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驾驶员在作业时的舒适性、安全性及工作效率。为此,以东方红LX1204型拖拉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采用Creo3. 0创建驾驶室三维模型,以CATIA软件平台为基础,建立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系统模型,对第5、50、95百分位驾驶员进行操纵舒适性、可达性及视野的仿真。结果表明:驾驶室可达性符合设计要求,视野良好,方向盘和变速杆的操纵舒适性一般。结合拖拉机驾驶室操纵舒适性的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调查评价的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对驾驶室的方向盘和变速杆进行优化,方向盘立柱中心线与垂直方向夹角由35°度调整到30°,将主副变速杆沿Y方向向左移动了30mm。改进后,方向盘对踏板的遮挡变小,俯视视野良好;不同百分位的驾驶员操作方向盘、前控台、变速杆、提升器杆时RULA数值都为1或者2,操纵舒适性变好。本研究可为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驾驶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直接影响驾驶员的工作和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目前国内许多拖拉机制造厂都在提高驾驶室的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较好效果,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在拖拉机驾驶室的改进设计中,天津拖  相似文献   

3.
基于Ramsis的拖拉机驾驶室脚操纵元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市场调查,拖拉机驾驶员反映某拖拉机驾驶室内脚操纵元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舒适性。利用Ramsis人机工程软件,对该拖拉机驾驶室脚操纵元件进行了位置和力的分析,通过对油门踏板位置、离合器踏板位置和离合器操纵力的分析,对该拖拉机驾驶室内脚操纵元件不舒适性进行了直观的展示,对改进设计、提升该拖拉机品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拖拉机驾驶室悬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橡胶减振器悬架的一般设计方法;通过对拖拉机振动传递路线的分析,引申出驾驶室振动特性测试的相关内容,并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拖拉机驾驶室振动舒适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RAMSIS软件,对某拖拉机驾驶室进行了人机工程分析。通过建立满足中国人体库标准的第95百分位、第50百分位和第5百分位的男性人体模型,对驾驶室的舒适性、视野、可及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该拖拉机驾驶室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驾驶室的固有振动特性对驾驶室振动响应预测与故障诊断分析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某拖拉机驾驶室进行自由模态仿真计算得知该驾驶室的前4阶固有频率在发动机激励频率范围之内,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容易引起驾驶室的共振,影响拖拉机的舒适性。通过对比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结果,两者固有频率误差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进一步改善拖拉机驾驶室的舒适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体工程学在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机工程学的相关要求和在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便于我们正确地设计舒适、高效的拖拉机驾驶室。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人机工程操纵性和舒适性存在的不足,根据GB/T 21935—2008标准对人体各个关节部位角度及长度的定义,结合GB/T 6235—2004对座椅标志点位置的推荐,通过理论计算建立人体各关节的数学模型。基于RAMSIS软件对人体操纵进行仿真分析,提出针对GB/T 21935—2008标准中规定的人机操纵舒适区和可及区优化后的范围,构建驾驶座椅两侧人体操作舒适区三维模型,结合RAMSIS软件对现有的拖拉机驾驶室内部操纵部件进行了校核优化。脚油门踏板面由最初与地板面夹角45°调整为35°,并将脚油门位置整体向外移25mm,制动踏板面宽度减短40mm,同时将主变速杆距离地面265mm处结构向外调整20mm,手制动初始位置抬高45mm。对优化后样机内各部件操纵力和行程进行实际测量及场地试验,验证了提出的人体操作舒适区三维模型的正确性。本研究为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操纵部件布置位置舒适区的数学模型,为后续拖拉机驾驶室设计提供参考,拓展了人机工程学在拖拉机设计领域内的应用,并提高拖拉机驾驶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的工作一般是在驾驶室内完成的,因此驾驶室内的环境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随着高端拖拉机的日趋热销,拖拉机产品性能及品质也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室舒适性也得以大幅提升,出现了密封性好、室内环境舒适的新型正压驾驶室。主要从拖拉机正驾驶室密封的原理进行分析,简述一种简便易用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AR-CCM+的某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我公司生产的某型动力换挡拖拉机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首先对驾驶室内风场进行了试验标定,随后基于该标定模型进行太阳辐射、空调制冷及热舒适分析。通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PPD结果,对现有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驾驶室驾驶员处于过热状态,需要调整驾驶室空调进出风口位置,改善整个室内风场分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样机"黄海金马1024"型拖拉机驾驶室的数据,在Pro/E中建立了优化设计后的拖拉机驾驶室三维模型。利用CATIA软件中的Human Builder模块,编写了符合我国人体测量数据的中国人群文件程序,建立了我国拖拉机驾驶员的人体模型。在CATIA软件平台下,利用人体模型对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可为今后人机工程学在拖拉机驾驶室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拖拉机驾驶室声学特性,噪声源及噪声向驾驶室内传播的途径进行了分析,通过隔声、减振、吸声、粘贴阻尼材料和控制部分噪声源等综合降噪措施,取得了降低驾驶员耳旁噪声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壁面有吸声材料的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驾驶室内的噪声响应,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拖拉机驾驶室的隔振降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50型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噪声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驾驶室振动特点,对原驾驶室隔振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建立了由新的隔振装置和驾驶室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以对耳旁噪声影响最大的频率处的降噪量为设计目标,确定了新隔振装置的参数,使驾驶室内噪声降低了12dB(L)和3.3dB(A)。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驾驶室声场分析中的边界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边界元分析软件SYSNO ISE对有座椅拖拉机驾驶室进行建模和声场的分析研究;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有座椅的驾驶室空腔模型,在边界元分析软件SYSNO ISE中实现了用有限元法和间接边界元法的声固耦合;并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计算了有座椅驾驶室的声学特性;对有座椅与没座椅的驾驶室内的声场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座椅对驾驶室内的声学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遥操作拖拉机驾驶员对路面信息有更直观的感受,在课题组前期设计的一套拖拉机遥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路感模拟系统.首先提出路感模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分析拖拉机路感产生机理,并对遥操作拖拉机的转向执行机构以及控制器进行改造,设计出路感测试系统.最后根据所设计的路感测试系统,在草地、水泥地等路面上对遥操作拖拉机进行...  相似文献   

17.
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源的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654拖拉机驾驶室噪声源的测试与分析,确定了影响驾驶室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该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的建议,并进行了模拟降噪试验。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拖拉机驾驶室的外部声源激励试验和驾驶室内部混响时间的测量试验,提出了一种处理驾驶室开窗,室外有声源时窗口边界条件的方法,并从Helmholtz声学动方程出发,建立了驾驶室开窗时拖拉机整车系统声固耦合动力方程,计算了当驾驶室左右侧打开不同的窗口面积时室内耳旁纵向水平线上各点的声压级、其结果和在MTS道路模拟机上的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拖拉机驾驶室的声固耦合动态择优声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拖拉机驾驶室内部噪声的主要来源。确认了驾驶室内声固耦合噪声是最主要因素。从理论上探讨了进行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动态择优声学设计的可行性和途径,并通过试验对上述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给出了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动态择优声学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20.
对驾驶室内声场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驾驶室壁面进行吸声降噪处理后耳旁噪声A声级降噪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并通过TY354拖拉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