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瓜类枯萎病是西瓜生产最主要的土壤连作病害之一,据调查,发病瓜田一般减产约15%,严重的达80%,甚至绝产绝收,特别是重茬栽培,发病更为严重。该病最适发病温度为18~23℃,属于中温性病害。近几年我们开展了露地栽培西瓜枯萎病的发病规律试验,发现气温连续3d以上高于35℃,会抑制西瓜枯萎病发病。我们开展了不同播期露地重茬西瓜枯萎病试验,4月10日播种的露地重茬西瓜,枯萎病株发病率达90.2%;5月10日播种的露地重茬西瓜,枯萎病株发病率达78.3%;6月10日和7月10日播种的露  相似文献   

2.
西瓜土传病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西瓜轮茬已出现困难,致使连作西瓜的枯萎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发病较重。为了安全、有效的防治该类病害,保证西瓜的优质高产,我们在试验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一、土传病害的种类西瓜土传病害主要有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二、土传病害发病特点1.病菌越冬场所主要在土壤、病残体、粪肥中越冬。2.病菌传播方式在适宜的环境下,病菌可通过雨水、浇水、农具操作以及带菌的堆肥等传播为害。3.病菌侵入的途经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从根毛顶端细胞间侵入。因此地下害虫多或者线虫发生重的瓜田,枯萎病发生也重。4.发病的主要条…  相似文献   

3.
西瓜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西瓜枯萎病1.1症状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尤其在结瓜前至膨大中期,此时温度高、湿度大。发病时白天凋萎,早晚恢复,经4~5天后死亡,植株基部皮层纵裂,流出胶质,为病菌侵染维管束所致,是老瓜区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1.2病原及发病条件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西瓜尖镰孢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存活5~6年,部分可存活10年以上。土温低于23℃、高于34℃时发病轻。土壤含水量高、湿度大时发  相似文献   

4.
1 病害症状枯萎病是西瓜的毁灭性病害 ,甜瓜被害较轻。近几年来 ,黄瓜发病也严重并造成瓜蔓枯萎 ,结果率低。病害主要发生在蔓茎和根部。从幼苗开始直到生长后期 ,特别是结果期间 ,最易被害。西瓜和黄瓜枯萎症状 ,表现在幼苗定株以后 ,开始出蔓到果实半大期间。这时茎的内部变为褐色 ,全蔓或部分支蔓白天萎蔫 ,夜间恢复正常 ,5d~ 6d(天 )后即枯死。黄瓜苗期很少发病 ,一般在结果时期才发生。病株由下而上萎蔫。枯萎的黄瓜病株茎蔓和根部为水浸状腐烂 ,并变为褐色 ,有时出现红色粘质物。2 发病原因瓜类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能在土…  相似文献   

5.
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死秧病,是1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各地区发病早晚和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年份发病10%~30%,严重时高达50%,是1种毁灭性病害。随着西瓜逐年连作和重茬,发病日趋严重。多年来,西瓜枯萎病给西瓜生产带来的严重威胁已引起瓜农和科研人  相似文献   

6.
杨丽 《吉林蔬菜》2016,(10):9-10
正西瓜枯萎病的病菌在旱地中可以存活7~8年,在水田中可以存活3~4年。病菌主要侵入西瓜根部的维管束中,阻塞水分供应,从而导致西瓜死苗。当土壤中病菌浓度越大时,它的发病程度就越重,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潮湿多雨的地区更为严重。目前这种病害还没有有效的药剂可以防治,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病害。现在对付西瓜枯  相似文献   

7.
华琼 《蔬菜》2000,(5):21-21
西瓜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种病害,严重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其中最为常见的西瓜病害有猝倒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4大病害。现分别介绍如下。一、猝倒病1.症状 此病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苗期根颈部呈水浸状病斑,而后病部变褐,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而倒伏。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时有利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所以一般夜晚凉爽、白天光照不足、苗床湿度大时发病严重。2.药剂防治 发现此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施,波尔多液前期用半量式,后期用等量式,也可选用绿乳铜乳油600~800倍液喷雾。或用1:500倍敌…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对西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嫁接成活的重要环境因子,西瓜嫁接愈合过程分为0~3、4~6、7~8d3个阶段,不同愈合阶段下温度和光照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尚不明晰。该试验以"早佳84-24"西瓜接穗为试材,以2个与接穗亲和性好的葫芦和南瓜为砧木,研究了西瓜嫁接苗愈合期间2个温度和3个光照组合处理对嫁接苗成活、生长和种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嫁接后0~3d温度为28℃/23℃,4~6d温度为25℃/20℃,7~8d温度为23℃/18℃,光照处理0~3d为75μmol·m-2·s-1,4~6d为150μmol·m-2·s-1,7~8d为225μmol·m-2·s-1时西瓜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且幼苗质量最佳,是适合西瓜嫁接苗愈合管理的温度和光照参数。  相似文献   

9.
免疫捕捉PCR法检测西瓜种子带细菌性果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免疫捕捉PCR法检测瓜种携带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灵敏度并明确浙江省主要市售西瓜种子的带菌情况,以有效阻止该检疫性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利用5种缓冲液配制浸提液并用免疫捕捉PCR法对国内市售的23批瓜种的18个品种进行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3-N-吗啡啉乙磺酸(MOPS)缓冲液最适宜于作少量瓜种的免疫捕捉PCR法检测的浸提液,来自病区的浙蜜4号、早佳84-24和寿山王3个品种的种子检测到西瓜果斑病菌,病菌主要附着在种皮上。有效阻止病区种子流入无病区及防治病种交互感染健种是该病检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一种流行性病害。近两年我省大面积栽培从美国和台湾引进的杂交一代西瓜,枯萎病问题尤为突出。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调查和防治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西瓜枯萎病不仅为害成株,幼苗也可发病。该病在福建已普遍发生,从国外引种的杂交一代西瓜发病尤为严重。病害盛发于开花座果期,病势凶猛迅速,稍不注意,往往丰收在望的西瓜毁种绝产。1988年调查福州泉头农场、郊区园艺场和花椰菜原  相似文献   

11.
<正>西瓜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随着西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枯萎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一般造成减产30%,重者达80%,甚至绝收,损失惨重。因此,深入研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已成为当前西瓜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病原生物学特性西瓜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属半知菌类真菌,归属于丛梗孢目瘤座孢科。在PDA培养基上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宜pH值为6~7,其分生孢子有大型和小型之分。小型分生孢子生于气生菌丝中,产生快,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7.5~  相似文献   

12.
<正>目的与意义:西瓜枯萎病是由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侵染引起的维管束系统病害,是国内外西瓜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已成为制约西瓜生产的主要障碍。而有关枯萎病菌侵染途径及植株抗病反应机制尚不明确。本项研究以期明确西瓜枯萎病菌在西瓜幼苗中的侵染过程,及其侵染后西瓜植株的组织结构变化与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进而探  相似文献   

13.
雷怀飞 《蔬菜》2002,(6):27-27
西瓜生产中常见到一种瓜蒂部歪向一边的歪嘴瓜,其外形畸变,口味不佳,严重降低了商品性,给种植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重视。一、西瓜歪嘴瓜产生的原因1.开花、坐瓜期遭遇低温,影响正常的授粉受精,使种子偏向一边,造成子房发育缓慢,养分及水分分配不均匀。一般西瓜坐瓜及果实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8℃,而在春季一次突然降温可使温度降至10℃以下,造成花器发育不良和营养供应受阻。2.土壤缺硼、缺钙,会影响种子发育,使花芽分化不完全。3.土壤干旱,水肥供应不均匀等,也易引起果实的变形。4.西瓜发生炭疽病、病毒病等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14.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的土传真菌病害。在黑龙江省西瓜生产中,每年因枯萎病导致西瓜减产10%左右。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枯萎病菌株形态均为典型的尖孢镰刀菌;致病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6℃,pH值=7,PDA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正> 1 病菌的来源西瓜枯萎病是威胁西瓜生产最严重的病害,全国各省市瓜区都有发生,但发生轻重不同,为了探明各省市西瓜枯萎病菌是否属于同一菌系,其致病性强弱有无差异等,则进行了不同省市西瓜枯萎病菌形态和致病性比较,西瓜枯萎病菌菌株由全国西瓜抗病育种协作组的九省市(湖南、南京、合肥、阜  相似文献   

16.
西瓜是消暑佳果,为葫芦科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我国的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世界第一位.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病毒复制速度快且能破坏寄主免疫功能,一旦发病则损失严重.病毒病可使西瓜叶片皱缩、植株矮化,严重影响果实发育、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绝收,是危害西瓜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中以预防为主.综述了西瓜抗...  相似文献   

17.
杨健 《北方园艺》1993,(6):28-30
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Schl)Var.niveum(E.F.Smith)Snyder et Hansen]又称蔓割病或萎蔫病,瓜农称之为死秧病。它是目前国内外西瓜生产上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率在10—30%,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可达80—90%,甚至全园死亡,造成绝  相似文献   

18.
【目的】西瓜枯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西瓜生产的世界性土传真菌病害,快速及时地检测出西瓜枯萎病菌,对西瓜枯萎病的早期监控预测及后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镰孢属尖孢镰刀菌基因组的数据库,设计筛选西瓜枯萎病菌的特异引物,基于普通PCR技术建立快速简便的分子检测体系,对接种过的西瓜植株和土壤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该引物可获得556 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体系的灵敏度为365 pg·μL~(-1)。利用PCR检测体系对感病西瓜植株和土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抗感品种接种1~5 d后都能检测到西瓜枯萎病菌,而此时植株没有病症,后期检测到的病菌量与其病情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接种过的土壤的灵敏度为5×102cfu·g~(-1),而在此密度的病菌土壤中,西瓜植株的发病株率较低。【结论】建立了一套基于普通PCR技术分子检测体系,可用于感病植株和土壤的西瓜枯萎病菌快速及时检测,为指导西瓜枯萎病的早期预测以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瓜枯萎病是威胁我国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全国每年西瓜枯萎病的发病面积占西瓜栽培总面积的42%,尤以重茬地发病最为严重,轻者30%~50%死秧,重者全田毁灭。为了克服重茬障碍和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重茬种西瓜,只有采用嫁接栽培才能确保西瓜稳产、高产和优质。 为了提高西瓜嫁接栽培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9,(8):200-201
<正>目的与意义:西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尖孢镰刀菌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土传病害,是世界范围内导致西瓜产量和品质降低的最严重病害。明确枯萎病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机制,揭示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可为西瓜抗枯萎病育种和病害防治奠定理论基础。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标记,研究枯萎病菌在西瓜抗、感寄主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