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核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基立枯磷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制中浓度(EC50)为0.042 mg/kg,其次为多菌灵,EC50为0.044 mg/kg.相关分析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亚麻立枯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亚麻立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亚麻立枯病病原菌为Rhizoctonia solani kuehn,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供试的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试验表明,对亚麻立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立枯净、多菌灵、代森锰锌,其抑菌率分别为96.3%、92.5%、88.8%,其次,甲基托布津抑菌率为83.8%,甲霜灵,抑菌率为77.5%.  相似文献   

3.
选用8种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刺五加苗期立枯病主要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0%甲霜·福美双WP、17%多·福ZX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0%噁霉灵WP、50%福美双WP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0%多菌灵WP、80%代森锰锌WP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引起花椰菜苗期枯萎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方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期立枯病;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为L/D=16h/8h;室内药剂筛选发现50%乙蒜素水剂、63%恶霉蛋白水剂和特效灭萎灵粉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达到了100%、88.44%和75.98%;其EC_(50)值分别为233.87,0.965 9,1 348.96μg/mL.【结论】63%恶霉蛋白水剂是防治花椰菜苗期立枯病的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木霉菌的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研究了哈茨木霉T2菌株对3种病原真菌(齐整小核菌、立枯丝核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分析其对7种杀菌剂的耐药性,并探讨了哈茨木霉T2菌株与杀菌剂联用对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哈茨木霉T2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处理后120 h其对齐整小核菌、立枯丝核菌、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63.10%、65.64%和33.84%。哈茨木霉T2菌株对多菌灵的耐药性最强,EC50为4 345.32 mg/L。在浓度为800 mg/L时多菌灵对哈茨木霉T2菌株的抑制率为13.73%,当浓度在50 mg/L以下时抑菌率几乎为0。哈茨木霉T2菌株对代森锰锌、露星较敏感。[结论]哈茨木霉T2菌株与甲霜灵联用,能明显抑制齐整小核菌、立枯丝核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辣椒立枯病是辣椒育苗前期引起死苗倒苗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及安克锰锌等杀菌剂对辣椒力枯丝核菌生长的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辣椒立枯丝核菌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有效浓度有所不同,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安克锰锌的EC50分别为74.3833、54.1614、2130.9465、2.8660、7.1052、4.2576μg/ml。由此可以看出,多菌灵对辣椒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安克锰锌次之,普力克则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并比较分析了立枯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药剂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0%甲基立枯磷(EC)、2.5%适乐时(FS)、11%精甲·咯·嘧菌(FS)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28、0.107、0.344mg/L。就敏感性而言,棉苗立枯病菌对甲基立枯磷、咯菌腈、精甲·咯·嘧菌、丙环唑、多菌灵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药剂。因此在供试药剂中,甲基立枯磷、咯菌腈、精甲·咯·嘧菌、丙环唑、多菌灵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作有效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防治芝麻立枯病菌的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芝麻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氟硅唑和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最好,可作为田间防治立枯病的首选杀菌剂,其EC50值分别为氟硅唑0.000712849 mg·m L-1、多菌灵0.001064272 mg·m L-1。为田间防治芝麻立枯病选用化学药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棉花立枯病是影响新疆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筛选高效防病药剂,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方法】采用分属不同融合群的立枯丝核菌菌株作为供试菌,通过抑菌圈实验、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验证,对多种立枯病防病用药进行比较和筛选。【结果】12种药剂对棉花立枯丝核菌主要融合群(AG4)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12种药剂中,甲基立枯磷、GJJ、BL、卫福、代森锰锌、百菌清等8种药剂抑菌作用较好;9种农药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大小差异显著,同一种农药对不同融合群的毒力亦有一定差异,4种农药中对立枯丝核菌总的毒力及对棉花立枯病菌主要融合群的毒力较大,EC50<3 mg/L的药剂有GJJ、甲基立枯磷、BL、卫福;4种药剂的田间防病效果在大田最高防效达65%以上。【结论】12种药剂中4种药剂(GJJ、甲基立枯磷、卫福、BL)对棉花立枯病有较好的防效;GJJ、甲基立枯磷对棉花立枯病表现出高效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对峙培养,同时测定木霉菌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对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8株木霉菌进行了室内筛选;制备T-43木霉菌剂,对刺五加和五味子苗木立枯病进行室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木霉菌对苗木的促生抗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中,各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T-43对丝核菌的相对抑制系数为2.5;T-43发酵液对丝核菌的抑制率为71.15%,可以强烈抑制丝核菌的生长并具有热稳定性;绿木霉菌株T-43在显著控制刺五加和五味子立枯病发生的同时,可以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加生物量和抗逆性,并提高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花立枯病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棉花立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防细菌菌株,从采集的48份新疆棉苗根际土样中经分离、纯化获得优势细菌菌株189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并对部分抑菌活性强菌株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根际拮抗细菌菌株67株;其中菌株MX-1抑菌谱广,抑菌活性强,具有几丁质酶活,其盆栽试验防治效果达59.8%;饱和度70%硫酸铵获得的抑菌物质热稳定性较好,抑菌活性最高,能够引起立枯丝核菌菌丝发生畸变,出现囊泡、甚而裂解。由此可知,菌株MX-1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潜力的防治棉花立枯病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峙培养、耐性测定,筛选出拮抗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优良木霉菌(Trichoderma spp.)T05-049菌株.该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在5、10、35℃,pH 4、9、10,多菌灵含量为0.01、0.1、1 mg/L的范围内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对棉花立枯病具有生防作用的细菌,从棉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效抑制立枯丝核菌的拮抗细菌W1,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拮抗细菌W1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对立枯丝核菌具有稳定的抑菌作用,发酵原液的抑菌率为82.12%,稀释5倍的无菌发酵液和菌体破碎液抑菌率分别为42.54%和46.15%。抑菌活性受培养基成分影响,BPA培养基的发酵液抑菌率最高,达98.34%,NA培养基抑菌率仅为17.12%。抑菌活性物质在80℃、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对蛋白酶K处理不敏感。显微观察发现,菌株W1的主要拮抗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造成病原菌的菌丝消融、菌丝体断裂、扭曲和畸形。结果表明拮抗细菌W1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防治棉花立枯病及其他植物真菌病害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4.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供试菌种,中草药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0.01g/ml,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16种提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达86.99%。将这16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物稀释200倍进一步测试,有7种提取物抑菌作用大于50%。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有23种提取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二次筛选后仍有8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于60%,其中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仍为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立枯病是新疆加工辣椒苗期主要病害之一,杀菌剂的应用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室内筛选抑菌效果好的农药,为大田辣椒立枯病药剂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生物,形态观察法鉴定病原,室内盆栽法测定致病性,菌落生长速率法和盆栽法筛选药剂.[结果](1)不同立枯丝核菌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2)对强致病立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是夫农和银典,其次陶氏益农信生、菌思奇亦有较好的效果.[结论]在辣椒立枯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优先选用上述抑菌效果好的夫农,银典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挖掘人参立枯病生物防治高效拮抗菌株,以新疆荒漠植物和盐沼植物中分离出的31种内生真菌为供试菌株,人参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了1株对人参立枯丝核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396,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  相似文献   

17.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刺五加苗木立枯病菌的毒力,筛选出有效控制刺五加苗木立枯病的高效杀菌剂.结果表明:抑制菌丝生长试验,32.5%苯甲+醚菌酯的EC50用药量最小,其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0.016 5和0.024 7 mg·L-1,10%苯醚甲环唑次之;在抑制孢子萌发方面,32.5%苯甲+醚菌酯效果最好,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0.048 1 mg·L-1,25%醚菌酯次之,与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一致.综合分析,32.5%苯甲+醚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不但可以抑制菌丝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孢子萌发,同传统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比较,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新型杀菌剂更具优势,可以作为防治刺五加立枯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评价内生真菌D202的生防价值以及生理学特性.[方法]通过对峙培养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抑菌实验,测定生防内生真菌D202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其生理学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拮抗试验中D202对丝核菌的抑制率为67.25%,相对抑制效果为3.54,其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丝核菌的抑制率为72.35%,菌株D202及其代谢产物可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内生菌株D202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在温度为25℃、培养基pH为7时菌落生长最好.[结论]筛选得到的生防内生菌D202具有开发生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在每年3~5月份都会发生严重真菌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得到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导致的病害为太子参立枯病。同时,还在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对太子参种苗有致病能力的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alternate)。生防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p.)GH18菌株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和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的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幼苗立枯病菌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8年对辽宁省本溪县连山关林场和鞍山大孤山苗圃的落叶松幼苗立枯病及其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致病菌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ehn)、尖孢镰刀菌(Fusarium qxysporum Schl.)其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baryanum Hesse)。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3种内吸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和苗期药剂喷雾试验,防治效果达81.6%-90.3%,成效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