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30日龄以内的鸭统称为雏鸭。雏鸭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适应外界能力极差,如饲养管理不善成活率只有50%左右。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伏龙乡“科技示范户”林玉女士,1988~1998年连续11年育雏鸭,雏鸭成活率一直很高,尤其是近几年改平养为笼养,不仅雏鸭成活率高达98%,而且比平养多增重3成多,并节约大量加温燃料。现将她笼养雏鸭的十条经验介绍如下: 一、鸭笼。采用单层、双层直立或阶梯式笼养均可。多为吊挂式或笼架式。笼组布局采用中间两排,或南北各一排,当中留走道。笼四周用竹木制成,每只长  相似文献   

2.
30日龄以内的鸭统称为雏鸭。这期间的鸭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适应外界能力极差,如饲养管理不善,成活率只有50%左右。四川省内江市中区伏龙乡“科技示范户”、“成才致富先锋”林玉女士,1988—1998年连续11年育雏鸭,雏鸭成活率一直很高。尤其是近几年改平养为笼养,不仅雏鸭成活率高达98%,而且比平养多增重了许多,并节约大量加温燃料。现将林玉女士笼养雏鸭的十条经验介绍如下: 一.鸭笼。采用单层、双层直立式或阶梯式笼养均可。多为吊挂式或笼架式。笼组布局采用中间两排,或南北各一排,当中留走道。笼四周用竹木制成,每只长2米、宽0.8-1米、高20-25厘米,底板采用铁丝网或竹片制,网眼为2厘米见方。双层直立式鸭笼上层底板离地面1.2米,下层底板离地面0.6米。上层底板下需装一层承套板,下层粪便可直接落在地上。如为单层,底板离地面1米,粪便直接落下。食槽、饮水槽放在笼外一边。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4.
雏鸭的成活率是养鸭成败的关键。我站通过多年的饲养管理实践,总结出一套综合措施,使饲养雏鸭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雏鸭成活率的综合措施主要是把好三关。1.把好温度和密度关雏鸭会要保持冬暖夏凉,垫料要清洁干燥。雏鸭舍的温度要求是1~2日龄为32℃~30℃;3日龄为30℃;4日龄为29℃;从5~10日龄每天降1.5℃;10日龄为18℃;10~15日龄为17℃;16~21日龄为16℃;21日龄以后保持16℃左右。以舍内可见雏鸭散开,七八成群,或单个躺卧,伸腿舒颈呈舒适活泼状态,喂食后静卧而无声,均为最适合温度。养…  相似文献   

5.
(一)品种选择 肉鸭可选择樱桃谷鸭、北京鸭、东莞鸭、海安鸭、临武鸭等,适宜快速饲养。 (二)幼雏培养 20~25日龄鸭称为幼雏。培育幼雏的目标,一是努力提高成活率保证达到90%以上,二是育成大规格健壮雏鸭。 1.选雏:健壮雏的特点是:眼大有神,性情活泼,体态匀称,绒毛整洁、富有光泽;脐带愈合良好,手握感觉雏体饱满有膘,挣扎有力,叫声宏亮;手摸鸭脚温暖,掰开泄殖腔之后收缩有力,泄殖腔干净稍湿润。 2.保温:雏鸭出壳后7日龄内室温应保持在27~31℃;7日龄后,每天可降温1℃,15日龄后保持在15℃左右;20日龄后即可按常温饲养。 3.开食:雏鸭…  相似文献   

6.
30日龄以内的鹅统称为雏鹅。雏鹅绒毛稀,怕冷怕热,消化力弱,吸收功能差,若饲养管理不善成活率只有60%~70%,甚至全部死亡。四川内江市中区伏龙乡科技示范户林玉女士,1990~1999年连续10年育雏鹅,雏鹅成活率一直很高,尤其是近几年改平养为笼养,不仅雏鹅成活率达到98%,而且比平养多增重3成多,并节约大量加温燃料。现将她笼养雏鹅的十条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 育雏温度要适宜 人们在肉鸭育雏阶段,往往忽视温度对雏鸭的影响。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适宜的温度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不同口龄的雏鸭对温度的要求是:1日龄33℃,2~5日龄每天降1℃,6~10日龄每天降2℃,11~15口龄18℃,16~21日龄17℃,21日龄后保持17℃。通过观察鸭群的分布状态即可判定温度是否正常。温度适宜时,雏鸭三五成群或单个躺卧,伸腿舒颈,呈舒适活泼状,发出悦耳的欢叫声,食后  相似文献   

8.
<正>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鼻孔有棕褐色或绿褐色分泌物,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有些还有神经症状。2周龄以上雏鹅病程3~7天,部分病鹅可自愈。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富  Wang An 《饲料工业》2008,29(12):5-7
试验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研究其对笼养蛋鸭育雏期(1~28d)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43.02±1.19)g的金定蛋雏鸭288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各处理组日粮中分别添加VC0、150、300、400、800、1400mg/kg,结果表明:雏鸭日粮中适当的添加VC可提高雏鸭生产性能,VC的添加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蛋雏鸭的生产性能;在1~7日龄日粮添加VC800mg/kg,8~28日龄添加VC300~400mg/kg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1环境控制雏鸭绒毛较短而且稀疏,体温调节机能很不完善,环境温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所以必须按照不同日龄的温度要求标准进行稳定控制。1~3日龄,温度33~28℃;4~6日龄,温度28~24℃;7~10日龄,温度24~21℃;11~14日龄,温度21~19℃;15~21日龄,温度19~17℃;21日龄以后17℃以下。密度大小关系到雏鸭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直接影响育雏效果。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1周龄20只/m2左右,第2周龄14只/m2左右,第3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m2;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但是不管群体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要适时进行雏鸭强弱分群,弱雏单独饲养,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成鸭数量。  相似文献   

11.
笼养肉仔鸡软腿病的病因分析王进诚孟昭文(河北省唐山市畜牧兽医工作站,063004)1饲养情况该场1996年6月8日从北京大发正大公司接艾维茵肉雏鸡6584只,用该场四层电热育雏笼育雏,26日龄转入中雏舍用蛋鸡中雏笼继续饲养。育雏成活率为99.7%。饲...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期短、死亡多。我市部分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今年发生病毒性肝炎,笔者采用中药对7户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3.7%以内,对65只病鸭单独治疗试验,结果全部存活。一、发病情况市郊三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鸭,其中7—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9日龄600只,以7—10日龄的鸭发病为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1.游水  相似文献   

13.
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又名鸭疫综合征等,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各日龄的鸭,但以2~6周龄雏鸭或中鸭多发. 1发病情况 2009年4月15日,驻马店水屯某肉鸭养殖户带来10多只4日龄的病死鸭.据其讲述,鸭舍由于温度低,空气质量差,大群雏鸭食欲差.  相似文献   

14.
1中毒经过进贤县温家圳朱某1998年7月28日购进丰城麻鸭雏鸭3000羽。7日龄时用灭霍灵18包,每包509,按每天6包拌人75kg米饭中喂给3000羽雏鸭,连喂3d(灭霍灵为5%的喹乙醇[C12H13N3O4]制剂)。9日龄时雏鸭死亡120只,10日龄死亡180只,11~14日龄每天死亡30~40只,15日?..  相似文献   

15.
东平县位于鲁西平原的西半部,有广阔的水域,特别是东平湖区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养鸭的天然理想场所。当地麻鸭耐粗饲,适应性广,蛋重大,尤其适于制作“松花”蛋,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育雏温度雏鸭所需温度因日龄不同而异。舍饲育雏鸭的温度l~3日龄,27~30C,4~6日龄24~27C,7~10日龄21~24C,11~15[J龄18~ZIC,16~20日龄16~18C。25日龄即可脱温。育雏密度雏鸭的饲养密度随日龄的增长而减少,l~7日龄15~20只/m’,8~14日龄10~15只/m‘,15~25日龄5~10只/m‘。雏鸭每群以不超过300~500只为宜,分群时应…  相似文献   

16.
1雏鸭的培育 1.1温度1日龄雏鸭,温度36℃;2-7日龄,温度36—28℃;8-14日龄,温度28~21℃;15~30日龄,温度21~16℃。  相似文献   

17.
鸭瘟流行的新特征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瘟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近年来 ,在诸暨及周边县市广泛流行。分析多年来大量临床病例资料 ,发现目前鸭瘟发生有新的流行特征。1 鸭瘟流行新特点1.1 发病低龄化 通过 5 77群鸭瘟病例分析 ,雏鸭发生鸭瘟的比例不断上升。据 2 0 0 0年 1~ 5月统计 ,30日龄内雏鸭发生鸭瘟达17.9%以上 ,最早发病在 7日龄以内。由于发病日龄小 ,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一定困难。1.2 鸭瘟弱毒疫苗免疫效果不佳 诸暨枫桥、璜山、氵里浦及绍兴、金华等地养鸭户对 15~ 30日龄雏鸭用鸭瘟弱毒苗免疫 ,30~ 70日龄时又先后发生了鸭瘟 ,目前类似情况似乎…  相似文献   

18.
分别于夏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春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144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地面平养和笼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笼养AA肉鸡2~4周龄日增重低于地面平养(P<0.05),5周龄时高于地面平养(P<0.01);春季笼养AA肉鸡2周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但笼养对AA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末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笼养北京油鸡表现为3~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笼养对北京油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现状调查1.易感群。根据笔者对4家发病鸭场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发病表现低龄化,普遍发病于育雏脱温后7~50日龄幼鸭。7日龄以内雏鸭或有母源抗体保护的成鸭抵抗力较强,所以发病率较低。也就是说,该病重点危害对象是7~50日龄幼鸭。2.发病率及死亡率。7~50日龄幼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27日上午,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要求化验.主诉: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2天前发现腹泻,就一次性用7包氟哌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