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公牛蹄角质不断生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种公牛在长期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易发生蹄变行、蹄裂和肢蹄跛行病发生,当跛行症状明显,站立困难时,严重影响采精爬跨。如防治不力,则减少种公牛使用年限,甚至过早淘汰。1蹄病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饲养种公牛已有3  相似文献   

2.
牛蹄是支撑牛体的基础,牛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奶牛由于营养充足,蹄角质生长快,尤其在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致使牛蹄变形的较多.奶牛体重大,蹄变形不仅造成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肢势异常和其他肢蹄病,严重者因运动困难影响产奶量和质量,被迫过早淘汰,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奶牛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牛蹄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牛的蹄形称为蹄变形,也叫变形蹄.  相似文献   

3.
<正>1蹄变形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趾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高正常蹄支,外观大而宽,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站立时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宜。翻卷蹄: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从蹄底面看,外侧缘过度磨损,蹄背部翻卷已变为蹄底,靠蹄叉部角质增厚,磨灭不正,蹄底负重不均,往往见后肢跗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呈"X"状。严重的病牛两后肢向后方伸延,呈拖拽式。根据临床表现,即蹄的变形情况,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4.
1蹄变形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趾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宽蹄,即蹄的两侧趾长度和宽度都超过高  相似文献   

5.
一、削蹄之目的 1.幼驹蹄形成斜断圆柱状,因站立基面较小,下踏时常左右摆动,蹄坐不稳,磨灭不正。宜定期削蹄矫正,使之生长成正蹄形。 2.跣蹄壮马,因使役蹄常磨灭不正。前蹄离地时蹄尖磨灭多,常成高蹄;后蹄着地时蹄踵磨灭多,常成低蹄。必须20—30天削蹄一次,予以矫正。 8.装蹄铁马,因蹄不与地面接触,蹄匣磨灭很少,常成延蹄。负重落在蹄后半部,压迫蹄踵,常诱发蹄球炎、蹄冠炎、球节捻挫及  相似文献   

6.
野马蹄是支撑野马体的基础,野马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野马的生产能力和发挥。野马的营养不足,蹄角质生长快,尤其是在饲养条件下,缺乏运动,野马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致使野马的蹄变形,野马体重大,蹄变形不仅造成运动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肢势异常和其它肢蹄病,严重者无法运动,长时间卧倒地,局部被磨烂或压,供血不足,坏死,感染,最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马匹承担乘挽驮载的劳役,必须有强健之蹄。但由于经常劳役,长途奔走,蹄角质容易磨损,故须装钉蹄铁加以保护。蹄铁的功用很多,主要有四:一是保护蹄匣,补充蹄角质之磨灭。经测验,健壮七岁军马,蹄角质磨灭程度超过其生长速度(每30天生长 7~9毫米,磨灭 10~12毫米)。二是矫正马的体型、肢势、蹄形和异常步。如马前躯低,前肢装铁可稍加厚,广踏可装半广幅蹄铁,倾蹄可装片侧蹄铁,追  相似文献   

8.
1削蹄的作用给奶牛削蹄能及时矫正蹄形,恢复蹄的正常生理机能;削蹄能减少蹄病的发生率;削蹄能减少奶牛的淘汰率,延长奶牛生产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9.
蹄变形常发生于奶牛,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又称变形蹄。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性提高,蹄变形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漏蹄又叫蹄叉腐烂,是指蹄叉角质的分解,严重时能引起蹄真皮发生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单蹄兽。1病因厩舍不洁,蹄叉角质长期受粪尿侵蚀;环境泥泞,久立湿地,湿毒侵害蹄部,日久腐烂成洞;运动不足,使蹄变成延蹄;蹄甲铲削过度,蹄踵过高,蹄底刺伤;装蹄不良等,都能造成蹄叉角质抵抗力减弱而发生本病。2症状跛行,虚行下地,敢抬不敢踏,行动相对困难。特别是在硬地转圈急行时,跛行加重。局部检查,发现蹄叉角质出现裂隙或烂成不同大小的空洞,由腐烂部排出腐臭的黑灰色液体。钳压蹄部,有明显的压痛。3方药清油适量、旱烟叶适量4治法4.1侧卧保定。4.2首先…  相似文献   

11.
我从青年时即学制蹄铁和装蹄,是一名老掌工。多年的装蹄工作使我认识到,役畜肢蹄病较多,约占外科病的半数以上。这些肢蹄病大多是因护蹄不良,角质延长、磨灭不正或削蹄装铁失宜而发生  相似文献   

12.
漏蹄 (蹄叉腐烂、白线裂 )是蹄底角质长期受粪尿浸渍引起腐烂分解的一种疾病 ,是马骡常发病之一 ,牛羊也常发生。严重者达角质深层 ,引起真皮发炎 ,分泌灰黑色恶臭液体 ,或充满灰褐色渣滓。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用双氧水、碘片治疗家畜漏蹄 4 8例 (马 8例、骡 1 4例、驴 1 3例、牛 8例、羊 5例 ) ,治愈4 5例 ,治愈率 93 75% ,效果良好。1 治疗方法将患畜保定在四柱栏或专用修蹄架中 ,固定好病肢 ,先用镙丝刀将蹄底部的粪泥清理干净 ,再用蹄刀削铲蹄底 ,使深部的病灶充分暴露 ,寻找病位 ,判定病性。经削铲蹄底部彻底暴露出腐烂、化脓创后 ,…  相似文献   

13.
硫酸锌治疗奶牛蹄底溃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蹄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临床上通常采用修蹄、浴蹄、局部处理和全身抗菌治疗等措施防治奶牛蹄病 ,但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De-mertzis( 1 973)、齐长明等 ( 1 999)曾报道硫酸锌对奶牛腐蹄病的治疗作用 [1~ 2 ] ,为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在贵阳市某奶牛场就硫酸锌对奶牛蹄底溃疡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及分组 根据蹄底病变和跛行情况对蹄底溃疡作出诊断 ,并对其严重程度给予评分。压诊时蹄底角质发软 ,动物有疼痛反应 ,运步笨拙者定为“ ”,记 1分 ;蹄底角质出现较小缺…  相似文献   

14.
蹄是牛的重要支柱器官。其坚实的角质壳,具有保护知觉部和支持牛体重的作用。蹄病影响牛的使用年限、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蹄病的防治在养牛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各种导致蹄病发生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简要地分析其致病机理,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奶牛卷蹄的矫正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具有坚实的角质趾壳。因此,具有防护机械损伤和支持体重的功能。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全身营养代谢障碍、肢势不正、不定期合理修削蹄、槽位过低、遗传等因素会引起蹄变形,蹄变形又是引起其他肢蹄病的重要原因。出现严重变形的牛蹄,趾轴和姿势发生异常,运动障碍,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和运动,奶产量骤然下降,最后只好淘汰。随着养牛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奶牛变形蹄发病日趋严重。为此,于2000年3月5日至5月25日,我们对某国营奶牛场210头泌乳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10头泌乳牛中有程度…  相似文献   

16.
1病因本病与牛年龄无关,厩舍和运动场不洁,肢蹄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削蹄技术不佳,不按时清洁蹄底或挖蹄;在放牧中由于碎石子或草木槎子等所引起的趾间外伤而引起;修蹄不及时,造成蹄角质过长,或修蹄时过削,蹄踵过高,使蹄叉开张机能减弱,蹄部血液循环不良。另外,可能在遗传上蹄质和蹄形不好的牛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削蹄     
近年来,奶牛蹄变形的发生较为普遍。我们通过对本场725头奶牛的调查统计,蹄变形牛有204头,变形率为28.1%。每年因蹄变形严重淘汰的牛只,占总淘汰牛只的21.3%。蹄变形多发、淘汰率高被认为是奶牛三大疾病(不孕症,蹄病、乳房炎)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削蹄实践与体会,谈谈奶牛的削蹄技术。  相似文献   

18.
牛蹄叉腐烂与年龄无关,是发病率最高的蹄病。发病原因:厩舍和运动场不洁,使牛肢蹄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工作人员削蹄技术不佳,不按时清洁牛蹄底或挖蹄;在放牧中由于碎石子或草木槎子等引起牛趾间外伤;修蹄不及时造成蹄角质过长或修蹄时过削,蹄踵过高,使蹄叉开张机能减弱,蹄部血液循环不良;另外,遗传上蹄质和蹄形不好的牛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19.
对马(20)、骡(10)蹄角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硬度、弹性,抗张强度、弹性模量均为蹄壁>蹄底>蹄叉;蹄底的磨耗大于蹄壁;蹄壁的磨擦系数大于蹄底;蹄壁纵向拉伸的抗张强度大于其横向拉伸,强度越大其伸长率越小;在相同压力下,蹄壁侧压弹性模量值大于纵压值,而蹄底侧压模量值则小于纵压值;蹄角质在材料力学上表现为一种各向异性的特点。作者认为,马、骡蹄角质物理性能的差异与蹄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