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东 《农家顾问》2005,(8):51-51
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池塘秋管理应抓好几点:①投饵。9月前是鱼摄食生长旺季,主养吃食性鱼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再投喂精饲,日投饵量约占鱼体重3%~6%。10月后日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上旬。鱼种池可晚停食。②施肥。以滤食性鱼为主养鱼的池塘,  相似文献   

2.
<正>1.合理投喂秋季前期水温适中,是鱼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数量,每天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池鱼重量的3%~5%,同时饲料质量也要相对提高。进入10月以后,随着水温逐渐降低,可适当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日投饵1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旬,特别是一些鱼种池,晚停食是晚秋管理应强调的  相似文献   

3.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在7℃~32℃范围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鱼、鳊鱼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进入5月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存塘鱼体重的50%;7月~9月,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定为存塘鱼体重的80%.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草量亦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4.
(续第3期第32页)6.种养管理泥鳅的饵料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谷糠、瓜果、蔬菜和颗粒配合饵料等。饵料要青、粗、精结合,搭配投喂。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3%~5%。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每次投喂的饵料量,以1小时吃完为宜。超过1小时应减少投喂量。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不投喂。投喂地点选在鱼沟和鱼溜内,每天2次,上午和傍晚各1次。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河蟹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希望能吃上“大、清、满“的河蟹.要想养出大规格、高品质的商品蟹,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四定投饵河蟹是杂食性动物,尤喜动物性饲料.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搞好饲料搭配与组合.日常投饵要做到(1)定时: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全天量的20%~30%;下午4~6时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全天量的70%~80%.(2)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新鲜,品种要多样化,避免投喂单一的饲料,一年里的前、中、后期总的原则是要做到“两头精,中间青“,使河蟹能够均衡地摄入各种营养.(3)定量:日投饵量为河蟹体重的5%~10%,具体可根据气候、水温、河蟹摄食等情况灵活调整.(4)定点:一般每口池塘可以固定4~8个投饵点,便于及时观察、检查河蟹摄食情况.……  相似文献   

6.
1.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一台自动投饵机,可投喂面积达2.6~3.3公顷的精养池塘一个,每天节约1~1.5个劳动力,年节约成本2000元左右。2.提高出塘鱼的均匀度通过使用自动投饵机喂养的主养鲤、鲫鱼池塘,鱼的出塘规格、个体差异明显好于人工投饵的池塘。3.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由于投饵机投喂面积大,投喂均匀,颗粒料浪费少,投饵机投饵的池塘饲料系数明显降低,一般比人工投饵的池塘饲料系数低0.1~0.2。4.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池鱼发病率使用自动投饵机喂鱼的池塘,饲料利用率高,散失到水体中的饵料较少,同时鱼吃食均匀,减少鱼的暴食和吃食不足…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水温较高,是鱼虾蟹生长育肥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同时也是病害高发期,因此,加强夏秋季生产管理十分重要。1.加强投饵。7~9月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配合颗粒或其它精饲料,日投2~3次,投饵  相似文献   

8.
三、池塘养殖 1.投饲投喂沉性配合颗粒饲料,日粮占虾体重的6%~9%,分2次投喂.饲料投在池塘四周浅水处,具体投喂量根据水色、天气、水温及虾的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9.
三、池塘养殖 1.投饲投喂沉性配合颗粒饲料,日粮占虾体重的6%~9%,分2次投喂.饲料投在池塘四周浅水处,具体投喂量根据水色、天气、水温及虾的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0.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鱼的食欲渐趋旺盛.做好成鱼池的春季管理,是夺取全年成鱼高产的重要环节.1注意投饵施肥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大.根据鱼的生理特点,春季成鱼池的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投喂的方法是先投喂精饲料,以后逐渐投喂人工栽培的青饲料和鲜嫩草.饲料要投喂在固定的食台上,每天上午投喂1次或上、下午各投喂1次.  相似文献   

11.
7.投饲①以养鲢鱼、鳙鱼为主的池塘,除保持适宜肥度外,还应适当投喂一些青草、饼粕或配合颗粒饲料等,供摄食性鱼类摄食.精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摄食性鱼体重的1%~5%.使用配合颗粒料应符合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要求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25%~28%.②主养鳙鱼的塘,在生长季节还可投喂适量的鳙鱼专用料,以加快鳙鱼生长.  相似文献   

12.
邵焕武 《新农村》2001,(4):15-15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处于半休眠状态的鱼类开始游动、觅食。为夺取塘鱼高产,成鱼春季养殖要抓好七项工作。1.施肥池塘水温达5℃以上时,就应施肥,以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一般每亩塘面,可泼洒人粪尿50~100千克,或畜粪150~250千克。施用化肥时氮、磷、钾三种肥料有效成分的比例以1∶1∶0.5为宜。2.投饵池塘水温升至10℃以上时,草、青、鲂鱼开始采食。精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每100千克鱼重3~5千克。饲草投喂量应以4小时内吃完为度。  相似文献   

13.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  相似文献   

14.
2.投饵管理龙虾是杂食性的,尤喜食水生动物性饲料。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皤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每天投喂饲料2次,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因小龙虾有晚上摄食的习性.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1/3,下午喂2/3。5~10月份日投喂量占存塘虾总重量的5%~8%,可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春季和晚秋水温低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一天投喂1次。  相似文献   

15.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发病率也与摄食强度紧密相联。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严格确定日投饵量。早春时节,水温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鱼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增,以防投草过量造成疾病。5月份以后,水温升到15-20℃,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80%。  相似文献   

16.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2~3亩为宜,水深1~1.5米,底泥10~20厘米.水源清新无污染的河道水,注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备投饵机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一台,有充足的电力保障.不配备投饵机的池塘可采用人工投喂.  相似文献   

17.
<正> 1 饲料投喂。鲢、鳙鱼以池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草鱼、团头鲂以青饲料为食,鲫鱼以鳖、鱼的残饵等为食,并都辅以部分配合饲料,投喂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大致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存塘吃食性鱼体重的3%~5%,青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草食性鱼体重的10%左右。鳖的饲料主要有螺蛳、鲜杂鱼以及配台饲料等,饲料投喂在食台上,每灭上午9时左右投  相似文献   

18.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下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Logistic曲线和蜕壳规律,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结果表明,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大豆、玉米等)的综合饵料系数分别为4.5、1.0、0.6.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可以做好全年饵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可得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9.
1.培肥池水在入冬前应加强对亲鱼池施肥,一般每周每 667平方米(1亩)水面施腐熟人畜粪肥 500公斤左右(其中鲢鱼池施人粪肥约占施肥总量的 70%,畜粪肥约占 30% ; 鳙鱼池以牛粪为主,用量占 70%,人粪占 30%), 使水色转深,以达到肥水养鱼的目的.入冬后,还应少量补施肥,补施肥应遵循 “ 少量多次、不断补充 “ 的原则进行.此外,在秋季雷阵雨前后或天气闷热低压时应停止施肥,以免造成亲鱼泛池.   2.合理投饵秋季由于水温降低,草鱼摄食强度逐渐下降,青料来源相对不足,因此,应以投喂豆饼、麦麸、玉米等精料为主.同时为促进亲鱼摄食,精、青饲料应分开投喂,一般早上投喂青料,投喂量占亲鱼体重的 30% ~ 50% ; 下午投喂精料,投喂量占亲鱼体重的 2% ~ 3%.进入冬季后,精料的投喂量应减少,一般在水温较高时隔天投喂,水温低时则 3天投喂一次.青鱼以投喂蚌、蚬肉为主,辅以豆饼等精料 .……  相似文献   

20.
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网箱设置网箱由聚乙烯制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在2~3厘米,网底网目为1.5厘米,网箱的规格以12~24平方米为宜,箱深要求2米.   用楠竹或木条制作框架,将网箱安置于框架内,用圆柱体的泡沫作浮子,网箱底部用鹅卵石作沉子,让网箱随水位涨落而升降.网箱设置水域的水质要求活爽,溶氧较高.在鱼种放养前1周将网箱放入水中,使网箱壁粘附藻类,减少鱼体被擦伤.网箱之间的距离为2~3米.   2.鱼种放养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始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低,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箱前需用10克/米3孔雀石绿或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网箱养殖黄颡鱼密度一般在100~150尾/米2.此外,可适当搭养一些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以充分利用饵料,净化网箱水质.   3.饵料投喂黄颡鱼为肉食性鱼类,可以投喂小鱼、小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菜饼、麸皮、豆渣等植物性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点和下午4~6点各投喂1次.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6%.   4.日常管理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以调整投饵量.定期(一般5~7天)清洗网箱和周围的附着物,保持水体的对流.检查网箱是否损坏,防止逃鱼.另外,注意水位的变化,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5.适时捕捞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从8月初开始分批起捕销售,商品鱼规格一般可达到200克/尾以上,养殖效益约为40~50元/米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