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用最小斑块面积、分维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排序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辅助生产用地非林地未成林地;(2)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小斑块面积0.37 hm2,为灌木林地,呈孤岛状分布于有林地中,表明了热带石山季雨林面积的扩张和整个自然生境的动态演替;(3)保护区多样性指数为0.530,优势度指数为1.080,均匀度指数为0.329;保护区内有林地占较大的优势,有利于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保护;(4)保护区分散度为1.26%,以自然景观为主。整个保护区景观格局合理,是典型的保护区景观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现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提取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斑块面积、个数、周长等信息。选取分维数、蔓延度、聚集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有硬阔林地、软阔林地、针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其他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11种景观类型,硬阔林地和针叶林地面积最大,是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和斑块个数分布极不均匀。整体来说,研究区各景观呈现破碎度较小,聚集度较高,景观类型空间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水平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天祝古城保护站地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端,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南部,属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整体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呈长方形,长约40余公里,宽约20公里。林业用地75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0万亩、疏林地0.29万亩、灌木林地4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02万亩、宜林地0.9万亩,森林覆盖率42.7%,林木绿化率58.6%,活立木蓄积量165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阿鲁科尔沁旗总土地面积137.62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0.48万公顷,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3.95%。按地类分:有林地13.31万公顷,疏林地0.23万公顷。灌木林地26.44万公顷。灌丛地0.67万公顷,未成林地5.07万公顷,苗圃地0.03万公顷,宜林地14.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88%,活立木总蓄积量474.68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镇巴县林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镇巴县森林类型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其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结果表明:1)在2009—2016年间发生最明显的转移是非林地转为有林地,增加量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2)总变化量变化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其次是非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而随着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组成结构更加优化。3)使用统计学方法快速区分出了各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镇巴县在2009—2016年间最优势的系统转移为:灌木林地转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最优势的随机转移为:有林地转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4)影响该地区林地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林业规划调整。5)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快捷地得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对深入探究其变化机理,为政府制定出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全面提升安徽森林的质量和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森林资源现状:根据2004年全省森林资源一类调查统计,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6605.25万亩.其中有林地5400.2万亩;疏林地105.9万亩;未成林地263.25万亩;灌木林地525.6万亩;宜林地186.45万亩;无立木林地114万亩;苗圃地9万亩.全省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40亿立方米;疏林地蓄积0.01亿立方米;散生木蓄积0.06亿立方米;四旁树3.88亿株、蓄积0.18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0.3%,其中有林地(含国家规定的灌木林地)覆盖26.06%;其他灌木林地和四旁树木折算覆盖率4.24%.  相似文献   

7.
一、基层林工站建设现状 1、林业资源全旗共有林业用地面积422501公顷,有林地47540公顷,疏林地5473公顷,灌木林地120384公顷,未成林地60971公顷,全旗森林覆盖率为20.48%。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5.35万hm~2(公顷,下同),林业用地面积27.68万hm~2,其中有林地6.67万hm~2,疏林地0.77万hm~2,灌木林地2.05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84万hm~2,苗圃地313.33hm~2,宜林地19.30万hm~2。四旁植树5400多万株。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桃山林场施业区内的森林资源为对象,利用GIS技术对其森林景观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桃山林场森林景观以混交林为主体,其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60.42%,斑块数量占景观斑块总数量的29.01%,优势度达到3.474 5。在斑块规模中,以混交林斑块最大,纯林和荒山荒地也有较大规模,疏林地也有相当规模分布,未成林造林地、宜林沙荒地、灌木林、耕地和其它用地景观规模最小;各类斑块的极差值均较大,斑块大小的分化较强烈。混交林的形状最复杂;其次是未成林造林地、纯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宜林沙荒地、耕地和疏林地;其它用地的形状规整,边缘形状简单,说明这类景观斑块受人为干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8年新密市完善林地变更数据,利用ArcGIS10.2软件,按地类和优势树种组两个属性对小班数据进行重分类,利用Python软件从景观类型组成、破碎度、形状和多样性及优势度等方面对新密市景观格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密市景观格局以有林地为主,耕地和建设用地为辅,多种景观要素镶嵌分布。林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景观类型较单一。林地景观中,杨树和泡桐景观面积占比最大,核桃景观的破碎度高,栎类、其他软阔和其他硬阔的连通性相对较好,刺槐景观的形状最不规则。非林地景观中,耕地景观面积占比最大,建设用地景观最不规则。提出分区发展、优化景观布局,增加常绿乡土树种,开展宜林地新造林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吉林省柳河县1995年、2004年和2015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Arcgis 9.3和Fragstats 3.3软件,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选取多种景观格局指数以及面积转移矩阵方法对柳河县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河县有林地和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为优势景观,且多以规则较大斑块分布。灌木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小,且呈碎小斑块零星分布。景观面积转移主要表现在耕地、有林地的增多转化与湿地向有林地、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的减少转化。1995-2015年,研究区景观破碎化和分离程度明显下降,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性指数都经历了小幅度上升而后大幅度下降的变化,表明作为优势景观的有林地与耕地对研究区的控制作用加大,研究区丰富程度和复杂程度减少,异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西乌珠穆沁林业生态建设步入快车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乌珠穆沁旗总土地面积224.34万公顷,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1.64万公顷,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14.1%。林业用地面积280160.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02376.1公顷,占全旗土地面积的4.56%,疏林地14069.7公顷,灌木林地17135.4公顷,灌丛地9767.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3065.8公顷,宜林地面积123746.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33%。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宁市域范围,利用GIS和Fragstat软件,通过建立缓冲区并进行情景分析,分析了不同等级道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宁市内一级道路所影响面积最大,二级道路最小,而影响的斑块数目则为三级路一级路二级路高速路,受影响生态面积为水田灌木林地茶园旱地其他建筑用地有林地水体住宅用地其他林地疏林地裸地果园其他园地,受影响斑块数目最高为灌木林地,其次为水田。情景分析表明,随着道路的建设,斑块分维数升高,但总体上,高等级道路对景观形状指数和斑块形状因子升高的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北京明长城周边的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状况,以北京市长城普查数据和近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北京境内明长城沿线两侧3 000 m范围为研究区域,在选取常用景观指数分析了研究区森林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引入景观结构指数(Ei)和景观生态风险指数(Ri),结合趋势分析和Kriging插值方法,定量直观地描述了研究区生态风险的分布格局特点。结果表明:(1)研究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优势景观类型,二者面积比重之和占总面积的83.38%。其中,有林地中又以阔叶林比重为最高,达21.64%。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二者面积较少,均不到总面积的1%,属于绝对弱势的景观类型。(2)阔叶林、灌木林地以及未成林林地等3种景观斑块面积较大,且斑块分布相对较集中,斑块连接性好,破碎化现象较轻。针叶林、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及其他用地等4种景观斑块面积则相对较小,斑块连接性差,破碎化现象严重。(3)研究区主要以0.5 km2以下的中小型斑块居多,大型斑块及以上等级斑块数量急剧减少,部分景观甚至没有超大及巨型斑块,斑块较为零碎,完整性和连通性较差,存在一定的破碎化现象。(4)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特点。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延庆、怀柔和密云3个区县的一些较著名长城段,整体上呈中部高、四周低分布。  相似文献   

15.
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中名称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优势树种,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森林类别、林种,起源,坡度”和名称不同而内容相同的“自然保护区林、自然保护林,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地,辅助生产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限定词含义等标准中的差异和矛盾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贵州省福泉市2015、2019年两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将研究区内林地景观类型分为:乔木林、竹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地及其他林地6类景观类型,并借助GIS、Fragstats等分析工具及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福泉市2015~2019年林地景观斑块特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福泉市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乔木林和灌木林是福泉...  相似文献   

17.
《吉林林业科技》2012,(3):I0001-I0002
乾安县林业局林业用地面积361952公顷,其中:有林地52442公顷,用材林2615公顷,防护林23022公顷,疏林地225公顷,灌木林15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7273公顷,苗圃地69公顷,无林地764公顷。全局活立木总蓄积2646805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积2531786立方米,疏林地蓄积2969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22%。境内大多数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森林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Fragstats对东方市2015年与2010年景观格局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红树林受到人为破坏日益严重,向宜林地和水域景观转化;2乔木林的占用和破坏较为严重,转换为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水域;3宜林地受人为活动影响,转换为用地和乔木林。通过对东方市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分析,得出东方市的景观特征,为东方市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安庆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安庆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安庆属南方集体林区,全市林业用地597630.4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8%,其中有林地529607.5hm^2,疏林地4719.4hm^2,灌木林地24781.6hm^2,未成林地24358.4hm^2,无立木林地281.53hm^2,宜林地10873.9hm^2,苗圃152.3hm^2,辅助生产用地322hm^2。全市活立木蓄积量2164万m^3,森林覆盖率达34.54%。近二十年来,安庆市林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持续、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荆门市十里牌林场为研究对象,以二类调查数据为信息源,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对林场2009~2014年期间的景观格局特征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场景观具有较高多样性,斑块分布较为均匀,彼此之间连接较好,结构稳定。针叶林、阔叶林一直是林场主要景观类型。林场受外界干扰较小,开展多种经营、服务城市发展是主要变化原因,变化主要集中于未成林地、宜林地、苗圃地、针叶林、非林地。林场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