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硅钙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硅钙钾等元素对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及抗逆性具有明显的作用。在目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中,人们往往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略了硅钙钾肥的配合,加之多年连作的老稻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钙钾,致使水稻分蘖少、抽穗迟、空秕粒多、千粒重下降、抗性差、易倒伏。通过硅钙钾肥在水稻上的试验,旨在探索硅钙钾元素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抗逆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明确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2.
硅钙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稻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进水稻品质,增加作物的抗性,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硅钙钾肥在水稻生产试验上的应用效果,得出了硅钙钾肥在水稻生产上能够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水稻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硅钙钾镁肥及栽培密度对杂交稻分蘖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等的影响,以‘晶两优534’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置不施硅钙钾镁肥和增施硅钙钾镁肥(G)2个肥料处理,副区设置19.3万(M1)、16.0万(M2)、13.0万(M3)和10.04万株·hm-2(M4)共4个移栽密度。通过连续2年田间定位试验,调查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分蘖动态及成穗结构,分析增施硅钙钾镁肥和密度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钙钾镁肥和移栽密度共同影响水稻产量。在相同施氮量和硅钙钾镁肥下,移栽密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和分蘖数,增加水稻产量,M2处理下有效穗数较M1、M3和M4处理2年平均提高5.83%、13.69%和12.50%;相同密度下增施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增施硅钙钾镁肥较不施硅钙钾镁肥2年平均增产8.30%~12.56%。综合硅钙钾镁肥和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纯氮量150 kg·hm-2时增施硅钙钾镁肥...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正规试验研究温暖区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生产效应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能大幅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氮钾肥配合能大幅提高水稻结实率,钾肥能有效增加千粒重,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1.0%、16.4%、49.4%。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硅钙钾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壤上施用硅钙钾肥(除T2外),能够明显增加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秸秆重和总生物量,增产幅度可达4.6%~12.3%,说明硅钙钾肥在红壤水稻种植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钾硅钙矿物肥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36-136,140
通过在水稻上进行钾硅钙施肥试验,初步摸清了该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单季稻施用钾硅钙矿物肥50kg/667m~2以上,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穗粒数、实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水稻施以更多的氮肥,造成土壤中的氮硅产生严重失调。氮肥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对水土造成严重污染,降低养分利用的效率,还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问题日趋严重。硅并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并且对水稻的生长极其重要,对水稻可以起到促进和保护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以盐丰47为材料,在品质、产量角度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硅磷肥对水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育苗、移栽、施肥,以常规措施和方法开展灌溉、防病治虫等管理,调查其茎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收获指数、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危害情况、抗倒伏性状、稻米品质、产量等项目,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会由于硅磷肥的使用而明显增加,在375、750、1 125、1 500 kg/hm~2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硅磷肥施用量在1 125 kg/hm~2对水稻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施用硅磷肥能够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增加茎秆粗度,提高水稻成穗率和每穗粒数,此外其叶绿素含量、千粒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高。稻米品质由于硅磷肥的使用而得到明显提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同时还能提升稻米的糙米率和精米率。  相似文献   

8.
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淮稻5号"为材料,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群体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磷肥施用量能显著增强水稻分蘖能力,提高水稻单株成穗率;水稻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也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海丰地区最佳磷肥施用量为5.5kg/667m2。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引黄灌区主栽品种宁粳16号为供试材料,1999年在引黄灌区不同耕作条件下,进行不同肥料配施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永宁点以每1hm^2施纯N240kg、P2O545kg、KCl150kg、ZnSO40kg、硅钙磷肥150kg的组合较好;在灵武、中宁2点以每1hm^2施纯N240kg、P2O590kg、KCl0kg、ZnSO40kg、硅钙磷肥75kg的组合较好。在稻米品质方面,不同肥料配施可提高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米率,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  相似文献   

10.
硅钙磷钾肥对花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用量硅钙磷钾肥配施硝硫基复合肥对花生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硫基复合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配施硅钙磷钾肥可明显增加花生产量,提高花生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出仁率和百仁重;其中以每公顷配施硅钙磷钾肥540 kg的花生产量最高,籽仁品质最好,增产304 kg/hm2,增收1 328元/hm2;另外,硅钙磷钾肥还可提高花生籽仁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中油酸亚油酸(O/L)的比值;减施10%硝硫基复合肥用量配施硅钙磷钾肥也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减施20%复合肥配施硅钙磷钾肥花生减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小区试验设计,研究钾硅钙土壤微孔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600kg/hm~2、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900kg/hm~2、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1200kg/hm~2共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的株高最低、分蘖最少、剑叶叶面积最小、穗粒数最少、千粒重最低、最终产量最低,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说明不施肥处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并增施钾硅钙微孔肥1200kg/hm~2处理产量9658.5kg/hm~2最高,较不施用钾硅钙微孔肥的常规施肥减钾36kg/hm~2处理增产207kg/hm~2,增产率2%,增产效果不明显;较不施肥处理增产3685.5kg/hm~2,增产率39%,增产效果显著。不同处理的外观品质白度、正常粒、被害粒、碎粒、着色粒差异均不显著,说明钾硅钙微孔肥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从施用硅肥减少磷肥用量的角度出发,选择5种在寒地稻区常用的硅肥,施用硅肥的处理磷肥施用量减少2/3,分析施用硅肥时减少磷肥用量与不施硅肥而磷肥用量正常的处理相比,对水稻整个生育期分蘖数、干物质积累、叶绿素、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论施用哪种硅肥,增硅减磷对水稻没有出现减产的现象,田间株型好,有效分蘖末期叶绿素含量高于不施用硅肥的处理,对水稻米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索在气候、土壤、轮作方式、施肥水平的条件下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品质、抗逆性及对改良土壤等方面的影响,做到科学配方,科学施肥,全面提高水稻生产水平。2010年,笔者们在水稻上进行了施用硅钙钾肥田间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材料。试验肥料品种为山西富邦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颗粒硅钙  相似文献   

14.
如皋高沙土地区水稻钾肥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形势下不同区域主要土壤类型的钾肥效应,为水稻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将进行了水稻钾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肥能满足水稻生长的前提下,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水稻单个茎蘖生物产量、经济产量、谷草比和品质。在如皋市高沙土地区,当每hm^2施K2O达150kg以上时,随K2O用量的增加,水稻增产作用并不显著。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施K2O最佳量为l50kg/hm^2。  相似文献   

15.
淮北生土地区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淮北生土地区,以镇稻88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氮、磷肥处理,研究其对该区水稻产量形成、群体动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适当增加施氮总量和生育前期的施氮比例以及生育中期施磷均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增加施氮总量,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增加生育前期的施氮比例,既增加粒数又增加粒重;相同施氮比例,生育中期施用磷肥,可提高粒重;通径分所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首要因子。②肥料运筹对水稻前期生育进程的影响较小;增加施氮总量和前期施氮比例,对技节后群体的扩大和技节至抽穗期氮家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生育中期施用磷肥,主要促进出穗后群体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稻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与施用磷肥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在土壤-水稻生态系统中有效防控重金属污染及合理使用肥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重金属及施用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生态系统的影响,总结出磷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水稻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向。[结果]适当施用磷肥能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谷品质,加速水稻植株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过量施用磷肥将会消耗作物内贮存的糖分和能量,诱发土壤缺锌,造成水稻缺硅症和缺钼症。过量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会对植物细胞膜系统造成伤害,使其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发生紊乱,导致供给植物生长的物质和能量减少,进而抑制植物生长。[结论]该研究为防治施用磷肥导致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减磷施肥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减磷施肥和苗田与本田磷肥分配比例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生产、根部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磷15%处理下,寒地水稻穗数高于常规施磷处理;在减磷30%处理下,寒地水稻的结实率有效增加,但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明显下降。在苗田与本田磷肥分配比例20∶80处理下,寒地水稻的根部性状较好;在苗田与本田磷肥分配比例40∶60处理下,寒地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苗田与本田磷肥分配比例0∶100处理。可见,减磷15%处理配合苗田与本田磷肥分配比例40∶60处理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8.
硅钙镁钾肥对桑树生长、桑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硅钙镁钾肥对桑树生长发育及桑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农民习惯施肥,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显著增加春、夏、秋三季桑树的新稍数和平均枝长,同时明显提高了桑叶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硅钙镁钾肥处理的桑树单株叶片数和百叶重均明显提高,最终提高了三季的桑叶产量,全年桑叶产量较对照提高4.47%~14.61%,差异性显著。此外,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提高桑叶品质,桑叶中蛋白质、氨基酸、油脂及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综合研究结果,建议桑园生产硅钙镁钾肥施用量以75k-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施用锌肥的增产效果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在延边地区的土误用 气候条件下施用锌肥却未见报道,本文通过锌磷肥配施试验证明,在粘壤质草甸型水稻土上,锌磷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为3.91-8.01%;锌磷配施的最佳组合是过适500mg/ha、七水硫本锌15kg/ha,p/zn比值为11.39;锌肥的主要增产作用是增加穗长和一、二次枝梗数,从而增加了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  相似文献   

20.
湖白土水稻高产栽培磷肥适施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白土种植水稻增施磷肥均比不施磷肥增产,亩施磷肥2~8kg,平均增产稻谷49.8kg,其对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是穗数>粒数>千粒重,故磷肥应作基肥施用。湖白土种植水稻磷肥最佳用量为每亩5.13kg,考虑到旱作磷肥的后效应及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以亩施磷肥4kg为宜。同时磷肥必须与氮钾肥合理配施,才能实现高产、高效、高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