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薛勇 《烟台果树》2005,(3):17-18
一般说来,特异性杀虫剂的杀虫有效成分不一样,各有特色,而且又具有不同的杀虫作用机理。现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这类品种有:啶虫隆、噻嗪酮、氟虫脲、灭幼脲、杀虫双、吡虫啉、噻螨酮、哒螨酮等。为了充分发挥特异性杀虫剂的杀虫作用和使用效果,我们必须从了解该药的作用特点,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明确有关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入手,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一定要严格把关,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又名小青虫、两头尖,是鳞翅目菜蛾科的一种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危害甘蓝、紫甘蓝、花椰菜、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由于该虫对多种杀虫剂的抗性和交互抗性不断增强,危害日趋严重,给田间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引进筛选高效低毒、能有效控制小菜蛾的杀虫剂,是目前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选择山东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5%氟铃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  相似文献   

3.
对7种果园常用杀虫剂防治苹果园金纹细蛾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均是防治苹果园金纹细蛾的有效药剂,以氯虫苯甲酰胺的总体防效最好;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阿维菌素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差;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可作为防治金纹细蛾的兼治药剂,一般不推荐为专用药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室内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毒死蜱和辛硫磷6种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卵和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为合理化学防治铜绿丽金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浸叶胃毒法处理铜绿丽金龟成虫,分别调查药后1、3、5、7 d死亡率,并对6种药剂各质量浓度处理进行回归分析,计算LT50和LT95值。参照杀虫剂点滴法、浸渍法和浸虫法处理铜绿丽金龟卵,并于药后15 d调查卵孵化数、初孵幼虫死亡数量。【结果】6种药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的杀虫效果高低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灭幼脲。回归分析发现,对成虫速效性最好的是毒死蜱,其LT50和LT95值均小于1 d。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次之,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和灭幼脲较差。对卵孵化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虫胺腈;对初孵幼虫死亡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辛硫磷灭幼脲氟虫双酰胺。【结论】推荐在铜绿丽金龟成虫发生期,喷施毒死蜱400 mg·L-1、辛硫磷400 mg·L-1和氯虫苯甲酰胺175 mg·L-1可有效控制其危害,达到良好防治效果。在卵和初孵幼虫期,利用毒死蜱200~400 mg·L-1、氯虫苯甲酰胺87.5~175 mg·L-1和辛硫磷200~400 mg·L-1浇灌土壤,可有效控制其卵孵化并毒杀初孵幼虫。  相似文献   

5.
以氟酰脲悬浮剂、茚虫威乳油、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用量氟酰脲·茚虫威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8%氟酰脲·茚虫威悬浮剂38.4、48.0 g/hm2处理对甘蓝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防效最高,分别为82.24%和87.16%,持效期7 d左右。因此,28%氟酰脲·茚虫威悬浮剂可作为防治甘蓝小菜蛾的药剂,建议与其他农药进行合理轮用。  相似文献   

6.
冉静 《西南园艺》2014,(3):24-25
比较了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虫螨腈悬浮剂(除尽)、0.5%烟碱·苦参碱水剂、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和20%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美满)5中杀虫剂防治榨菜小菜蛾的防效,结果表明20%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美满)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  相似文献   

7.
新型酰基脲类杀虫剂氟铃脲,主要杀虫作用是抑制害虫几丁质合成,阻碍其正常蜕皮生长,且持效期长,安全不杀伤害虫天敌。2002年用5%氟铃脲乳油进行了防治苹果金纹细蛾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灭幼脲对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的直接致死效果及对后续各虫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用3种杀虫剂分别处理2种食心虫的卵和老熟幼虫。【结果】氟虫双酰胺200 mg·kg-1和氯虫苯甲酰胺50 mg·kg-1、25 mg·kg-1虽能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卵孵化率,但幅度较小。各药剂浓度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3种药剂基本不影响桃小食心虫卵孵化,但灭幼脲和氟虫双酰胺各浓度处理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氯虫苯甲酰胺降低了梨小食心虫的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对F1代卵的孵化也有抑制作用。灭幼脲只影响处理当代虫的发育变态,对F1代卵孵化没有影响。除氯虫苯甲酰胺25 mg·kg-1处理外,其他药剂处理均可抑制桃小食心虫幼虫化蛹。所有试验药剂处理均显著抑制桃小食心虫的成虫羽化和产卵,其中氟虫双酰胺200 mg·kg-1、灭幼脲200mg·kg-1和100 mg·kg-1处理的桃小食心虫均不能产卵。【结论】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灭幼脲对2种食心虫的初孵幼虫具有高杀虫活性;虽然对老熟幼虫直接致死效果低,但可以抑制其发育变态及繁殖,缓慢降低种群数量,起到控制害虫的效果。因此,在生产上使用上述3种杀虫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时,建议在卵期和幼虫脱果期喷药,便于及时控制食心虫危害。  相似文献   

9.
在小白菜上进行了氰氟虫腙防治黄曲争跳甲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氰氟虫腙乳油和24%氰氟虫腙悬浮剂对黄曲条跳甲均有明显防治效果,前者防治效果更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农药氰氟虫腙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白菜上进行了氰氟虫腙防治黄曲条跳甲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氰氟虫腙乳油和24%氰氟虫腙悬浮荆对黄曲条跳甲均有明显防治效果,前者防治效果更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选用55%氯氰·毒死蜱EC、10%氟氯·丙溴磷EC、40%丙溴·敌百虫EC、2%阿维·高氯氟EC等4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氯氰·毒死蜱EC1000倍液、10%氟氯·丙溴磷EC600倍液,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2.
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6种主流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药后7d,防效分别为93.13%和94.11%,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15%茚虫威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和5%氟啶脲乳油的效果次之;24%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稍差,在生产中应慎用。  相似文献   

13.
以异迟眼蕈蚊为试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研究了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和亚致死效应,以探讨苯甲酰基脲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致毒效应。结果表明:氟啶脲和氟虫脲对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相对较高,其中氟啶脲对2龄和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5.526mg·L~(-1)和7.521mg·L~(-1)。4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均导致4龄幼虫发育历期和蛹期的延长,成虫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下降,其中氟虫脲和氟啶脲对4龄幼虫发育历期、蛹期、化蛹率和羽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氟啶脲和氟虫脲可用于温室和田间防治异迟眼蕈蚊幼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1除虫脲 又名灭幼脲1号,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以防治柑橘锈壁虱、柑橘潜叶蛾、柑橘木虱等害虫,使用浓度为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对人畜安全,对鸟、鱼、蜜蜂等无不良影响。与除虫脲相类似的还有灭幼脲(灭幼脲3号)、氟苯脲(农梦特)、氟虫脲(卡死克)、杀铃脲(杀虫隆)、氟铃脲(盖虫散)、氟啶脲(抑太保、定虫隆)等。  相似文献   

15.
以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为试虫,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5种类型共8种杀虫剂对黑腹果蝇及斑翅果蝇实验室种群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测定6种杀虫剂防治果蝇的效果。结果表明:杀虫剂对果蝇幼虫毒力比对成虫毒力强,且斑翅果蝇比黑腹果蝇对杀虫剂更敏感,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茚虫威,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茚虫威和吡虫啉对果蝇的致死作用效果低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对黑腹果蝇致死效应高于斑翅果蝇;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致死毒力高于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生物制剂多杀霉素和甲维盐致死毒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选用80%敌敌畏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吡虫啉水乳剂、5%啶虫脒乳油和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等5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虫剂,对云南红色砂梨上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化学杀虫剂对梨树西花蓟马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药后第1天到第7天都达到了70%以上.以氯虫·噻虫嗪悬浮剂的效果最好,药效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l除虫脲又名灭幼脲1号。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可防治柑橘锈壁虱、柑橘潜叶蛾、柑橘木虱等害虫,对人畜安全,对鸟、鱼、蜜蜂等无不良影响。类似的还有灭幼脲(灭幼脲3号)、氟苯脲(农梦特)、氟虫脲(卡死克)、杀铃脲(杀虫隆)、氟铃脲(盖虫散)、氟  相似文献   

18.
华中地区小菜蛾对9 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浸叶法,测定了华中地区5 个蔬菜产区(河南洛阳白马寺镇、湖南岳阳广兴洲镇、湖北武穴梅川镇、湖北宜昌当阳市、湖北云梦隔蒲镇)田间小菜蛾种群对2% 阿维菌素乳油(EC)、16 000 IU·mg-1 Bt 工程菌WG-001 可湿性粉剂(WP)、20% 高效氯氰菊酯EC、5% 氯虫苯甲酰胺EC、2.5%多杀菌素悬浮剂(SC)、10% 溴虫腈EC、5% 氟啶脲EC、20% 丁醚脲EC、5% 茚虫威EC 等9 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5 个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抗药性倍数为44.5~92.0 倍)、Bt(抗药性倍数为66.5~202.1 倍)、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倍数为76.2~146.4 倍)已产生了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对氟啶脲(抗药性倍数为32.5~82.5 倍)的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抗药性倍数为6.5~19.4倍)、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倍数为3.1~23.1 倍)、溴虫腈(抗药性倍数为2.6~22.3 倍)和茚虫威(抗药性倍数为7.1~26.3 倍)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对丁醚脲(抗药性倍数为2.3~7.7 倍)表现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因此,华中地区的小菜蛾防治应注重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丁醚脲与多杀菌素、茚虫威、氟啶脲交替、轮换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取得更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噻虫·高氯氟防治辣椒白粉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噻虫·高氯氟、噻虫嗪及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了辣椒白粉虱防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7g/L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辣椒白粉虱高效且持效期长,其18.53~37.05 g/hm2处理施药后1~7 d防治效果为86.4%~99.1%;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2.50 g/hm2处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  相似文献   

20.
几种新农药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萝卜、青菜等,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2.5%阿维·氟铃脲乳油、3%阿维·高氯水分散粒剂、10.5%甲维·氟铃脲水分散粒剂均是防治小菜蛾的新型复配农药,为进一步明确其杀虫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及与单剂的差异,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