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内立地条件相似的阳坡地段,采集17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叶片解剖结构,运用聚类分析对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各解剖性状在物种间存在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等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50%,可能属于生态适应性状;而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可能属于系统演化性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种植物聚为4类,第Ⅰ类群为攀枝花苏铁,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与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最大,第Ⅱ类群为沙针,主要特征为无海绵组织分化,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平均值较大,第Ⅲ类群的树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平均值则在4个类群中最小,第Ⅳ类群各指标平均值处于居中水平。叶片解剖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不同植物对环境的分异与趋同适应性的表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干热河谷同一群落内的不同树种有可能分别处于演替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2.
容丽  陈训  汪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84-1088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是现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且连续分布的天然野生杜鹃花群落。依托生物显微制片技术、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采集自百里杜鹃林区的13种杜鹃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并对其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①叶片不同解剖性状在种、种群间的变化不同步,其中叶片的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中脉厚度、栅海厚度比以及第1层上表皮细胞长宽比几项解剖特征变异幅度〉50%,显示这些性状更易受环境饰变,是生态适应性状;而气孔密度、气孔长宽比等性状差异小,属相对稳定的系统演替性状。②马银花、光柱迷人杜鹃等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显示对干燥环境的适应;而迷人杜鹃、银叶杜鹃等海绵组织发达,显示对中高山凉湿环境的适应。③叶片解剖结构在种间、种群间有不同程度差异,这是它们适应各自生境的结果。映山红种内差异较大,反映出它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的响应能力。④主因子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的13种杜鹃属植物分为3类,分类与杜鹃属在系统学上的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剖观察干热河谷地区牛角瓜根、茎及叶的结构,为干热河谷地区合理利用抗旱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常规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解剖观察牛角瓜根、茎和叶结构,分析其适应干旱的机理.[结果]牛角瓜为典型耐旱性植物,其根解剖结构表现高度木质化,木质部面积占根面积的(18.16+10.77)%;茎表现高度肉质化,髓面积占茎面积的(34.21±2.79)%;叶片厚度580.01±6.14 μm,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23.33土1.77)%.[结论]牛角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在干热河谷地区可作为植被恢复极端困难地段的先锋树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分类和育种等提供可靠的形态解剖学依据,以35份三叶木通优良单株叶片为试材,采用石蜡制片法制作切片,观察比较35份三叶木通单株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三叶木通单株叶片基本组成相同,由表皮和叶肉及叶脉组成。经方差分析,其解剖结构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厚度、栅海比值、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变异系数为14.25%~36.51%,其中栅海比值变异系数最大;经相关分析,各指标之间大多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经主成分分析,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厚度是反映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变异的主导因素;经聚类分析,35份三叶木通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预测第2类群中的6-3-S1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三叶木通不同单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厚度是反映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变异和适应环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6种卫矛属植物叶片13项解剖结构,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法,按照抗旱性水平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6种卫矛属植物叶片的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气孔特性在种与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6种卫矛属植物叶片为异面叶,各项解剖结构在种与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对抗旱性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气孔面积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气孔长度上表皮厚度气孔宽度叶片疏松度下表皮厚度栅海比叶片紧密度气孔开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密度;运用隶属函数法,结合各指标所占权重,6种卫矛属植物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卫矛西南卫矛疏花卫矛欧洲卫矛大果卫矛矩叶卫矛。经聚类分析,6种卫矛属植物分为3类,抗旱性强的有卫矛,抗旱性中的有西南卫矛和疏花卫矛,抗旱性弱的有欧洲卫矛、大果卫矛和矩叶卫矛。  相似文献   

6.
用石蜡切片法对干热河谷元谋段滇刺枣、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绢毛相思、马占相思等5个树种叶片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这几种树种叶片表皮及细胞外壁角质膜较厚,气孔器下陷,具表皮毛;栅栏组织发达,多为等面叶;细胞内具有含晶细胞,贮水组织发达;叶片主脉发达,有异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具双生韧皮部和发达的木质部外纤维。这些典型的抗旱解剖结构特征是植物与干热环境相互适应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青藏高原25种灌木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25种灌木叶片解剖结构和气孔特征,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为青藏高原地区造林筛选优良耐旱植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比叶片角质层、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厚度等12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植物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结果和结论】25种植物叶片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叶片厚度最高为323.00μm、平均为186.25μm,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最高为4.83μm、平均为1.71μm,上表皮平均比下表皮厚30.00%,气孔小而密集,这是植物长期适应高原干旱环境的进化结果,12项指标的种间差异极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筛选出5项具有代表性的抗旱指标: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树种的抗旱性能评分排序,将25种植物分为抗旱性极强树种、抗旱性较强树种、抗旱性一般树种和抗旱性较弱树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西宁市11种城市森林植物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青海省西宁市城区11种常见城市森林植物的抗旱特性进行分析。【方法】2012-07从西宁市文化公园采集11种供试植物4个方向上层健康成熟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制片,在Motic Image Advanced 3.2软件下观测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层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并计算出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和叶片结构紧实度,运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模糊隶属函数法,对11种植物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种植物叶片均具备抵抗干旱环境的解剖结构,如具有明显的角质层、发达的栅栏组织和叶脉及较大密度的气孔。所选11个旱性指标除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外,其余10个指标在11种植物间差异显著,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中脉厚度作为抗旱性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结论】11种供试植物的抗旱性强弱排序为:山桃柠条欧洲白榆木藤蓼山杏河北杨金叶莸沙枣沙棘香荚蒾水蜡。  相似文献   

9.
对68种贡嘎山阔叶木本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各解剖结构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的变异系数较大,是生态适应性状;而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栅栏细胞层数的变异系数较小,是系统演替性状.2落叶植物有较大的光合速率,而对叶片组织结构的投入较低,采取了积极型的生存策略;常绿植物具有较小的光合速率,并对叶片组织结构有较高的投入,采取了保守型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我国青藏高原66种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叶解剖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叶解剖特征与海拔、生长季降水及生长季均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草地植物叶片具有很多适应高寒环境的结构特征,如表皮层厚且表皮细胞大小差异显著,表皮毛等表皮附属物发达,异细胞丰富,通气组织普遍发达等;叶片各组成部分厚度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海绵组织厚度变异最大,其次为上角质层、下表皮层、下角质层、上表皮层、栅栏组织,叶片厚度的变异最小;青藏高原草地植物叶片各组成部分的厚度存在协同进化,上下角质层厚度呈强烈正相关,海绵组织厚度与叶片厚度相关性最强;青藏高原草地植物叶片各组成部分的厚度与海拔、生长季降水、生长季均温3个重要环境变量呈较弱的相关性,总体表现为随海拔升高叶片各组成部分的厚度减小,而随生长季降水和生长季均温的增加叶片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对木兰科含笑属8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包括叶片角质层厚度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气孔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结构紧密度比值愈大,植物受冻害程度愈轻,其抗寒性愈强.从10项解剖性状指标中筛选出最具抗寒性能力的3项指标,即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应用隶属函数法对8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8种植物抗寒能力依次为:深山含笑>台湾含笑>金叶含笑>含笑>阔瓣含笑>乐昌含笑>蛾眉含笑>川含笑.  相似文献   

12.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不同抗寒性的香蕉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为香蕉的抗寒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香蕉叶片属典型的异面叶,具有复表皮结构。海绵组织厚度在不同香蕉种质间的变化最大,其次为栅海比。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作为香蕉种质抗寒性评价的解剖结构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对18个香蕉种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其抗寒性大小顺序为:LT粉杂金粉1号广东粉蕉HALELNFSNYSNTNLFHR桂蕉青7号HLTLNSSDW桂蕉6号ZNFHLE。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这些种质分为3类,其中LT、粉杂和金粉1号在供试种质中抗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水青冈属两种植物间的叶片形态解剖特征和生态学适应性,采集了米仓山自然保护区26个分布地的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运用石蜡切片法将其成熟叶片制成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结构特征,并测定叶片横切面的5项数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两种水青冈属植物叶片表型特征较一致,都表现出旱生植物的特征。测量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主脉导管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木质部厚度3项指标在两种植物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种内居群间的主脉导管直径、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木质部厚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出现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海拔有关。  相似文献   

14.
3种悬铃木叶结构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悬铃木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气孔密度、下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密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显著;在叶的解剖结构上,一球悬铃木表现出较强的抗旱特性,二球悬铃木次之,三球悬铃木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叶位烟草叶片厚度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显微技术,对不同叶位、不同成熟度烟草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所有试验材料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单位长度栅栏细胞数均随叶片成熟度增加逐渐减小,且其减小幅度上部叶最小;上表皮厚度则随着成熟度增加增大,下表皮厚度、组织比与组织结构紧密度无明显规律。同一成熟度的下、中、上3个叶位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结论】相关性分析表明,上部叶片较厚主要由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决定。上部烟叶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下部叶和中部叶厚且上部烟叶片厚度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变薄的速度较中部叶和下部叶慢,是导致上部叶较厚的解剖结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北方常见的3种野生地被植物荠菜、盐芥、紫花地丁为材料,通过徒手切片,观察3种植物的叶片表皮毛、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大小、叶片厚度、叶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测定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CTR)、海绵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比较3种植物的抗旱性,为今后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表皮毛及气孔特征上,荠菜和紫花地丁的抗旱能力表现得更强;在解剖结构特征上,盐芥叶片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高于紫花地丁和荠菜,紫花地丁叶片的主脉厚度及CTR明显高于盐芥和荠菜;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3种地被植物抗旱能力表现为紫花地丁最强,盐芥与荠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秋海棠被称为“观叶植物之王”,探究不同颜色秋海棠叶片的结构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旨在筛选出叶片观赏价值高、耐热性好的秋海棠品种。【方法】通过石蜡切片对 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应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对叶片组织结构相关指标进行筛选,进一步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耐热性。【结果】(1)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叶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上表皮平整或外凸,气孔集中在下表皮。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栅栏组织不发达,由1~2 层细胞组成,内含较多叶绿体;海绵组织较发达,由 3~5 层细胞组成;叶片颜色不同,栅栏组织的形态及排列方式不同。(2)影响 7 种秋海棠属植物耐热性的主要指标为叶片总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和组织紧密度。(3)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耐热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巴塞罗斯秋海棠(Begonia barsalouxiae)、鹿寨秋海棠(B. luzhaiensis)、罗城秋海棠(B. luochengensis)、鹿斑秋海棠(Begonia sp.)、德宝秋海棠(B. debaoensis)、变异秋海棠(B. variifolia)、香花秋海棠(B. handelii)。按照耐热性等级可将其分为 3 种类型:巴塞罗斯秋海棠为耐热型;鹿寨秋海棠、罗城秋海棠为中耐热型;德宝秋海棠、鹿斑秋海棠、香花秋海棠、变异秋海棠为低耐热型。【结论】通过对秋海棠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观察发现,7 种秋海棠叶片栅栏组织均不发达,海绵组织较发达,叶片结构疏松,这种结构对秋海棠的耐热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叶片解剖结构与植物抗旱性具有相关性,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综合评价,预测植物的抗旱性,为油茶的抗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岑软系列9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测叶片17项解剖结构,应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进行筛选,采用隶属函数对各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油茶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较厚,下表皮薄,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小而密集;通过聚类分析将17项指标分为3类,各类中相关指数最大的指标分别为叶片厚度、气孔开度、栅海比,因此三者为影响各无性系抗旱性的主要叶片解剖结构性状。【结论】根据平均隶属度综合评价9个油茶无性系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岑软ZJ11岑软ZJ24岑软2号岑软22号岑软3-62岑软11号岑软3号岑软24号岑软ZJ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为其分类学研究和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新疆不同生境的8种野生葱属植物齿丝山韭、实葶葱、新疆蒜、健蒜、多籽蒜、奇台蒜、喀纳斯蒜和乌鲁木齐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观测和树胶制片法,测定其叶片数量、长度、宽度等指标,观察其解剖结构异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叶片表皮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性状的分类学意义。【结果】8种葱属植物的叶形态和微形态存在差异,实葶葱和齿丝山韭叶直立,其余呈不同程度倒伏;实葶葱叶圆柱形,其余叶均为条形;实葶葱叶表面被蜡粉,其余均为光滑;实葶葱叶表皮细胞矩形,其余均为菱形;实葶葱垂周壁直线型,其余均为弧线形。8种植物叶片均为双面气孔型,气孔椭圆形,保卫细胞肾形,无副卫细胞,保卫细胞不同程度下陷。基于叶表皮结构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8种材料分为3类,齿丝山韭和实葶葱分别聚为一类,其余6种聚为一类。【结论】叶形态、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形状、表皮细胞密度和气孔指数大小可为种的界定提供重要的形态分类学依据,具有分类学意义。叶片上表皮细胞比下表皮细胞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微形态特征。新疆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片形态和微形态结构均呈现一定的抗旱和抗寒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喀什霸王(Sarcozygium kaschgaricum Boriss)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喀什霸王叶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栅栏组织分布于叶片的上下表皮内方,为等面叶。从叶片横切面上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层较厚,上表皮角质层较下表皮的厚,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仅分布在下表皮上,微下陷;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1~2层圆柱形细胞组成,其外层细胞转化为异细胞,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约为1∶2,海绵组织位于叶片中央,细胞呈凌乱分布下表皮内具有1~2层由异细胞组成的下皮层;主脉发达。以上特征均反映出植物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