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云南主栽的‘漾濞大泡'、‘鲁甸大麻1号'2个核桃品种的油脂为原料,添加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迷迭香油等3种抗氧化剂,测定其过氧化值(POV)及酸值(AV),比较其油脂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以POV值为指标,漾濞泡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1%+油溶性茶多酚0.08%+迷迭香0.06%,鲁甸大麻1号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1%+油溶性茶多酚0.06%+迷迭香0.06%。以AV值为指标,漾濞泡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15%+油溶性茶多酚0.04%+迷迭香0.06%,鲁甸大麻1号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05%+油溶性茶多酚0.02%+迷迭香0.04%。该研究寻求抗氧化效果最佳的天然复合抗氧化剂,为核桃油产品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然迷迭香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迷迭香(Rosmarinus of ficinalis L.)是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大量种植。迷迭香精油是传统的天然香料。从提取精油后的残渣中提取得到的迷迭香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综述了国内外迷迭香栽培、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及其作为抗氧化剂在油脂和食品中的应用等研究。同时展望了述迭香提取物在其它领域.特别是在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天然迷迭香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是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大量种植.迷迭香精油是传统的天然香料.从提取精油后的残渣中提取得到的迷迭香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迷迭香栽培、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及其作为抗氧化剂在油脂和食品中的应用等研究.同时展望了迷迭香提取物在其它领域,特别是在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优选条件为:萃取时间 4 h,夹带剂 95% 乙醇与迷迭香叶子的质量比为2∶5,萃取罐和分离器I的温度分别为50和 70 ℃,分离器II的温度为 40 ℃,萃取压力 20 MPa,分离压力为4~5 MPa.迷迭香精油的平均得率为 1.80%,迷迭香精油主要含有1,8 - 桉叶素、樟脑、α - 松油醇、龙脑、马鞭草烯酮、 4 - 松油醇、乙酸龙脑酯和芳樟醇等成分.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平均得率为 11.93%,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 23.61%、 7.33% 和 5.13%.  相似文献   

5.
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两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两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粉碎的迷迭香叶子,极性溶剂95%乙醇,90℃提取3~4 h,提取物再经非极性溶剂60~90℃石油醚提取。迷迭香精油的提取得率为1.50%,其成分分析显示为西班牙型;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提取得率为16.08%,活性炭脱色精制得率为85.00%,迷迭香抗氧化剂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8%、6.23%和3.37%。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优化浸泡工序以及添加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香榧籽加工过程和常温货架期间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阐明香榧籽品质劣变发生及其调控机制,为提高香榧成品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5%和20%氯化钠(NaCl)浸泡处理,每个浓度浸泡时间设定为0、5、10和20 min,测定过氧化值、酸价、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的抑制率、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指标,确定适宜的盐浸时间。选择最佳浓度和时间的浸泡液处理,外源添加0.02%TBHQ,进行第2次烘烤,并将炒制成品在室温条件下储藏60天,测定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抑制率、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指标。【结果】香榧烘烤过程的最佳浸泡条件为20%NaCl溶液浸泡10 min。在这个浓度下香榧的过氧化值、酸价和脂质氧化抑制率最低,同时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20%NaCl溶液中加入TBHQ会使DPPH清除活性、总酚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进一步升高,并且过氧化值、酸价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速度减慢。室温储藏60天货架期内,添加TBHQ的香榧籽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优于未添加TBHQ的空白对照。【结论】在20%NaCl溶液浸泡10 min可缓解香榧品质下降。TBHQ可以减轻香榧籽在烘烤和常温货架存放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并提高氧化稳定性,从而提高香榧加工和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7.
竹醋液与茶多酚协同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竹醋液与茶多酚复配后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考察了两种复配液(竹醋液与茶多酚的体积比分别为10∶1和5∶1)对DPPH、超氧阳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竹醋液与茶多酚复配液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单独竹醋液或单独茶多酚,即复合抗氧化剂具有协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见,竹醋液与茶多酚复配后,产生了协同效应,复配液抗氧化能力不仅与复配物本身性质有关,并且与复配物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质量比1︰1)辅助提取绿茶中茶多酚,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酶添加量、酶解温度、pH、乙醇浓度为影响因子,运用响应面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绿茶茶多酚得率的影响,以及绿茶茶多酚的抑菌性。结果表明:响应面试验绿茶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2.0mL,酶解温度48℃,pH4.8,乙醇浓度50%,在该条件下绿茶茶多酚得率为24.59%,接近预测值24.68%。绿茶茶多酚浓度与抑菌效果成正相关,当绿茶茶多酚浓度为1×10^-2mg/mL时,绿茶茶多酚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效果较显著,抑菌率分别为46.01%和45.77%,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提取物对黄连木生物柴油抗氧化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木生物柴油的黏度、闪点、十六烷值等指标符合美国ASTM PS121-1999生物柴油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可替代燃料.但是其自身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在储存过程中易于被氧化,降低了其品质.将葡萄籽的乙醇提取物和微波辅助水提取物分别加入到黄连木生物柴油中,并与抗坏血酸、市售的合成汽/柴油抗氧化添加剂TP 26进行抗氧化性对比,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对提高生物柴油抗氧化稳定性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抗坏血酸和TP 26,在添加量为0.02%时可达到抗坏血酸和TP 26添加量为0.1%的效果,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柴油抗氧化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极性和非极性混合溶剂一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选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一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混合溶剂石油醚-乙醇-水的体积比80∶15∶5,其用量为迷迭香叶质量的10倍,80℃提取3 h.迷迭香精油的得率在2%~3%,主要含有α-蒎烯、1,8-桉叶素、莰烯、樟脑、马鞭草烯酮、龙脑、4-松油醇、芋烯和乙酸龙脑酯等成分.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得率为16.98%,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其量分别为15.17%、2.51%和5.62%.  相似文献   

11.
广玉兰叶片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乙酸乙酯从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中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在进行主要成分理化检识鉴定后,以人工抗氧化剂PG(没食子酸丙酯)和天然抗氧化剂PA(植酸)为对照,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用两种体系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卵磷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稀释10倍(92.00 mg·mL-1)时,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达最大,为29.41%,在稀释20倍(46.00 mg·mL-1)时,抑制活性氧活性达最大,达500活力单位,稀释50倍(18.40 mg·mL-1)时,非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达最大,为270活力单位.DPPH·体系和卵磷脂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在提取物稀释50倍时(18.40 mg·mL-1),对DPPH·的清除率为92.69%,比PG强,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达最大,达56.67%,与PA相当,因此,抗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剂量的2%乙烯利涂抹剂调节橡胶树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每株次施用有效成分0.02、0.04、0.06和0.08 g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P0.01)增产效应,不同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有效成分0.08 g的不仅增产效应较差,而且割线还出现轻微的排胶障碍。施药后的第1刀增产幅度大,但各处理干胶含量并无明显降低;药后第2~4刀各处理干胶含量明显降低,药后第5刀(21 d)干胶含量趋于平稳。2%乙烯利涂抹剂可在云南植胶区推广使用,推荐用量0.02~0.04 g·ai/株·次-1,施药周期可根据品种、割龄、胶园和干胶含量变化等具体情况,从以往的12~15 d延长至21 d以上,可以达到新割制的持续高效、稳产、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油茶副产品中天然抗氧化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从油茶副产品中分离和提取天然抗氧成分,经初步分析,油茶蒲、壳和茶籽饼中的含量分别为1.39%、0.51%和0.47%;提取率分别为7.3%、4.2%和3.6%。同时还作了抗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油茶副产品中提取的抗氧成份比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PG、BHA、BHT等具有相同或更高的抗氧化力,其抗氧活性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V_E、V_C、柠檬酸等增效剂有相乘作用。此外还通过紫外图谱分析初步鉴定油茶副产品中的抗氧有效成份为茶多酚。  相似文献   

14.
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稳定性,以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变化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以及模拟人体的胃肠环境对酶解物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在90℃下加热1 h仍能保持92.19%的活性;在pH值为3或11的溶液中放置2 h,其活性保持率分别为95.66%和86.69%;在添加NaCl、蔗糖或葡萄糖的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都在96%以上;在0.1%的苯甲酸或山梨酸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分别下降了57.71%和45.48%,这表明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NaCl、蔗糖和葡萄糖对酶解物抗氧化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防腐剂则会降低其活性;K+、Ca2+、Mg2+、Fe3+、Zn2+、Cu2+等金属离子对酶解物抗氧化的稳定性均有影响,其中,在500 g/L的K+、Ca2+、Mg2+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都在90%以上,在500 g/L的Fe3+溶液中其活性保持率最低,降到了48.64%;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活性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云南橡胶种子油食用、医用研究开发进展: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及 AS 病变消退作用;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和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可提高其功能成分ω- 3脂肪酸的抗氧化稳定性,经64℃/144h强制氧化试验,其氧化稳定性比液体油提高2.7倍;橡胶种子作为饲粮可将植物性的ω- 3 脂肪酸转化为动物性的富含ω- 3 脂肪酸的禽畜产品。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的主要用途茶多酚天然抗氧剂具有优异的抗氧活性,抗氧化作用比BHA(丁基羟基回香醚)、BHT(二丁基羟甲苯)待合成抗氧化剂强,抗氧化能力是其2倍~4倍,且低浓度(浓度为0.02%~0.05%)即有效,其氧化物及在食品中的反应物经毒理测定和微核实验表明,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它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其主要用途如下:1.用于油脂贮藏引起油脂质变哈败是由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脂与空气中氧气发生自动氧化反应的结果,茶多酚具有卓越抗氧化性,能阻…  相似文献   

17.
提取栝楼籽油脂,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BHA、BHT、Vc、VE、Vc棕榈酸酯、异Vc和PG7种抗氧化剂在标准添加计量下对栝楼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与不加抗氧化剂(CK)相比,7种抗氧化剂对栝楼籽油都有不同强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BHA的抗氧化能力比其它6种抗氧化剂强的多。BHT的抗氧化能力略强于PG、Vc、异Vc、VE和Vc棕榈酸酯。  相似文献   

18.
野生核桃油的超临界萃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藏林芝当年产的野生核桃仁为原料,用超临界CO2从野生核桃仁中萃取核桃油,得率为59.60%.用气相色谱(GC)对其进行成分分析,从中检出并鉴定出7种成分.西藏野生核桃油中亚麻酸(8.8%)、油酸(30.3%)和亚油酸(52.9%)含量之和(92%)很高.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药用上有润肠、滋补功效.西藏野生核桃油系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于卷烟滤嘴的天然抗氧化剂活性的评价方法,同时验证了多酚类、黄酮类等天然抗氧化剂去除自由基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确定的适合于在实验室进行的对抗氧化剂的评价方法:HPLC法,考虑抗氧化剂的性能。分析得到的适于直接添加到卷烟滤嘴中的天然抗氧化剂:TP98%、TP35%、SIF40%、SIF20%、GSH。这5种抗氧化剂在去除稳定的自由基DPPH时都有较好的效果。以水∶油=93∶7(质量比)的比例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对油剂的乳化没有影响。对样品水溶液分析了温度对其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对梅叶冬青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梅叶冬青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以及扦插苗质量,研究了插穗粗度、基质类型、ABT-1生根粉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NAA、IBA)及其浓度、细胞活性成分(二甲亚砜DMSO)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添加对梅叶冬青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粗度、基质种类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梅叶冬青扦插生根影响显著。插穗粗度以直径0.9~1.6 cm的生根效果最好。黄土、河沙、园土3种基质中,黄土基质生根效果最好。就生长调节剂浓度而言,以低浓度(50 mg/L NAA、50 mg/L IBA、100 mg/L IBA或200 mg/L ABT-1)处理最佳。ABT-1、IBA、NAA的使用均显著提高了梅叶冬青的生根率,但2种生长调节剂IBA和NAA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黄土为基质,在50 mg/L NAA的基础上添加抗氧化剂VC(抗坏血酸)显著抑制了梅叶冬青的扦插生根,添加抗氧化剂PVP和细胞活性组分DMSO显著促进了梅叶冬青生根。在所有的处理中,50 mg/L NAA+600 mg/L PVP+0.5%DMSO的处理生根率最高,达到4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