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树花深层发酵过程中菌丝球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灰树花深层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菌丝球的形态结构和胞外多糖生产能力。菌丝球的形态结构与菌丝的活力和弹性有关。发酵早期,菌丝充满活力,富有弹性,不容易被剪切力刮落,即使被刮落也能迅速恢复生长,因此核占菌丝球体积的较小部分;发酵中期,菌丝生长速度下降,并开始分化,菌丝容易被刮落,菌丝弹性和长度下降,核占菌丝球的体积比上升;发酵后期,菌丝高度液泡化,弹性迅速下降,菌丝球变得非常光滑。  相似文献   

2.
1银耳纯菌丝分离操作技术 单独分离银耳纯菌丝和香灰菌丝,然后进行交合培养的母种,具有适应性好、抗逆力强、朵形美、产量高而稳的优点。可以利用两种菌丝的不同耐旱力,制定银耳纯菌丝分离方法:将新鲜银耳分离材料的基质,通过干燥器逼干,使不耐旱的香灰菌丝先行枯死,进而分离获得耐旱存活的银耳纯菌丝(图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特性,以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为指标,筛选出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pH及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结果表明:最适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蛋白胨或酵母粉,培养基适宜pH为5~7,当培养温度为25~30℃时,菌落完整,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且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4.
姬菇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和含水量对姬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时菌丝生长快,随着温度的降低,菌丝生长速度递减,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0℃,PH7.5时菌丝生长最快,适宜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6.0-7.5;适宜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55%-70%,含水量6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木屑麸皮栽培基质中黑木耳菌丝表观生长速度、菌料失水失重和菌丝体呼吸量的变化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索建立菌丝生长状况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菌丝表观生长速度和菌料失水失重可反应菌丝生长情况,菌丝呼吸量可用于实时监测栽培基质内菌丝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菌塘的菌丝分布、形态、共生树根系分布的研究,探寻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于菌塘的关系。选择不同部位的菌塘挖掘和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菌丝显微观察表明不同出菇量菌塘的菌丝分布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约50cm,而群生菇菌塘的菌丝圈可达80cm。不同出菇量的菌塘松树根数和菌根数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根较粗量少,菌根较少,群生菇菌塘的菌塘根较细量多,菌根多;菌根数量多。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的菌丝形态差别较大。未见有锁状联合,泥土间菌丝膜片是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菌丝态。  相似文献   

7.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氮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氮源对犬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最适氮源是尿素,其适宜浓度是0.026%;蛋白胨次之,其适宜浓度是0.1%;硫酸铵最差。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对氮源浓度极敏感,低浓度氮促进菌丝生长,高浓度氮显著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8.
干巴菌外生菌根及菌丝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巴菌(Thele-phoraganbajun)是一种外生菌根真菌,主要与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形成单轴二叉分枝和单枝的菌根。干巴菌的双校菌丝呈淡黄色和白色两种菌丝,分枝均稀少,菌丝分隔,菌丝具有锁状联合,有“H”型的菌丝细胞接合现象。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研究温度对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34℃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够存活在3℃~5℃范围内,菌丝几乎不能萌发和生长,是樟芝菌种保藏的适宜温度范围;在6℃~16℃范围内,菌丝能够萌发和生长,但菌丝萌发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都在接种后5天以上,菌丝生长速度偏慢,日均生长量在0.025cm以下:在18℃~34℃范围内,菌丝能够正常的萌发和生长,但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以28℃~32℃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量在0.368cm~0.384cm之间,是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35℃以上温度条件下,菌丝不能够萌发和生长,是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10.
程雁 《食用菌》2010,32(4):26-27
金针菇不同菌株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白金10号母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本白金原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且菌丝生长旺盛。金针菇不同菌株栽培试验结果表明,F45和白金10号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均匀、色泽纯正,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正飞 《食用菌》2009,(6):45-45
蘑菇发菌阶段因管理不当,常出现不发菌,菌丝不向下扎等现象。菌种播后不发菌、原因有以下四种。①菌种老化、菌丝活力不强。②培养料变没腐熟或水分过大,而菌丝不吃料。③培养料中氨有害物质多影响菌丝生长。④螨虫为害严重,菌丝萎缩不发。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李永波  吴卫东 《食用菌》2006,28(5):27-27
用维生素B1和尿素对灵芝菌种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①维生素B1对灵芝菌丝生长速度没有影响,还推迟菌丝吃料时间,添加50mg/k的维生素B1延缓菌丝的衰老,增加菌种的保藏时间。②尿素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速度,最适宜的浓度在30~100mg/kg,浓度过高反而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用征集的野生银耳种源,通过耳木分离获得银耳纯菌丝和伴生菌香灰菌丝进行4组交合,发现其中a5香灰菌丝长势良好,B5银耳菌丝强壮有力,把a5×B5进行非专一性交合,表现亲和力强、白毛团和香灰菌丝表现良好;而B5×b4同样进行“非专一性”交合,而表现不好。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利用不同野生银耳品种进行非专一性交合,可以选育得到优良银耳菌株。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2种食用菌为材料,应用两种不同培养基培养,通过比色法分别检测菌丝和培养液脲酶活性,结果显示各种食用菌菌丝脲酶活性远远高于培养液,各种菌丝间脲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而两种不同培养基对食用菌脲酶活性的影响也存在个体差异。在22种食用菌中,金针菇107菌丝的脲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菌丝生长条件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1~30℃,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范围是4.5~11.0,最适pH为7.0,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16.
以马桑菌(Lentinus edodes)菌株LeM-f为试材,采用外源添加GABA并覆盖赛璐玢膜的平板置于室温和亚温逆境下培养,观测不同浓度γ-氨基丁酸(GABA)对菌丝生长速度、气生菌丝鲜质量、菌丝生长抑制率、显微形态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期为探索应用GABA对缓解马桑菌菌丝对亚温胁迫的逆境耐受能力、抗性提升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适宜浓度GABA能缓解菌丝遭受的亚高、低温胁迫,促进菌丝生长,提高菌丝密度,且增加了前端菌丝的分支率,抗氧化酶(CAT、SOD)活性随外源添加GABA而提升。0.6 mmol·L-1 GABA对亚高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生长抑制率低至8.63%,接近室温正常生长水平,气生菌丝产量比亚高温抑制时提升212.47%,分支率提高34.31%,所有效果优于亚低温胁迫。综上所述,外源GABA可效缓解亚高、低温造成的伤害,但亚高温条件下作用最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很广。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浓度在0.1%~05%内对灵芝菌丝生长无阻碍作用,但浓度大于1%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而石灰浓度小于2%时,对灵芝菌丝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浓度大于2%时对菌丝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2796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双孢菇2796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NH4)2SO4;最适温度为20--25℃;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65%;最适pH为6—7;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良好,光照抑制菌丝生长;适宜的CO2浓度可刺激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液体培养基中适量添加三种基质原料,可显著提升其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同时提高菌丝球密度,但对三种菌丝胞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分泌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优化培养基培养的菌种接种至平板上,菌丝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初期抗木霉污染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对灵芝在糠醛渣不同配方料上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产量进行了实验,同时对各配方料上生长的灵芝子实体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灵芝菌丝在各配方料上均能生长,配方⑤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配方①和②菌丝长势强,表现为菌丝洁白、浓密。从子实体产量和形态看,配方①产量最高,其生物效率达58.2%,各配方的子实体形态均表现较好,而配方①和②子实体菌盖厚,商品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