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池塘主养草鱼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腐皮病、肠炎病(简称草鱼“三病”)在宁夏地区发病率高、发病频繁、危害大,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池塘主养草鱼向规模化、集约化深度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突出的技术难题,我们通过对草鱼“三病”流行情况、发病原因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初步总结出一套防治草鱼“三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草鱼以其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的“四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免疫注射技术是目前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言 《当代农业》2009,(1):44-45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即赤皮、烂鳃、肠炎发展为“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即赤皮、烂鳃、肠炎发展为“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5.
李宁 《新农村》2003,(10):18-18
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这“老三病”是草鱼养殖中较为严重的常见病,若防治不当,往往造成重大损失。现介绍一套中药、西药、草药轮番使用,内服外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供养鱼者选用。  相似文献   

6.
草鱼常发生疾病,主要是"老三病",即肠炎、赤皮病和烂鳃病。但是近年来肝胆综合征、出血病和细菌性感染的综合性疾病,成为草鱼的"新三病",给草鱼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现将草鱼发生"新三病"的原因和预防治  相似文献   

7.
康惠 《湖南农业》1996,(8):23-23
病毒性出血病及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草鱼三病,即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腮病、赤皮病的预防方法与每种病症的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草鱼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09,(5):F0003-F0003
草鱼因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蛋白含量高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量大。草鱼养殖是本市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放养密度的增大,投入品的增加,草鱼的病害亦日趋增多。特别是草鱼“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的发生给广大养鱼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鱼户养草鱼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病害增多,用药量加大,降低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郭笼 《新农村》2007,(1):20-20
1.烂鳃病 病原 粘球菌。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处,废食。鳃丝腐烂带泥,鳃盖内侧表皮充血,常腐蚀成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草鱼鳃瓣感染粘球菌后,病变区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溃疡和侵袭性出血。青鱼、草鱼、鳙鱼等养殖鱼类都可发生此病,尤以危害草鱼为主。水温15℃以下,一般少见,20℃左右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11.
汪永洪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27-127,170
草鱼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草鱼"三病")常并发,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一般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彻底清塘,鱼种消毒,水质清洁,饲料精粗搭配要合理。治疗用杀菌药消毒水体,并服用内服鱼药。  相似文献   

12.
<正>草鱼肉味鲜美,体型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是水产养殖的常规鱼种之一。近年来,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与寄生虫病的并发病例较为多见,严重影响草鱼的生长和养殖效益。因此,必须加强草鱼"三病"与寄生虫病并发症的诊治与防控。1.临床症状草鱼一旦患有"三病"与  相似文献   

13.
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俗称草鱼"三病"。鱼病应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症下药。这也是草鱼精养的关键,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鱼病防治上,在春、夏、秋是预防鱼病的"黄金季节","三病"一般是两种或三种病同时发生,一旦发病、病情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草鱼"新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病等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草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草鱼"新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病等并发痖、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草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寄生虫引起的草鱼鳃病的组织病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草鱼的隐鞭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及中华鱼蚤病六种寄生虫性鳃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寄生虫性鳃病均可引起鳃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粘液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又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危害鱼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病理变化又有很大差别,对鱼危害较大的均为变质性炎,如隐鞭虫病;对鱼危害较小的则属增生性炎,如中华鱼蚤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草鱼的隐鞭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及中华鱼蚤病六种寄生虫性鳃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寄生虫性鳃病均可引起鳃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粘液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又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危害鱼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病理变化又有很大差别,对鱼危害较大的均为变质性炎,如隐鞭虫病;对鱼危害较小的则属增生性炎,如中华鱼蚤病.  相似文献   

18.
养殖草鱼具有饲料成本低、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草鱼本身也具有肉质细嫩、肉刺少、生长快等优势,是一个优良的主养、配养品种,广大渔民乐于养殖。但草鱼养殖常会发生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等常见性疾病,处理不好会令养殖户蒙受一定损失。现将这几种草鱼常见的疾病症状识别与治疗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夏季来临提早预防草鱼“三大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随着水温上升,鱼的摄食量增加。水质变化快,再加上草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大,草鱼疾病就愈来愈多,且难控制,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提早预防草鱼“三大病”,是夏季草鱼养殖中的关键。 1.草鱼发病茵源及症状。①草鱼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患此病的鱼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3种症状:病鱼体色和头部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成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发炎,  相似文献   

20.
鱼苗鱼种池发生草鱼出血病,在尚未进行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的情况下,笔者采取“三黄一苦”粉剂及“四黄合剂”治疗草鱼出血病,数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早期治疗,草鱼成活率可达60%以上,晚期治疗,亦可挽救病轻的草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