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结果银杏树在生长发育期常有落果现象。1993~1994年笔者在广西灵川县海洋乡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正常情况下银杏每年的落果量占总产量的10%~15%,是一笔不小的损失。14累的原因1.1养分不足据调查,海洋乡银杏树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现第一次落果高峰,7月上旬出现第二次落果高峰。这期间是果实迅速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新消和根系生长的旺盛时期,二者均需要大量的养分。此时,营养生长与果实生长就出现争夺养分的矛盾。如果树体营养不足,则矛盾加剧,引起落果。1.2人工授粉不当如果授粉的时间掌握不当或采用过嫩甚至变质发霉的花…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的落果量约占总产量的10%,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其落果原因为:1、养分不足。在果实迅速发育时期和新梢、根系生长旺盛期,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此时,枝叶生长与果实生长就出现争夺养分的矛盾,如果树体营养不足,矛盾加剧,引起落果。2、是人工授粉不当。如果授粉的时间掌握不当或采用过嫩甚至变质发霉的雄花,则受精不良,导致败  相似文献   

3.
《绿色大世界》2013,(5):100-100
为促进花芽形成,对银杏树栽培达3年以上树的旺盛枝干,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进行3次环剥,环剥宽度为银杏树枝干粗的1/10。5月中旬银杏树新梢生长至15cm左右时,连续摘心也是成花的一个有效措施。银杏树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分别有2次生理落果。花期喷0.3%的硼砂加0.2%的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地控制落花落果,确保银杏树栽培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花芽形成,对银杏树栽培达3年以上树的旺盛枝干,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进行3次环剥,环剥宽度为银杏树枝干粗的1/10。5月中旬银杏树新梢生长至15cm左右时,连续摘心也是成花的一个有效措施。银杏树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分别有2次生理落果。花期喷0.3%的硼砂加0.2%的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地控制落花落果,确保银杏树栽培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绿色科技》2014,(3):24-24
为促进花芽形成,对银杏树栽培达3年以上树的旺盛枝干,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进行3次环剥,环剥宽度为银杏树枝干粗的1/10。5月中旬银杏树新梢生长至15cm左右时,连续摘心也是成花的一个有效措施。银杏树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分别有2次生理落果。花期喷0.3%的硼砂加0.2%的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地控制落花落果,确保银杏树栽培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6.
《绿色科技》2013,(5):100
正为促进花芽形成,对银杏树栽培达3年以上树的旺盛枝干,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进行3次环剥,环剥宽度为银杏树枝干粗的1/10。5月中旬银杏树新梢生长至15cm左右时,连续摘心也是成花的一个有效措施。银杏树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分别有2次生理落果。花期喷0.3%的硼砂加0.2%的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地控制落花落果,确保银杏树栽培的丰产丰收。——摘自湖北林业网  相似文献   

7.
哈密大枣落花落果高峰一般在盛花期后。在哈密地区,哈密大枣第一次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到7月中、下旬仍有落果,但逐渐减少。约在7月下旬有一个较小的落果高峰,主要是由于枣头二次枝成花需要大量营养,此次落果数量较少。至此,生理落果基本停止。但由于病虫害等引起的落果仍在继续,一直到采前,仍有少量落果。  相似文献   

8.
浅谈提高果树坐果率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果树,普遍存在有落花落果的自然现象。其中可分为花后落花、6月落果、采前落果3次高峰。也就是在谢花后,子房未膨大时,就因花器发育不全和授粉受精不充分而引起大量脱落:花后两周左右、幼果已膨大时,因授粉受精不充分,子房产生激素不足,不能调运充足的营养供给子房发育而出现第1次落果;花后6周左右,又因为贮藏营养不足,再加上生长过旺、  相似文献   

9.
枣树果实生长期管理,对于促进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提高枣果风味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管理技术要点是:追肥、灌水、中耕除草、树盘覆草和防治病虫害等。一、追施促果肥幼果生长期,正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第二次生长高峰,果实细胞分裂生长十分活跃,是氮、磷、钾三要素吸收最多的时期,树体需要充足水肥,以利枣果发育。如此时缺水缺肥,将导致生理落果,或影响果实增大,因此要及时追施尿素、硝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以及多元复合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保证幼果期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果实膨大和根系生长,尽量减少生理落果。幼果期也可叶面喷施0.4%~0.5%的尿素与3%过磷酸钙液,或3%~5%草木灰浸出液。果实生长后期也要注意追肥,以增加树体养分,提高果实品质。一般大树用量1~2kg,小树追肥0.5~1kg,如果叶片出现缺铁黄化现象,可喷0.3%~0.5%硫酸亚铁,以提高光合作用,使叶片转黄为绿。二、浇灌“促果水”果实生长期对水分较敏感,水分不足易导致幼果期干果、加重生理落果及果实发育缓慢,达不到应有标准,造成减产。所以7~8月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以免果实生长受到抑制。花后结合追肥浇好“坐果水”...  相似文献   

10.
入夏后,板栗结果枝梢进入生长旺盛时期,根系生长进入第一个高峰,需要大量的养分。如果此期树体养分不足,则栗树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空苞多,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及时施好板栗夏肥是预防空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脐橙座果率低.落花落果时间长。从现蕾到果实成熟,并经历2次生理落果和夏季落果及夏秋季落果等过程。脐橙比较集中落果的时间主要分别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上旬至8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10月底。第一、第二次属生理落果,夏季落果与夏秋季落果属生理障碍落果及病虫为害落果。  相似文献   

12.
枣树的坐果率较低,从幼果期至硬核前,落果现象严重,而后期落果却较轻。枣的落果高峰出现在6月中旬,7月下旬后落果逐渐减少。8月上旬趋于稳定。经笔者多年摸索,初步掌握了提高枣树坐果率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13.
情意白果树     
李启军 《广西林业》2014,(11):39-39
灵川县的海洋乡真可谓是白果树的海洋!数不清的白果树生长在大路边,在田埂上,在房舍前,在院落中,像一把把巨伞,供乡民们乘荫纳凉,遮风避雨。  相似文献   

14.
银杏落果已成为银杏产区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有些果农对银杏落果不知所措,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银杏落果呢?所谓生理落果就是由于果树树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快速生长,大量需要养分而引起养分供需矛盾导致的落果。这种生理落果是树体保护自身的自我调节手段,是正常存在的现象。由于不良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加重了生理落果的程度,引起减产。授粉期遇有不良气候,如花期低温、降雨、光照不足、干旱、大风等均会导致授粉受精不良,发育不良的果子最易脱落。幼果生长期气候环境条件骤变,环境条件骤变必然使树体正常生理活动受到严重…  相似文献   

15.
八角低产林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林 《广西林业》2001,(5):15-15
长期以来,我区八角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低产林面积比例大。低产表现为适龄树不结果或结果少,大小年结果差异大,落花落果多。笔者认为,造成低产的原因是诸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养分不足。八角终年花果不离枝,树体积累的养分消耗较多;每年采收果实和落叶,会带走土壤中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从而使土壤养分含量越来越少。加上长期以来对八角只停留在粗放管理水平上,不施肥或施下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时期、配料搭配、施肥方法不当,土壤肥力得不到及时补偿,养分供应不足,八角的生长、开花结实受到影响。第二,林内植…  相似文献   

16.
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枣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骏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正常果与脱落果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并结合骏枣生理落果规律探讨了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后期,骏枣分别出现了2个落果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的形成与枣果中GA3、IAA含量的过低有关;第2次落果高峰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此期枣果即将成熟,枣果中的GA3、IAA和ZT已大量减少,而ABA却急剧上升;文中比较分析了正常果与脱落果中促进与抑制生长两类激素比值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在枣果的整个发育时期,其抑制生长激素AB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脱落果中的含量相对较多,正常发育果中ABA/(GA3+IAA+ZT)之值则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中,枣果中抑制生长与促进生长两类激素的比值,对骏枣生理落果有着调控作用,当其ABA/(GA3+IAA+ZT)的比值不平衡时,ABA含量过高,而促进生长物质(GA3+IAA+ZT)的含量降低,这也会导致骏枣生理落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红西梅"(Pyrus domestica L.)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鲜质量动态变化曲线得出,"红西梅"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呈双"S"型曲线,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两个快速生长段;果实纵径生长呈双"S"曲线,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2个快速生长段;果实横泾生长变化比较平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呈现先高,生长期反而下降至一个水平后基本不变化,到果实接近成熟的20d内,数值快速升高。"红西梅"新梢长度与粗度生长发育的生长动态曲线是,新梢长生长呈明显的双"S"曲线,且2个生长高峰均出现在7月上旬以前,即5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粗度生长也呈现双"S"曲线。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西梅"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结果是组合N2P2K3即0.7∶1.0∶0.5kg/株(TR5)为提高"红西梅"品质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8.
桂林地区林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在灵川县海洋乡进行银杏调查时,发现该乡大桐木湾村有两株树龄已达60年的银杏树,被大风吹倒,树倒后整株树干全部着地,根系的一半露出地面,以侧枝形成树冠,现在长势旺盛。其中一株留下树干长4.9米,径51厘米,侧枝3个,最大枝高7.7米,径21.3厘  相似文献   

19.
枣树从落叶后到发芽前的管理,是1年中的基础管理。这个时期的管理好坏,对来年枣树生长、结果影响极大,有些管理措施是其他时间所不能代替的。为使枣树稳定增产,应抓好以下管理措施。一、增施肥水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枣树在1年中生长、结果消耗了大量的养分,需要及时补充,收枣后施基肥是补充养分的主要措施。施基肥最好是秋施,也可冬施(11月上旬—12月上旬),即在枣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施。若年前没有施,初春发芽前也应补施。  相似文献   

20.
油橄榄炭疽病及其防治研究城固县柑桔育苗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炭疽病在陕西汉中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危害油橄榄各部器官,但只有在果实和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发病严重时引起落果、落叶、枝梢枯死,树势生长衰弱。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异名Glocosporium olivarum Alm.]在陕西汉中地区尚未发现有性时代。初次侵染源为病枯枝、病叶和病落果所产生的新的分生孢子。该病每年4月下旬在幼嫩叶尖端出现新病斑,5月中旬花发病,6月中下旬果实开始发病,11月上旬达发病高峰。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室内外接种均能发病,潜育期2—7天。抗病性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果实表皮细胞层次及缀密度有关,爱桑(Elbasan)、米札(Mixaj)较抗病。冬春剪除油橄榄病枯枝,清除病叶和病落果,结合使用1%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油橄榄炭疽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