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被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晴朗的白天,大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比棚外高1~3℃.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据我们多年观测,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高于棚外1~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也只高于棚外2~4℃.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据我们多年的观测,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高于棚外1~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也只高于棚外2~4℃.因此,我们耍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据我们多年的观测,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高于棚外1~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也只高于棚外2~4℃.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5.
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内温度和光照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推进蔬菜的模式化栽培,对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内外温度和光照度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棚内旬平均温度高于棚外.测定期内,单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5.6~21.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9.0℃;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7.5~23.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10.5℃.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气温和地温比单层覆盖塑料大棚分别高1.9~2.0℃和2.0~2.7℃.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棚内外平均气温差值以晴天最大,雨天次之,阴天最小;地温变化幅度小于气温;棚内外光照度都是在每天14:00时最强,且双层覆盖塑料大棚内的光照度总是小于单层覆盖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北方石榴冷棚为研究对象,在1月份对其内外气温及土壤湿度的最高值、最低值、温湿度差、平均值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棚外日平均气温均值为0. 79℃,棚内为2. 89℃,棚内为棚外的3. 65倍; 9∶00—17∶00,棚内日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均高于棚外,其它时间低于棚外;外界环境温度高时,冷棚升温保温效果显著,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冷棚保温效果不明显。棚外日平均土壤湿度均值为2. 81%,棚内为25. 05%,棚内为棚外的8. 91倍;棚外日平均土壤湿度差距为1. 63个百分点,棚内为1. 19个百分点,棚内湿度变幅要小于棚外;冷棚有较好地保持土壤湿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据我们多年的观测,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至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高于棚外1℃至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也只高于棚外2℃至4℃。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 一、需在冷室越冬的花卉 如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枙子、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只要在低温时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眠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贪图高温,如果打破了休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夏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对单栋塑料大棚夏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对比分析棚内外小气候特征。[结果]棚内透光率为76%~7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1~2.9℃,晴天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22:00~06:00棚内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2~1.1℃;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明显高于棚外10℃,阴天则为5℃;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3种典型天气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2.2~4.2℃;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最高温度棚内较棚外增温达15~16℃,最低气温增温则仅为1~2℃,日较差达13~14℃;3种典型天气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低于棚外3%,但8:00~18:00棚内湿度平均低于棚外8%,其他时次棚内湿度则平均高于棚外3%。[结论]该研究为农业工作者指导夏季大棚生产提供切实的小气候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据我们多年的观测,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仅高于棚外1℃~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与棚外温差2℃~4℃。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一、需在冷室越冬的花卉如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只要在低温时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眠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贪图高温,如果打破了休眠,进入生长状态,抗寒能力将大大降低。当然,如果以催花为目的,则另当别论。二、需…  相似文献   

10.
夏季不同结构塑料大棚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夏季不同结构塑料大棚的小气候变化特征,为指导农事生产及大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棚附近裸地为对照,对单栋、三连栋、六连栋3种结构塑料大棚内外的夏季小气候进行了为期14 d的观测,同时对晴天、阴天、多云3种典型天气状况下3种结构塑料大棚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大棚相对照度为54%~79%,其值大小与大棚体积呈负相关;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1~3.8℃,但晴天夜间单栋大棚气温会出现轻微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气温日较差高于棚外4.0~10.2℃;0~20 cm土层地温平均增温1.6~3.4℃;棚内地温日较差大于棚外2.6~13.9℃,其值大小与大棚体积呈负相关;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棚外1%~5%,但全天各观测时次棚内减湿与增湿现象并存,白天以减湿为主,夜晚则出现增湿现象。通过数理分析,建立了棚内外150 cm光照、气温、空气湿度的相关方程。【结论】夏季单栋、三连栋、六连栋3种不同结构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差异显著,这种差异在晴天、阴天、多云天3种典型天气状况下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82-1488
利用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2月13日在库尔勒市西南上户镇香梨树大棚内外离地40,80 cm高度温度、相对湿度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大棚内外不同部位微气候差异。结果表明,40 cm高度晴天和阴天平均温度棚内比棚外分别高出1.7,1.3℃;40 cm高度晴天均湿差为10.4%,相对湿度棚内大于棚外,阴天均湿差为11.7%,相对湿度棚内小于棚外;晴天80 cm高度均湿差为10.2%,阴天为12.0%,高出晴天1.8%;棚内外40,80 cm高度日均温差都为0.8℃,日均湿差分别为9.0%和9.2%;棚内外40~80 cm高度最低温差均值都为0.2℃,最低湿差分别为0.6%和0.8%;40,80 cm高度棚内最低温度分别比棚外高出0.4,0.2℃,最低相对湿度分别高出3.0%和2.6%。  相似文献   

12.
日光大棚促成杨梅提早成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杨梅Myrica rubra为试材,研究了日光大棚温度和湿度变化,及其对丁岙梅开花、果实发育和促成果实提早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1~5月中午前后棚内平均气温可达20.8~33.3 ℃,比棚外高11.4 ℃.寒流期间棚内气温比棚外高4.8~7.0 ℃,当棚外气温下降到-3.0 ℃时,棚内仍可保持在1.0 ℃.棚内20 cm深处地温稳定在12.0~14.0 ℃,比棚外高5.0~6.0 ℃.棚内空气湿度多在85%以上,比棚外高4%~5%.棚内适宜的温、湿度促成杨梅提早15 d和19 d萌芽和开花,果实生长发育期也相应提前,成熟期则提早14 d.大棚覆膜时间以12月底为宜,提前覆膜对更早成熟无相应效应.棚内单产8.865 t*hm-2,比棚外增长19.62%,经济效益提高4.2~5.7倍.还对有计划建立杨梅大棚栽培进行了讨论.图2表3参10  相似文献   

13.
桂南地区冬季不同结构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桂南地区冬季不同结构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给农事生产及大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3种常见结构塑料大棚内外的冬季小气候进行了观测并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结构大棚内相对照度为70%~80%,其值大小与大棚体积呈反相关;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3~3.2℃,但晴天夜间18:00~6:00单棚出现0.3~0.9℃的轻微"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气温日较差高于棚外2.3~7.9℃;0~20 cm土层地温平均增温3.2~3.5℃;棚内0 cm地温日较差大于棚外-11.4~1.4℃,其值大小与大棚体积呈反相关,除了多云天的单棚及阴天的单棚与三连栋棚内日较差稍大于棚外外,其它情形棚内日较差均小于棚外;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棚外3%~23%,其值大小与大棚体积呈正相关.通过数理分析,建立了棚内外150 cm光照、气温、空气湿度的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4.
李伊嘉 《今日农村》2002,(12):32-32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据我们多年的观测,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至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高于棚外1℃至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也只高于棚外2℃至4℃。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一、需在冷室越冬的花卉如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栀子、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只要在低温时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眠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贪图高温,如果打破了休眠,进入生长状态,抗寒能力将大大降低,因而…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用塑料大棚种植花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花卉栽培上广泛应用,但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是有限的。据我们多年的观测,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仅高于棚外1℃~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与棚外温差2℃~4℃。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塑料大棚。一、需在冷室越冬的花卉如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只要在低温时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眠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贪图高温,如果打破了休眠,进入生长状态,抗寒能力将大大降低。当然,如果以催花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典型季节大跨度非对称塑料大棚内温光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塑料大棚的保温和采光性能,同时筛选适合设施作物周年生产的大棚类型,设计并选用5种大跨度非对称塑料大棚:17 m跨度单层(FG-17-1)、双层(FG-17-2),18 m跨度单层(FG-18-1)、双层(FG-18-2),20 m跨度单层(FG-20-1)非对称塑料大棚,以传统塑料大棚(G-8-1)和日光温室(CSG)为对照,对典型季节的棚内温度和光照环境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FG-18-2全年最低温度均较高,春秋季在13.0℃以上,仅比CSG低0.5℃左右,较G-8-1高4.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为4.2℃,较CSG低2.1℃,较G-8-1高16.3℃,无极端低温,保温性能较好,能够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温度环境,避免低温伤害。FG-18-2棚内光照强度较高,冬季弱光季节较G-8-1高47.86%~64.62%,南北跨度方向光照分布差异较小,采光性能较好,能够满足设施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要求。综上,FG-18-2棚内无极端低温情况,南北跨度方向光照分布相对均匀,保温性能和采光性能较好,更适合在设施作物周年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丹  范万新  梁萍  梁运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29-3630,3674
对桂南地区春季塑料大棚内外的光温湿特征的观测分析表明:棚内透光率很低,仅为52%~5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3~2.6 ℃,多云天气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棚内20:00~6:00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1~1.2 ℃;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高于棚外7~9 ℃,阴天高3 ℃;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 ℃;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效果阴天与多云天气接近,增温2~3 ℃,晴天地表0 cm负增温1.2 ℃;晴天及多云天气棚内12:00~16:00前后地表温度达到40 ℃以上;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高于棚外2%~4%,但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棚内空气湿度低于棚外4%~8%,以晴天影响大,阴天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早春钢架大棚蔬菜低温危害,棚内采取双层棚膜覆盖;燃放蜡烛;热水加温;棚外设置风障四种防寒保温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热水加温效果最好,比对照平均增温3.1℃,最高达到3.3℃,平均比对照新增成本500.3元/hm2,挽回损失2 802元/hm2,增产值6 567元/hm2,最高达到7 500元/hm2;新增纯收益9 369元/hm2,最高达到10 375元/hm2。  相似文献   

19.
塑棚地栽鹤望兰冬季小气候特点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 1999年 1月 2 7~ 2 8日、2月 1~ 2日 ,7~ 8日塑料大棚内光照强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实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论是 :棚内光照强度平均透光率 36 .3%~ 47.7% ,晴天只有 3h达到鹤望兰生长要求 ,而新膜及清洁膜面能有效提高膜内光强 ;无滴长寿保温膜覆盖大棚 ,新棚内白天适宜温度持续 6h~ 5h ,棚外仅有 4h~ 5h ;棚内相对湿度比棚外高出11%~ 48% ,仅有 1.5h~ 4.5h为适宜时段。该研究为鹤望兰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新旧膜棚内小气候差异及其对樱桃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樱桃番茄为研究材料,对新旧膜棚内冬春季大棚密闭保温时段和春夏季全天通风时段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樱桃番茄生育期并记录测定两种棚膜栽培条件下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新旧膜棚内均可比外界提高日均温近3 ℃,且两者差异不明显;冬春季晴好天气下,大棚密闭的白天时段,新膜比旧膜增温效果好;其余时段无论晴雨或大棚开闭与否,两者增温、保温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季节或通风与否,旧膜的棚内湿度均显著低于新膜,平均偏低3.6%,旧膜在降湿防病方面有一定作用;新旧膜棚内光照差异明显,新膜棚内太阳辐射平均值比旧膜棚高20.6%;在新膜条件下,可以不同程度地将樱桃番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提前3~5 d;果实大小和病果数受新旧膜影响差异显著;单果质量、果实含糖量以及果实产量等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