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利用新型分子标记EST-SSR,从分子水平上区分亲缘关系较近、形态上难以区分的5个美洲黑杨品种,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采用EST-SSR分子标记,从22对引物中筛选多态性引物,用以鉴别I-69杨、陕林3号、创新杨1号、南抗1号、北抗1号5个美洲黑杨品种,并根据多态性条带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构建各自的指纹图谱。【结果】从22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8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9条,多态性比率为80.23%,有5对引物可以将5个美洲黑杨品种完全区分开;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44 4~0.717 2,平均相似系数为0.580 8;构建了各品种的EST-SSR特征指纹图谱。【结论】5个美洲黑杨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其中创新1号与陕林3号遗传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杂交兰EST-SSR标记在国兰中的通用性,为国兰寻找新的分子标记,并利用这些新标记分析国兰的种间遗传多样性,以期为国兰的品种鉴定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建兰、墨兰、春兰等国兰4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240对杂交兰EST-SSR标记引物的通用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筛选的引物对国兰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杂交兰240对EST-SSR引物在国兰中的通用性比例分别为春兰(67.92%)、建兰(66.25%)、墨兰(71.25%)。利用其中的17对引物对44份国兰品种资源进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有10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10对引物共扩增出52个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3~9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布范围为0.504~0.85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4个国兰品种可分为4大聚类群,分类结果与传统的植物学分类相吻合。【结论】本研究发掘的杂交兰EST-SSR引物可以有效用于国兰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EST-SSR标记构建中国常熟尚湖牡丹园引栽的21个日本牡丹品种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出的10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日本牡丹21个品种DNA指纹图谱,用NTSYS-PCV2.10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对EST-SSR引物在21份材料中共扩增出47个多态性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7个,变幅1~11个;10对引物的多态性频率(FP)平均值为0.522,变幅0.227~0.950;筛选出的2对核心引物可以将21个牡丹品种完全区分,以遗传相似系数0.55为阈值可将21个供试牡丹品种分成2类。由结果可知,EST-SSR标记在供试牡丹品种间多态性差异较大,适合用于牡丹的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思茅松EST-SSR标记在松属植物中的通用性,利用已获得的18对EST-SSR标记对其近缘种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思茅松EST-SSR标记对马尾松、高山松、油松和云南松的通用率为88.89%,多态性百分比率分别为81.25%、81.25%、75.00%和93.75%。因此,基于思茅松转录组序列SSR标记开发是可行的,思茅松EST-SSR标记对近缘种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多态性,这些引物可用于分析思茅松及其近缘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因组SSR与EST-SSR标记在杨树不同种间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基因组SSR与EST-SSR标记在杨树不同种间的遗传差异,采用两种SSR标记技术对来自5个杨树不同派间不同种的15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标记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EST-SSR标记相比基因组SSR在杨树不同种间具有更好的通用性,而且EST-SSR位点整体揭示的遗传多样度高于基因组SSR位点;同时...  相似文献   

6.
EST-SSR标记在白菜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ST-SSR标记对30份白菜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EST-SSR标记可以作为白菜品种鉴定、种质资源评价和亲缘关系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genomic-SSR与EST-SSR标记在柱花草种间的遗传差异,利用两种SSR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种的12份柱花草种质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标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T-SSR标记相比genomic-SSR在柱花草不同种间具有更好的通用性,EST-SSR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和PIC指数平均值分别是4.6和0.610,genomic-SSR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和PIC指数平均值分别是5.6和0.702.聚类结果表明,genomic-SSR和EST-SSR均能有效鉴别所有供试柱花草种质.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根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大白菜生长的土传病害,已成为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CRa和CRb是大白菜抗根肿病的两个重要基因。本研究对已发表的4个CRa分子标记进行筛选,选出1对与CRa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包括抗病基因标记SC2930-T和感病基因标记SC2930-Q。利用该CRa基因标记和已经验证的CRb基因标记TCR05对24份推广或拟推广大白菜品种进行筛选,选出同时具有CRa与CRb基因的品种12份,只有CRa基因、没有CRb基因的品种5份,只有CRb基因、没有CRa基因的品种3份,CRa与CRb基因均不含有的品种4份,表明CRa与CRb基因均为独立遗传的显性抗性基因。本研究对大白菜抗根肿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单、双子叶作物间EST-SSRs引物和标记的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双子叶作物间EST-SSR引物和标记的通用性。【方法】选取30对小麦、8对油菜和14对白菜的EST-SSR引物,分别以10个小麦、10个油菜、5个大豆品种和5个玉米自交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结果】(1)30对小麦EST-SSR引物中,有29,28和26对引物分别在玉米、油菜和大豆中有扩增产物,可扩增率分别为96.7%,93.3%和86.7%;其中分别有12对和9对引物在单子叶作物小麦和玉米及双子叶作物大豆和油菜中的扩增产物显示多态性,有4对引物在4种作物中的扩增产物均显示多态性。(2)22对白菜/油菜EST-SSR引物中,有18,21和22对引物分别在大豆、小麦和玉米中有扩增产物,可扩增率分别为81.8%,95.4%和100%;其中分别有10对和7对引物在单子叶作物小麦和玉米及双子叶作物大豆和油菜中的扩增产物显示多态性,有7对引物在4种作物中的扩增产物均显示多态性。【结论】在单、双子叶作物间开发可通用EST-SSR引物和建立可转化EST-SSR标记是可行的;在单、双子叶作物中均有多态性的EST-SSR标记所对应的基因,涉及贮藏蛋白、核酸的转录及复制、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代谢催化等基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紫娟茶树转录组EST-SSR标记,基于前期对紫娟茶树芽、第2叶、开面叶、成熟叶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所得到的242 757条Unigene进行多态性分析与评价,再利用荧光标记PCR技术,规模化开发茶树EST-SSR标记。结果表明:从紫娟茶树转录组中搜索得到46 041条Unigene含有57 976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23.88%。EST-SSR类型以一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重复为主,占总SSR的98.54%。设计合成138对荧光SSR引物,采用荧光标记PCR技术对4个差异较大的茶树品种进行引物筛选,其中44对引物得到高质量的EST-SSR标记位点。这些EST-SSR可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等。  相似文献   

11.
萝卜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叶片黄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2个 ogura 萝卜细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衍生株系为母本,99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为父本,配组198个测交 F_1代。秋冬栽培期安排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试验发现了在 ogura 细胞质背景下不结球白菜叶片的黄化规律,其黄化程度与细胞核基因型、植株生长时期和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方差分析表明,测交 F_1代间、父本间和母本间的平均黄化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虽未筛选到叶片完全不黄化的测交组合,但发现有一些组合的黄化很轻微,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试验还发现了几个对 Ogura 胞质黄化敏感性弱的父本好材料,其中绝大多数为青梗品种。文章讨论了进一步改良这类不育材料黄化现象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的不结球白菜品种,本研究对12种小棵菜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产量、感官品质及耐热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小棵菜的观测性状差异较大,其中B03在产量、食用品质、耐热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EST-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甘蓝DNA指纹鉴定方法,并构建50份中国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为甘蓝品种特异性、真实性、纯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利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来源不同的甘蓝材料对已开发的甘蓝EST-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然后将可用于甘蓝DNA指纹鉴定的核心引物正义链5′末端分别标记TAMRA、HEX、 ROX、6-FAM四种荧光,利用DNA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确定每个等位变异的标准品种。利用核心引物扩增结合标准品种的片段大小,构建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的SSR指纹数据库。通过人工构建模拟群体对‘中甘21’品种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而对该指纹鉴定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利用6份来自中国不同生态条件、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甘蓝品种对978对EST-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带型清晰、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28对。进一步根据引物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信息指数较高、不同等位变异的带型易于区分、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原则,筛选出20对核心引物。该套引物可以检测甘蓝染色体20个位点的5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条染色体上被检测位点2.22个,平均每个位点包含2.9个等位变异,其中引物BoE607、BoE723等位变异数最多为5个,PIC值处于0.34-0.76之间。通过DNA分析仪检测显示等位变异扩增片段长度范围143-296 bp。利用20对核心引物构建50份中国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并阐述了甘蓝SSR-DNA指纹鉴定的应用和技术流程。本研究还对来自甘蓝主产区的31份‘中甘21’品种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显示指纹鉴定与田间鉴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筛选获得20对核心引物,用于构建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通过构建人工模拟群体对‘中甘21’品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大白菜种子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品种多抗3及其父母本为研究材料,利用SRAP(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通过对54对SRAP标准引物的筛选,获得了能区分大白菜多抗3及其亲本的引物Me4F/Em3R。采Me4F/Em3R引物对对5份多抗3系列商品种子纯度进行检验,种子的纯度分别为75.5%、72%、80.5%、68%和73%,与田间种植...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obtained clear AFLP fingerprint of Chinese cabbage provided basis for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markers of Chinese cabbage cultivars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cabbage cultivars. [Method] With the test materials of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s, the high-quality total DNA from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s was extracted by the modified CTAB method. DNA restriction-ligase reaction, pre-amplification and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were optimized, and the AFLP silver-staining reaction system for Chinese cabbage was established. [Result] The quality of DNA template influenced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the subsequent ligase amplification reaction, while the modified CTAB extraction method could be used in AFLP analysis of Chinese cabbage to obtain a clear AFLP fingerprin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of genomic DNA from Chinese cabbage were as follows: 150 g DNA template, 12.5 μl reaction volume, 1.25 U Eco R Ⅰ, 1.25 U Mse Ⅰ and 5×Reaction Buffer with 4 h at 37 ℃. The ligation reaction with 2.5 h at 20 ℃ was the optimum condition. Six pairs of primers including E-AAC/M-CAG, E-AAG/M-CAC, E-ACA/M-CTG, E-ACT/M-CAC, E-ACT/M-CTT and E-ACT/M-CTC all had its own stable and clear patterns. [Conclusion] With abundant bands and high polymorphism, AFLP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is an efficient molecular marker for genomic polymorphism of Chinese cabbage.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白菜耐盐机理、筛选耐盐性鉴定指标,建立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选用了6个具有不同耐盐性的大白菜材料,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大白菜盐害指数、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大白菜幼苗叶片中的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大白菜品种的盐害指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盐害指数和MDA含量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了明显差异,能较好地反映大白菜各品种苗期的耐盐性,可作为大白菜耐盐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黑龙江省各地的大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 ( Alternaria brassicae ( Berk.) Sacca.) 2 2个单孢菌株 ,对国内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大白菜、萝卜、甘蓝、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品种 (其中含自交系和杂种一代 )共 51份进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 ,各品种对不同的菌株抗感反应差异明显。根据同一品种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菌株抗感反应存在差异 ,而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菌株抗感反应趋近一致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 ,筛选出 5个鉴别寄主 ,它们是 ,二牛心大白菜、97- 3- 114大白菜、牡丹江一号大白菜、新一号大白菜和四九菜心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引进的多份大白菜材料中分离出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KM7930为母本,分别以太原二青和晋菜3号的4个亲本为回交父本,连续回交6代,并成功地转育到大白菜太原二青和晋菜3号上,获得的不育系不育性稳定,雌蕊功能正常,蜜腺发育良好,植物学性状优良,结子性好。试配组合2对,分别以太原二青和晋菜3号为对照进行田间检测,结果整齐度及产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小白菜线粒体DNA提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小白菜线粒体DNA(mtDNA)提取体系,以小白菜黄化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材料选择等因素对线粒体D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冰浴研磨小白菜黄化苗,通过简易的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快速抽提大量高纯度的线粒体,蛋白酶K裂解线粒体及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质,可获得纯度较高的mtDNA,能用于RAPD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选育的同源四倍体矮脚黄白菜为母本,选用其亲本二倍体矮脚黄及其它白菜品种,以及大白菜、甘蓝、甘蓝型海莱、芥菜等为父本,分别进行人工杂交,所得F_1种子中的杂株率有差异:二倍体矮脚黄为父本的是1.7%,其反交为6%;黑心乌白菜和甘蓝为父本的都是0;而芥菜和甘蓝型油为菜父本的分别是31%和36%。但是统计其杂种指数,则皆小于1,表现杂交不亲和。 连续三年调查了同源四倍体矮脚黄自然授粉采种的杂株率,平均为0.59%,但杂株中又以芥型和甘蓝油菜型较多,平均占65.0%和22.5%;而二倍体矮脚黄在同样条件下却高达16.5%。由此可见,同源四倍体矮脚黄在留生产种时,只需与芥菜和甘蓝型油菜隔离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