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是我县桑树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我县各地不同程度都发生了此病,特别是长山河桑带和县蚕种场为害严重,不但影响当年的秋蚕生产,而且影响来年的春蚕生产和病害的再次侵染发生及扩展,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为此今年春季我县建立了桑细菌性黑枯病防治协作小组,对目前推广防治桑细菌性黑枯病常用药剂,采取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不同用药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把桑细菌性黑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桑树黑枯性细菌病是国内外严重病害之一。从八四年开始,已在我县主产蚕区的石船、龙兴、木耳、两路、洛碛等地三十八个乡造成严重危害,损失较大。据产茧之冠的舒家乡调查,八四年全乡共有桑树864350  相似文献   

3.
<正> 桑树黑枯性细菌病是国内外严重病害之一,1991年春该病已在我县广泛流行,春季损失桑叶15%以上,给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我们从1992年起对该病的分布状态,发生规律以及相关的诸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用其结果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使该病在我县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4.
桑病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平 《四川蚕业》2001,29(3):28-29
<正>我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是多云雾、少日照、湿度大、风力小的地区,易发生多种桑树病虫害。近几年来,我县通过桑树病虫普查统计,常见的桑树病害有10种,虫害有33种,其中为害成灾的桑病有三种:桑细菌性黑枯病、桑褐斑病、桑断梢病;成灾性害虫有八种:桑瘿蚊、桑螟、金龟子、桑蓟马、桑尺蠖、卷叶蛾、桑粉虱、红蜘蛛。我县在七十年代前桑树大多比较零星分散,  相似文献   

5.
桑芽枯病常与桑拟干枯病并发,是桑树枝干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为害春叶,影响蚕茧生产.我县苏庄乡的苏庄村、官亭村、西古堆村;十里乡的西峪村、东峪村等地发生严重,尤其是1999年春季发生更为惨重,成片桑园发病,无法饲养春蚕.  相似文献   

6.
魏艳  李芬 《广西蚕业》2010,47(1):14-17
桑橙瘿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是一种以幼虫吸食桑枝顶芽汁液的微体害虫。危害轻时每芽分布1~2虫,顶芽歪曲,生长受阻(但仍可继续生长);危害严重时,每芽分布有3头虫以上,顶芽黑枯、腐烂,枝条层层分叉,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该虫自1987年首次在我县发生危害以来,曾多次暴发,是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也是本地区目前为止最难预测、最难防治的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7.
潘士祥 《北方蚕业》2003,24(4):40-40
2002年4月24日~25日,我县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晚霜危害,致使1933hm^2桑园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重度冻害桑树已萌发的桑芽、叶全部冻枯,中度冻害的桑树桑条顶端的1~3叶冻枯,轻度冻害者叶尖、叶缘发黄。冻害初期表现为嫩叶失水继而发黄,一周后变黑腐烂。冻害程度以洼地块、树型低、重剪梢、风口地边桑、发育早、发芽率高的最为严重。遭受此次严重的春季冻害在我县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正> 桑瘿蚊幼虫是危害桑树嫩芽和新梢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县危害猖獗,轻者顶芽弯曲,重者顶芽枯死止芯,被害桑树常引起黑枯性细菌病发生,特别是低洼、潮湿、阴蔽背风和杂草丛生地带发生。去年春季柏丫镇部分社、组桑树被桑瘿蚊危害,有71%的桑枝产生烂头,止芯率达95%,秋季扩展到29个乡,其中有15个乡被害面占42%以上。全县损失桑叶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9.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土名烂头病,常见有黑枯型和缩叶型两种,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春秋两季遇长时间阴雨和高温就会大面积发病。一般春季多发缩叶型桑疫病,夏秋季多发黑枯型桑疫病。自2002年以来,桑疫病在全区重点蚕区均有发生,以黑枯型桑疫病为主,并呈逐年蔓延上升之势,已成为我区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叶大量减产,严重的整株枝条枯死,对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忠兵 《江苏蚕业》2007,29(3):27-28
<正>桑疫病为桑树一种细菌性病害,常见有缩叶型和黑枯型两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如皋市发生以来,近几年呈逐步蔓延之势,已跃升为如皋市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园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田块甚至无法再进行生产。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区域呈东重西轻、北重南轻走势,发生季节呈春轻秋重的状况,虽然各季缩叶型和黑枯型都有发生,但春天多以缩叶型为主,秋以黑枯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春天桑树发芽后开始发病,夏秋期高温季节发病严重,7~8月为发病盛期。近年来该病在长江流域蚕区屡有发生,为害程度严重,同时易发生蔓延。严重田块,病  相似文献   

12.
<正> 桑树象虫是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桑树受害损失严重。经过1994年以来的调查研究,初步探明了桑树象虫在我县的发生种类、分布情况、生活史、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桑疫病(黑枯型)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蚕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近年来在浙江省嘉兴地区广为流行,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病流行的规律和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0年至1982年在发病严重的钱塘江边、太湖边及绍兴、海盐等蚕种场对该病的流行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 桑树黑枯性细菌病是国内外严重病害之一,近年来在重庆市主要蚕区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造成很大损失,如年产茧过4万担的巴县,由于该病病梢率达23.1%以上春叶损失20%,而且全省川东、川北、川南等主产蚕区均有报导,成为影响我省蚕茧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庆市科委下达课题后,协作组开展了  相似文献   

15.
桑树细菌性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树细菌性疫病即桑疫病有缩叶、黑枯两种病型,是桑树的主要病害。缩叶型:发生在桑树的枝叶上。病菌从气孔侵入叶片时,常引起点发性圆型病斑,病斑中央裂开,呈穿孔状;病菌从叶柄叶脉的维管束侵入时,引起叶脉变褐,叶子向背面卷曲皱缩呈缩叶状,严重时病叶脱落。病菌侵染到新梢时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缩叶型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们在研究桑树细菌性黑枯病过程中,1978年又在苏、浙等省的桑园内发现呈缩叶症状的病害,並分离到一些性状极为近似的病原细菌。本试验对这类病原菌的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性状作了系统鉴定。此外,还对这类病原菌与桑细菌性黑枯病菌的抗原关系及两类细菌所致桑病症状的差异、消长规律等作了调查和分析。初步认为,这两类菌是Pseudomonas mori种中的不同菌系,所引起的病害应是桑细菌性黑枯病中的两种不同病型,凡表现黑枯症状的称黑枯型病,表现缩叶症状的称缩叶型病。  相似文献   

17.
桑树主要枝干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兴琼 《四川蚕业》2007,35(3):27-29
桑树枝干害虫在我县桑园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年来在我县发生为害严重的枝干害虫主要是桑天牛、黄星天牛、桑介壳虫、桑蛀虫等,它们为害桑树枝干的木质部和皮层,影响桑树体内水分和养分的传输,造成枝条折断、干枯,树干上形成孔洞,从而引起桑树生长发育减弱,  相似文献   

18.
桑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分为黑枯型和缩叶型,是目前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黑枯型,在射阳县已困惑数年之久,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射阳县从2006年春季开始,进行了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防治药品的筛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目前该病在射阳已基本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 桑树病害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00多种,按桑树被害部位分为全株性病害、芽叶病害、枝干病害、根部病害和桑椹病害五大类。我省当前主要的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细菌性黑枯病、桑赤锈病及桑里白粉病等、  相似文献   

20.
桑瘿蚊是危害桑树桑芽的主要害虫,1988年在南阳地区发生零星危害,到1991年在淅川、邓州、社旗等地区大面积暴发成灾。桑瘿蚊以幼虫寄生顶芽幼叶间,以口器锉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造成顶芽弯曲、凋萎、黑枯、腐烂、脱落、枝条封顶。连续危害后,使桑树侧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