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2003年杂交稻“Ⅱ优084”在云南永胜涛源以每公顷产18467.55kg刷新世界水稻单产新高,作者阐述了超高产栽培的生态环境,超高产品种(组合)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模式。同时通过分析近20年来在永胜涛源刷新世界水稻高产纪录的品种(组合),得出超高产品种(组合)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
8月31日,从云南永胜县涛源水稻超高产科技示范场传来喜讯,由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选育的超级稻"Ⅱ优4886",刷新水稻世界单产纪录.经专家组对全场1.161亩实割验收,"Ⅱ优4886"亩产高达1279.7千克,刷新了"Ⅱ优28"2005年在涛源创下的单产1229.97千克的水稻单产世界纪录,创造了新的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超级稻选育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898”于2003年在云南涛源以每公顷18.50t的产刷新了当时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对“特优898”在云南涛源与福建龙岩两地种植的气象条件、考种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特优898”在云南获得超高产的诸多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丽江市涛源乡水稻超高产条件下,探讨不同移栽密度对水稻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超高产条件下水稻的合理移栽密度,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的目的,进而为水稻超高产条件下精确定量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6  
通过对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水平,在福建龙海早、晚季栽培,16个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9092kg.hm^-2和9524kg.hm^-2,比汕优63(CK)分别增产5.7%和6.3%;在云南涛源栽培,16个品种平均产量为15779kg.hm^-2,比汕优63增产3.0%。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特征是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足重穗基础上培育更大的穗子,具有较多的单位面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友禾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水稻品种中优608为试验对象,以贵州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作支撑,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探讨了中优608品种的高产栽培潜力。结果表明,在群体密度1.79万穴/667m2下,通过合理运筹肥水技术,中优608可获得1 208.2 kg/667m2的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产环境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进行精确定量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总叶龄数不同,但差异较小.在理想气候的条件下,基础产量为10.5 t/hm2,基础供氮量120~165 kg/hm2.按精确定量技术栽培的水稻产量都在16 t/hm2,明显比常规栽培法增产,并能省工节本.使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涛源水稻还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07,(1):10-10
2006年8月25日,云南省永胜县涛源水稻超高产科技示范场再次传出特大喜讯,由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选育的Ⅱ优4886超级稻,经省内外知名同行专家严格的金蚯现场实割验收1.161亩,计算出超级稻Ⅱ优4886亩产高达1279.7公斤,打破了他本人选育的超级稻Ⅱ优28。于2005年现场验收1.15亩,创下的亩产1229.97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新纪录,也刷新了他选育的超级稻Ⅱ优6号,在2004年现场验收1.07亩,单产1219.9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高产水稻对氮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生态类型的6个主栽品种和组合,分别在热带(IRRI)和亚热带(云南涛源)不同生态区研究了高产水稻对氮的吸收、分配、运转和生理效率。结果表明,涛源比IRRI平均产量高49%,总氮量高25%,吸氮量差异主要在营养生长期。在涛源水稻营养生长期吸氮量高达62%,而IRRI较低,仅42%。在涛源开花期叶氮的运转率高达71.0%。涛源的氮生理效率比IRRI高20%。每100 kg产量需氮量,涛源为1.80 kg,而IRRI为2.15 kg。产量与氮生理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25日,云南省永胜县涛源水稻超高产科技示范场再次传出特大喜讯,由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选育的Ⅱ优4886超级稻,经国内知名同行专家严格的全丘实割验收1.161亩,计算出亩产高达1279.7kg,打破了他本人选育的Ⅱ优28于2005年现场验收创下的亩产1229.97kg和Ⅱ优6号在2004年现场验收单产1219.9kg的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至此,刘文炳选育的3个超级稻,夺取1亩以上水稻单产突破1200kg大关的历史性突破,成为连续刷新水稻世界单产纪录“三连冠”的育种家。令人自豪的是,这3个纪录,都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承担福建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1996年正式启动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以来,迄今农业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组合)83个,推广面积达到全国水稻面积的20%.此间我国水稻单产在6.0~6.5t·hm-2之间波动,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徘徊不前的局面.针对上述问题,从籼粳稻杂交常规育种、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光敏雄性不育与两系法、籼粳稻品质性状差异与遗传改良、超高产株型模式方面讨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遗传与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超高产水稻主要是指产量远高于普通高产水稻的全新水稻品种,这种类型的水稻栽培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进行了分析,栽培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注重水稻生长全过程的田间管理,从整体上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超高产水稻的栽培。  相似文献   

13.
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超高产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其相关性,明确水稻高产机理。[方法]选取有完整观测数据的水稻品种58个(含对照),2011年在云南永胜水稻综合试验站实施了水稻新品种高产潜力鉴定及筛选试验,考察全生育期、茎蘖数、主茎绿叶数、株高、茎高、茎基宽、剑叶高、穗高、穗颈高、伸长节间数、高峰苗、有效穗、成穗率、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结果]水稻在超高产条件下,生物产量因子的改进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将产量分为有效穗与穗重两部分选择较合理,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变量间的相关影响,还能针对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地选择指标,增加可操作性;重视水稻苗期生长势及生物产量选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超高产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特殊生态区水稻超高产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和江苏省南京市最适种植季节种植杂交籼稻Ⅱ优107,比较了两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消光系数、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等因子的差异,分析了涛源水稻特殊高产区高产水稻的高产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涛源Ⅱ优107的籽粒产量2006年为186t·hm-2,2007年为177t·hm-2,分别为南京的21倍和19倍,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涛源种植的水稻有效穗较多,增加了籽粒库容量.与南京点相比,Ⅱ优107在涛源的生育期延长、作物生长速率提高,其中营养生长期延长近30d,灌浆期作物生长速率提高13倍.齐穗期涛源LAI达100以上,比南京的大33.成熟期涛源两年的生物量分别达301 t·hm-2和294t·hm-2,比南京的高847%和615%.与南京相比,涛源两年水稻营养生长期光合有效辐射分别比南京高154%和193%,灌浆期光合有效辐射比南京高168%和140%.在涛源,营养生长期辐射量高、温差大、湿度低,有利于分蘖的发生;灌浆结实期光照足,温度、湿度条件适宜且保持稳定,有助于抽穗后高积累、高转运,从而实现水稻超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超高产栽培是指在现有高产栽培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各生态区具体的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协调水稻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同时也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品投入和生产成本,实现高额产量水平上的稻米质量安全与生产高效益和生态环境.超高产栽培的增产指标,应以本地区最优品种最高产量为基准,增产30%左右.如江苏稻麦(油)复种条件下的单季粳稻区,常年水稻均产8 250 kg/hm2,增产30%产量可达10 725 kg/hm2,其超高产栽培的产量指标可以确定为10.5~12.0 t/hm2.  相似文献   

16.
在高原稻区(永胜县涛源乡),以杂交籼稻品种Ⅱ优107和Y两优2号为材料,设氮肥用量处理及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处理,分析氮肥运筹对高原稻区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前氮后移有利于水稻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在云南省涛源乡和福建省龙海市追踪观察了一批我国新近育成的水稻超高产品种,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一般无显著相关,与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乘积-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出多种样的产量构成,但都具有库容量大的共同特点。(2)产量与收获指数无显著相关,与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的生物产量积累优质在中,后期,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率,是生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库容量大和生物产量高是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87~1989年我们受省科委的委托,研究开发水稻超高产(亩产600~630公斤)栽培技术。根据项目合同精神,在龙井市选择若干典型农户建立大面积超高产示范田,并研究了品种、育秧、施肥、密度等组合配套  相似文献   

19.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7  
为探讨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调控的主攻方向,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栽,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产量的构成特征是具有足够的穗数和大穗;超高产育种的方向是稳定穗数,培育大穗,增加单位面积总粒数,并增强后期物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稻超高产是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在一定的生态区域中综合因素和谐互作的结果。在众多的栽培因素中 ,其群体质量与 N肥施用属主要作用因子 ,寻求二者的最佳组合数值 ,是实现超高产的关键。经试验研究表明 ,常规中粳及迟熟中粳 ,适宜基本苗为 ( 90~1 0 5)× 1 0 4· hm- 2 ,在总施纯 N量 30 0 kg· hm- 2左右的前提下 ,调整 N肥运筹比例 ,增加穗肥施用比重 ,基蘖肥∶穗肥按 5∶ 5施用 ,有利于超高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