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下乡搞技术服务,发现农村养鸡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一:雏鸡病鸡不饮水,饮水就拉稀。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已失去了不少水分,加之长途运输更需要水。有的农户误认为刚捉回的鸡喝水会死亡,不给鸡水喝,造成雏鸡因脱水而死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饮水后开食:雏鸡出壳24小时后应尽早喂温开水,此后,无论气候变化如何和温度高低,都应保持昼夜不断清洁的干净饮水。第一天的饮水中也可加入适量葡萄糖粉和多维素,这样可提高成活率。如喂河水或井水,要先经过煮沸或用消毒药消毒再给鸡饮用。消毒药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鸡,往往鸡雏很多,但到成鸡时却所剩不多,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鸡户的一大难题,探其原因,根据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雏鸡集中共育,适宜在农村养鸡户中推广嵊县地处山区,除专业户养群鸡外,农户养鸡仍以散养为主,虽然各户饲养数量少,但比重却占养鸡总数的60%以上,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农户经济利益来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过去农户培育雏鸡,因设...  相似文献   

4.
目前,雏鸡成活率低仍然是影响农村养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现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的调查和一些养鸡重点户、专业户的经验,提出如下七条措施,供养鸡户参考。 1、做好雏鸡的运输。用专用的雏鸡箱装鸡,用前经过消毒。每箱装鸡的数量约100只左右。  相似文献   

5.
1 适时“开饮”,防止脱水 大批饲养的雏鸡,往往容易因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而引起脱水。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饮水器孔堵塞、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也可引起脱水。雏鸡脱水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睛下陷,最后衰竭、瘫痪而死亡。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就是饮水,在24小时内并不感到口渴时即开始,促使其新陈代谢,避免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痪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人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相似文献   

6.
雏鸡维生素缺乏症是农村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重点户”较为普遍存在的疾病。这种病严重的影响着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及成鸡的产蛋率,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1发病原因据笔者对河北省兴隆县13个乡镇76个养鸡户所养的10716只鸡的调查统计,均不同程度的发生过此种病症,严重的可造成鸡只全部死亡,发病的主要原因如下:1.1饲料单纯,有啥料喂啥料,营养不全面。1.2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钙质。1.3阳光照射不足或鸡舍阴暗,潮湿。1.4钙磷比例不平衡或运动不当等。1.5缺乏饲养管理经验和科学养鸡技术。由于上述5条原因造成了鸡体抗…  相似文献   

7.
1.开食,饮水不及时,致使雏鸡脱水。 孵化出雏,从第一只鸡破壳到最后出雏结束,约需48小时。根据观察表明,早出壳的雏鸡脱水死亡率高达25%~30%,占雏鸡早期死亡率的8.5%。有些养鸡户,认为刚出壳的雏鸡不能喝水,喝了水会拉稀,因此,错误地采用了断水或限制饮水的做法。这与雏鸡的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需要大量饮水这一生理特点正好相反。其结果是造成雏  相似文献   

8.
养鸡是农村养殖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它投资少,见效快,又能增加农肥,促进农业生产,因此养鸡是农户一条致富之路。但是目前我市农村养鸡条件差,又缺乏科学饲养及疾病防治知识,导致农村养鸡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我市农村养鸡业的发展。笔者就目前农村养鸡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供养鸡户及同行参考。1农村养鸡存在的问题1.1雏鸡质量问题当前养鸡农户贪图便宜,到质量无保证的小孵坊或集市上购买雏鸡,结果雏鸡质量不好或带病,体质弱,加之运输中受惊、闷热、挤压等,造成发病率、死亡率高,生长速度慢。1.2饲养环境问题生产、生…  相似文献   

9.
养鸡是否获得成功,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关键。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鸡群的整齐度,乃至于成年鸡的抗病力和产蛋量等都会影响养鸡户后期的经济效益,所以,为了提升养鸡户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作者总结雏鸡饲养管理技术和饲养建议,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误区一:"育雏鸡和拉稀病鸡不能喝水."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已失去了不少水分,加之长途运输更需要水.有的农户误认为刚捉回的鸡喝了水会死亡,不给鸡水喝,造成雏鸡因脱水而死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雏鸡出壳24小时后应尽早喂温开水,此后,无论气候如何变化,都应不断供给清洁的饮水.第一天的饮水中也可加入适量葡萄糖粉和多维素,这样可提高成活率.如喂河水或井水,要先经过煮沸或用消毒药消毒再给鸡饮用.消毒药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
养鸡常有遇到禽类发生痢特灵药物中毒。雏鸡过量喂小苏打片,而引起碱性中毒未见过的报道。现介绍如下:某养鸡户引进白洛克雏鸡560羽,用80%玉米粉和20%大麦粉混合料开食。他错认为小苏打可以助消化,因此每喂一次料,都用150片小苏打(每片含量0.5克),拌入饲料内。这样连续喂了两天,共小苏打片1800粒。第一天少数苗鸡呆迟,第二天这批不到三日龄雏鸡普遍出现碱中毒症,突然表现口渴、抢饮水,二天内陆续死亡126羽,死亡率达22.5%。病雏初期减食,喜饮水不止,随后不会吃料,嗉囊胀大3~4倍,内充满柔软液  相似文献   

12.
在养鸡生产中 ,人们都会注重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给 ,但饮水的供给往往被忽视。在农村常听到这种习惯说法 ,即“喝不死的鸡、旱不死的葱” ,因而农户养鸡常常是雏鸡不饮水 ,结果雏鸡一见水就抢 ,常常都会弄湿羽毛而感冒生病 ,这也是农户散养鸡总育成率不足 70 %的关键因素之一。 1 984年 ,某养鸡场的鸡正处于产蛋高峰期 ,产蛋率达 94%,突然 1d内产蛋率降到 70 %左右 ,当时气候未变 ,饲料正常 ,经检查 ,未找到原因。据饲养员讲 ,因特忙而 1d多忘记供饮水。之后经 2 0多d的正常饮水 ,产蛋率才恢复到 90 %左右。另有一养鸡场 ,…  相似文献   

13.
11~3日龄1.1饮水水分占雏鸡身体的70%左右,存在于鸡体组织中。由于长途运输、排泄,加上育雏室温度高,很容易造成雏鸡脱水。因此,雏鸡接回后,应先给雏鸡饮水,2小时后开食。前7天采用21℃左右温开水,水中加入5%葡萄糖、电解多维、抗生素等。要有足够的水槽及饮水位置,防止水溢出后污染饲料。对饮水器周围污染的垫料要经常更换。1.2开食雏鸡饮水2小时后,开食给料。由于小鸡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应喂给易消化的粉料,少喂勤添,昼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鸡,往往育雏很多,可是到成鸡时所剩无几。因此,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农村养鸡户的一大难题。1农家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1.1育雏期温度不合理农村养鸡户育雏很难把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1.2饲养密度不合适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再加之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一般农家饲养鸡只较为合适的密度是每平方米鸡舍面积的养鸡…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走访时发现,在农村养鸡有这样的现象:开始时孵出的鸡雏数量很多,可饲养到成鸡时却所剩不多。在雏鸡阶段的死亡率偏高成为困挠农村养鸡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影响农村雏鸡成活率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温度控制不当在农村,养鸡户多采用火炕升温  相似文献   

16.
黄益红  施彬彬 《中国家禽》2003,25(13):21-21
养鸡经济效益的好坏除了市场价格波动的客观条件外,有许多主观因素。根据我们在调查走访规模养鸡户时所遇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供大家参考指正。1忽视苗鸡的品种和质量雏鸡应来自健康而高产的种鸡场及卫生和技术管理严格的孵化场。而有些养鸡户忽略了这一点,为了每只苗鸡节省几角钱,就到饲养管理不健全的小型种鸡场(孵化场)购进苗鸡,对种鸡健康卫生情况缺乏了解,结果购进的苗鸡发病率、死亡率高,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本。2养鸡密度过大有些养鸡户仅看到目前养鸡效益不错,就随意增加苗鸡数量,在饲养过程中造成鸡群拥挤,产生各…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养鸡生产中 ,多数雏鸡生产厂和养鸡户 ,都对传染性疾病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却忽视了非传染病的防治。根据笔者对烟台市数个县、市几十个养鸡厂、户的调查结果看 ,非传染性病造成雏鸡成活率低 ,仍是养鸡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现将调查的主要致病原因与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鸡营养缺乏病 发生的主要原因 :配方设计不合理或不按配方配比而粗略调配饲料 ,造成日粮中某些养分含量低 ;部分养鸡户因饲料知识缺乏 ,主观为了省钱 ,而故意少加或不加价格较贵、用量较少的添加剂 ,结果造成大批死亡。常见缺乏症有 :①VA缺乏症 :雏鸡表现发育迟…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夏秋是蛋鸡腹泻的高发期,而不少养鸡户发现鸡一旦腹泻,马上就限制喂水,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除了饮水增加易引起腹泻外,还有很多腹泻并非饮水引起的,所以,要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只有知道哪些原因能导致腹泻,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养鸡实践和门诊记录,将几种常见的引起蛋鸡腹泻的原因综合分析如下,供养鸡户及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养鸡生产中,培育好雏鸡是关系养鸡成败的关键.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但有些养鸡户在饲养鸡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科学育雏知识或管理不善而造成雏鸡大量死亡,使得饲料成本增加,影响了经济效益和养鸡积极性。本文就育雏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以提高育雏成绩。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下乡搞技术服务,发现农村养鸡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雏鸡病鸡不饮水,饮水就拉稀.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已失去了不少水分,加之长途运输更需要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