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节水灌溉综合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根据“可能──满意度”理论,研究了节水灌溉综合评价指标的合理度确定方法,提出了定性定量指标结合的节水灌溉综合评价理论与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的方案决策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熵—信息理论 ,构建了一个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 ,并将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综合评价中。应用效果表明 ,模型适用于任何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多目标多层次大型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 ,且方法简单实用 ,结果客观可靠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振广  曹祥华等 《灌溉排水》2001,20(3):70-72,75
根据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熵-信息理论,构建了一个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综合评价中。应用效果表明,模型适用于任何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多目标多层次大型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且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客观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节水灌溉项目的4种发展类型。阐述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后评价的3种常用评价方法,即调查搜集资料法、对比法和成功度法,提出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包括立项决策指标、前期工作后评价指标和建设工程实施后评价指标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理论及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罗金耀 《灌溉排水》1998,17(2):16-21
在提出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理论及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项目综合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捷  吴玉芹  史群 《排灌机械》2004,22(6):21-23,40
我国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尤其节水灌溉综合后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节水灌溉项目综合后评价是将所评价的节水灌溉项目,利用一定的方法,最终求出一个可用于评估比较的综合评价值。为达到此目的,该文提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指标合成法加成功度法求综合后评价,评价结果科学合理,方法简便实用。该方法反映了各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状况,使得节水灌溉项目综合后评价可尽快地推展开。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定性指标量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路振广  曹祥华 《灌溉排水》2001,20(1):55-59,77
针对节水灌溉工程涉及因素的复杂性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研与咨询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定性指标提出量化方法,以此作为多准则综合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节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以及效益、作用,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甘肃省1996年以来完成的77个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评价对象,从节水灌溉内涵出发,在全面分析基础上,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成功度等方法构筑出6层次、16类、70项单因子指标的节水灌溉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项目执行过程、运行管理机制、技术适应性、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分析、目标与可持续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节水灌溉项目的后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节水问题是我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战略化问题。针对节水灌溉方案优选过程中大量的不确定信息与工程风险,提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TOPSIS法的节水灌溉工程方案优选模型,分析了区间直觉模糊环境下节水灌溉工程作为复杂系统的特殊性以及优选模型的应用优势,充分利用原始信息,在属性权重未知的情况下将信息熵与区间直觉模糊集相结合求出属性权重,对传统熵权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最后,结合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优选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中主观因素影响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2.
对3种节水技术模式以生产上的常规灌溉模式为对照进行了技术优属度评价,以期为黑龙港平原主流节水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模糊集理论和熵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数学模型,对节水技术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港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节水技术模式从优到劣排序为:春2水模式、传统模式(对照)、春1水模式、免春灌模式。春2水模式适宜在黑龙港平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井渠结合灌区缺乏节水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突出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出了计算机辅助评价决策系统,该系统在国家节水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山东威海井渠结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区"应用表明,系统确定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可靠,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对于不同类型灌区节水效果评价及项目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适合贵州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根据系统学理论,采用专家咨询法,划分灌区续改建项目的效益指标结构,运用AHP法、熵值法,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赋权,并运用MATLAB等软件计算。研究得出续改建项目的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以及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综合集成权重,并且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较好的平衡了主客观的差异,较为合理的体现贵州灌区的现状。贵州灌区建设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指导今后的项目评价,总结前期工作经验,为灌区实现现代化农业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成为破解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途径,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尤为重要,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选择研究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难题亟待解决.通过分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绩效评价和风险等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影响因素指标选取较为随意,偏重性较强,缺乏一套规范、科学的指标选取标准;综合绩效评价层次众多,动态变量和不确定性因素波动大,社会绩效和生态环境绩效难以量化,缺乏统一公认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与其配套的实用评价模型;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的选择受到众多风险因子制约,其风险因子分类识别较为复杂,选择风险与灌溉绩效之间的定量关系难以确定等问题,并对未来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方崇  张春乐  陆明本 《节水灌溉》2011,(2):52-54,65
针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OPSIS评价方法.为了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引入信息熵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方便,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7.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可行性,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技术、工程、管理、环境及效益组成的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特点,采用指标体系法建立了定性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具体的农业高效用水工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既受水资源制约,又受经济条件、社会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的原理,结合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特点,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模糊评价模型。以宁夏青铜峡灌区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以及节水灌溉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效解决节水灌溉项目方案选择困难得多属性复杂决策问题。【方法】基于VIKOR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优选方法,使用目标差值率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利用改进的CRITIC法进行客观赋权。【结果】通过对实际案例应用进行分析,并与其他优选方法作对比,当VIKOR法的决策系数取不同值时,得到的排序结果分别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物元模型结果完全一致,得出的最优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了将VIKOR法应用到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优选中是可行的。【结论】VIKOR法具有原理简单、计算简便、分辨率高、结果稳定性强等特点,并且决策系数可以根据项目研究意义和决策者的意愿进行调整,增强了VIKOR法操作的灵活性和结果的可靠性,该方法也可以在类似工程方案优选与评价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科学评判灌区的综合应用,实现灌区的利润最大化,农民纯收入大幅提高,需要对灌区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首先将德尔菲法和模糊分析法相结合,引入信息熵进而计算获得的结构熵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综合赋权,赋权值后再引入密切值决策法对大型灌区洛惠渠灌区2007—2012年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洛惠渠灌区在2007—2012年的密切值分别为2.719 2,2.205 1,1.311 7,0.485 5,0.188 8,0.000 0,运行状况越来越好;相隔年数密切差值为0.514 2,0.893 3,0.826 3,0.296 7,0.188 8,运行状况趋向稳定.基于结构熵权—密切值法的评价研究结果与拉开档次—集对分析法、灰色关联理论—TOPSOS法的评价结果都大体相同,都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灌区运行的状况越来越好,且更加精确,这也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实际发展状况.该方法计算简明,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