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丹  付玉嫔  杨卫  祁荣频  吴涛  徐亮  尹艾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17-3219,3230
[目的]研究氮、磷营养对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沙培盆栽试验,设置低氮、低磷、缺磷3种营养液处理水平,以平衡营养液处理为对照,研究云南松幼苗针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及其幼苗生物量的变化。[结果]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松针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下降;缺磷、低磷处理时,云南松幼苗松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尤其是缺磷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对照的2.3倍,低氮处理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以磷的缺乏时更为明显,而氮的影响相对较小;对生物量的影响则表现为,氮、磷缺乏时,云南松幼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全株干重均比对照低,但差异不显著,根冠比则不同,缺磷、低磷时根冠比高于对照,低氮处理时则低于对照。[结论]磷缺乏比氮缺乏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影响更明显,云南松幼苗对氮胁迫比对磷胁迫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菌糠配比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采用菌糠制备育苗复合基质在番茄育苗上的应用效果,以金针菇菌糠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比例替代草炭土和蛭石进行育苗试验,测定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干物质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和处理3育苗效果均优于CK,处理3育苗效果最好,菌糠:草炭土:蛭石比例分别为:50∶30∶20,株高、茎粗、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株高、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10.6%、8.5%和8.7%,且差异显著(P0.05)。菌糠可以以一定比例替代草炭土和蛭石作为番茄育苗的基质。  相似文献   

3.
矮壮素对一串红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839-839,88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喷施一串红穴盘苗对其植株高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全株干重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0.01%、0.02%、0.04%CCC均能明显抑制一串红穴盘苗的株高,使其株型紧凑,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叶色浓绿。其中,以浓度0.02%CCC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LED光质对竹柏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竹柏幼苗光合作用特性及补光培育技术。[方法]基于LED光源,研究红光、蓝光、白光对竹柏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1)白光处理下竹柏的生长效果较差,株高、地径、叶片指标均低于红光和蓝光;(2)蓝光处理下竹柏叶片的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叶片具有阳生植物的特性,其中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白光处理高17.51%和24.37%,净光合速率比红光处理高823.08%;(3)红光处理下竹柏地径、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增长量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其中地径、株高、叶片数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白光处理高326.67%、92.75%、100.00%、111.03%,叶面积增长量比蓝光处理高214.29%。[结论]综合比较竹柏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光合作用效果,红光最有利于竹柏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在本试验中,以草炭为基质,添加等量的KH2(PO4)、尿素、FeSO4、CaCO3等肥料,再加入不同用量的缓控释长效剂,对其在黄瓜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处理(缓控释长效剂1g)中黄瓜秧苗株高、茎粗均优于其他处理,另干物质积累效果好,可以增大叶面积,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使根冠比及壮苗指数增大,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高分子化合物与复合肥互作对小麦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将高分子材料与肥料复合,并采用大田小区模拟对比的方法,通过观测植株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以及产量变化,分析和评价研发的高分子肥料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施用材料的处理PNPK比其他处理提高株高达4.43%~25.09%,叶面积指数最大值能提高33.61%~95.6%,提高叶绿素含量6.69%~25.07%,施用改性高分子肥料有利于小麦的生长;相同营养条件下施用高分子材料能提高小麦各部位干物质积累,同时能提高产量10.08%~24.71%。因此,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施用改性高分子肥料PNPK能显著提高小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以及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在荫蔽度高、养分竞争激烈的成龄胶园中打顶对间作五指毛桃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施肥打顶、施肥打顶与施肥不打顶3个处理,研究打顶对五指毛桃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五指毛桃的株高、茎粗、根粗、全株生物量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SPAD值及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降低(P0.05),而根冠干质重比、植株整株含水量、地上部含水量及根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与施肥不打顶处理五指毛桃相比,施肥打顶的五指毛桃株高降低22.92%,地上部生物量降低了41.67%,地下部生物量降低了11.83%,收获时带走的氮、磷、钾总量分别降低29.40%、22.78%、22.58%,表明打顶降低了植株高度,促进了干物质往地下部分配与积累,提高根部产量比例;减少收获时植株带走的氮、磷、钾总量。因此,在荫蔽成龄胶园中间作五指毛桃,打顶处理可以促进干物质往地下部分配与积累,增加根部产量比例;减少收获时植株带走的养分损失;降低风害。该研究为高荫蔽度和高养分竞争条件下生长植物的打顶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五指毛桃在成龄胶园中合理间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施方式下胡麻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单施低氮75kg/hm2和单施中磷150kg/hm2时胡麻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最大,日均增加量分别达44.11mg/d,46.16mg/d,较不施肥分别提高22.84%和28.70%.配施氮磷均为150kg/hm2胡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最终积累量最大,日均增加量达49.30mg/d,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达4.95g,分别较不施肥提高了37.44%,37.03%.根、茎、叶、非籽粒、籽粒干物质的最终积累量和分配比率最大的处理分别为单施低磷(75kg/hm2)、施中氮(150kg/hm2)和高磷225kg/hm2、施中氮和低磷、单施中磷、施氮磷均为150kg/hm2,且单施低氮叶物质对籽粒的转移率和贡献率最大,较不施肥均有显著提高.施低氮和中磷胡麻的产量最大,达2 200.00kg/hm2,较不施肥提高36.43%.可见,150kg/hm2氮和150~225kg/hm2磷配施时胡麻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干物质最终积累量和分配比率、产量均达最大.  相似文献   

9.
烯效唑浸种对谷子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谷子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后,谷子幼苗苗高明显受到抑制;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增加;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同时POD和SOD活性提高,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下降.说明烯效唑浸种有助于谷子壮苗和增强抗逆性,5 mg/L烯效唑浸种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以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偏施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对番茄干物质的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大于单施无机肥处理,株高、茎粗增幅分别达3.17%~10.27%和3.59%~18.80%。始收期番茄干物质显著增加,主要分配到果实和叶片,而分配到根的比例最低。平均值分别为55.34%、25.79%、16.61%,而根中比例为2.26%。长期单施无机氮肥或配施P、K肥都可以显著地提高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特别是配施K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配施K肥处理的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小于配施P的处理,表明施K能促进气孔开放,加强蒸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5个胭脂萝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施磷、施氮、施钾、施氮和钾、施磷和钾、施磷和氮、施氮磷钾及不施肥)对胭脂萝卜成株期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色素含量性状外,不同施肥处理对胭脂萝卜成株期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不同胭脂萝卜品种有不同的需肥特点。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胭脂萝卜的株高、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促进胭脂萝卜的生长,施用磷肥和钾肥对胭脂萝卜主要性状影响不大。在胭脂萝卜施肥中,应主要施用氮肥,不施用或少施用磷肥和钾肥,结合不同品种需肥特性,施用不同量的氮肥。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油茶"华硕"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金正大、喷施宝、够美等3种水溶性肥料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溶性肥均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其中株高和地径增长幅度为21.44%~48.79%和17.88%~32.03%,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根冠比和总根长平均增幅为:23.06%、48.75%、21.02%和79.52%;叶绿素含量增长幅度为11.32%~37.74%,其中4%的够美增幅最大,为49.06%;3种水溶性肥料的使用显著提高了苗木的氮、磷、钾含量,其中以够美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菜的施用效果,探讨提高油菜养分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的肥料类型。[方法]采用控释肥、多功能肥、习惯施肥等不同类型肥料处理,研究了花期油菜对不同类型肥料在生长、光合、荧光等方面的特征响应以及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控释肥和多功能肥料能够显著提高花期油菜株高、根茎粗、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净光合速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等生物学、光合及荧光参数,从而增加了油菜的抗性和产量。[结论]控释肥和多功能肥料均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对油菜增产具有显著效果,但多功能肥料的作用效果优于控释肥。  相似文献   

14.
肥料运筹对喀斯特山区覆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是调控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以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为重点,在栽培措施优化前提下,以优质高产玉米PZH-15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各肥料处理对覆膜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15 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覆膜玉米植株的株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覆膜玉米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栽培措施条件下,将施肥量从315 kg/hm2降至270 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增强,但处理间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在P 135 kg/hm2、K 203 kg/hm2、N 270 kg/hm2情况下,且于抽穗期深施追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是调控覆膜玉米产量与生理基础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麻对不同耕作和施氮方式的响应,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耕作和施肥依据.[方法]通过二因素三水平大田试验,研究耕作和施氮方式对红优2号生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设3种耕作方式,A:免耕,B:垄耕,C:深松耕(深度30 cm);3种N肥施氮方式,T1:20%作基肥、80%作为追肥,T2:40%作基肥、60%作为追肥,T3:60%作基肥、40%作为追肥,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免耕时,AT1处理组合的红麻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垄耕和深松耕时,BT3和CT3处理组合的株高、茎粗、皮厚等农艺性状及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地上部干重等产量性状均达最大值;与免耕相比,深松耕的生麻产量、种子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26.5%、19.1%和21.1%,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松耕组合40%作为追肥;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均达到最大值;深松耕组合60%作追肥,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 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都显著提高。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的处理与偏施氮肥的处理相比,各项指标提高最为显著。长期不施肥,玉米的穗粒数最低偏施氮肥可以提高穗粒数,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产量较高,高有机肥与高氮肥配施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不同蔬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效果。[方法]以不同稀释浓度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黄瓜、番茄、辣椒3种蔬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盆栽试验,观察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的黄瓜、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施用4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的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浸种处理的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差异。200、4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根长、株高、株鲜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均有显著提高。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处理黄瓜种子后,幼苗与对照相比,根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但株高、株鲜重、株干重无显著差异。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辣椒、番茄浸种后,与对照相比,幼苗根长、叶绿素含量、株高、株鲜重、株干重存在显著差异,但叶面积无显著差异。[结论]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应用蔬菜种子浸种;对提高发芽率和细苗壮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麻疯树基肥施用适宜深度,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深度(0、10、20、30 cm)对麻疯树云热-1号根、茎及叶生长、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比较,施肥可显著促进麻疯树各器官生长,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其中,在试验初期,地径和茎高随施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之后,地径和茎高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其次是施肥深度10 cm的。随施肥深度增加,4条侧根总长、1级侧根总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先增而后减,其中均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处理间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氮、磷及钾积累总量的差异显著;肥料深施(10~30 cm)也明显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可见,麻疯树基肥施用土层深度以20 cm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水稻根系在根袋处理条件下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品种粳籼89,设计水分和养分能自由通过而根系不能穿过的根袋[根袋d分别为3、4、5 cm,h为 25 cm],通过水培试验研究水稻根系在根袋处理后对不同光照强度条件的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水平条件下,不同根袋处理对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茎鞘贮存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对地下部影响较大.根袋处理后根质量和根冠比明显降低,而且根袋越小,降低得越严重.而遮阴处理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明显下降,根系体积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遮阴70%处理后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较大根袋处理(d=5 cm)的根系吸收能力均比不套根袋处理有提高的趋势,其中在抽穗期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分别增加57.7%、26.0%和41.5%,成熟期活跃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所占比例分别增加74.1%、58.2%,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郑单958为试材,设追肥施用方法 T1(常量施N,撒施)、T2(N肥减量,撒施)、T3(N肥减量,喷施)、T4(减N增P,喷施)、T5(减N增K,喷施)、T6(减N增P增K增微肥,喷施)6个处理,研究了微灌条件下不同追肥施用方法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4和T6处理可明显延缓玉米叶面积指数的下降和叶片衰老,降低透光率,延缓叶绿素降解和群体光合势下降,明显提高玉米吐丝后14 d以前阶段的玉米生长速率和单株干物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而T5处理可明显提高成熟期玉米的生长速率和单株干物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但不利于干物质运转。氮肥喷施较撒施肥效高,氮肥撒施仅13叶展追肥1次,虽然后期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但后期脱肥影响到产量的提高。生产上提倡氮、磷、钾和微肥少量多次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