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褐环粘盖牛肝菌调节高盐的培养机理,通过设置不同 pH 培养条件,研究了盐胁迫对褐环粘盖牛肝菌(sp9)质膜 ATPase 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 pH4~6.5条件下,添加100 mmol/L NaCl 组菌丝细胞质膜的 H+-ATPase、K+-ATPase 和 Ca2+-ATPase 活性都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培养基 pH 比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且在初始 pH5.5~6.5时其活性变化更明显。一定浓度的 NaCl,会对不同pH 培养的褐环粘盖牛肝菌生长代谢产生影响,且会通过 H+-ATPase、K+-ATPase、Ca2+-ATPase、载体和各种离子通道蛋白协调启动自身调节机制,以缓解外界对其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2.
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浓度、pH值、温度等因子对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A水溶液初始浓度、pH值以及贮藏温度的升高,ALA的稳定性迅速下降。提示ALA贮藏应采用原药形式,密封避光保存于干燥处;溶液配制时,浓度不宜过高;配好的溶液尽量一次性用完,且不宜与碱性试剂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测定1%过氧乙酸在一定温度下不同pH值时的半衰期和有效期。实验结果证明,溶液的稳定性与它的酸度关系密切。本品较为稳定的pH值在2~3.5之间,pH值在3.5以上时,其稳定性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海泡石对典型水稻土镉吸附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添加海泡石后典型水稻土对Cd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其对吸附溶液pH值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红黄泥、黄泥田和红沙泥3种典型水稻土对Cd的等温吸附过程(R2>0.962).在溶液初始Cd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添加海泡石可使3种水稻土对Cd的吸附量增加20%以上,增强土壤对Cd的吸附强度,有效降低吸附Cd的解吸率.其效果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3种水稻十吸附Cd的解吸率均高于70%,而且都随吸附量的增加而上升.溶液的pH值是影响土壤吸附Cd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低pH值的条件下(pH<4),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土壤对Cd的吸附量迅速降低,当溶液pH值高于5时,pH值的变化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在溶液初始pH值2~8范围内,添加海泡石均能有效提高3种水稻土对Cd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葡萄糖、电解质和pH值对全肠外营养液(TPN)稳定性的影响。方法:5组不同浓度葡萄糖及电解质的TPN液,配制后放置于19℃~21℃中贮存,并于0、5、10、15、24 h时分别取样,测定溶液pH值、溶液微粒数并肉眼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0 h~24 h组1~组5 TPN液pH值的变化在0.06范围内;≥5μm的微粒数(24 h内的平均数)组5与组1~组4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5组TPN液外观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葡萄糖和1价电解质的常用量对TPN液稳定性影响较小,而2价电解质对TPN液稳定性影响较大,故在配制时应注意电解质用量,尤其是2价电解质。  相似文献   

6.
丝素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化丝素为载体,采用共价交联法固定木瓜蛋白酶,研究了丝素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m^app[酪蛋白]为0.092%,是溶液酶的米氏常数km的0.46倍;最适pH为7.5;pH稳定性在6.5—8.0;在4—55℃范围内酶活力稳定;溶液酶的操作半衰期为38d,固定化酶为54d.固定化酶的操作半衰期较溶液酶长.  相似文献   

7.
盐碱胁迫对M-81E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81E甜高粱为材料,分别用0.3%~2.4%的NaCl溶液和pH值7.0~9.6的NaOH溶液对其种子进行单盐、碱胁迫,测定其发芽率,并用0.3%~0.9%的NaCl溶液,pH值7.0~9.6的NaOH溶液对其苗期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测定其存活率、相对生长率、相对含水量、束缚水含量、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M-81E甜高粱种子耐单盐、单碱胁迫能力极强;M-81E甜高粱种子发芽率与盐质量分数相关极显著,发芽率随着盐质量分数下降而下降,耐盐极限为1.8%~2.1%;在pH值7.0~9.6时,M-81E甜高粱种子发芽率与碱度相关不显著。M-81E甜高粱苗期耐盐碱能力很强,在盐质量分数0.9%、pH值9.0胁迫下苗期存活率很高,达94.44%;相对生长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随盐碱度增强而降低,且盐碱混合胁迫越强下降越快;束缚水含量随盐碱度增强而增高,且盐碱混合胁迫使束缚水含量增加更快;相关分析表明,随盐质量分数升高高粱各指标与pH值相关指数增大,相关性增强;盐碱胁迫影响幼苗生长,盐碱胁迫之间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壳聚糖复合辐照技术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0、3、5和7kGy)辐照经0%、1%和1.5%壳聚糖溶液处理的真空包装冷鲜猪肉,定时测定处理后冷鲜猪肉的含水量与pH值的变化;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冷鲜肉的菌落总数;研究冷鲜肉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分析在贮藏过程中冷鲜肉的氧化程度,通过色度测定比较冷鲜肉在直观视觉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鲜肉在贮藏期内整体含水量在69.88%~75.22%之间波动,pH值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壳聚糖溶液和辐照处理在抑制pH值上升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在菌落总数方面,随着辐照剂量和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冷鲜肉中的菌落总数呈下降趋势,且壳聚糖协同γ射线辐照处理组比单独γ射线辐照处理组和单独壳聚糖溶液处理组在控制菌落总数方面更具优势;在低剂量时,经壳聚糖溶液处理组的TBA值低于未经壳聚糖溶液处理组;在色泽方面,0d时所有辐照处理组a*值高于未经辐照处理组,未经辐照处理组的b*值高于所有辐照处理组,0d时a*值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b*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所有处理组均有增加的趋势,经壳聚糖溶液处理组与未经壳聚糖处理组的a*和b*值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别。综上所述,与单独壳聚糖溶液和单独辐照处理相比,壳聚糖协同辐照处理组在控制含水量、色泽和脂肪氧化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在控制pH值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在抑菌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在水温(23±1)℃、pH(6.8±0.5)、溶解氧(6.81±0.35)mg·L~(-1)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盐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min浸泡处理,随着聚维酮碘质量浓度增加,试验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变短,显著大于对照组,30~50mg·L~(-1)聚维酮碘溶液处理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锰酸钾组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缩短,但均高于对照组,孵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组均低于对照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水组中10、20mg·L~(-1)组孵化率显著高于40mg·L~(-1)组和对照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畸形率和存活率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斑鳜育苗过程中,建议使用质量浓度30~50mg·L~(-1)的10%聚维酮碘溶液或10~20mg·L~(-1)的盐水消毒受精卵10min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建议生产上慎用。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450℃和600℃下裂解得到3种生物炭,通过批处理实验讨论了溶液初始pH值和裂解温度对玉米秸秆及其生物炭吸附Cr(Ⅵ)的影响,并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吸附材料而言,溶液初始pH值越低,玉米秸秆及其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量越大;当溶液初始pH值为3或5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大小顺序为:玉米秸秆 > 生物炭300℃ > 生物炭450℃ > 生物炭600℃;当溶液初始pH=1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大小顺序为:生物炭300℃ > 玉米秸秆 > 生物炭450℃ > 生物炭600℃,且生物炭300℃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约为141.24 mg·g-1。可见,溶液初始pH值越低,生物炭的裂解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  相似文献   

11.
野生花卉地榆叶片对模拟酸雨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地榆叶片的伤害作用。[方法]以2年生的地榆植株为试验材料,用分析纯硫酸和硝酸配制模拟酸雨母液,并稀释成不同pH值的5种水溶液,对植物进行喷洒,24h后对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相关性分析。[结果]pH值为2.0和3.5的模拟酸雨处理使叶片出现可见伤害;pH值为2.0、3.5和4.0的处理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汁液pH值降低:模拟酸雨的所有处理均使细胞膜透性增强,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POD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叶片pH值与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均为极显著负相关,MDA和POD、POD和SOD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地榆叶片的生理活动对酸雨的反应较叶片可见伤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培养基酸度对皂荚茎段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3.5或5.8的MS培养基中,皂荚茎段培养一定时间后,培养基pH值均有所下降,降低的幅度与接种的试管苗数目有关。初始pH值不同(3.5或5.8)的MS培养基中茎段的分化率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抗褐变及灭曹防腐。马铃薯抗褐变,其浸泡液次氯酸钠的有效浓度为17.5&#215;10-6pH值为4,浸泡5分钟以上。马铃薯灭菌防腐,其浸泡液次氯酸钙的有效浓度也是17.5&#215;10^-6,但浸泡护色效果不受溶液的pH值限制;抗坏血酸护色的最有效浓度为0.3%。  相似文献   

14.
环状芽孢杆菌果胶酶及木聚糖酶活性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环状芽孢杆菌果胶酶及木聚糖酶的催化特性,更好发挥它们的催化性能,从pH值、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离子浓度几个方面研究了环状芽孢杆菌A6中果胶酶与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方法.结果表明,果胶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是:0.5%的果胶溶液用pH10.5的0.2mol/L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配制,测定温度45℃,酶反应时间5min;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是:0.8%的木聚糖溶液用pH7.0的0.2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测定温度55℃,酶反应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15.
兔骨骼肌肌球蛋白溶液浊度和溶解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兔肌球蛋白的质量浓度、pH值、离子强度、温度、金属离子对兔腰大肌 (pasoasmajor ,简称PM )和半膜肌 (semimembranosusproprius,简称SMp)肌球蛋白溶液的浊度和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肌球蛋白浓度与浊度呈正线性相关 (R2 =0 97)。PM和SMp肌球蛋白在离子强度为 0 6的KCl溶液中 pH值为 5 5时浊度最大 ,溶解度在 pH值大于 5 0时显著上升。离子强度下降时 ,肌球蛋白溶液的浊度上升 ,而溶解度下降。在相同浓度下 ,温度升高 ,肌球蛋白溶液浊度上升 ,PM肌球蛋白在 5 5℃ ,SMp肌球蛋白在 6 0℃时 ,其浊度达到最大值 ;而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MgCl2 使肌球蛋白溶液浊度升高 ,溶解度下降 ;CaCl2 使肌球蛋白溶液浊度和溶解度均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温不同处理对MS培养基pH值的影响。[方法]测定培养基经高温高压与普通高温煮沸处理前后的pH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种高温方式单独处理后分别使25 ml的培养基pH值下降了0.52与0.57,培养基经过先普通高温煮沸后高温高压处理的pH值下降幅度大于先高温高压后普通高温煮沸处理的pH值下降幅度。[结论]高温不同处理均能引起pH值的下降,下降的幅度依具体处理而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宰前热应激对肉鸡胸肉pH、氧化和嫩度、肉色的影响,探讨了肌肉pH、氧化与嫩度、肉色的联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h以上热应激组的pH24h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鸡胸肉GSH-Px活力较对照组的普遍升高,胸肉肌浆中GSH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h和5h处理组极显著提高胸肉MDA含量(P<0.01),2h、3h和5h处理组胸肉肌浆和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热应激导致肉鸡胸肉剪切力值增大,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低,使肉鸡胸肉L*值升高,并显著降低肉鸡胸肉a*值(P<0.01)。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导致的肉鸡胸肉pH值下降和肌肉氧化程度的增加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和胸肉肉色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咖啡因溶入硫酸溶液后,会导致硫酸溶液中的H 浓度下降,结果溶液电导率值变小,溶液电导率下降值与咖啡因的质量浓度间存在线性关系y=6.680 9x-3.072 7(r=0.994 1,线性范围为0.200 0~2.000 g/L),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测定咖啡因的含量。此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咖啡因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白梨”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cv.Baili)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透析法提取PPO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值变化。结果表明:PPO的最适温度为30—40℃,在30℃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5.0和7.0,pH值为6.0和9.0时酶的稳定性较好;维生素C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维生素C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酸、碱、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对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gG在pH 值为5.0~10.0时十分稳定,在pH值低于5.0的条件下,随pH值降低,变性率急剧上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对IgG的影响因素为pH值>作用时间>酶液浓度;最佳条件为pH 4.0,作用时间1 h,胃蛋白酶的质量浓度为0.5 mg/mL;胰蛋白酶对IgG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