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栽培的油茶品种,永定仙岽国有林场对2020年引种的浙江红花油茶1~10号、云油茶1号共11个油茶良种进行栽培试验与生长状况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1个引种品种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浙红2、3号表现较好,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平均冠幅均显著高于其余品种,而云1号油茶表现较差。研究结果可为永定区油茶品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引进岑软2、岑软3、桂无1号、2号、3号、4号、5号等7个油茶品种,在种植后第4年,对树高、冠幅、单株产量、果实纵横径、果皮厚度、含油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桂无2号单株产量最高;桂无4号树体最高;岑软3号冠幅最大且果实内种子数最多,但出仁率最低;果实普遍是椭圆形且横径大于纵径;桂无5号出仁率高但果皮最厚;桂无1号种仁含油率最高,但种子数少。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岑软3号的潜在价值和效益最大。油茶在佛山生长情况良好,岑软系列生长比桂无系列生长更好,更适合佛山当地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3.
油茶优良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宁县于2009年引进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166号8个油茶优良品种,经过3a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8个油茶品种成活率、初生长等均表现良好;各品种间树高、地径、树冠生长量间差异极显著,其中长林40号树高生长量最大,达125 cm,长林53号地径生长量最大,长林4号树冠生长量最大,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品种可作为主栽品种,适宜在景宁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4.
东莞广宁红花油茶产量及果实性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樟木头林场60多年生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人工林为试验材料,采用样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广宁红花油茶的生长性状、果实产量、果实经济以及数量性状。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地径、树高、冠幅分别为24.0 cm、7.9 m、5.0 m。每625 m~2的样地保存有广宁红花油茶24~42株,单株间地径、冠幅变异较大,树高变异较小。每667 m~2平均鲜果产量为295.7 kg,单株最大为30.1 kg,最少的无果,变异大。果实鲜出籽率、种子含油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分别为11.8%、36.61%、63.11%、2.88%,每667 m~2可产鲜籽34.6 kg,产油8.5 kg。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分别施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环状沟施或散施处理,观测各无性系树高、冠幅、地径、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树高、冠幅等营养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3种肥料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复合肥>尿素;不同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冠幅>树高>新梢长>地径;沟施效果好于散施.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油茶5×5全双列交配杂交组合(无自交)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2年生苗造林当年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20个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40×95和10×40两个组合在树高、地径和冠幅性状上均表现最优;树高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反交效应也差异极显著,特殊配合力无显著差异;长林40号树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最高,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余亲本,这与该良种长势旺的特性一致;长林53号作为亲本,在树高、地径和冠幅上的一般配合力均最低,这与53号无性系良种长势偏弱、树冠矮小的特点一致;3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分别是非加性方差的1.25倍、19.5倍和1.60倍,均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为主,非加性效应次之;遗传力较低,广义遗传力在14.91%~20.62%之间,狭义遗传力在9.55%~14.14%之间,受到较强的环境效应影响;综合分析GCA、SCA及反交效应,确定5个最佳组合,其杂交子代树高和冠幅分别实现5.76%~45.62%和7.68%~127.10%的遗传增益。可见,油茶杂交育种中,针对树高、地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未评估过GCA的亲本材料,先评估其GCA比评估亲本间的SCA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2012年引进无性系长林油茶(3、4、23、53号)4个品种,经过6年栽培试验,其结果表明:长林4号、长林53号与长林3号、长林23号树高、冠幅生长量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长林4号与长林53号之间差异不显著;长林3号与长林23号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试种生长好的长林3号与长林23号品种,其幼树生长量不及长林4号和长林53号品种。由此可见,低产油茶更换新品种时须慎重,必须选择在本区域试种表现出生长好、适应性强的作为主栽品种。长林4号、长林53号这2个品种可作为遂昌县低山区油茶更新换代的新品种进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8.
油茶无性系引种与良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10个油茶无性系,在青田县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分析各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生长量、早实丰产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和油脂营养性状,结果表明:10个参试无性系在试验地造林成活率、5年后保存率均较高,平均分别为95%、92%;各无性系生长性状和单株产量指标差异较大,4号、53号、18号、166号、40号的树高、树冠生长量均较大,4号、53号、1 8号、166号的单株产量最高;果实经济性状指标和油脂营养性状均较对照品种优良,果油率平均值为7.68%,比对照高25.28%.综合分析得出,长林4号、18号、53号、40号、166号5个品种在试验地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结实量大、果实经济指标及油脂营养成分优良,可作为主推品种在该区域推广,3号、21号、23号、27号、55号可作为配栽品种少量搭配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长林系列油茶品种的最佳配置组合,以5~8年生10个长林系列良种为研究对象,设计49个配置组合并进行人工控制授粉,对当代杂交果实的座果率、种实特征、种仁含油率以及油脂油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对座果率、果实重量、鲜出籽率、籽粒数、单籽粒重和种仁含油率影响显著,对种子脂肪酸油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油茶授粉座果率与果实重量、籽粒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果实籽粒数和单籽粒重则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品种间控制授粉的座果率、种实特征以及种仁含油率的综合评价,优化筛选出长林系列油茶良种的最佳品种配置组合6个,即长林21号和长林4号、长林21号和长林18号、长林53号和长林40号、长林53号和长林23号、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长林3号和长林27号。  相似文献   

10.
五个油茶良种嫁接苗苗期生长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1~6月在建水县李浩寨油茶苗圃基地对云南省已认定的5个油茶良种(云油茶3号、4号、9号、13号、14号)进行了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5个油茶良种嫁接苗成活率达84.7%,苗木生长健壮,半年生平均苗高12.1 cm,平均地径0.38 cm;5个油茶良种在嫁接成活率、苗木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数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云油茶9号、云油茶14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陈文彬 《林业勘察设计》2013,(1):123-124,127
通过对油茶各家系3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各油茶家系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比较高,虫害危害也较低;各家系间树高、地径差异极显著,树冠差异显著.闽优无性系在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冠幅大于或者相当于本地小果油茶,江西长林无性系、广西岑溪软枝油茶和本地大果油茶可以作为配栽品种搭配.  相似文献   

12.
延平区油茶优良单株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油茶重点种植区初选出的175株单株进行排序,筛选出29株作为参选单株;运用F检验、相关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参选单株的树高、地径、冠幅面积、单株产果量、冠幅产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等8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评选出28号、29号为该地区的优良母株。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省龙岩市油茶优树筛选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0个优树无性系和现有引种的9个油茶品种进行遗传测定。结果表明:5年生油茶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平均值为1.77 m,地径平均值为5.05 cm,冠幅平均值为1.50 m,且不同油茶无性系对这3个生长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产果量平均值为5.8 kg,鲜出籽率平均值为42.6%,干出籽率平均值为27.8%,种子含油率平均值为45.9%,果实炭疽病平均发病率为2.0%。其中红山1号、河田2号、上杭1号、武平2号、新罗2号和漳平2号等6个无性系表现优良,5年生的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均超过入选标准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选育闽西油茶良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择赣无、长林与华硕等6个南方主要油茶品种进行引种适应性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油茶品种的生长量差异较大;6个品种中,华硕和赣70生长较好,其树高年生长量分别达31 cm和27.8 cm,地径年生长量分别达2.56 cm和2.16 cm;赣无1、赣84-3、长林53和长林166生长量较小。6个品种种植后第1年树高生长量均高于第2年的,不同品种种植后第1年和第2年的生长量均有较大差异。油茶幼林期树高和地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秋季生长基本停止;4月中下旬与6月上旬各有1次生长高峰,7月中旬以后生长十分缓慢,8月生长几乎停止,直到9月上旬以后有少量生长。本研究可为油茶品种选择与种植经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油茶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6个普通油茶杂交组合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幼林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树高、地径和冠幅皆存在显著的GCA和SCA效应,其中地径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为主、非加性效应次之,树高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程度相当,1年生林冠幅受加性效应控制为主,2年生林分则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程度相当。亲本中‘长林10号’的地径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最高,‘长林81号’的树高一般配合力最高,‘长林10号’和‘长林81号’为优良亲本。根据GCA和SCA,确定树高、地径的最优组合为‘长林10号’ב长林81号’,树高、冠幅的最优组合为‘长林10号’ב长林53号’。  相似文献   

16.
比较油茶幼林套种黄花菜和油茶纯林栽培的生长结实和投入产出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经营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油茶套种黄花菜4a后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数均高于纯林,其中树高、地径、单株结果数分别达到1.66m、3.52cm、142个,增加了9.89%、14.66%和33.96%,显著促进油茶生长结实差异。套种黄花菜,可收获花、花粉和根等产品,不仅经济效益好,且生态价值高,是适宜丘陵红壤地发展的油茶幼林套种的良好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8年生油茶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沼肥与复合肥不同施肥比例对油茶生长及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与复合肥配施能有效促进油茶树高、地径及冠幅面积增长,配施比例不同使油茶生长出现差异,其中处理3油茶树高、冠幅增长量最多,处理2油茶地径增长量最多;沼肥与复合肥配施能有效提高油茶单株冠幅面积产量,改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其中处理2油茶单株冠幅面积产量、干出籽率、果实干出仁率及种仁含油率高于其他处理;沼肥与复合肥配施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其中处理2改善土壤肥力作用明显。综上,油茶成林按3︰1施用沼肥与复合肥,能有效促进油茶生长,提高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18.
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与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油茶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对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进行了3年对比试验,对油茶苗定植成活率,幼苗地径、树高、分枝和冠幅的生长量,以及各年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花生为最佳套种模式,其次是油茶-花生、西瓜、花生轮作套种模式,再次是油茶-黄豆和油茶-紫薯套种模式,这几种套种模式可以因地制宜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基肥对油茶幼林地径、冠幅生长的影响,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0号新造林为试材,通过施入不同类型基肥配方进行正交施肥试验,并对2008年~2012年油茶幼林的地径、冠幅增长量与不同类型基肥及配方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肥对油茶幼林地径、冠幅的生长起关键作用,复合肥和菜枯肥作基肥施入能够显著提高油茶幼林的地径和冠幅生长量,且基肥的有效时间可持续5 a;油茶幼林最佳基肥配方为钾肥0.78 kg/株+菜枯肥3.49 kg/株+磷肥1.61 kg/株+复合肥0.93 kg/株。  相似文献   

20.
按照初选、复选、决选、无性系测定、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等程序,通过制定优良无性系综合评定指标及其标准等方法,从云南省广南县实生油茶林中选育出适宜云南高原山地气候环境的油茶优良新品种"云油茶13号",2016年12月通过"优良品种"省审定,母株种仁含油率55.0%,平均鲜果重23.45g,鲜果出籽率45.21%,单位面积鲜果产量1.36kg·m-2;在云南省各代表性海拔高度适应性强,性状指标稳定,生长发育良好,适于与其他油茶品种混合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