口115万吨.比1992年增长13.86%,也是上述主要...  相似文献   

5.
浅谈远红外茶叶烘干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8.
魏克芳 《茶业通报》1994,16(2):47-48,37
茶叶文献检索(一)魏克芳(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随着文献的快速增加,检索工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据报道,目前出版的农业文献约有25万件,还不包括非正式出版物,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欲从如此浩瀚的文献资料中获取所需的资料是十分困难的,只有依靠和掌握有效的检索工...  相似文献   

9.
10.
何其彩 《茶业通报》1991,13(3):41-43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是国内广大群众喜饮的廉价饮料。茶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内销售和出口创汇。为了充分利用茶叶产品的经济价值,保证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实行茶叶产品标准化,规格化,坚持制做和使用茶叶标准样。本文就坚持茶叶标准恢复茶叶质量的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1.
12.
茶叶的功效     
郑连森 《茶业通报》2003,25(1):45-45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帮,在茶文化交往方面,可以说是最早的,805年日本最澄禅师,空海禅师就到浙江留学,回国后,带了茶子,茶臼,在日本开始种茶树,此后、荣西、圣一、应禅师,先后到了浙江,都把茶子带回,并把制茶技术传入日本,圣一禅师把浙江径山寺的“茶宴”、“点茶法”、“茶道茶具”都传入日本独特“茶道”礼仪,茶道是一种饮茶礼节,是一种道德修养,提倡“和、敬、清、寂”,追根溯源与我国“茶宴是一脉相承的”。日中友好静冈理事长井光一说:静冈茶叶闻名日本全国,追根溯源,还是从浙江传去的。“诗”…  相似文献   

13.
汪松能 《茶业通报》1993,15(1):31-32
茶叶理化审评是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评定茶叶的品质。它使用仪表检测,受人为因素影响小,可靠性较大,可进行定量分析。但局限于实验室里进行,仪器设备多,操作繁琐,时间长。以上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如能配合运用审评效果就会更佳。现将理化审评中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15.
谭文选 《茶业通报》1992,14(3):43-44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而产品质量是产品满足规定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本文仅就湖北省的茶叶标准与茶叶质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以往的茶树栽培研究大都偏重于产量的提高 ,对于茶叶品质 ,则过分依赖于从制茶工艺上下功夫。茶鲜叶化学成分(自然品质 )是茶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茶叶品质的高低 ,除与品种特征、制茶工艺密不可分外 ,采摘、修剪、施肥、土壤物理条件等栽培技术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喝上优质茶。因此 ,茶树栽培学科的发展方向已由原来的重产量转而注重于质量的提高 ,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已成为中心议题。近年 ,土壤化学营养研究报道较多 ,而有机肥和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则极为鲜见 ;在采摘方面 ,报道较多的是不同…  相似文献   

18.
唐黎标 《贵州茶叶》2004,32(1):29-31,39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世界饮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人民的茶叶文化交流,比世界任何国家都早,这是早日两国人民长期友好往来的见证。  相似文献   

19.
茶叶及提取物药理作用在生物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和涛 《贵州茶叶》1993,(3):13-15,24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