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音画     
<正>稻灯养鸭生态技术模式稻田养鸭技术是以生产绿色的稻米、蛋鸭和肉鸭为宗旨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技术,其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产出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还能极大提高种养经济效益。而稻鸭共育和灯光诱虫技术的结合,则更能有效控制稻田有害生物危害,降低养鸭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那么,稻灯养鸭生态模式配套技术都有哪些呢?让我们观看视频了解。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鸭技术是一项以水稻免中耕为基础,与发展优质稻、养鸭技术相结合的稻田种养新技术,具有除草、防病治虫、施肥、中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等优点,能有效改善稻米质量和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文章是对几年来稻田养鸭技术的总结,对稻田养鸭的意义进行了简单概括,稻田养鸭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稻田养鸭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甲烷的研究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研究其减排CH4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经典农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及经济学方法研究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CH4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稻田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基本一致。稻田CH4排放通量的高峰值出现在晚稻分蘖盛期,免耕养鸭稻田、免耕不养鸭稻田和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通量分别为24.1、32.2和40.5 mg·m-2·h-1。在晚稻分蘖始-分蘖盛期,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对稻田CH4排放的控制效果明显,分别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量减少2.333、4.723 g·m-2。晚稻整个生育期间,免耕养鸭稻田CH4排放量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分别减少3.373和5.590 g·m-2。采用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农户的财务净效益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农户分别增加2 166、4 207 yuan/ha。减去CH4排放的环境成本,采用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的经济效益为5 000 yuan/ha,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的农户分别增加2 206和4 274 yuan/ha。【结论】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既能增加农户的财务收入,又能减少稻田CH4排放量,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为宣传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吉林省稻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7月18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梅河口市举办了现场观摩活动,总结各地农业农村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情况,交流水稻综合种养经验,观摩梅河口市稻田养鸭技术模式,以期全面推动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吉林省近年来主推的一项绿色高质高效的种养结合技术,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全省已发展到40多万亩的规模,主要有稻田养鸭和  相似文献   

5.
<正>稻田养鸭是一种生态型的种养技术,就是利用水稻田的特殊环境,在水稻无需治虫除草的前提下,及时放养一批肉鸭,形成与水稻共育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把雏鸭适时放入稻田里,既能刺激水稻生长,又降低鸭子养殖成本,是实行稻鸭共栖双丰收的一项种养配套新技术。通过互利互补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生产出食味好、绿色生态的优质稻米,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生态养鸭是一项综合型、环保型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在一起,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养结合、互利互补、促进生态平衡。对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水稻和无污染绿色养鸭,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1稻田生态养鸭的好处(1)可充分发挥鸭子好动、勤觅食的生活习性,起到了中耕除草,吃  相似文献   

7.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在保证水稻的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促使稻谷能够以优良的质量取得优良的价格,并将养殖运用于稻田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收入的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就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模式之一。相比较于单纯的水稻种植而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还是稻田养鸭、养鱼这3种较为普遍的应用技术中,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一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效益,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所以在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选择最适合的种养模式。本文针对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种养户提供有效的种植、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施稻田养鸭可最大限度地使稻田环境不受污染,实现稻田可持续种养、节约种养成本、提高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和家鸭的全新生态农业新技术。1晚稻种植技术1.1品种选择。选择甬优八号和浙粳22晚稻。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鸭是一项发展优质稻与养鸭技术相结合的生态型种养技术,具有生态防病治虫、安全除草、土壤培肥,降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等优点。同时,能有效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种养综合效益,是一项促进农业环保和农民增收的生态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稻田养鸭"就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运用到稻田管理上,以防治蟛蜞、蝗虫等稼害。特别是珠三角沙田地区多蟛蜞,蝗虫一类的稻田虫害,"稻田养鸭"很早就成为当地较为普遍的种养结合模式。明万历年间,陈经纶首次尝试用鸭子灭蝗虫大获成功。随后,其五世孙陈九振依先法将养鸭治蝗运用到稻田管理上。"稻田养鸭"在南方水田地区十分适用并逐渐流行,人们将水稻种植与鸭子养殖结合起来,形成"鸭埠之制"。"稻田养鸭"开始大规模、有组织地在广东沙田地区发展起来,对当时养殖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明清时期是"稻田养鸭"的传统技术阶段,以稻田放鸭为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充当补充鸭粮与生物防治的角色,在广东广袤的沙田地区普遍实践。  相似文献   

11.
稻鸭种养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新生态型的种养结合技术,具有生态防病治虫、安全除草、增加肥力,消除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增加稻米的经济效益等优点。通过对富县稻田养鸭300亩示范点的试验,发现稻鸭种养结合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稻米的品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并且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环保和农民经济效益的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稻田露宿养鸭的优点及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稻田露宿养鸭”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鸭子的生理、生活习性及水中饲料生物的消涨规律四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种养方式。1995年以来,我地先后在24.66hm~2稻田中进行了一次性投放露宿养鸭的试验和示范,在不薅秧、不除草和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情况下,获得了较不养鸭的稻田每667m~2增产稻谷40~55kg、鸭50~60kg、纯收入500~600元的好效果。广大群众高兴地说,稻田露宿鸭是“治虫的突击队,  相似文献   

13.
沅陵县立足湘西山区实际,积极开展稻田养鸭综合技术推广与示范,2017年沅陵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就开始在官庄镇黄壤坪村开展稻田养鸭综合技术示范.该示范点由黄壤坪村退役军人傅家利流转稻田3.33公顷组织实施,成立了沅陵县虎子水稻种植直营店,从事订单式和生态循环式稻田综合种养.  相似文献   

14.
昭通市植保植检站在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开展了稻田养鸭种养结合试验示范,以降低稻田稻飞虱及杂草的发生。试验表明,稻田养鸭可明显控制稻飞虱及稻田杂草的发生,同时减少水稻上农药的使用量,保障昭通市水稻生产及环境安全,稻田养鸭区比对照区(CK)水稻产量增收1678.35 kg·hm~(-2),增产21%,农民收入增加19641.75元·hm~(-2)。  相似文献   

15.
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效益与配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介绍了江苏省东台地区两种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基本情况,分析了两种种养模式成本投入和产出效益,总结了稻田养鸭和稻田养虾的配套关键技术,旨在响应中央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推动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6.
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稻田综合种养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田水生态环境和空间的生产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田产出率,增加种养户经济收入。总结了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包括施肥与施药、水位和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稻田工程维护等方面内容,以为获得高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吉林省稻田综合种养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实践,已发展到40余万亩,主要包括稻田养蟹、养鸭、养鱼等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符合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要求,是生产绿色、有机水稻的重要措施之一。水稻增产增收效果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将种稻和养殖蟹(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发挥水稻和养殖蟹(鱼)共生互利的作用,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的效果。稻田养殖蟹(鱼)后,不仅可每亩收获20公斤左右水产品,水产品增收300~1500元,还能促进水稻增产,较水稻单作增产7%~10%,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鸭利用鸭子采食稻田中的害虫、杂草,利用鸭粪培肥土壤,减少了农药和化肥投入,稻米和稻鸭的品质都得到了提升,是绿色可持续的种养结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全程稻田养鸭新技术,就是利用稻田的特殊环境,在水稻无需治虫除草的前提下,及时放养二批以上肉鸭,与水稻共育的种养结合生态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桐庐县几年来对“三种五养技术”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稻田养鸡、养鸭相结合的种养模式与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