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为了推广超声速旋流分离技术在天然气液化领域的应用,对甲烷-乙烷双组分在Laval喷管中超声速流动液化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运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结合流动控制方程,分析了入口温度、入口压力、背压及组分对双组分液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入口温度或提高入口压力,将使甲烷-乙烷双组分临界液化温度和压力降低,且停留在气液两相区和液相区的范围增大,促进双组分的液化;当温度升高至330 K时,双组分处于液化的临界状态;背压升高至20%将会导致喷管内产生激波,激波的出现使得喷管内的温度、压力突变,破坏了稳定的液化环境,不利于液化过程的顺利进行;甲烷含量越高,发生液化时所需温度和压力越低,液化区域范围越小,越难发生液化。  相似文献   

2.
液相乙烷输送管道投产时需要先用乙烷置换封存的氮气,再使管道内的气相乙烷液化,而乙烷在常温下容易发生液化或气化,引发气液相变,导致置换工艺参数难以控制。考虑置换过程中会出现乙烷与氮气的混气现象,分析了乙烷-氮气混合物相平衡特征;采用LedaFLow软件对轮南—库尔勒线液相乙烷输送管道的氮气置换过程、乙烷液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环境温度、气相乙烷置换流量的变化对置换过程中持液率、压力、置换时间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置换过程中乙烷是否发生气液相变受气相乙烷置换流量的控制,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小;增加入口气相乙烷置换流量可缩短置换时间,但会造成混气段增长;液化过程中液化压力和液化率基本不受气相乙烷置换流量影响,环境温度的升高会极大提高液化压力,从而降低液化率。研究成果可为乙烷输送管道投产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图6,表4,参23)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LNG船BOG再液化流程的功耗,在ASPEN PLUS中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方法和设备模块对LNG船BOG再液化装置进行建模.通过对丙烯的预冷换热器出口温度、压缩机出口压力、节流阀出口压力以及BOG压缩机出口压力等工艺设备运行参数的模拟计算,得到各参数对BOG再液化流程功耗的影响规律.以工艺系统最低功耗为优化目标,采用变量轮换法对优化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出在一定海水温度和液货舱BOG压力变化范围内,BOG再液化系统中重要节点的相关参数、压缩机和换热器最优化性能参数和设备设计参数,优化后流程总功耗比优化前降低了8.82%.  相似文献   

4.
废弃刨花板苯酚液化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搞清废弃刨花板在浓硫酸催化苯酚液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催化剂硫酸用量和料液比(刨花板粉∶苯酚)等因子对液化效果的影响,得到合理的液化工艺参数,该研究在分析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浓硫酸催化刨花板苯酚液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硫酸催化剂进行木材的苯酚液化时,液化反应物的残渣率随着液化温度的提高、液化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减小而减少,但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极差分析表明:①废弃刨花板的最佳液化工艺为液化温度140℃,液化时间1.5 h,料液比1∶4.5,催化剂硫酸用量6%。在此液化条件下,其液化残渣率为9.6%。②实验室自制刨花板在液化温度140℃、液化时间1.5 h、料液比1∶3.5、催化剂硫酸用量为6%的液化条件下,残渣率可达到8.9%。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层气压力管道输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煤层气的分离提纯和爆炸极限是制约煤层气进行高压长距离输送的瓶颈.分析了变压吸附法作为煤层气工业化分离提纯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煤层气的压力和温度升高都会使煤层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在满足输送工艺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降低煤层气的输送压力和输送温度;当输送工况下煤层气处于其爆炸极限内,可以通过加入惰性气体来满足输送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质量浓度为36%(360 g.L-1)的硫酸催化作用下用苯酚对桉树Eucalyptus spp.树皮进行液化,考察催化剂用量、液固比、液化温度和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桉树树皮液化的较佳方案,并对桉树树皮液化物树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液固比对桉树树皮液化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液化温度、液化时间。②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相结合,得出桉树树皮较理想的液化工艺条件:液固比为10∶3,液化温度为150℃,液化时间为80 min,质量浓度36%硫酸用量为液化物总量的6%。③以树皮液化物为基准,选择甲醛摩尔比为1.6,氢氧化钠摩尔比为0.3,水摩尔比为8.0,缩聚温度95℃的树脂化工艺制备树脂胶黏剂用于压板。样板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检测:产品的含水率为10%,在技术要求范围内;胶合强度的平均值为0.835 8 MPa,在Ⅰ类胶合板的技术要求内;甲醛释放量为1.5 mg.L-1,属于E2级别。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7.
本工艺以1,1,1,2-四氟乙烷为萃取剂,首次利用亚临界萃取技术,对新疆野生狭叶荨麻草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试验明确了萃取的压力、温度、时间及液料比对荨麻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条件:在液料比为1.5∶1,萃取的温度为45℃、压力设置在0.3MPa下萃取1.5 h。试验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获取率为3.835%。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芦竹的苯酚液化工艺。[方法]研究了芦竹在硫酸催化下苯酚液化时料液比(苯酚与芦竹质量比)、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芦竹苯酚液化残渣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液化产物及残渣的结构。[结果]料液比对芦竹的苯酚液化影响较大;随着料液比及硫酸用量的增加残渣率明显降低;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液化反应的进行,但到一定温度后残渣率变化不明显;液化反应主要在反应初期进行,随着时间的延长,液化效率变化不大。当料液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6%,反应温度为160℃时,反应1.5 h可将芦竹较好的液化,液化残渣率达4.93%,液化效率达95%以上。[结论]液化后芦竹组分与苯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进行了超载车辆的轴重及其轮胎接地面积和压力的调查.基于实际轴载的作用图式,分别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弹性薄板理论有限元法分析了重荷载作用下,该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按照起决定作用的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确定两种路面结构类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初步建立了分析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根本原因是过大轴载对路面结构的一次性加载破坏,而不是轴载重复作用的疲劳破坏,按现行规范设计确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明显高于沥青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产井中,通过测量井下流体的密度或持水率、持气率可阻准确识别流体。克拉2气田在2012年前通过压力折算出流体密度曲线,2012年开始采用音叉密度计测量流体密度。阐述了音叉密度计工作原理和压力折算密度原理,对压力折算密度和音叉密度计在曲线形态和密度值上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研究了音叉密度计对载水气井的反映。与压力折算密度相比,音叉密度计不受流体速度变化、管柱摩擦影响,测量精度更高;不受流体温度影响,能真实反映流体的密度,为克拉2气田生产动态监测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且音叉密度计还能有效监测载水气井。  相似文献   

11.
液化石油气的低温常压储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友梅 《油气储运》1998,17(4):11-13
概述了液化石油气低温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对液化石油气的常温压力储存,低温常压储存和降浊国压力储存等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2.
夏季,液化气储罐外表面需采用喷淋水降温,该方法不仅消耗大量的工业水和电能,而且使罐体表面防腐层和金属本体腐蚀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10座100m^3卧式液化气储罐上试用了上海大通研究所生产的DT-22型凉凉隔热胶,该产品可直接涂覆于储罐的外表面,从而达到隔热降温的效果。凉凉隔热胶与红丹防锈漆相比,其抗化学性能好、防锈性能极佳、耐磨性好、附着力强,涂覆在液化气储罐上,取消了夏季的喷淋水降温,省去  相似文献   

13.
大型液化气低温储罐结构及其保冷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储存液化气大容量储罐的超低温特点,对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低温储存储罐的隔冷保温材料及其保温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对几种大型圆筒型立式储罐的结构设计及其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徐宏斌 《油气储运》1999,18(9):7-10
结合冷冻液化石油气(LPG)的储运特性及全制冷式液化石油气船舶货物装卸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冷冻LPG码头软接设施、冷冻LPG的低温维护措施和冷冻LPG装卸管道管材的选择,在卸船流程、扫线流程以及循环冷却流程方面对冷冻LPG装卸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探索油气蒸发排放规律,控制油气排放是保持油品品质、防止油气爆炸、减少大气污染以及实现储运安全与节能减排目标的最根本手段。在类似油船油舱这种有特定开口的限制性空间中,影响油品蒸发排放的因素很多。研究了在晃荡条件下油品气液两相间质量传递机理,揭示了类似船舶摇晃、液货装卸等外来扰动引起的液舱晃荡对油气的气液传质速率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物理场变化特征。详细介绍了整个模型实验的构思与设计,并给出了部分典型实验结果及相关实验现象的分析。该研究有利于海上油气储运的安全作业,可为液货装卸、呼吸阀开闭等作业的优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系统仿真的建模方法,将油船各个液货舱气相区作为节点置于液货气相管网中,构建一个大系统。在对液货气相管网采用管网有限元方法进行稳态建模和对油船所有液货舱气相区作为变质量系统实行动态建模的基础上,采用预报校正法来离散一阶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工况特征来选择时间步长实现实时仿真各种液货作业中涉及船舶安全的液货舱气相区和气体管网系统中压力、温度、烃气浓度和氧浓度等舱气物性参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并通过实测数据得到了验证。仿真研究为油船液货舱气相区乃至整个液货舱的状态控制和液货作业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汽车储气方式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东  顾安忠 《油气储运》2000,19(11):29-33
天然气可用液化,压缩和吸附三种方式来存储。对于车用天然气而言,液化方法实用性有限。而压缩天然气需要高压及昂贵的多级压缩设施,同时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高昂的造价也限制了CNG汽车进入北美市场。实验室水平的吸附式天然气(ANG)储气只需用CNG约1/6的压力即可达到其3/4的体积能量存储密度。目前,探寻一种新的,更适合车用的吸附剂以进一步提高ANG存储的体积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针对天然气储气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吸附,液化及压缩等方法的存储数据,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航空公约规定、司法实践看,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期间的主要判断标准是承运人对货物的掌管;在实践中,应考察当事人的约定、承运人对货物的控制等两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承运人对货物的掌管状态,进而确定航空货物运输期间。此外,在判断航空运输期间时,应当区分辅助运输与替代运输的概念,以更加妥善地解决当事人间的法律纠纷。我国《民航法》应简化航空运输期间的认定标准,并引入替代运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刘雯 《油气储运》1998,17(4):14-18
液化石油气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地用于民用,汽车,金属的切割焊接,火力发电,建材,化工等行业和领域,而我国的液化石油气主要用民用燃料,与国外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0.
液化气站的液化气体多为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遭到雷击引发爆炸,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液化气站的防雷设施、防雷措施成为液化气站需要解决的核心安全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防雷基本知识,分别从防电感应、接闪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华北平原地区液化气站提高防雷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