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磊 《油气储运》2020,(9):1031-1036
为获得超临界CO2条件下温度对5种典型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提高输送超临界CO2管道的腐蚀防护效果,利用高温高压釜,采用挂片试验方法,借助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不锈钢(DSS、13Cr、奥氏体钢)、碳钢(X70钢、P110钢)材质挂片的表面腐蚀形貌、去除腐蚀产物后金属基体表面形貌、腐蚀产物膜形成过程及挂片腐蚀速率与腐蚀产物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随压力、温度近似呈线性增加趋势;在超临界CO2中,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比碳钢低1~2个数量级;随着温度的增加,腐蚀产物膜对腐蚀的抑制作用超过了温度对腐蚀的促进作用,均匀腐蚀程度降低,但由于腐蚀产物膜生成过程中蜂窝状或条纹状裂纹的存在,导致挂片表面存在较严重的局部腐蚀。由此得出:超临界CO2条件下温度对5种典型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是双向的,温度升高会减缓管材的均匀腐蚀,但也会促进管材的局部腐蚀。(图8,表1,参23)  相似文献   

2.
X60管线钢在盐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壤性质检测,室内模拟实验,实际管道防腐层绝缘性测试、杂散电流测试,爆管处腐蚀形貌比较,管道埋地实际状况分析,研究了X60管线钢在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土壤具有强碱、高含盐(主要为高NaCl)、高腐蚀性质;X60管线钢均匀腐蚀轻微,但会发生严重的坑腐蚀,腐蚀过程是:X60管线钢在水含量高甚至饱和的高含NaCl土壤中发生Fe氧化腐蚀反应,钢表面先形成含水FeOOH内腐蚀产物膜,腐蚀产物膜虽对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因Cl-渗入内腐蚀产物膜产生局部破坏,导致严重的坑腐蚀,并可能发展为爆管破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延长气田X65湿气管道顶部腐蚀行为机理,提高管道顶部腐蚀防护效果。利用自制高温高压管式顶部腐蚀模拟试验装置,采用挂片对比试验方法,借助扫描电镜手段,研究了底部和顶部挂片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腐蚀挂片表面形貌及腐蚀挂片截面形貌特点。结果表明:底部均匀腐蚀速率随时间逐渐降低,顶部均匀腐蚀速率变化不明显,均匀腐蚀速率差距较大,接近100%;底部腐蚀表面呈麻点状,各个麻点有连接成片的趋势,顶部均呈明显的局部腐蚀特征,且局部腐蚀点较底部麻点腐蚀坑直径大;底部腐蚀产物膜较厚,分布较均匀,对挂片基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而顶部腐蚀产物膜较薄,且分布不均匀,顶部腐蚀周围没有腐蚀产物堆积现象,局部腐蚀发展非常迅速;顶部腐蚀多为局部腐蚀,更易威胁湿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图5,表6,参22)  相似文献   

4.
磨溪气田气体流速对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义荣 《油气储运》1998,17(6):25-28
气体流速大小对气田的腐蚀有重要影响。采用雷诺准数Re判断了磨溪气田的气体流动类型,分析了气体临界流速,它是表征流体携带腐蚀产物能力大小的参数,磨溪气田的集输设备内气体流速都小于1.5m/s,因此导致部腐蚀严重。当气体中有液体存在时,只有能使流体在管道设备内呈雾状流动的流速才对管道设备的防腐最有利。同时雾状加注缓蚀剂能使缓蚀剂扩散均匀,提高缓蚀效率。  相似文献   

5.
陈迪 《油气储运》2011,30(5):396-399,318
针对塔河油田原油集输管道进联合站弯管段发生开裂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弯管段失效样的宏观形貌、化学组成、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腐蚀产物形貌与成分,确定其开裂原因是:弯管材料的质量低,韧性和硬度不符合标准要求;输送介质中含水(大于60%)、含硫(1.64%),伴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H2S,且管道承受一定程度的低应力作用,在管输介质中腐蚀性成分和低应力的联合作用下,管道产生了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管输介质中高含量的Cl-,加速了管道的应力腐蚀开裂;弯管材料的硬度远高于标准要求,增加了其对应力腐蚀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申秀英 《油气储运》1998,17(10):7-9
在油田集输和原油处理过程中,联合使用破乳剂和缓蚀剂既可对原油进行化学处理,又可实现管道系统的防腐。介绍了濮城油田为了降低集输管道内腐蚀速度及原油处理成本,将大罐加药改为端点计量站加药的集输工艺。该工艺的实施使油井产出的液体来不及乳化就与药液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破乳效果,同时管道的缓蚀率提高了60%以上。端点加药工艺简化了联合站流程,节约了处理设备及大量的能源,既实现了节能降耗又利于系统防腐,使整个集输系统的运行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油气体积分数对爆炸的影响,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输油管道油气爆炸发展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气体积分数是影响油气爆炸强烈程度的重要因素,原油油气爆炸的最大压力与初始体积分数有关。当油气体积分数为5.51%~7.06%时,体积分数越大,爆炸压力越大;当油气体积分数为7.06%时,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当油气体积分数超过7.06%时,随着油气体积分数增大,爆炸最大压力反而变小。研究结果对揭示原油管道油气爆炸传播规律,减少管道爆炸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超临界CO_2条件下温度对5种典型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提高输送超临界CO_2管道的腐蚀防护效果,利用高温高压釜,采用挂片试验方法,借助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不锈钢(DSS、13Cr、奥氏体钢)、碳钢(X70钢、P110钢)材质挂片的表面腐蚀形貌、去除腐蚀产物后金属基体表面形貌、腐蚀产物膜形成过程及挂片腐蚀速率与腐蚀产物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随压力、温度近似呈线性增加趋势;在超临界CO_2中,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比碳钢低1~2个数量级;随着温度的增加,腐蚀产物膜对腐蚀的抑制作用超过了温度对腐蚀的促进作用,均匀腐蚀程度降低,但由于腐蚀产物膜生成过程中蜂窝状或条纹状裂纹的存在,导致挂片表面存在较严重的局部腐蚀。由此得出:超临界CO_2条件下温度对5种典型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是双向的,温度升高会减缓管材的均匀腐蚀,但也会促进管材的局部腐蚀。(图8,表1,参23)  相似文献   

9.
双子吡啶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其结构通过1H NMR,13CNMR和MS证实产物为目标化合 物.用失重法测试了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在不同温度下(30~60℃)、5mol/L的HCl中对X70钢的 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的缓蚀率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溴化1,6 二 (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的浓度为6×10-6 mol/L时,在60℃、5mol/L的HCl中对X70钢的缓蚀率高达95%.并用 SEM 和UV对X70钢表面和腐蚀液进行了分析测试,数据表明,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在酸性介质 中对X70钢具有很强的缓蚀性能,可用于高温环境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集输管道和设备腐蚀产物对原油脱水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模拟铁腐蚀产物FeS、FeCO_3及其后续氧化产物Fe(OH)_3,研究其对模拟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超声辅助破乳技术的脱水效果。研究表明:FeS和Fe(OH)_3由于Zeta电位高(绝对值在30 mV左右),对水/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有极强的促进作用;FeCO_3导致原油在高温下脱水困难;采用超声配合破乳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脱水率。通过实验证实了腐蚀产物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建议加强集输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从而有效提高原油加工效果。(图9,表1,参16)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主要以热力采油为主,人为地使油井采出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集输管道内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稀碳酸溶液,形成了腐蚀环境,管道所输送的油井采出物中还含有氯化氢、硫化氢及氢气,在这样的腐蚀环境和腐蚀介质中。集输管道遭受严重的腐蚀破坏。通过现场调查和技术经济对比,提出采用管道内防腐挤涂施工工艺,使管道内壁形成保护层,可以完全控制腐蚀。  相似文献   

12.
油田集输管道介质多相流腐蚀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多相流条件下油田集输管道介质腐蚀因素研究的数学模型。结合现场情况,研究了集输管道介质流速、含氧量、pH值、矿化度、温度、二氧化碳分压、含水率7个因素对20号管材的腐蚀影响趋势,指出在集输管道中介质的流速、含氧量、细菌变化范围较大,是造成集输管道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低pH值和高矿化度的环境也加速了管道的腐蚀进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吐哈油库原油储罐加热盘管腐蚀穿孔的现象,对锅炉使用的软化水、锅炉水以及冷凝水进行了分析,指出加热盘管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腐蚀、电化学腐蚀和氧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了减缓二氧化碳腐蚀的措施,建议增加除氧设备,锅炉使用除氧水,以减缓氧腐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75℃时3%NaCl水溶液中不同CO2/H2S分压下碳钢(A3钢、P110钢和N80钢)在CO2/H2S共存条件下的腐蚀及缓蚀行为。结果表明,H2S的存在使得碳钢的CO2腐蚀速率减缓,缓蚀剂JHC-A能较好地抑制碳钢在CO2/H2S共存条件下的腐蚀。  相似文献   

15.
碳钢CO2/H2S腐蚀及缓蚀行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75℃时3%NaCl 水溶液中不同 CO_2/H_2S 分压下碳钢(A3钢、P110钢和 N80钢)在 CO_2/H_2S 共存条件下的腐蚀及缓蚀行为。结果表明,H_2S 的存在使得碳钢的 CO_2腐蚀速率减缓,缓蚀剂 JHC-A 能较好地抑制碳钢在 CO_2/H_2S 共存条件下的腐蚀。  相似文献   

16.
CO2、H2S对油气管道内腐蚀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宏波  王书淼  高铸  康焯  邵勇 《油气储运》2007,26(12):43-46
介绍了单相流和多相流CO2腐蚀反应机理,研究了H2S电化学腐蚀和H2S应力腐蚀开裂(SSCC)反应条件及作用机制。测试了不同CO2含量对几种材料腐蚀速率的影响,给出了腐蚀反应速率曲线,分析了CO2对油气管道内腐蚀的影响规律。使用N80钢试样,在高温高压釜中进行测试,得出了不同H2S浓度下N80钢的腐蚀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测试,分析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原油中总硫含量和活性硫的分布,讨论了原油中活性硫与总硫含量、活性硫与腐蚀间的关系.为考察两种原油的硫化物对X70钢和X60钢的腐蚀性,在原油中以开路电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X70钢的抗腐蚀性优于X60钢.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掌握316L不锈钢的适应性,以试验点CO2驱油后采出介质为主要溶液,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316L不锈钢挂片的腐蚀规律进行了研究。以Cl-质量浓度、Ca2+质量浓度、CO2分压、温度、流速及油水比作为影响因素开展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试验范围内腐蚀速率最高的挂片形貌和电化学腐蚀特征进行观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Cl-质量浓度为3000~50000 mg/L、Ca2+质量浓度为100~6000 mg/L、CO2分压为0.15~0.75 MPa、温度为15~55℃、流速为0~0.5 m/s以及20%、85%两种含水率条件下,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均在10-3~10-2 mm/a数量级之间变化。通过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发现,试件中耐腐蚀元素Mo的质量分数略高于最低限,在Al杂质较多的部位,316L不锈钢出现了腐蚀轻微的开口型点蚀坑,表明316L不锈钢在试验范围内具有很好的耐全面腐蚀能力,但点蚀问题不能忽视,试验用316L不锈钢中Cr、Ni、Mo的质量分数均略微高于最低限,建议在选材过程中对有利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失重法评价了双环咪唑啉及其季铵盐缓蚀剂在CO2存在条件下对N80钢的缓蚀性能。双环咪唑啉缓蚀剂(KUC)和双环咪唑啉季铵盐(KUCI)在CO2存在条件下缓蚀率随着缓蚀剂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和CO2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A-1复配后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增大。在最佳复配时,KUC对N80钢的缓蚀率为96.69%,KUCI对N80钢的缓蚀率为9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