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棕榈经济价值很高,南方群众很喜爱栽培。棕榈树生长较慢,六、七年后才可剥取棕皮;二、三十年后又生长衰退,棕皮产量也显著下降。为了更新老棕榈,恢复其中年时期的产量,上犹县清湖公社清湖大队的群众,在一九五七年和一九五八年进行棕榈栽尾试验。成活率达100%,长势很好,三年生最高达4.8公  相似文献   

2.
在辽阔的安化山区腹地 ,有傍依大江的江南镇 ,这个曾以“河货”生意驰名湖广的古镇 ,境内有棕林 1 2 0 0hm2 ,年产棕片 1 2万担 ,产量占全县的2 0 1 % ,有“棕片之乡”的美称。近年来 ,江南镇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棕产业 ,使棕产业从零星、分散的家庭作坊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良性轨道发展 ,成为全县的特色产业。 2 0 0 1年 ,全镇加工制作棕制品的网点达 90 0多个 ,有棕制品贩运大户 8家 ,在外地设立棕制品销售窗口 38处 ,年产棕扫帚 5 5 0万把 ,棕垫 2万余床 ,棕刷 1 0多万个 ,棕把丝 30 0余t,产品远销广东、江苏、福建、吉林等 1 8…  相似文献   

3.
西岭是个半山区公社,种植棕榈已有很久的历史,棕片产量居全县首位,也是我国出口商品之一。解放后棕片生产有了新的发展,现有面积3452亩,年产量640  相似文献   

4.
<正> 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又称棕树,为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的一个有悠久栽培历史的特有经济树种和优美的观赏树。适宜在较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栽植。主产品棕皮丝毛如织、质地坚韧、牵引力大、抗湿耐腐性强,是制作船缆、绳索、棕床、棕箱、蓑衣、扫帚的上好原料。此外,棕榈嫩叶经处理后,可编织美观耐用的帽、扇、篮,包等手工艺品。加之棕皮收获期长,一次种植,剥棕受益几十年。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可见发展棕榈生产是开展多种经营,繁荣山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生产内容。现在,根据观察研究的结果,对棕榈干、叶生长与棕皮产量的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 收割棕片要掌握剥棕的时间、强度和方法。棕榈生长比较慢,三年前主干未出土,五至六年杆高30至60厘米,七至八年(立地条件差的需十年)树干粗度基本稳定,高1.2至1.5米,即可开始割取棕片。这时一般具有80多个叶片,树高、直径、叶片和根系都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6.
桐油是我区传统的土特产,历史上我区年产桐油曾达39万担(1939年),产量仅次于四川、湖南,居全国第三位。一九五七年,我区产桐油20万担,仅次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居全国第五位。我区历史上有六个县年产桐油达l.5—2.5万担,有12个县年产桐油在0.8—1.2万担。一九五九年以后我区桐油产量逐渐下降。六十年代的年平均产量为8.5万担(其中1962年只7.4万担);  相似文献   

7.
棕榈考略     
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Wendl)又名棕树,属棕榈科、棕榈属;是一种格调高雅又济世实用的常绿小乔木。现在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和长江中下游的温暖、湿润、多雨地带。 棕榈的树干呈园柱形,直立而不分枝,高可达10米。叶掌状而有皱折,并作狭长形分裂;簇生于树干之顶端。叶柄质坚,长数十厘米,基部具有包围茎干之褐色纤维壮叶梢;梢痕在树干上呈节壮分布。叶梢即棕片,为强韧、抗水和耐腐之优良植物纤维。由棕片抽取棕丝,可搓制各型棕绳和制作种种棕制品。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小年变大年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县去年的山核桃结果应是小年,但小年竟变成大年,甚至比大年还要好。去年全县总产量达7.4万担,比前年(大年)增产27.6%。净增1.6万担。已接近历史最高产量(一九五六年7.5万担)。有的社队竟超过了一九五六年的产量。如横路公社,一九五六年为4800担,去年则为5500担;该社武村大队,一九五六年为1800担,去年达2300担。 山核桃产区农民历来没有松土、施肥培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省21个种源的棕榈的表型与化学组分研究分析表明,贵州省棕榈种质资源变异丰富:不同种源棕榈树高、胸径、冠幅、花果柄距顶高、棕片面积、棕板重量、棕丝重量、脂蜡质含量、水溶物含量、果胶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09%-58.39%之间,平均值为27.38%,以脂蜡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大,果胶含量次之,以半纤维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小,胸径变异系数次之;不同种源棕榈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在15.58%-26.96%之间,以岑巩地区最大,水城地区较小;通过聚类分析可知贵州省棕榈的遗传分化与地理位置、年降雨量、年均温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三、常见观赏棕榈植物的介绍 1、长刺棕(巴西扇棕) 长刺棕,又名巴西扇棕,属贝叶棕亚科,长剌棕属.形态特征:茎单生,高3~4m,被叶鞘纤维和长刺所包裹.叶直径90~100cm,掌状深裂,裂片35~45片,劲直,裂片先端长尖,2裂.果球形,直径2~2.5cm,黄绿色.产地:巴西及阿根迁,可在-6℃地区生长.我国华南与东南省区有引种,生长良好.经济用途:适于我国南方庭园栽培,供观赏.果可食;种子可榨油.  相似文献   

11.
在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的红河县,各族社员历来就有种植棕榈的传统习惯。当人们进入红河县境,只见弯弯曲曲的山道上,一个个马铃叮噹的骡马队把棕片、棕巴掌驮往购销店,彩带般的盘山公路上,满载棕片、棕制品的汽车隆隆奔驰,源源不断运往内地。来到山区,只见路边寨旁,沟沟岭岭,棕榈成林。婀娜多姿的棕榈树,亭亭如华盖,枝枝紧相连,茁壮挺拔,清翠碧绿,十分壮美。这里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棕榈真多呵!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近年引入国内的昆士兰瓶树形态特征、引进现状,病虫害发生状况,对引起昆士兰瓶树死亡的干腐病进行研究,观察了干腐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开展了昆士兰瓶树干腐病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昆士兰瓶树干腐病病原菌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用"干腐灵"进行防治,半年后治好感染干腐病的昆士兰瓶树,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提出预防昆士兰瓶树干腐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油橄榄干腐病的症状是树干的韧皮部发生局部变褐坏死。该病最初症状是树皮产生凸起的小水泡(见图1),继之呈块状坏死、开裂(见图2),并逐渐扩大蔓延,至环绕树干(或枝)一周时,整株(或枝)死亡。干腐病在我省引种油橄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些引种点发病率达50-85%。为弄清发病原因,找出防治方法,我们自1977年开始对该病进行观察试验。试验地设在油橄榄干腐病发生比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14.
藤县各级党政领导,采取措施,发展玉桂生产,全县玉桂面积达157114亩。1980年至1988年的9年里,全县种下玉桂80229亩,比1949年至1979年30年间种下的玉桂72330亩增加了7999亩。桂皮产量1987年达22678担,比1986年增加12365担,增长1倍多,比历史最高年产的1974年增加5565担,增长3成多,按1987年每担收购价260元计,桂皮收入3876280元;1987年桂油产量647担,  相似文献   

15.
贝奥雄性不育灭鼠剂防治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和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试验表明,防治棕背采用1次投药11.25 kg/hm2,防治效果达83%以上;防治大沙鼠用"贝奥"母粉与饵料(胡萝卜+香油)1.25∶1 000配制为推荐量。  相似文献   

16.
邓双文 《森林与人类》2001,21(12):32-32,35
“叶似新蒲绿,身为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这首五言古诗,短短四句便把棕树的形态、特征和风格描写得活龙活现,令人叫绝。棕树,学名棕榈,属棕榈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山海经》中就有“石翠之山,其木多棕”的记载。《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说,棕片“可织衣、帽、褥、椅之属,大为时利”,棕片织绳,“入土千岁不烂”。棕榈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植物,在我国南方有“千株桐、万株棕,世代儿孙吃不穷”的说法。《本草纲目》还说,采取棕片“每岁必两三剥之,否则树死,或不长也。”群众赞扬棕…  相似文献   

17.
<正>可可(TheobromacacaoL·)在印度南部喀拉拉、卡纳塔克和泰米尔那德各邦广泛种植,由棕榈疫霉菌(PhytophthoraPalmivora)引起的黑果病有较大的经济上的重要性。可可不同品系类型对棕榈疫霉菌侵染的感病性是不同的。本研究是棕搁疫霉菌对十九个可可品种荚果伤侵染的反应。对可可树上接近成熟的果上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培养了七天的棕榈疫霉菌的菌园块,接种后  相似文献   

18.
棕榈大弄蝶是害棕榈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经过几年观察和防治试验,摸清了棕榈大弄在湖南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虫苞内越冬。根据幼虫集中害的特点,经防治试验,一个半劳力一天可消灭100-1500个虫苞,或羽化前割棕片,幼虫随叶带走。  相似文献   

19.
用密植加农作措施,以1—5年为轮伐期,建立人工速生丰产林基地,象收获庄稼似的收获木材,为造纸工业和人造板工业提供木材原料的做法,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颇为流行。这种速生林的种苗通常是采用各种杨树和柳树的无性系一年生苗,定植密度每公顷达2.2—3.7万株。西德在海拔115米,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降水量345毫米条件下培育17个杨树无性系丰产林:用1—2年生苗本按0.3×1.5米株行距定植后3年内进行2次皆伐(定植后第2年秋后和第3年秋后各进行1次);单株平均绝干木材产量1.3公斤,每公顷可收获71.2立方米木材(其中第一次皆伐占59%,第二次占41%)。加拿大采用了欧美各国的30个杨树无性系,按照0.3%0.9米的株行距定植2年后,有的苗木高度达5.2米。胸高直径达3.3厘米;每公顷木材产量达161.4立方米。用这种杨树木材制成的纤维板(硬质)的理化性质和机械强度都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在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波兹南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省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种质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取40个县市进行优树选择。采用绝对值法,制订了优树选择标准:树高2m以上,胸径≥13.4cm;冠幅≤2.72m;棕片长度≥42.8cm;叶间距1.7±0.5cm。共选择出优树35株,其中雌株18株,雄株17株,入选率为5.83%,为该树种的遗传改良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