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梅 《现代农业》2008,(8):100-1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工作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民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保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应立足农村实际,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这是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应当就是新型农民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内容,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文章通过分析湘西州农民收入与素质现状及新农民培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我国农村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因此通过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来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当前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裘鑫荣 《新农村》2008,(5):39-4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高度提出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揭示了新农村建设中提升新型农民素质的内涵与实质。笔者认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目标要求,是我们深入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论农民素质偏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民。但是,从农民素质现状来看,当代中国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农民素质偏低既影响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也制约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因而,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提出了对待农民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政策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大体勾勒出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构想。这些思想对当前我国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启示: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9.
戴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36-1837,1858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出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际开展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阐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5条措施,4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并且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之程;培养新型农民,应着力抓好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还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必须有管理作保证诸方面,系统阐述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提高农民素质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相对传统农民,新型农民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民的大多数已逐步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新型农民是农民群体中先锋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本文研究了通过扩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型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流砥柱,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资金投入不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与培养新型农民的标准相脱节、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有限等问题阻碍了新型农民的培养进程。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有必要从强化宣传、宏观调控、统筹经费、深化改革、微博求职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为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韩国新村运动着力打造“勤勉、自助、协作”精神,这种突出国民精神培养的做法,成就了韩国的新村建设事业,也为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先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除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外,最大的动力也在于发动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因此,新农村建设应注重农民精神的培养,以农民为行动主体,并注意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农民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国  何远亮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87-188,213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农民素质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视角中贵州农村劳动力素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目前贵州省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相适应。因而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应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大农村教育培训的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如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原有努力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大幅度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以河北省为例,采取实证分析法,从河北省金融支持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在农村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支持中存在着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村信用社发展滞后和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河北省农村地区提高其金融支持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现代化前提条件是人的现代化,我国的全面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部分农民已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但就中国广大农民而言,其很多方面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笔者提出从加强农民培训力度、拓宽社区教育领域、构建乡风文明体系、强化社会干预力度、培养农民的自我反思意识五个方面来塑造现代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