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麻 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云南省公安厅的支持下经系统选育成的一个工业大麻新品种 ,其四氢大麻酚 (tetrahydrocannabinol -THC)含量符合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欧盟标准 (THC <0 3% ) ,2 0 0 1年 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国内目前唯一通过品种审定的工业大麻新品种。1 主要特征特性1 1 农艺性状云麻 1号株高 3m左右 ,最高可达到 5m。茎杆淡绿色 ,基部圆形 ,中上部具较浅的纵沟。密植条件下基本无分枝。叶片绿色 ,在茎基部为对生 ,中上部互生。种子卵圆形 ,浅褐色 ,千粒重 2 4g ,属大粒型。全生育期约 190天 (随播种期而异 …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业大麻种植和加工的监督管理,根据《云南省禁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授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工业大麻,是指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干物质重量百分比)的大麻属原植物及其提取产品。工业大麻花叶加工提取的四氢大麻酚含量高于0.3%的产品,适用毒品管制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Na Cl水溶液模拟盐胁迫,以多项指标计算的隶属函数值和总隶属函数值为依据,比较了7个大麻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0 mmol/L Na Cl是大麻品种进行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大麻的耐盐性在生育期和品种间表现不同;在大麻萌发期,云麻5号、哈尔滨大麻、晋麻1号耐盐性强,皖大麻1号、龙麻1号、云麻1号耐盐性中等,巴马火麻耐盐性弱,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根长是耐盐性强弱鉴定的指标;在大麻苗期,巴马火麻耐盐性强,云麻1号、云麻5号、龙麻1号、哈尔滨大麻耐盐性中等,皖大麻1号、晋麻1号耐盐性弱,相对地上部干物重、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相对丙二醛含量是耐盐性强弱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引进的几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山西地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作纤维用的引进品种皖大麻1号表现最好,产量为2 433 kg/hm2,仅次于对照晋麻1号(2 440 kg/hm2);云麻1号纤维产量稍低,但存在麻皮厚、结节多的问题;苍山麻、志丹麻开花早,生育期短,麻皮薄,产量低;天水麻籽粒产量最高,为1 799 kg/hm2,在山西地区适合作籽用种植;云麻1号只开花不结籽,不适合在山西作籽用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大麻品种,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评价不同品种在天水市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清水大麻的株高最高,为315.11 cm,云南火麻1号茎粗最粗,为13.69 mm。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很大,固原2号产量最高,为757.8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41.156 0%;河池1号为680.2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26.702 7%。清水大麻的纤维产量最高,为693.333 3 kg/hm2;清水大麻的原茎产量最高,为2 808.9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接夏茬播种大麻不同品种在六安不同土壤环境条件,用机播、机收、机剥皮的节力高效生产情况下,研究夏播大麻的生长发育特性、纤维产量性状等,开展了夏播大麻试验,结果表明:大麻接夏茬播种在3个不同地点均获得成功,品种"皖大麻1号"和"云麻1号"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吉林省种植的高产、优质工业大麻品种,对13个工业大麻品种的品质、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进行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庆麻1号、H20和火麻1号为早熟品种且产量较高,籽粒产量分别为166.75、176.28和102.98 kg·667 m~(-2);MLW-1和晋麻1号为晚熟品种,籽粒产量分别为17.23和36.65 kg·667 m~(-2)。庆麻1号、H20和火麻1号适宜于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简单、高效和低污染的工业大麻种子消毒方法,分别选取纤用型(晋麻1号)、药用型(晋麻4号)、籽用型(汾麻3号)工业大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次氯酸钠浓度(5%、10%)和5个处理时间(5、10、15、20、25 min),以发芽率、发芽势、污染率为指标,研究次氯酸钠对工业大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确定次氯酸钠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进而为工业大麻无菌苗培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浓度为5%时,晋麻1号和汾麻3号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晋麻4号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开始随次氯酸钠的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当次氯酸钠浓度和处理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开始快速升高。次氯酸钠处理后的3个工业大麻品种的污染率随次氯酸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因此,晋麻1号的最佳处理为5%的次氯酸钠处理15~20 min,晋麻4号最佳处理为10%的次氯酸钠处理25 min,汾麻3号则以5%的次氯酸钠处理15 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2019年通过对由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提供的7个工业大麻新品种,在安徽麻区进行3点田间试验及纤维产量分析,结果表明,6个工业大麻新品种纤维产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中工业大麻12号、中工业大麻11号、中工业大麻13号、中工业杂大麻5号、中工业大麻14号、中工业大麻15号分别比对照增产68.22%、45.25%、42.31%、41.13%、31.63%、31.35%,均适宜在安徽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鲁甸大麻1号"是在云南省寒冷地区滇东北鲁甸县实生选育出的避晚霜核桃新品种。该品种坚果扁圆球形,果基圆,果顶略尖,平均单果质量14.44 g,种壳刻纹大浅,壳面麻,缝合线突起,结合紧密,壳厚0.89 mm,内褶壁纸质,隔膜发达,出仁率51.2%,粗脂肪含量74.67%,蛋白质含量18.5%,取仁易,核仁肥,饱满,食味香纯无涩,口感细腻。"鲁甸大麻1号"2013年7月参展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荣获"中国核桃优良品种"称号。2014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不同茶树品种的鲜叶即使是加工工艺相同,加工出来的茶叶无论是理化成分还是感官品质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只有了解品种的特性,才能充分发挥鲜叶的经济价值,制出品质优良的茶叶。目前,针对云南大叶种适制性的研究,较多是加工普洱茶和滇红茶,对加工烘青绿茶的品质试制性研究较少。本试验以10个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1芽2叶鲜叶为原料,加工成烘青绿茶样品。测定样品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多酚、可溶性糖含量、儿茶素含量;按照烘青绿茶品质特征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发现各品种之间品质差异明显,较适宜制烘青绿茶的茶树品种是"云梅"、"云抗10号"、"长叶白毫"3个品种;"紫娟"、"矮丰"、"云瑰"、"普茶2号"、"普茶1号"5个品种烘青绿茶试制性一般;"普景1号"和"木兰1号"较不适宜制烘青绿茶。其中,"云梅"咖啡碱含量只有1.13%,远低于大多数茶叶内的咖啡碱含量(2%~5%),适宜制作大叶种低咖啡碱烘青绿茶产品。  相似文献   

12.
历经5年努力,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两个汉麻新品种——勐麻6号和勐麻10号,日前通过西双版纳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汉麻是一种古老的经济作物,通常属雌雄异株植物,后代都是杂合体,遗传基础复杂,分布范围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四氢大麻酚含量低的工业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大麻二酚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其药理作用的挖掘,药用大麻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热点。分析了黑龙江省药用大麻的现状,提出药用大麻的育种策略,以期为加快黑龙江省药用大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云南14个品种核桃坚果分心木中氨基酸组成与质量分数,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氨基酸质量分数为0.005%~0.666%,变异系数为25.01%~87.68%;氨基酸综合得分值排序为细香核桃云新303华宁大砂壳核桃云新306云新高原鲁甸大麻1号核桃大姚三台核桃云新301云新36华宁大白壳核桃圆菠萝娘青核桃永泡1号鲁甸大麻2号核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适合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种植的大麻品种(系),为西双版纳州云麻产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以云麻5号、云晚6号、云晚9号、云晚10号、皖大麻1号、汾阳1号、PB-1、PB-2、PB-3、PB -4、PB-5、云麻1号(CK)12个品种为试材,观测各品种(系)的物候期,在收获期测定各品种(系)的经济性状、纤维产量、纤维的化学成分等项目.[结果]工艺成熟期最晚的品种为PB-3,最早的品种为汾阳1号,两者相差70 d;PB-3的纤维产量最高,为2694.0 kg/ha,但纤维品质稍差;云晚6号和云麻5号的综合性状较好;云麻1号(CK)、云晚10号、云晚9号、和PB-4纤维产量稍低,分别为2221.5、2110.5、1944.0和1914.0 kg/ha;其他品种(系)的产量均较低.[结论]云晚6号、云麻5号和PB-3适宜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推广种植,而云麻1号、云晚10号、云晚9号和PB -4的纤维产量较高,为次适宜推广种植品种,其他品种(系)纤维产量较低,不宜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择适合山东地区的药用及保健功能桑树品种,选取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桑品种17个,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结果表明:桑属不同种间1-DNJ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白桑最高;不同桑品种间的1-DNJ含量差别显著,晋选6号和秋雨分别是鲁桑和白桑中含量最高的品种,达0.2777%和0.3281%,适合直接作为桑叶1-DNJ开发的专用桑品种或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云南工业大麻品种在安徽麻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麻1号和云麻4号纤维产量为2691kg/hm^2和2640ks/hm^2,对比照六安寒麻增产8.46%和6.42%,差异不显著,纤维成熟期则相对延迟20-32d。云麻3号和云麻2号纤维产量为2430kg/hm^2和2292kg/hm^2。比对照六安寒麻减产2.06%和7.62%,差异也不显著。纤维成熟期相对提前5—9d。种子产量云麻系列品种则比六安寒麻减产32.91%-68.07%,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成熟度较差。  相似文献   

18.
宋宇琴  薛增伟  吴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11-16811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间核桃枝条酚含量的差异。[方法]选自山西省汾阳市核桃基地的7个核桃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Folin-酚法和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分别测定春季萌芽期核桃枝条韧皮部总酚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供试的7个核桃品种中,中林1号和晋龙2号的总酚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中林3号和西扶1号次之,礼品1号、薄壳香和鲁光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中林1号和晋龙2号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中林3号次之,西扶1号、礼品1号和薄壳香含量均相对较低,鲁光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结论]中林1号、晋龙2号和中林3号3个核桃品种的总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余4个供试品种,由此推测,这3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也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纤维型工业大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本研究以纤维型工业大麻品种"汉麻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行距R1(15.0 cm)和R2(7.5 cm),以及种植密度D1(300万粒·hm-2)、D2(350万粒·hm-2)、D3(400万粒·hm-2)、D4(450万粒·hm-2)和D5(500万粒·hm-2),分析不同行距和密...  相似文献   

20.
以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和M641萌发过程中的种子为实验材料,对DNS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蒽酮法测定总糖含量,分析了大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DNS法测定还原糖的最佳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530 nm,DNS用量2 mL,显色时间7 min。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云麻1号和M641的总糖含量总体升幅分别为158%和78%,还原糖含量总体升幅分别为671%和703%。本研究探明了大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可为大麻种子萌发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今后大麻植物及种子中的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