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中毒也叫铜过多症,是由于家畜摄食铜过多,或因肝细胞损伤,铜在肝脏等组织中大量蓄积,而突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所引起的重金属中毒性疾病。在生产中,家畜铜中毒屡见发生。有的猪场将硫酸铜作为生长促进剂,但过量食入或过量加入仔猪饲料可导致高剂量的铜进入猪体,而引起的铜中毒。尤其是病仔猪,轻者腹泻、生长缓慢;重者贫血,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
家畜硫酸铜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铜又称胆矾,为蓝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硫酸铜在兽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低浓度多用作收敛、消毒及催吐药;因其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酶的活性,故又用作驱虫药;常规应用主要是治疗家畜铜缺乏症。家畜硫酸铜中毒,主要是临床用药不当,特别是用量过大所致。病因:硫酸铜的毒性是高浓度的低铜盐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并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蛋白盐,面对胃肠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剧热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对肝脏、心脏、肾脏引起的实质性损伤,对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及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若中毒时间过长时,则发生细胞溶解现象而出现溶血…  相似文献   

3.
1病因 1.1急性铜中毒家畜摄入过量硫酸铜,如有含铜农药的林果、牧草可发生铜中毒。一般认为,绵羊、犊牛每千克体重摄入铜20~100 mg,成年牛每千克体重摄入铜200~800 mg,即可引起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4.
雏鹅铜中毒多是因治疗和预防曲霉菌病和口疮炎等疾病时,应用硫酸铜溶液过量而导致发病。此外,采食了刚洒过硫酸铜溶液的饲草;铜缺乏症时,过量补充了硫酸铜或铜的络合物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慢性雏鹅铜中毒是因长期饲喂含铜量较高的饲料或洒过硫酸铜的作物;长期放牧于铜矿区或铜厂的周围;饲料中铜和钼含量比例失调;采食能引起肝机能障碍的植物,导致铜在肝脏内蓄积中毒等。1临床症状症状较轻者仅有轻微生长抑制现象,雏鹅发育不良;重症者,食欲废绝,精神委顿,卧地不起,跛行,排泄红褐色或灰褐色稀粪,衰弱,昏迷,麻痹,最终死亡。2剖检变化本病的主…  相似文献   

5.
家畜硫酸铜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硫酸铜中毒的防治于丽萍(辽宁省辽中县南门街6号·110200硫酸铜又称胆矾,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广泛。家畜中以羊对硫酸铜较为敏感,羔羊有因治疗腐蹄病或饮用含有硫酸铜的药浴水而引起中毒。一般中毒剂量:每千克体重绵羊为130mg;羔羊为25~50mg;乳...  相似文献   

6.
家畜铜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铜中毒是由于家畜摄食铜过多,或因肝细胞损伤,铜在肝脏等组织中大量蓄积,而突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所引起的一种重金属中毒性疾病。在生产中,家畜铜中毒屡见发生。文章归纳了铜中毒的发病特点和发病原因;总结了铜中毒的3 种发病机理,铜中毒的保护机制,铜与氧自由基的产生机制,铜毒理;论述了铜中毒的诊断依据、诊断指标和诊断方法;提出了铜中毒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为铜中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铜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中发生着重要生理作用。动物饲料添加剂最传统铜源是硫酸铜,它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因为高剂量铜对猪具有促生长作用,因而人们常常在猪饲料中超量添加硫酸铜。但硫酸铜的动物利用效率不高,饲料中铜代谢后90%以上经粪便排出,引发了畜禽铜中毒、食品安全健康、环境铜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硫酸铜也存在在饲料中易吸潮结块、破坏维生素和油脂、引起饲料变质等诸多缺点。这就使得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的铜源添加剂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畜牧业生产中,家畜铜中毒屡有发生。笔者介绍了猪铜中毒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
仔猪高铜饲料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是猪的必需微量元素。大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高剂量铜(100~250mg/kg),具有抑制细菌效能和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能保证猪体健康,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硫酸铜价格低廉,因而猪饲料中添加的铜源以硫酸铜最为普遍。但高剂量的硫酸铜进入猪体,则会引起中毒,尤其是仔猪,轻者猪拉稀,生长缓慢;重者发生贫血,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0.
自从Barber等(1955)报告了铜能增加生长发育猪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以来,尽管近几年已认为200ppm是所允许的最大值,但英国经常在生长发育猪的日粮中以硫酸铜作为添加剂加入150—250ppm铜。家畜中绵羊最容易发生慢性铜中毒,特别是发育期的羔羊,主要表现为急性溶血危象,引起黄疸而死亡(Clegg 1956,Pearson 1956)。虽然猪对规定的食物含铜量耐受力较强,Buntain(1961)仍然记  相似文献   

11.
硫酸铜又称胆矾,为蓝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硫酸铜在兽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低浓度多用作收敛、消毒及催吐药,因其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酶的活性,故又用作驱虫药;常规应用主要是治疗家畜铜缺乏症。家畜硫酸铜中毒,主要是临床用药不当,特别是用量过大所致。病因硫酸铜的毒性是因高浓度的铜盐可  相似文献   

12.
硫酸铜又称胆矾,为蓝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硫酸铜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低浓度多用作收敛、消毒及催吐药。因其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酶的活性,故又用作驱虫药。常规应用主要是治疗家畜铜缺乏症。家畜硫酸铜中毒,主要是临床用药不当,特别是用量过大所致。 病因:高浓度的铜盐可直接作用于动物的局部组织,并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蛋白盐,而对胃肠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剧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对肝脏、心脏、肾脏引起实质性损伤,并对甲状腺素、肾上  相似文献   

13.
猪铜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畜牧业生产中,家畜铜中毒屡有发生.笔者介绍了猪铜中毒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铜是养猪生产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若使用方法不当或用量不合理,很容易发生中毒。铜中毒也称铜过多症,是一种重金属中毒性疾病。青年猪比成年猪对铜的易感性要高,尤其是仔猪更容易发生,中毒较轻时会发生腹泻、生长发育缓慢;中毒严重时会发生贫血,最终由于极度衰竭而死。1发病机制急性铜中毒通常是由于猪只在短时间内采食过多的铜盐(主要是可溶性硫酸铜);慢性铜中毒一般是由于猪只长时间摄入少量铜而导致,这是常见的铜中毒形式,但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15.
优质木本饲料银合欢的营养成份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合欢以其速生高产、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而成为家畜和家禽的优质饲料。但因其含有含羞草素及其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降解产物3,4—DHP而引起家畜中毒。采用接种非中毒地区家畜瘤胃中的3,4—DHP降解菌或其培养物可成功解决银合欢作为饲料利用的中毒问题,从而使银合欢的利用不再受地域限制。  相似文献   

16.
多数重金属(如铅、汞、铜、铬、锌、银等)和类金属(如砷、锑、磷等)在体内能和多种酶蛋白的巯基相结合,从而抑制这些酶的活性,阻碍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家畜中毒后除因刺激消化道引起一系列炎症外,还由于毒物的吸收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并出现  相似文献   

17.
1铜中毒 羊是最易出现铜中毒的动物,因铜在绵羊体内代谢速率较慢,羊长期摄入过多铜盐而引起中毒。在使用过含铜喷雾或土壤含铜量高的牧场放牧,饲料中添加铜盐过多,误食杀虫或杀灭蜗牛的铜制剂,均可引发本病。急性中毒的羊主要表现为呕吐、流涎,剧烈腹痛、腹泻,粪稀水样,内含绿色或蓝色硫酸铜液,尿液呈红色至深咖啡色,体温下降,虚脱、休克,在3-8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猪发生铜中毒主要是因为摄入了过量的铜所致,病猪会表现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和贫血等症状,属于猪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在养猪生产中硫酸铜是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如果添加量过多或混合不均匀,以及猪采食喷洒含铜农药的牧草等情况,都会使猪发生铜中毒。1患病表现铜中毒患猪精神较差,食欲减少或丧失食欲,被毛粗乱。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地区先后发生一种主要以牛猪突然死亡为特征的家畜疾病,由于当时诊断不明,故根据其突然死亡的特征命名为“猝死症”或“猝死综合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病一直未能停止,造成了许多家畜的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诊断与控制本病。各疫区先后开展了对本病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大部分病因。根据我省家畜“摔死症”的发生情况,结合全国各地关于本病的报道,认为:家畜“辞死症”依其病因,主要有以下二种情况:1由中毒原因引起的“猝死症”揭示家畜“猝死症”由中毒引起者于江西、河南、安徽和江苏等省都发…  相似文献   

20.
铜化物在农业上被广泛用作杀菌剂。据一些作者报道,倘若家畜长期喂含铜量很高的饲料,往往会引起中毒。各种畜禽对铜的中毒剂量范围较大,它们的慢性试验最小剂量:猪为150~400毫克/千克饲料,鸡和火鸡为250~500毫克/千克饲料。反刍家畜对铜最为敏感,牛的安全剂量为50~100毫克/千克饲料。由于绵羊不能从体内排出多余的铜,而将其积累在肝脏里面,故易发生铜中毒这可能和铜在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形成肝溶酶体或与蛋白质种属特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