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具有发展柞蚕产业的天然优势,其柞蚕产业在全国柞蚕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些年,辽宁省柞蚕产业有下降趋势。为了解辽宁省柞蚕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铁岭市西丰县宝兴村为代表,实地调查了该村的柞蚕养殖情况,发现柞蚕养殖散户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少专用机械设备,柞蚕种卵质量参差不齐,养殖人员老龄化严重,新技术接受度较低。建议成立更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推广,改良柞蚕养殖场,持续推进蚕种研发,实行柞蚕养殖农业保险,以促进辽宁省柞蚕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柞林资源丰富,柞蚕产品是绿色有机食品。对牡丹江市柞蚕产业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抢抓机遇,推进柞蚕产业精品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辽县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东辽县柞蚕产业化和柞蚕产业健康发展,专题论述了柞蚕产业龙头企业活力充沛、柞蚕产业迅速发展、蚕种供应质优量足等产业现状,分析了生产条件优越、经济效益显著的有利条件,并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支持、完善管理、综合开发、创新科技、强化宣传等推进东辽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现状,论述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柞蚕产业与科技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南阳市柞蚕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柞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南阳市柞蚕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晓强 《北方蚕业》2004,25(2):29-30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发展各项产业的原则.我国柞蚕业长期以来通过对柞蚕场实行科学使用、管理、保护和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放养柞蚕与保护柞树、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系,使柞蚕茧成为我国特产,柞蚕业成为我国产纹山区的传统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发展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南召县是我国一化性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原产地,也是全国首家有机柞蚕生产基地。虽然南召县已经将柞蚕产业定位为特色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南召县柞蚕产业的养殖规模不大、经营水平不高。为促进南召县柞蚕规模化养殖和柞蚕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南召县蚕农柞蚕规模化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南召县蚕农规模化养殖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蚕农的受教育水平、蚕农的养蚕技术水平、国家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柞蚕产业的行业支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蚕农的受教育水平和养蚕技术水平,加强国家政府的政策性补贴,加大柞蚕行业的扶持力度等3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柞蚕产业 促进南阳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南阳柞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南阳柞蚕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前景,论述了柞蚕产业对南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向仲怀到巴中市调研柞蚕产业发展。参加调研的有中国企业500强之一,中国医药工业十强的太极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白礼西、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成平、通江县副县长罗旭辉等。向仲怀院士一行深入通江县柞蚕种场基地陈河乡陈家坝村,实地察看了柞蚕种场及母种繁育养殖园区的春柞蚕放养情况,并详细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丁淑红 《北方蚕业》2008,29(3):47-48
从气象环境因子、自然生态条件、林业相关政策等方面,论述了交口县发展柞蚕产业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并对放养柞蚕与养林做了经济效益分析对比,最后提出了发展柞蚕产业的设想。认为引进柞蚕产业对于提高交口县的林业产业化水平,推动林业事业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的转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宜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