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巴氏杆菌病是病源菌侵入牛体,进入血液,从而引起病牛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传染病。在雨水较多、潮湿、拥挤、寒冷、闷热、气候骤变季节容易暴发。西盟是牛巴氏杆菌病老疫区,笔者曾在西盟对牛巴氏杆菌病诊治、防控工作,针对牛巴氏杆菌病病源、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的分析,结合西盟县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与诊断,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治疗方法,以期为防控牛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掌握西藏阿里地区牛巴氏杆菌病发病现状,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使用微量凝集试验和病原分离培养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西藏阿里地区牛巴氏杆菌病血清阳性检出率为8.9%,病原检测阳性率为61.9%。牛巴氏杆菌病呈现流行与发生加重的趋势,需要养殖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4.
正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一)流行病学牛巴氏杆菌病除侵野生反刍动物外,主发于各种年龄的牛,水牛易感性高;病畜和带菌动物是该病传染源,该病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传播。该病常见春、秋放牧的牛,呈散发,有时也地方流行,热带比温带地区多发,天气变化,运输等后常见散发病例,也可见大流行;病毒和霉形体感染也可诱发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其主要病症有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1996年入夏以后,我市水牛发生了巴氏杆菌病,经过及时治疗和采  相似文献   

6.
牛巴氏杆菌病常见于春、秋放牧的牛,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天气变化、受凉、赶运、运输后,常见散发病例,大范围的流行病毒和霉形体的原发感染也可成为巴氏杆菌继发感染的诱因。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澜沧县牛急性巴氏杆菌病发病率有所上升,部分村组甚至出现局部流行。笔者对几年来澜沧县牛急性巴氏杆菌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建议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预防、隔离治疗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流行情况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该菌抵抗力弱,干燥和直射阳光很快死亡,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迅速杀死,对磺胺、土霉素类敏感。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病牛常发生头颈、咽喉及胸部炎性水肿,民间将此病称为“牛肿脖子”、“牛响脖子”、“锁口癀”等。牛巴氏杆菌病是常见的一种牛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秋末、春初,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但是,本病多数为急性经过,若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猪、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猪巴氏杆菌病称为猪肺疫,常呈急性败血型和慢性胸膜炎症状;牛巴氏杆菌病称牛出败,常呈败血型,水肿型和胸型症状.近年来,我区猪、牛巴氏杆菌病常零星散发,有时两者同时发生,呈地方性流行的较少见.1997年5月底,病区某村牲猪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急性败血型症状,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流行性疾病,共发病270头、死亡200头、死亡率为74%、7月初,该村耕牛又相继发生一种呈急性败血型、体温高、死亡快的流行性疾病.一周内发病10头,死亡5头,死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牛附红细胞体与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逐渐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牛群中流行。本研究针对翁牛特旗1例牛附红细胞体病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综合防控进行探讨,期望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藏语称为"格合",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地方流行性或散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是青海省天峻县常发和危害最大的一种牛传染性疫病.现将2004-2008年5年间青海省天峻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流行情况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该菌抵抗力弱,干燥和直射阳光很快死亡,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迅速杀死,对磺胺、土霉素类敏感。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发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牛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又称"出血性败血症"。1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5.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引起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引起牛肺炎和乳房炎,牛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症。以往,牛出血性败血症给我国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今,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我国报道逐渐增多,表现出了散发和地方流行的特征,再一次对我国的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亟待研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对其进行防治。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外膜蛋白(outer manbrance proteins,0MPs)的研究将对后期研制相关疫苗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及其基因分析等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主要是急性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故称牛出血性败血病。各种畜禽均可发病,该病常年都可发生,尤其是秋末、春初,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内暴发性流行。1病因溶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可能是上呼吸道中正常常在菌。溶血性巴氏杆菌的一些特征与其致病性有关。溶血性巴氏杆菌作为"运输热肺炎"的病原可经常从船运、转移展览牛、新购进的后  相似文献   

17.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或者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经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造成疾病的传播,对于牛的养殖影响较大,需要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关注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及时进行疾病的防治。笔者主要针对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民间又称清水症、牛肿脖子、响脖子;中兽医称为锁口。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  相似文献   

19.
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我国多为散发。感染巴氏杆菌的病牛临床可出现败血症、水肿以及肺炎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病牛急性死亡,对牛养殖业可产生较大影响。西药抗生素和各类中药组方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西药联用治疗牛巴氏杆菌病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主要通过疫苗接种和病原防控等方法,上述方法可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本文对牛巴氏杆菌病的中西药治疗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牛巴氏杆菌病又被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常呈现散发流行。巴氏杆菌属于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患病牛的全身各个脏器组织体液分泌物中,致病原主要经消化道与呼吸道传播感染。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条件性因素,通常不会表现出致病能力,当外界环境潮湿闷热,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价值缺乏等应激因素刺激时,导致牛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为该种致病菌繁殖传播提供条件。牛巴氏杆菌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大、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牧区各个养殖场中普遍存在,对畜牧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