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胁迫处理两种野罂粟种子,按Cl-:SO42-的不同当量比值,以Cl-百分比为基数,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模拟不同类型的盐化土壤,探索不同类型盐化土壤中,总盐浓度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抑制种子的萌发,低盐浓度适宜野罂粟生长,但盐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甚至被完全抑制。在同一类型盐化土壤中,种子萌发受Cl-的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盐度胁迫对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艳萍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172-178
为探索芦荟对微咸水灌溉栽培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其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120天)以含盐溶液灌溉栽培,盐浓度达200 mmol/L NaCl显著抑制芦荟生长,100 mmol/L NaCl对芦荟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减轻,50 mmol/L NaCl不抑制芦荟生长。同时,以50 mmol/L NaCl溶液灌溉对芦荟盐分离子吸收分配影响轻微,但盐浓度达100 mmol/L NaCl对芦荟影响显著:根、茎、叶中K+含量显著下降,Na+ 、Cl-含量显著增大,K+/Na+大幅减小。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叶片贮水组织是芦荟积累盐分离子的重要部位,但100 mmol/L NaCl胁迫下芦荟根尖和叶片细胞中的离子平衡受到显著干扰。结果说明,芦荟适于用微咸水灌溉栽培,叶片贮水组织在缓解其盐胁迫中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冠果幼苗对盐胁迫的生长策略响应和耐盐性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盐胁迫对文冠果幼苗生长影响,对不同浓度配比(0%、0.2%、0.5%、0.8%) 盐分(NaCl:Na2SO4=9:1)胁迫处理下一年生文冠果幼苗的存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茎叶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幼苗生长指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轻度盐胁迫(0.2%)处理下,地径、根系干重、根冠比高于对照;而中度(0.5%)和重度(0.8%)胁迫处理幼苗各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对照、轻度和中度胁迫幼苗存活率为100%,重度胁迫幼苗存活率下降明显。试验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轻度胁迫对幼苗存活和抑制作用弱于中度和重度胁迫,当幼苗受轻度胁迫后通过增粗茎干,增加根系的生长发育,来维持幼苗的正常生长;将总生物量抑制率为50%的盐浓度定义为该幼苗的耐盐性阈值,文冠果幼苗的耐受阈值的盐浓度为0.8%。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糜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成  张丽丽  李玮  李海 《作物杂志》2011,27(6):122-123
选择NaCl、Na2SO4和MgCl23种盐溶液,在6个处理梯度下对糜子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在不同盐胁迫下发芽率除盐浓度为0.4%时略高于对照,其余均低于对照,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在NaCl、Na2SO4及MgCl2胁迫下,糜子种子发芽可忍耐的浓度分别为1.2%、1.6%、2.0%。在相同浓度下,各种盐对糜子种子发芽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为NaCl、Na2SO4、MgCl2。  相似文献   

5.
以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 L.)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盐溶液对高山紫菀种子及幼胚生长的影响。使用浓度为0.30%、0.60%、0.90%、1.20%和1.50%的NaCl、Na2SO4、MgCl2和复合盐(NaCl ∶Na2SO4=2 ∶1)溶液模拟盐胁迫,以蒸馏水作为对照,测定不同盐胁迫下高山紫菀种子萌发及幼胚生长指标。结果表明: 1) 4种盐胁迫下,浓度为0.30%的MgCl2盐胁迫的种子发芽率与ck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的发芽率显著低于ck;所有处理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ck均有显著性差异。 2)各盐胁迫处理下,胚根长均比对照显著降低;0.30%浓度NaCl盐溶液处理的胚芽长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处理的胚芽长均显著低于对照;浓度大于0.60%的所有处理组的叶面积与对照比显著降低,各浓度MgCl2盐胁迫的叶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浓度为1.50%的复合盐溶液处理的幼胚未生长。研究表明,高山紫菀种子具有一定耐盐性,胚芽、叶片对盐分的敏感程度低于胚根。高山紫菀种子对Na2SO4、NaCl、MgCl2和复合盐的耐受适宜浓度为0.40%、0.24%、0.81%和0.30%,耐受半致死浓度为1.18%、0.53%、1.45%和0.71%,耐受极限浓度为 1.69%、 1.39%、1.98%和1.40%。高山紫菀种子对4种盐耐受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gCl2>Na2SO4>复合盐>NaCl。  相似文献   

6.
乌拉尔甘草实生苗对土壤盐胁迫的形态与结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韩亚楠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种子》2015,34(1):25-31,34
以乌拉尔甘草1年生实生苗为实验材料,选取Na Cl、Na2SO4和Na HCO33种不同浓度的单盐,采用水培法对其进行30天的盐胁迫处理。盐胁迫结束后对株高、根长、根生物量、植株总生物量及叶面积进行测量,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叶片显微结构及叶片表面进行观察,测量叶片厚度,统计气孔密度及腺体密度,比较不同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观察乌拉尔甘草对不同盐分胁迫环境的形态和结构响应。结果表明,3种盐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的盐害作用强弱顺序为Na HCO3>Na Cl>Na2SO4。Na2SO4处理极显著地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植株总生物量的积累,且随盐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呈增加的趋势。中浓度的Na2SO4处理促进了株高的增长和根的伸长,其余浓度则呈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高浓度Na2SO4处理使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增多,因此叶片厚度和比叶重相应增加。中、低浓度Na Cl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但对根生物量未造成显著影响。高浓度Na Cl处理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系的发育和根生物量的积累,使总生物量显著增加。Na Cl处理条件下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Na HCO3浓度>50 mmol/L时植株无法存活,浓度≤50 mmol/L的处理对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25 mmol/L处理显著抑制了叶片面积的增大,使叶片增厚,比叶重增加。3种单盐胁迫均促进了叶表面气孔的分化,但抑制了叶表面腺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以紫花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NaCl和Na2SO4两种混合盐胁迫对马铃薯脱毒苗抗氧化系统及Na+、K+含量变化的影响。NaCl和Na2SO4分别按2:1(A),1:1(B)和1:2(C)摩尔比例混合,每一种比例下设7个盐浓度梯度,即0、0.15%、0.30%、0.45%、0.60%、0.75%和0.90%。主要结果如下:混合盐胁迫下,三种比例马铃薯脱毒苗SOD活性、P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存在在某一盐浓度下活性突然增加的趋势,盐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影响极显著,盐比例及盐浓度和盐比例交互作用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影响不显著;随混合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平缓下降, Na+/K+比值则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8.
盐分对普通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种中性盐(NaCl、KCl、Na2SO4和K2SO4)和4种碱性盐(Na2CO3、NaHCO3、K2CO3和KHCO3),设置Ommol/L(对照)、50mmol/L、100mmol/L、150mmol/L和200mmol/L 5个浓度,借助InfoStat软件中DGC方差分析法,分析了盐类型和浓度对普通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延缓了玉米种子的发芽时间,且随着盐浓度增加胁迫作用增强.硫酸盐对幼苗生长的胁迫作用大于氯盐,钠盐大于钾盐,碳酸盐大于硫酸盐,二价盐大于一价盐,碱性盐大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9.
NaCl和Na2SO4胁迫下萌动的玉米种子发芽和淀粉转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贮藏物质转化的关系,本试验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材料,选用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对玉米进行了萌发实验,测定了发芽率、芽干重和根干重及其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浓度的增加,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幅度增加,胚根和胚芽生长降低,这与种子中淀粉转化、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趋势一致,且发芽率与淀粉转化显著正相关(p<0.05)。NaCl处理玉米种子的蔗糖显著高于Na2SO4处理(p<0.05);然而,较低Na+浓度下,NaCl处理玉米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大于Na2SO4处理,较高的Na+浓度下,NaCl处理下其含量小于Na2SO4处理。可见,Na+浓度增加和阴离子种类的差异改变了淀粉转化率降低与糖分的分配,造成种子发芽过程能量供需的改变,发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用不同浓度(0、0.2、0.4、0.6、1.2、1.8、2.8、3.6g/100ml)的盐溶液(土壤溶液、Na2SO4及NaCl)处理盐地碱蓬种子,以研究其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及萌发后的生长情况,并观察胁迫解除后种子的反应,为其栽培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受较高的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胁迫作用是NaCl>土壤溶液>Na2SO4。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的萌发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盐胁迫解除后,盐地碱蓬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力,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提高。幼根和幼芽对不同种类盐胁迫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盐浓度对根的影响较大。经盐锻炼之后,盐地碱蓬幼苗恢复生长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污灌区盐渍化土壤重金属Cd的形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受盐渍化及重金属Cd污染的天津污灌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盐渍化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盐分种类主要为NaCl和Na_2SO_4,盐度7个[添加质量分数依次为0%(CK)、0.2%、0.4%、0.6%、1%、2%和5%],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前3种重金属的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得出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添加NaCl盐度条件下,土壤中Cd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含量与盐度、重金属总量、pH值和有机质均呈显著相关。在添加Na_2SO_4盐度条件下,土壤中Cd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与pH值和有机质均呈极显著相关,铁锰氧化态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盐度与Cd各形态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添加NaCl盐度条件下,pH值对可交换态含量有重要影响;有机质对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有重要影响;Cd含量对铁锰氧化态含量有重要影响。在添加Na_2SO_4盐度条件下,有机质对可交换态含量有重要影响;pH值、有机质对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有重要影响;CEC对铁锰氧化态含量有重要影响。得出的Cd形态分布规律以及土壤各理化性质对Cd形态含量的影响分析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盐碱胁迫对野生地肤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NaHCO3、Na2CO3两种碱性盐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30种与天然盐碱土壤相似的条件,进行野生地肤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生长情况检测等7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胁迫作用下,地肤种子发芽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呈下降趋势,并随盐碱度递增,下降程度逐渐增大,高盐高碱效应较单独高盐或高碱作用大;幼苗存活率和相对含水量在不同处理组间均呈下降趋势,而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着盐碱度的升高逐渐上升,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低盐浓度(50、100 mmol/L)或低pH条件下,增加幅度小于高盐浓度(200、250 mmol/L)或高pH,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Four varieties, one each of triticale, wheat, rye and barley were grown in nutrient solution without and with the addition of 75 and 150 mM NaCl. Plants were exposed to salinity for two weeks and growth and ionic relations of plants were measured. Growth of four cereals varieties was affected to different degrees with salinity and shoot fresh weight/dry weight ratio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alt concentration in root medium. Shoots of barley variety accumulated high content of Na and Cl which were primarily due to higher rates of net ion transport from root to shoot. Higher accumulation of Na and Cl in barley variety shoot accompanied by better relative growth rates indicated plant's ability to compartmentalize ions in vacuoles.  相似文献   

14.
模拟盐碱胁迫对小麦幼苗茎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玲  任珺 《种子》2008,27(12)
农田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NaCl和Na2CO3模拟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期茎长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4种小麦的茎长生长在大部分复合浓度条件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与无盐碱胁迫的茎长生长表现相一致,其幼苗茎长生长的耐盐碱性高低次序为:济南17>淄麦12>邯6172>泰山9818。在单一盐或碱胁迫条件下,小麦的茎长生长总是随着NaCl或Na2CO3浓度的增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无论以NaC l浓度增加为主还是以Na2CO3浓度增加为主的情况下,小麦幼苗的茎长生长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盐碱复合胁迫对小麦幼苗期茎长生长的影响机理还缺乏生物学及生理学上的解释,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野生蔬菜实葶葱种子发芽过程中的耐盐特性,以实葶葱种子为材料,将NaCl、Na2CO3、Na2SO4及其混合液分别设为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测定实葶葱种子在各种处理下的种子萌发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盐,在相同浓度下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也完全不同,NaCl浓度为50 mmol/L时发芽率为25.3%,Na2CO3为15.33%,而Na2SO4为14%;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极显著,发芽现象不明显,大多数种子都受到了抑制。说明,低浓度单盐和混合盐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实葶葱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低浓度盐溶液中种子可以萌发,但随着浓度的提高,单盐及其混合液均抑制实葶葱种子的萌发,单盐溶液中对几种盐的耐受能力为NaCl>Na2CO3>Na2SO4,混合盐的抑制效果高于单盐。  相似文献   

16.
钙提高水稻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晏斌  戴秋杰 《作物学报》1995,21(6):685-690
在0.5%NaCl盐胁迫下,适当增加外界Ca^2+浓度,可显著降低水稻体内Na^+含量,减少Na^2+由根向地上部的净运输率,并提高植株相对生长率。但Ca^2+作用大小受介质中Na^+与Ca^2+两者之比值的制约,最适Na/Ca比值为20和50。Ca^2+的减少(即Na/Ca比值=1000)或过多(即Na/Ca比值=5)都导致了水稻盐害进一步加剧。钙还可以明显降低叶片和根系的质膜透性,并提高根质膜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NaCl和Na2SO4不同浓度下两种中性盐胁迫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的效应。结果表明:280mmol/L浓度的NaCl和Na2SO4处理时,发芽率高于60%,高浓度的Na2SO4抑制种子发芽强于NaCl;不同浓度Na2SO4处理的发芽高峰期出现比对照早3~5d,比NaCl处理的早2~6d;Na2SO4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小于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浓度大于200mmol/L时,种子发芽指数小于对照,NaCl溶液各梯度处理下的发芽指数均高于相应浓度的Na2SO4。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NaCl和Na2SO4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发芽高峰期的出现与NaCl浓度之间呈正相关,与Na2SO4浓度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郭伟  于立河 《作物杂志》2012,28(1):31-34
分别采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混合模拟不同浓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龙麦26和克旱16两种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幼苗进行7d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以探讨盐、碱两种胁迫下小麦根系对离子交换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混合胁迫增强了小麦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了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增大了根系活力。这3个指标受胁迫溶液离子浓度、pH值、碱性盐比例等多重影响,且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混合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四种盐模拟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表明,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受到环境pH值的直接影响不大,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以及碱性盐离子CO32-和HCO3-比例的升高,种子吸水能力减弱,生长量减少,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抗旱能力强的品种克旱16种子萌发忍耐盐碱胁迫的能力强于喜肥水的品种龙麦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