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苯苄也叫猛农 ,是苯赛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的药剂 ,是一种新型水田除草剂 ,常用剂型为 5 3%可湿性粉剂。为验证该药对水稻插秧本田的除草效果 ,及对水稻的安全性 ,我们于 1 999年进行了苯苄防除水田杂草药效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 苯苄 (5 3%WP) ,湖南化工厂 ;丁草胺 (6 0 %EC)昆山化工厂 ;农得时(1 0 %WP)杜邦公司 ;禾大壮 (96 %EC)捷利康 ;草克星 (1 0 %WP)日产化学。1 2 防除对象 稗草 ,狭叶慈姑 ,雨久花 ,泽泻。1 3 药剂处理及剂量 处理 (1 )苯苄WP1 2kg/hm2 (商品量 ,下同 ) ,(2 )苯苄WP1 5kg…  相似文献   

2.
张汉友  王凤芝  张玉江 《北方水稻》2010,40(2):55-55,60
根据推广实践,总结了冀东滨海稻区稻田化学除草的技术方法,如主要用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除治水稻秧田杂草;主要用丁草胺加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丁草胺加西草净除治本田杂草;单用三苯基乙酸锡或西草净除治水绵;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和百草枯于水稻插秧前除治田埂杂草,用选择性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灭草松.二甲四氯于水稻插秧后除治田埂杂草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直播稻田除草剂“谷草败”的除草效果及其施用技术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谷草败”防除直播田杂草效果优异,能防除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草等大多数秧田常见杂草,对稗草、千金子等杂草的防效明显优于直播净和幼禾葆,而且对秧苗素质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本试验条件下,667m^2用185WP田草光30g,40g,50g剂量,对称栽稻田防除杂草,药后10d防除株效达100%,药后30d,45d综合防除药效达91%_95%,对水稻安全性与乐草隆相近,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水稻移栽后7-10d为田草光的施药适期,每667m^2宜用40-50g,防效性较佳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两种芽期除草剂在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芽期除草剂在直播晚稻上的最佳施药时期和施用量,采用芽期除草剂“稻隆”和“稻实”(20%苄.丙草可湿性粉剂)对直播晚稻两优培九进行了施药时期和施药量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药量以1 350~2 250 g,对水750 kg,播种后2~3 d喷雾,施药后保持厢面湿润5~7 d,既能达到最佳除草效果,又能避免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地处中国东北边陲 ,水稻生育主要受延迟性低温和早霜影响 ,农时至关重要 ,除草剂安全性影响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在除草剂的选择上应首先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垦区水田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多年生莎草科的扁秆藨草 (Scirpusplaniculmis)、日本藨草 (Scirpusnipponocum)等发生早且发生时期长 ,经多年试验及生产实践 ,防治稗草插后早期使用的莎稗磷 (anilofos)、苯噻草胺 (mefenacet)、环庚草醚 (cinmethylin)、丙草胺(pretilachlor)、稻思达 (oxadiargyl)、杀草丹 (thiobencarb)等 ,于水稻插前 3~ 7d ,插后 15~ 2 0d分期施药 ,药效稳定 ,对水稻安全 ;防治扁秆藨草、日本藨草使用吡嘧磺隆 (pyrazosulfuron ethyl)、苄嘧磺隆 (bensulfuron methyl)、环胺磺隆 (cyclosulfamuron)、醚磺隆 (cinosulfuron)、乙氧磺隆 (ethoxysulfuron) ,插前和插后分期施药 ,药效稳定。根据稻田杂草群落选择适宜的混配除草剂品种可获得好的除草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水稻抛秧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抛秧苗小、对除草剂敏感,又无法进行人工除草,草害问题突出。1997年我们选用了丁苄等六种除草剂进行再生稻抛栽田化学除草试验,力图找出适合抛栽稻田的除草剂,结果结下:一、材料与方法1.药剂及用量①30%扫弗特乳油,666.7m2用100ml,诺华公司产品。②35%丁苄可湿性粉剂,666.7m2用100g,浙江乐吉化工厂产品。③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666.7m2用150g,浙江乐吉化工厂产品。④18.2%田草净可除性粉剂,666.7m2用22g,湖南篓底地区农科所产品。⑤15%乐草隆可湿性粉剂,666.7m2用35g,浙江…  相似文献   

8.
刘晓舟  王疏  董海  茆璐  赵旭 《杂粮作物》2006,26(2):128-129
噻吩磺隆与乙草胺的混配药剂弥补了噻吩磺隆防除禾本科杂草及乙草胺防除阔叶杂草的不足,扩大了杀草谱,提高了单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因而适用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花生田除草。施药方法是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使用剂量为3 000~3 750 ml/hm2。  相似文献   

9.
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对比试验,研究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阔叶杂草(慈姑、雨久花)、莎草科杂草(三棱草、水葱)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用量以50~60 ml/667 m2为宜,于移栽后7 d水稻缓苗后稗草1.5叶前采用茎叶喷雾法均匀施药,可有效防除杂草,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近年来水稻栽培方式迅速从插秧改为直播,因而杂草种类及群落也随之发生变化,即禾本科杂草危害加重。杂草防治除选种、平地、水层管理等农业措施外,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70年代开始使用敌稗,80年代逐步推广高活性除草剂,品种众多,其中主要有禾大壮、快杀稗、丁草胺、丙草胺、恶草灵、成霸、甲羧除草醚、三甲戍乐灵、农得时、草克星等;改稗、2.4─D等传统药剂也仍被广泛应用;同时,还将旱田用的超高效除草剂甲磺隆、豆黄隆等以适宜剂量用于水稻插秧田;在印度民西亚将杀草丹与丁草…  相似文献   

11.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是采用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为载体,以混配基质为支撑,以营养液水体为苗床,进行漂浮育苗的综合技术,是棉花栽培中一项育苗新技术。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进行了该技术的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 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秧苗生长快、易徒长,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培养棉花壮苗是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植棉增收的关键一环。多年来,在棉花育苗过程中,由于气候、不当的施肥施药以及茬口衔接等方面的原因,生产上常出现苗期发病死苗重,棉苗素质差,高脚苗多的情况,给棉花生产带来诸多不利。本试验旨在运用水稻壮秧剂具有施肥、调酸、消毒和化控四合一功能的作用,探索该剂在棉花育苗中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用药量对培育壮苗和提高成苗率的效果,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葵花牌强力水稻壮秧营养剂(下称壮秧剂),由浙江江山市兴农复合专用肥厂生产提供(其中的母剂由黑龙…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考察秧龄和插植密度在早稻旱育秧栽培中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育秧秧龄可定为3.5~5.5叶,二因素互作显著,最适秧龄为4.5叶。秧龄4.5叶时,插植密度适宜范围25~30丛/m^2,以25丛/m^2最适宜。生产上适宜的组合是秧龄4.5叶、插植密度25丛/m^2。  相似文献   

16.
棉花营养钵育苗不同覆盖方式的环境和壮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地双膜育苗、普膜育苗、双地膜育苗、网膜育苗都有增温、保湿、壮苗效应,而前两者效果又明显优干后者。尤以普地双膜最佳。因此,普地双膜育苗是棉花营养钵培育早大壮苗、抗灾育苗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稻谷价格的持续下滑、农业用工成本的提高 ,种植早稻出现连年亏损。直播栽培技术由于具有省工、节本、增产等特点而在我市发展较快 ,面积逐年增加。但手工撒直播栽培存在落谷不均匀、技术要求较高及播种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用“东方红18型”弥雾机进行喷直播的栽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为进一步探索、完善此项技术 ,笔者特设置本试验 :一、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在牧屿镇金水村林小根户面积为0.12hm2 的承包田上进行。二、试验材料及方法1.材料 :试验采用优质早籼品种嘉育948,机械为东方红18型弥雾机一台。2…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 6月 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 ,在A、B、C三个因素中 ,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 ,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 (浸种、包被 )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 ,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6月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在A、B、C三个因素中,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浸种、包被)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