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粳稻新品种浙粳22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2007年-2009年推广的晚粳稻主导品种浙粳22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施氮量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亩施氮肥15kg以下常规用量范围内,施氮越多产量越高。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增加浙粳22的分蘖力,提高生育后期叶片、茎鞘和穗部的含氮量,延长光合组织的寿命,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类型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对水稻浙粳8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硝化抑制剂、树脂包膜和聚氨酯包膜3种不同类型的缓释肥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氮肥减量20%的缓释肥一次性基施处理(N 180 kg·hm-2),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略有减产,树脂包膜缓释肥、聚氨酯包膜缓释肥均具有稳产效果,且聚氨酯包膜缓释肥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增产1.5%;树脂包膜缓释肥、聚氨酯包膜缓释肥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分别较常规施肥(39.4%)提高0.1和2.3百分点。水稻浙粳86一次性施肥,采用树脂包膜缓释肥、聚氨酯包膜缓释肥具有减肥、稳产、省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6,(1):23-27
为明确减氮后移对超级稻吉粳88氮素吸收利用规律和转运特性,优化吉林省水稻高产高效合理氮肥施用技术,以吉粳88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测定氮肥减量后移对吉粳88氮素吸收利用率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氮肥减量后移比常规施氮增产-0.78%~7.5%;适量氮肥减量后移可促进吉粳88中后期的氮素总积累量,降低茎鞘和叶片氮素转运率,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各因素,以施纯氮141.31 kg/hm~2,补肥和穗肥施氮肥时间分别比传统施肥时间后移13 d和9 d施氮方式效果最佳,最高产量达到11 t/hm~2。  相似文献   

4.
以常规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南粳9108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南粳9108最佳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氮钾配比下,氮肥用量270 kg/hm~2为机插稻适量水平,产量以施氮肥270 kg/hm~2、钾肥216 kg/hm~2组合最高。氮肥的增产效果远高于钾肥,増施氮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钾肥增产效应是通过提高每穗粒数来实现的,对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粳稻南粳46为研究对象,设置0、150、187.5、225.0、262.5、300、337.5 kg/hm2等7种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南粳46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在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 513.6 kg/hm2.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施氮量为262.5、300、337.5 kg/hm2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均增加,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下降.综合南粳46的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响应可知,187.5 ~262.5 kg/hm2施氮范围更有利于南粳46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浙优18在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7 m2总施纯氮17.5~20.0 kg时,浙优18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优,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纯氮17.5 kg时的叶面积指数较适宜。籼粳杂交稻浙优18以667 m2总施纯氮17.5 kg较适宜,既可降低氮素用量,又可获得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施氮量对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插秧和机直播2种播栽方式下的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进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武运粳30号单位面积穗数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抽穗后氮素累积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下降,施氮量对武运粳30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机插秧和机直播处理间表现趋势基本相同。武运粳30号机插秧和机直播处理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的产量水平最高,根据氮肥效应方程计算得出的氮肥适宜用量分别为290和283.3 kg·hm-2。建议在大田生产中施氮量控制在270~290 kg·hm-2。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氮肥施入量A1,A2,A3,A4(0 kg/hm2,100 kg/hm2,150 kg/hm2,200 kg/hm2)对辽粳40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量150 kg/hm2为试验条件下辽粳401高产栽培的适宜施用量。适当的增加氮肥施入量,使辽粳401的生育期延长5 d,同时产量,茎蘖数和成穗率也明显增加。过量的增施氮肥造成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下降,从而减产。增施氮肥影响辽粳401的外观品质,提高了恶白率和恶白度,造成食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抽穗前和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及结实期植株的氮素运转量,但明显降低了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的表现趋势基本相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人工插秧较机械插秧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累积比例、结实期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而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运转贡献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低于机械插秧。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 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粳适宜的施氮总量为225kg/hm2左右,末次氮肥施用适期为7月9~16日。宜在末次施氮肥时增施112.5kg/hm2左右氯化钾。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水稻品种绥粳15的产量及品质,对水稻品种绥粳15在水直播时进行了不同氮肥施肥水平和施肥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绥粳15的最适施氮总量为180kg·hm~(-2),施氮比例底肥∶蘖肥∶穗肥为4∶3∶3时,实现了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不同生育期类型寒地水稻的精确定量施氮参数变化特点。[方法]以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的中熟早粳(空育131、垦稻32)和中熟晚粳(垦稻24、垦稻30)2生育期类型品种为材料,设置2种施氮水平(0和260 kg/hm~2尿素),研究精确定量施氮3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品种的100 kg籽粒吸氮量相对比较稳定,不施氮情况下数值范围为1.81~1.85 kg,施氮量为260 kg/hm~2情况下数值范围为1.89~1.94 kg;土壤基础供氮量与各生育期类型水稻的生育期存在一定关系,随生育期的延长土壤基础供氮量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在260 kg/hm~2情况下,氮肥利用率均在40%以上,且中熟晚粳的氮肥利用率明显高于中熟早粳,中熟早粳氮肥利用率范围为42.58%~44.30%,中熟晚粳氮肥利用率范围为45.21%~46.01%,且氮肥利用率与产量呈线性相关。[结论]精确定量施氮的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参数,运用斯坦福方程算取目标产量施氮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氮肥运筹对苏达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苏达盐碱地水稻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以及食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氮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比例分别为0(N0)、6∶4∶0∶0(N1)、5∶3∶0∶2(N2)、4∶3∶1∶2(N3)、4∶3∶1∶2(0.9N3,施氮总量减少10%)5个处理。【结果】全生育期施氮量150 kg/hm~2时提高调节肥与穗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2品种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率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稻米的蛋白质和食味品质得到提高。在相同氮肥分配比例(4∶3∶1∶2)下,氮肥总量减少10%时提高了垦粳7号的营养品质,垦粳8号的碾磨、外观、营养与食味品质得到提高。从兼顾稻米综合品质的角度考虑,生育期总施氮量为150 kg/hm~2,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为4∶3∶1∶2条件利于垦粳7号品质的提升。生育期总施氮量为135 kg/hm~2,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为4∶3∶1∶2条件下垦粳8号稻米的各品质处于较优水平。垦粳7号的营养及外观品质优于垦粳8号,但垦粳8号食味品质和碾磨品质较好。【结论】综上可知,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减氮以及提高调节肥与穗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该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区的水稻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松粳9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特性、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有利于水稻株高和分蘖的增加,但氮肥过多也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加,增施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但会造成收获指数有所下降,氮肥能够促进每平方米穗数、穗实粒数以及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提高,同时建立了施氮量为依变量,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进行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 施氮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可实现1125 t·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变动范围内,不同施氮量对武运粳27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可达到显著水平,对每穴穗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龙粳14、龙粳18、龙粳20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18、20穴/m2)下氮肥用量(150、165、180、195kg/hm2)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增加N肥用量可提高3个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2种密度下,龙粳20的有效穗数最多,龙粳14和龙粳18的有效穗数差异不大;20走/m2种植密度下,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均高于18穴/m2密度下相应施肥处理;氮肥用量为165ks/hm2时龙粳14和龙粳18的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180ks/hm。时龙粳20的产量最高;龙粳14和龙粳18的出米率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而龙粳20的出米率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升高。[结论]施氮量为165~180k吕/hm2时,3个品种的最佳移栽密度为20穴/m2。  相似文献   

19.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为试材,重点分析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铁粳7号的干物质重,在施纯氮255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处理下成熟期的总干物重达到最高为15 570 kg/hm2;增加施氮量会提高铁粳7号的总吸氮量,但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会下降,而氮素生理利用率以施纯氮210 kg/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粳适宜的施氮总量为225kg/hm2左右,末次氮肥施用适期为7月9~16日.宜在末次施氮肥时增施112.5kg/hm2左右氯化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