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小麦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050S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调控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性敏感期用外源IAA,GA3和ABA处理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其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不育植株的不育度,提高可育植株的可育度;用乙烯利(CEPA)和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处理调控乙烯水平可以显著地改变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育性。  相似文献   

2.
以来源于农垦58s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8902s及其F1、F2群体为材料,通过不同光温和不同生态条件处理,研究了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的育性不稳定性和育性可转换性的遗传机理,结果表明:光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8902s的光敏核不育主效基因等位。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的育性不稳定性和育性可转换性可能均表现为微效基因的作用,且它们分别有独立的作用系统,环境温度对育性不稳定性和育性可转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 W6154S 等6个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杂种的花粉植株育性分离和表现情况,结果表明:(1)平均22.4%的 H_1代花粉植株具有光敏特性;(2)不同来源的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及其花粉植株对异常低温有不同的反应,其对低温敏感的时期为抽穗前8~13天;(3)通过花药培养能获得一些对光温条件反应较理想的变异体;(4)花粉植株的光敏核不育特性能稳定遗传。根据这些结果,阐述了花药培养是籼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具有优越性。同时讨论了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花培选育中的亲本选择和温度对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不同的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光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短光照可育,长光照不育的特性,对光长的要求有局限性,并需要一定的昼夜节奏.在诱导育性转换的作用中,暗期的作用比光期的作用更大。对部分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光温条件对光敏型和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作用的两个基本模式;同时,讨论了两系杂交稻制种与繁殖的季节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60Co-r辐照与NaN3复合处理及外加成熟胚培养,对得到的珍汕97A和HN5s育性恢复突变体突变率进行了比较,且对育性恢复突变体自交后代不育株的花粉败育类型、光敏不育株的不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经过诱变处理可以发生:1.不育株向可育株的转变;2.不育株的败育类型由典败向无花粉型、圆败及染败的转变;3.光敏不育株可转变为温敏不育株。由此提出光敏核不育系育性漂移主要是不育基因发生育性恢复突变,又在自交、杂交过程中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两系杂交稻后代花药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中,可产生25%以上的光敏核不育(株)系,并从中选育出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期明显、且具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新光敏核不育系93-920S和93-926S。总结出一套利用组培手段选育光敏核不育系的程序,利用该程序只需2~3年即可完成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玉米温光敏核不育新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春、夏两季分期播种的方法,选育出玉米温光敏核型雄性育性转换系。该转换系的雄性不育系具有雄穗分枝不着生小穗(小穗完全退化)的明显标志性状,可育形式雄穗分枝着生小穗,正常散粉,其育性表现受自身遗传基础和生态因子——温光共同作用。春播不育,夏播可育。不育性受核基因控制,为隐性性状,属一种新的雄性核不育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W61545、70015等一批灿粳核不育系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高海拔种植和人工控制光温处理试验,研究了光温条件对不同类型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61545为代表的灿型核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开花当时的低温和抽穗前的低温对育性同样有影响。以7001S为代表的枝型核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光照影响,低温影响小。抽穗当时的低温对育性没有影响;抽穗前遇低温,15~20天后才有反映。生育前期的光温条件对育性有积累效应,同时抽穗但不同播期的不育株育性有差异。在岳西县高海拔长日低温条件下种植的核不育系不育期相对缩短,不育性降低,特别适用于从F2代中选光敏适宜温度范围宽的核不育株。  相似文献   

9.
三系细胞质在两系法杂种优势的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两系法育种进行了细胞质方面的探讨。为克服目前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不稳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利用对低温较敏感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或者受细胞质控制的耐寒性雄性不育系作供体,借助恢复系为桥梁亲本,杂交 F_1与光敏核不育系杂交,分离选择。三个组合实验结果,F_2分离出不育株多,育性转换株少,不同组合间出现育性转换株频率差异大。这些选择的单株,育性转换明显,对低温不敏感,且光照较敏感,不育性好。可获得光周期效应大,温变性小,不育性似三系雄性不育系稳定的光敏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河北省的育性表现及其利用价值的研究。证明:1647S等4个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且育性转换期明显,可以直接利用;用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与当地粳稻良种配制的两系杂交稻组合F1的结实率正常,生育期适宜,株高适中,杂种优势大,产量高,其竞争优势一般为20%以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