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春江47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春江12A为母本,用抗稻瘟病、矮秆粳稻材料春江47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滇I型早熟晚粳不育系,2008年9月通过浙江省鉴定。春江47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花时较早,异交结实率高,株高矮,熟期早,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穗型较大,配合力好。利用春江47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矮秆抗倒、抗稻瘟病、产量潜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春江26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宁67A为母本,用春江26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大穗型早花时滇型晚粳稻不育系,2006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26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型大,米质优,配合力好。利用春江26A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大穗、抗倒、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培育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不育系并组配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为广西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品种更新换代保障.[方法]以抗稻瘟病优质水稻材料桂2为亲本,与汕B×博B后代杂交并复交,制保后再与博A回交选育成籼型水稻不育系青A,并与恢复系配组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结果]青A稻瘟病抗性1~3级,整精米率58.5%,粒长5.4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3,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25.1%,花粉不育度100.000%.采用青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好等特点.[结论]青A为稻瘟病抗性强、稻米品质优、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和配合力好的不育系,与不同熟期恢复系配组的杂种呈感温性,其杂交组合在应用推广中表现适应性广、高产性强、米质优和田间稻瘟病抗性强.  相似文献   

4.
为选择抗稻瘟病、香型、高产的新不育系,用在内香3A不育系中发现的可育变异株作母本,以高产型保持系黔丰2B作父本杂交,将F3代种植在稻瘟病高发的地区,人工接种稻瘟病,选择表现出高抗稻瘟病的单株与新香A测交,经多代连续回交和稻瘟病病区接种鉴定选育而成C27A。C27A育性稳定,高抗稻瘟病,柱头外露率高达85.6%,双柱头外露率55.3%,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好。所配组合C优1152参加贵州省水稻区试。该不育系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B)的稻瘟病抗性,以携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Pigm的MP3为抗瘟基因供体,通过连续多代回交核置换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育成了抗稻瘟病、早花时的BT型晚粳稻不育系浙08A(B),2015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审2015007)。浙08A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3%,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88.427%。经人工接种和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浙08A稻瘟病抗性较浙04A有明显改善。浙08A具有花时较早且开花集中,与籼粳型恢复系花时相遇良好、制种异交率高等优点。利用浙08A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及良好的稻瘟病抗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5,(4):13-13
中国农科院水稻所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杂交稻野败型三系不育系‘中1A’”和“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2A’选育及利用”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不育系“中1A”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100%,其中典败率达98.1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  相似文献   

7.
春江77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型粳稻不育系宁67A为母本,用高柱头外露率粳稻材料春江77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高柱头外露率滇型晚粳不育系,2006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77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柱头外露率高达49.89%,花时较早,异交结实率高,穗型较大,千粒重高,配合力好。利用春江77A所配制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千粒重高、产量潜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携Pigm基因的粳稻材料MP3为抗稻瘟病基因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稻瘟病抗性,育成了BT型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及其保持系浙07B,2012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鉴2012006)。该不育系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8373%。经人工接种鉴定,为高抗稻瘟病。所配组合与原不育系浙04A相比较,分蘖数多、穗型大、粒重高,表现产量优势明显、稻瘟病抗性增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不育系03A是用野败型不育系丰A与优质早稻品种赣早籼49号进行回交转育的一个早熟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的调查结果表明:典败99.2%,圆败0.78%,染败0.02%,无正常染色花粉粒,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03A株高约54cm,播始历期43-66d,叶片9-11叶,感温性强,千粒重约23g;配合力较强,可配制早、中、晚稻组合;开花习性好,柱头粗大,外露率高(80.4%-91.0%),且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活力强,异交结实率达80%以上;品质好,7项指标达部颁一级米品质,垩白少;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好,经人工接种和自然鉴定中抗稻瘟病;后期落色,种子呈长粒形、饱满,裂颖少,且壳色好。  相似文献   

10.
庆丰A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宁67A为母本,中熟晚粳常规品系庆丰B为父本杂交,经多次回交转育而成的滇I型优质、高异交率晚粳稻不育系。2006年9月庆丰A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庆丰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良,中抗稻瘟病,配合力强。利用庆丰A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株型紧凑,米质优,穗大粒重,结实率好等特点。庆丰A对培育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春江19A的选育与利用研究。[方法]以春江16A为母本,用籼粳杂交后代材料B125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以筛选得到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结果]春江19A为迟熟中粳不育系,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率均为100%,程氏指数14,属偏粳型,花时早,部分柱头外露,异交结实率高,广亲和性好,条纹叶枯病抗性好,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9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杂种优势明显、条纹叶枯病抗性好、产量潜力大、后期转色好等特点。[结论]春江19A的转育成功,为选育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纯合棉花核不育系抗A1,使其不育株率由50%上升到100%,通过调节播种期,从不育株群体中发现了2株育性转换不育株,并对该育性转换不育株的育性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A1育性转换不育株属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类型,其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在27~28℃之间,敏感时期为花前7~13天;在自交条件下,抗A1育性转换不育株的不育株率逐代提高,经过3代自交,其不育株率已达65%,有希望纯合.  相似文献   

13.
浙丰10A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早籼稻丰B为母本,与保持系浙农8010B杂交,从其F4代选育出4株优良单株,再与野败型籼稻不育系浙91A多次回交转育而成的多蘖早籼稻三系新不育系。2010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鉴定。该不育系败育稳定,花粉不育度和群体不育株率均为100%,熟期适中,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抗稻瘟病,配合力强。该不育系选配出的新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粤丰优512是保山市农科所用不育系粤丰A和恢复系保香恢512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性,于2009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1.1不育系粤丰A选育不育系粤丰A是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8年育成,是国内第一个无垩白、低直链淀粉含量(14.3%)、软胶稠度(92mm)、低糊化温度(碱消值7.0)和香味浓的特优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千株群体不育株率为100%,花粉不育度为99.99%,柱头外露率达88.1%,稻瘟病全群抗性达中抗水平。  相似文献   

15.
BT型粳稻不育系浙粳1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粳1A属中熟晚粳稻不育系。作单季稻栽培株高90cm、连作晚稻栽培株高85cm左右,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着粒较密,叶片较窄,叶色较深,剑叶挺.后期转色好,粒长5.2mm,长宽比1.7,千粒重27g左右。不育株率达100%;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995%;自交结实率为0,异交结实率为43.73%。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用该不育系组配的组合浙粳1A/浙粳恢04.5和浙粳l刖浙粳恢04.7,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水稻优质不育系美A的选育及主要性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A是博A/博B/桂2育成的中熟偏早不育系,优质,抗稻瘟粉,分蘖力强,柱头外露率81.9%,千粒重17.6克。  相似文献   

17.
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陆18S的选育及育性表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为选育低温钝感的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从抗罗早与5690杂交后代中获得一不育株,通过自然和人工低温的增压选择,育成了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该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了23.5℃,在湖南稳定不育期达90d左右,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达50%,可育期自交结实率在30%以上,具有广亲和性,一般配合力强,农艺性状好,米质优、耐寒性好,中抗稻瘟病,用其选配的早晚稻组合经参加省(市)区试,应用前景看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新组合中优238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优238是以早籼不育系中A与新恢复系R238配组而成的中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其株型紧凑,熟期适中,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米饭口感好,中抗稻瘟病,抗倒力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在双季稻区单季每667m2产量一般为500kg左右,高产栽培超550kg,早、晚造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开花习性良好、早熟、临界温度低的田丰S2作不育基因供体,与株叶形态好、迟熟、品质优、抗稻瘟病、耐寒性好、后期转色好,但开花习性较差的基本营养型中籼材料龙优2号杂交,采用病区抗性选择法+生态压力选择法+南北穿梭加代的育种方法,选育出两用核不育系福龙S2,于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该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23.5℃)、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104 d)、基本营养型、熟期适中、中抗稻瘟病、配合力好、异交结实率高、可繁性好等特点.用福龙S2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品质优等特点,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选育配合力高的不育系,为杂交稻配组提供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中间育种材料。【方法】自2001年开始,用博B与金B杂交得到的优良保持系与博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培育感温籼型三系不育系。【结果】经4年7代次成对回交转育得到优良不育系玉丰A,其组配的杂交稻具有高产、抗性强和熟期适中等特点。【结论】玉丰A具有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配合力高等特点,2010年10月,玉丰A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