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以大樱桃种植适宜性为分类标准对甘肃省甘谷县进行区划,为给地方政府和农民大樱桃种植的精准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大樱桃生长所需的光照、气温、水分和肥力等环境条件,确定坡度、坡向、海拔、地块类型、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土壤pH值和土壤质地等因子为大樱桃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分级处理,采用AHP法确定因子的权重值。以ArcGIS为平台,以甘谷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者调查数据库中的地块划分矢量图斑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气象数据、土壤调查数据和数字地面模型(DEM)数据,获得评价单元各因子的分级值,建立了甘谷县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然后计算每一个地块的大樱桃生长适宜性的综合指数,再按照综合指数对该县区内所有的大樱桃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根据所构建的甘谷县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将该县的大樱桃种植区划分为高适宜区、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这4类;甘谷县的农用地(耕地和园地)总面积为84 175.88 hm~2,该县区内大樱桃种植的高适宜区、适宜区、低适宜区、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 097.21、19 955.91、58 936.33、186.43 hm~2,分别占该县区农用地总面积的6.06%、23.71%、70.01%、0.22%;该县区内适宜种植大樱桃的地块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 m以下的区域和海拔1 600~1 800 m的阳坡和半阳坡地中。【结论】研究构建的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可以精准定位到每户农民的每个地块,从中可以查询到该县各地块种值大樱桃的适宜程度,亦可根据地块的环境因子得分指导大樱桃的栽培;而且依据这一数据库对甘肃省甘谷县大樱桃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结果与实地调查的结果基本吻合,这一数据库还能为同类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唐雨薇  张晓龙  张雪云  吕佩锋  罗乐 《绿色科技》2023,(13):205-208+213
生态适宜性评价可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发展制约因素。根据单叶蔷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研究区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新疆塔城4县市(塔城市、托里县、额敏县、裕民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海拔、年均温度、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最干月份降水量、土壤pH值、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9个因子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生态适宜性因子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单叶蔷薇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单叶蔷薇生态适宜性总体良好,极适宜、高适宜区域呈现以塔额盆地为分布的中心,南部山地西南坡有少数分布的特点,极、高、中、低适宜区分别占比30.7%、23.8%、36.9%、8.6%。采用这种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解构单叶蔷薇的野外分布适宜区,为保护单叶蔷薇、增加其栖息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漾濞泡核桃分心木功能成分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核桃分心木的营养功效,以云南省不同产地和海拔的漾濞泡核桃分心木为研究对象,对其功能成分粗蛋白、粗脂肪、黄酮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漾濞泡核桃分心木中粗脂肪含量为1.35%-3.12%,粗蛋白含量为1.09%-2.02%,黄酮含量为3.89%-5.44%,氨基酸含量为1.00%-3.21%;(2)所有漾濞泡核桃中,以海拔2 300m的分心木中的功能性成分的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632 8,综合评价最佳,海拔1 734m的分心木中的功能性成分的隶属函数值最小,为0.016 9,综合评价最差。  相似文献   

4.
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细香核桃原产地分布区,利用GIS叠加分析方法采集分布区的年均温、大于10.8℃积温、年均降水、年均空气湿度作为生态适宜性限制因子,构建细香核桃气候适宜性概率模型,并进行栅格地图模拟,制作落实到山头地块的适宜区区划图,并进行空间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细香核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保山、大理、临沧、楚雄、红河州、曲靖市等地,面积约为1 335 491 h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37%,适宜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6.4℃,积温为5 350℃,湿度在32%附近。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林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确定低丘缓坡土地开发为林地的适宜性,进而确定开发的空间和时序,选择了地形地貌、土壤和开发利用条件3类10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对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林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度适宜区面积为831.01 hm2,适宜区面积3 680.43 hm2,基本适宜区面积10 668.29 hm2,不适宜区面积785.56 hm2。坡度和相对高度是影响林地适宜性等级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核桃植株酚类物质含量高、易氧化,导致嫁接成活率低,成为影响良种繁育推广的一个难题。开展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诸因子及作用的研究,对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推广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3个主要核桃栽培品种漾濞泡核桃、云新高原、娘青核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嫁接砧木和不同接穗对苗木成活率及其生长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1年生铁核桃苗作砧木和采用芽苗作砧木对各品种嫁接成活率存在较大影响,用芽苗砧嫁接的漾濞泡核桃、娘青核桃的成活率明显高于用1年生铁核桃砧嫁接的。2) 3个核桃品种选用不同砧木嫁接后,苗高、地径生长都符合“S”型生长曲线。3) 3个核桃品种选用不同砧木嫁接成活后,生长态势存在明显差异,用1年生铁核桃砧嫁接的漾濞泡核桃、娘青核桃后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高于用芽苗砧嫁接的生长量。4)用漾濞泡核桃顶芽和侧芽进行芽苗砧嫁接试验显示,侧芽嫁接出圃率远大于顶芽嫁接出圃率,侧芽嫁接的苗木长势明显优于顶芽嫁接。  相似文献   

7.
一、大理州泡核桃主要品种大理州的泡核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栽培的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了进一步发挥核桃生产的优势,挖掘广大山区的生产潜力,现将大理州泡核桃主要品种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内蒙古自治区文冠果的适宜性区域,依据文冠果资源分布与数据调研资料,利用MaxEnt最大熵模型与Arcgis空间分布模拟模型,筛选影响文冠果适宜生境的主导生态因子,分析并绘制内蒙古自治区文冠果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2月平均温度、5月平均降水、最潮湿月份降雨量、9月平均降水、3月平均降水等8个因子是影响文冠果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适宜区面积为36.024×10~4 km~2,其中高适宜区面积为8.807×10~4 km~2,约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的7.444%;中适宜区面积为13.022×10~4 km~2,约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的11.008%;低适宜区的面积为14.195×10~4 km~2,约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的11.999%。非适宜区的面积为82.276×10~4 km~2,约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的69.549%。研究成果为文冠果生态种植基地的选取与生产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漾濞泡核桃优株为研究对象,研究其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影响因子(模板DNA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漾濞泡核桃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模板DNA最佳浓度为50 ng/(25μL),Taq聚合酶浓度为0.75U/(25μL),引物浓度为0.7mmol/L,dNTPs浓度为0.20mmol/L,Mg2+浓度为2.0mmol/L,利用该最佳体系对试验中所选取的样本进行扩增反应。建立了适宜于漾濞泡核桃的ISSR-PCR扩增的最佳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漾濞泡核桃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盐城湿地保护区为对象,探讨了该试验地的土地类型,并以ARCGIS为技术支撑,选取土地利用现状、植物盖度、土壤环境、生物量、水质状况、水源补给保证、生物多样性、湿地受威胁状况和湿地每年增长退化率9个生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加权叠加定量对研究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湿地类型适宜区占20.28%,较适宜区占16.01%,基本适宜区占20.62%,较不适宜区占到32.94%,不适宜区占到10.15%。在生态适宜度研究结果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功能区:北部湿地恢复与重建区、中部引水补湿区、南部退渔还湿区、西部科普科研基地和边缘的互花米草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与引种漾濞泡核桃的养分供需关系以及土壤养分限制状况,为当地漾濞泡核桃的科学管理、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广西河池市6个县(区)30个漾濞泡核桃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土壤和漾濞泡核桃叶片的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及其相关性.[结果]土壤ω(P)由大到小依次为红...  相似文献   

12.
漾濞泡核桃是我国西南地区主栽核桃良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云南省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就漾濞泡核桃的杂交育种、栽培管理技术、有害生物防治及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同时提出未来漾濞泡核桃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即实现漾濞泡核桃的全株利用,加强核桃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深入探讨其油脂合成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提高林地资源利用价值,以迭部县益哇沟林区为研究区,运用GIS软件进行信息分析与处理,对研究区林地生态适宜性的影响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成分、土壤机械组成)进行等级分级并分配权重,综合对研究区的林地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生长状况较好,整体林地适宜性处于较优水平,属于Ⅰ等适宜性林地,适宜发展经济适用林以及快速丰产林。林地生态适宜性各等级所占面积比例排序为:Ⅱ等适宜性林地(42.39%)Ⅰ等适宜性林地(34.89%)Ⅲ等适宜性林地(15.71%)Ⅳ等适宜性林地(7.21%),林区以Ⅰ等Ⅱ等适宜性林地为主,主要集中在中部及东南部地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7.28%。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玉溪红塔区引种漾濞泡核桃,恰逢2009~2012年连续4年异常干旱,本研究针对该区域凤凰街道办事处灵秀二组种植的漾濞泡核桃,采用尿素、复合肥、磷复肥、核桃专用肥、缓释肥5种不同肥料施肥,并进行春季浇水次数为0次、1次、2次、3次试验,检测核桃苗木地径、高生长及桂果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按照每年浇水3次,并对其进行修剪(整形)、病虫防控管理的条件下,不同种类肥料促进漾濞泡核桃苗高生长差异性显著,缓释肥促进苗木高生长效果最显著,施用4年后,苗高可达3.50±0.68m,苗木地径达11.2±1.25em;不浇水漾濞泡核桃苗木基本不长,浇水次数越多苗木高生长越大、地径也越大;在供水条件跟上,每年春季浇水3次的情况下,试验用的尿素、复合肥、磷复肥、核桃专用肥、缓释肥5种肥料,施用3年均可挂果;肥料充足,都施用缓释肥,每年春季浇水次数不同,挂果历时明显不同,浇水3次,定植3年就开始挂果;浇水2次,定植4年开始挂果;浇水1次和不浇水,不挂果。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典型山地城市普洱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出山地城市骑行绿道选线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对普洱市思茅区骑行绿道适宜建设区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地城市骑行绿道选线除强制考虑地质灾害和空间管制因素外,主要受自然环境基底、景观资源、交通环境、使用需求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基底影响最大,最适宜区域分布在海拔600~1 200 m、坡度0~8°地形较平坦的城镇及其周边;适宜区及基本适宜区为海拔900~1 500 m、坡度0~20°区域;不适宜区域为海拔高于1 700 m、坡度大于20°区域。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该区的现状选取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并在对单一敏感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因子的权重,对该区生态景观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划分了生态景观敏感性保护的三级区域。结果表明:该区所选择的6个影响因子,植被、坡度、高程、土壤、水文及水源保护区的权重分别为0.423、0.251、0.141、0.073、0.073、0.039。该研究区域整体生态敏感度较小,高敏感区只占区域的12.59%,中敏感区占71.05%,低敏感区占16.05%。且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各个山峰以及两侧,对外界的干扰敏感性极强,属于高度保护的地段;低敏感区分布莲花山的平缓地带,可以承受一定强度的人为干扰,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等活动。研究结果可为推进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漾濞泡核桃壳制活性炭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漾濞泡核桃壳是经加工取仁后的剩余物,占核桃重量的42%~46%。本研究在于摸索其制造活性炭炭化和活化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壳经过炭化、水蒸汽活化,可制成净水用颗粒活性炭、味精脱色用颗粒活性炭和粉状活性炭等3个品种,主要技术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漾濞泡核桃壳容易活化,不但活化温度低,而且活化时间也短,温度在810℃时活化150min就能制得碘值在1000mg/g以上的优质活性炭;漾濞泡核桃壳较薄,宜于制造小颗粒活性炭,大约10t泡核桃壳可生产1t活性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理白族自治州主栽的漾濞大泡核桃、三台核桃、娘青核桃、圆菠萝核桃、漾杂2号核桃5个核桃品种雌雄花期调查,比较了供试品种的雌雄花期,并以漾濞大泡核桃为母本,其他品种为父本进行授粉亲和性试验,统计分析各品种授粉后坐果率及保存率.结果表明,平均坐果率均在70%以上,其中坐果率和保存率最高的为漾杂2号,分别为93.25%、73.01%,但其雄花期与漾濞大泡核桃的雌花期不一致;表现最差的为圆菠萝核桃,坐果率及保存率分别为72.29%、55.37%.娘青核桃是漾濞大泡核桃的最佳授粉品种,花粉亲和性较好,雄花期与漾濞大泡核桃雌花期一致,坐果率及保存率分别为91.67%、71.81%.本项试验结果可为漾濞大泡核桃的增产、稳产以及选择最佳授粉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层次分析法在区域层次上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首先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可视资源和环境资源,确定了丰度、种类、季相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奇特度、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和噪声9基本个因子,构建了评价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得到了9个因子的权重,确定了得分标准。最后得到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得分为75分,级别为良。  相似文献   

20.
采集经营管理相似的4个不同海拔(410、630、810、980 m)漾濞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果实,测定漾濞泡核桃果实相关性状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果实性状在凤山县不同海拔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4个海拔漾濞泡核桃变异幅度最大的性状是单果核仁质量(范围为2.72~10.01 g,变异系数为24.59%),三径值变异幅度最小(3.03~3.78 cm),其次是单果质量(9.12~17.98 g),壳厚(0.86~1.44 mm),出仁率(42.12%~59.12%)。综合分析,随着海拔增高,核桃品质逐渐提升,海拔980 m的三径值最大(3.58 cm),单果平均质量最大(14.09 g)、单果果仁平均质量最大(7.14 g),平均果壳厚最薄(1.10 mm),果实平均出仁率最高(54.73%),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