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菖蒲为典型的湿生植物,探索其在不同淹水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可为湿地水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 提供科学依据。以菖蒲为材料,研究了静水条件下不同水深梯度(0、30、60 cm)对株高、根状茎长度以及分蘖能力、 总生物量、地上/ 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等生长和表型可塑性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深度及淹水时间显著影响根状茎 延长、分蘖的形成以及总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不同淹水条件下根状茎和分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S冶形异速 生长趋势,但同期相比,浅水条件下植株分蘖数大于对照及深水条件下形成的分蘖数;总生物量与根冠比随淹水深 度增加而减小。说明淹水条件下,植株通过增加地上部分的相对生物量和减少地下部分的相对生物量增强对淹水 的适应能力,认为0 ~30 cm 浅水环境最适宜菖蒲的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2.
6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苏娟  尤朝阳  万玉龙  刘汤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67-6368,6397
[目的]比较6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特性,为选出耐低温、脱除有机质好的优势品种提供依据。[方法]用黄菖蒲、水莎草、香蒲等6种水生植物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比较其在秋季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结果]黄菖蒲湿地CODcr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60.73%,大红草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为33.72%;黄菖蒲、水莎草和芦苇对TN去除效果相似,达30%以上;对照试验除P率达65.46%,植物湿地对TP去除率比对照试验仅提高4.78%~11.06%。[结论]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对COD的去除效果较明显;填料对P的吸附是湿地除P的主要因素,而植物除P效果不明显;黄菖蒲、芦苇及水莎草是低温环境中较佳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水对不同湿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湿地植物种子在重金属污染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以17种临沂地区常见湿地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水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污水浓度的增加,萌发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除了芦苇、芦竹、风车草、黄菖蒲、灯芯草、泽泻和石龙芮,其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越高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且在T3和T4处理下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重金属污水对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的抑制;17种供试湿地植物种子普遍对重金属污水有一定的耐性;通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将供试植物在种子萌发期划分为耐重金属污水较好、中等和较差3种类型,其中黄菖蒲和黄花蔺耐性较差,12种植物耐性中等,香蒲、小香蒲和芦苇耐性较好,说明这3种植物在种子萌发期对重金属污水具有较强的抗性,在利用植物种子修复重金属污染湿地中可优先作为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人为补水对扎龙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为补水对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分别在补水前5 d、补水后10、20和30 d测定了扎龙芦苇湿地淹水区RH和未淹水区RA的甲烷排放通量。结果表明,补水后30 d RH水深由20 cm上升至120 cm,甲烷排放通量由3.13 mg/(m2·h)增至9.60 mg/(m2·h),是对照组CH的1.62倍;RA在补水后30 d水深达到10 cm,甲烷排放通量由2.80 mg/(m2·h)上升至18.96 mg/(m2·h),为对照组CA的5.31倍。补水期间,RH的水深增加刺激了芦苇生长,从而为甲烷产生提供了更多底物,并增强了厌氧条件,导致甲烷排放增大;RA淹水后,大量有机质分解为甲烷产生提供了碳源以及通气状况的改变是促进其甲烷大量排放的原因。研究表明人为补水过程促进了淹水区和非淹水区的甲烷排放,建议在评估湿地甲烷排放时应考虑人为补水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全美  程必胜  祖国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53-22355,22386
[目的]探讨泊湖沉水植物的移植扩繁效果。[方法]2008~2009年,选择泊湖水深0.5~1.5m的区域作为移植扩繁优质沉水植物示范区,利用播种和网袋垂挂育苗等方法移植扩繁菹草、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沉水植物。[结果]当菹草鳞状石芽播种量为15000g/hm^2。时,其扩繁生物量达3935g/m^2。当轮叶黑藻种芽和苦草种子播种量为3750g/hm^2时,移植扩繁区沉水植物群落的总生物量为2573g/m^2,其中轮叶黑藻的平均生物量为1352.5g/m^2,苦草的平均生物量为631.3g/m^2。[结论]选择优质沉水植物菹草、轮叶黑藻和苦草在泊湖适宜水深移植扩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水位与典型湿地植物生长之间的相互复杂关系,揭示湿地植物依赖水位变化的生长规律.[方法]通过选择不同月份的遥感影像,经解译定量分析不同水位条件下湿地植被带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鄱阳湖湿地水文具有显著的月周期特征,不同高程植被带的淹水频率、淹水历时和淹水周期都有明显差异,由此控制着温地植被分布呈现显著的带状特征.[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子尧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043-3047
研究了芦苇、旱伞竹、美人蕉、香蒲、菖蒲及姜花6种四川盆地目前应用较广的湿地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对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表明旱伞竹与芦苇生长最快,香蒲与美人蕉次之,菖蒲与姜花生长较慢。同时,6种湿地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中CODCr、TP、NH4+-N和TN的净化能力存在差别。人工培养箱试验25 d后,菖蒲对于生活污水中CODCr的处理效果最佳,使其由217 mg/L降低至39 mg/L,香蒲与芦苇次之,分别降低至45 mg/L与47 mg/L;菖蒲对于TP的去除效果最佳,使其由9.4 mg/L降低至3.7 mg/L,香蒲与芦苇次之,分别降低至3.9 mg/L和4.0 mg/L;美人蕉和姜花对于TN的去除效果最好,使其由21.9 mg/L降低至5.4 mg/L和5.6 mg/L;旱伞竹与芦苇分别使污水中NH4+-N浓度由15.6 mg/L降低至1.58 mg/L和1.62 mg/L。以避免选用旱伞竹、美人蕉与菖蒲这3类外来物种为前提,小型人工湿地工程可安全采用芦苇、香蒲与姜花3类本土湿地植物,农村生活污水经该小型人工湿地工程处理后,CODCr、TP、NH4+-N、TN、DO和浊度净化效果明显,可满足国家农田一类灌溉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垂直潜流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间歇式进水和垂直潜流湿地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构建了4个人工湿地,即菖蒲湿地、芦苇湿地、混栽湿地(菖蒲和芦苇)及空白对照湿地,针对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植物种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氮(TN)和氨氮(NH4+-N)的去除,种植植物的湿地以HRT为7d处理效果最好,TN和NH4+-N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60%和99.58%。空白湿地中,TN去除率以HRT为6d和NH4+-N去除率以HRT为5d为最好,最高分别达到87.90%、91.80%。对总磷(TP)的去除,4个湿地均以HRT为6d为最佳,去除率均高于93.00%。通过对不同植物的研究,发现植物床对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空白湿地,芦苇湿地和混栽湿地的处理效果均优于菖蒲湿地。  相似文献   

9.
仝昭昭  王延华  顾中铸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035-8037,8045
采取间歇式进水和垂直潜流湿地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构建了4个人工湿地,即菖蒲湿地、芦苇湿地、混栽湿地(菖蒲和芦苇)及空白对照湿地,针对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植物种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氮(TN)和氨氮(NH4+-N)的去除,种植植物的湿地以HRT为7 d处理效果最好,TN和NH4+-N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60%和99.58%。空白湿地中,TN去除率以HRT为6 d和NH4+-N去除率以HRT为5 d为最好,最高分别达到87.90%、91.80%。对总磷(TP)的去除,4个湿地均以HRT为6 d为最佳,去除率均高于93.00%。通过对不同植物的研究,发现植物床对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空白湿地,芦苇湿地和混栽湿地的处理效果均优于菖蒲湿地。  相似文献   

10.
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静态试验,研究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llata)3种沉水植物夏秋两季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3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总氮的去除效果秋季好于夏季,菹草的去除效果最好。2)3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总磷的去除效果夏季好于秋季,轮叶黑藻的去除效果最好。3)植物正常生长能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植物腐败死亡会导致水中溶解氧迅速降低。4)植物的腐败死亡对水体中总氮含量影响不大,对总磷含量的影响大。5)总磷的去除率与水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种子库是湿地植被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时期的耕作土壤中残留的种子对开垦湿地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温室萌发法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对三江平原天然湿地、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结构和规模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特征及其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潜力.本次实验共萌发物种50种,随着开垦年限增加,萌发物种逐渐减少,天然湿地、开垦1年、3年、10年、20年的湿地分别为34种、31种、21种、21种和8种,萌发物种数与种子库规模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F1=8.32,F2=5.946,P<0.001).种子库密度以天然湿地和开垦1年湿地最大,分别为7624粒/m2,9836粒/m2.随着开垦年限增加,种子库规模逐渐减小,开垦3年、10年种子库密度为4336粒/m2,4872粒/m2.开垦20 a后,显著减少为432粒/m2.湿润条件下萌发物种数及种子密度显著高于淹水处理,种子库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0-5 cm土层种子库规模显著高于5-10 cm.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作为该地区优势物种,由最初的1192粒/m2,经过20 a开垦后在种子库中消失.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开垦年限范围内,开垦湿地土壤中仍然保留大量的湿地物种种子,在湿地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2—6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月测定了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叶片C、N、P含量及其地上生物量,以阐明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动态特征与控制因子,探讨湿地养分利用与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两种优势植物叶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65.3—386.6 mg/g和352.6—393.2 mg/g,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75.5?17.4) mg/g和(371.7?12.5) mg/g;叶N含量分别为6.96—17.59 mg/g和5.50—20.68 mg/g,平均值分别为(11.35?1.40) mg/g和(11.54?0.84) mg/g;叶P含量变化范围为0.65—2.14 mg/g和0.57—2.25 mg/g,平均含量为(1.56?0.69) mg/g和(1.55?0.68) mg/g。两种植物C:N、C:P、N:P平均值分别为37.65、413.60、9.62和41.05、410.29、9.57,C、N、P及其化学计量比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2)气温与地上生物量是N、P及其化学计量比季节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气温和生物量对两种优势植物叶片氮、磷含量的影响要高于对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3)植物C:N、C:P与地上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显示N、P养分利用效率随植物的快速生长而提高;根据两种优势植物及土壤N、P含量与化学计量比来判断,研究区植物更多地受氮限制。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植物类型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鄱阳湖周围植被调查,系统地报道了目前鄱阳湖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植被类型和分布,依其生态环境和群落特征可划分为水生群落、沼泽、草甸、沙洲4类型60余个群系,阐述了鄱阳湖植物的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温州三垟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健康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温州三垟湿地维管束植物进行调查和鉴定,研究其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并与杭州西溪湿地、绍兴镜湖湿地作比较,评价其健康性。结果表明:1)温州三垟湿地共有259种野生维管束植物,隶属于187属73科;2)有湿地植物66种,包括沉水植物2种,漂浮植物3种,浮叶生根植物3种,挺水植物25种,湿生植物33种;3)有国家保护植物4种,建议列入保护的易危植物1种,同时有外来入侵植物28种;4)相比于杭州西溪湿地、绍兴镜湖湿地,温州三垟湿地物种丰富度不高,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所占比例偏低,国家保护植物种类少,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表明其健康性较差;5)从维管束植物体现出三垟湿地的湿地植物生长环境已受到破坏,尤其是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而极易受损,亟待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从湿地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分析和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2方面对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得出1985~2005年期间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其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西洞庭湖湿地野生植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保护和综合利用西洞庭湖湿地的野生植物资源,采用实地考察、定点取样和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2010年对西洞庭湖湿地的野生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洞庭湖湿地野生植物共有禾本科、菊科和蓼科等67科278种;主要以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为主,湿生植物的优势种群落为牛鞭草、水游草、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水烛和苔草等植物,水生植物的优势种群落为莕菜、水葫芦、菱、茭白、慈姑和莲等植物。结论:西洞庭湖区群落分布较均匀,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种之间的相遇机率较大。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的设计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实现对废水的有效处理.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人工湿地的组成及植物种类,阐述了人工湿地中植物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规律、光合及蒸腾作用、根系输氧作用和植物种类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阿特拉津在武汉市汤逊湖、南湖和荆州市洪湖的沉积物-水体系中分配、吸附和解吸行为,得出阿特拉津在该体系下解吸平衡分配系数KPd远大于吸附平衡分配系数KP,即其滞后解吸行为显著,表明阿特拉津一旦从水中进入沉积物,则很难得以解吸。在此基础上,将南湖沉积物添加阿特拉津淹水培养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设置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0.1、0.25、0.5 mg·kg~(-1),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能直接吸收阿特拉津,在第20 d,初始浓度为0.25mg·kg~(-1)时,菹草和穗花狐尾藻体内阿特拉津浓度分别为13.4、11.2 mg·kg~(-1);两种植物对水体中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培养45 d后,随着浓度的增加,菹草和穗花狐尾藻对根际沉积物中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6%、91%和84%、82%、90%,至60d时,对上覆水中阿特拉津降解率分别为35.0%、51.3%、1.50%和32.4%、61.8%、0.44%。尽管水体中残留阿特拉津容易被沉积物吸持,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仍可用适当的沉水植物对其进行去除。  相似文献   

19.
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 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物11种,未见有害检疫种. 北京湿地水资源缺乏导致植物类群变化及中生和旱生植物扩散;湿地水陆过渡带面积大小是造成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区类型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入侵种尚未造成明显危害,但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植物组合人工湿地中磷去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技术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而磷的去除是污水治理的主要难点。以亚热带丘陵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混合形成复合污水为治理对象,通过野外小区试验,研究了浮水植物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与挺水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所构建的浮水植物+不同挺水植物种植模式人工湿地,以探讨不同植物组合模式对人工湿地磷的处理效果与去除途径的影响特征。3—9月结果表明:植物组合湿地对于农村污水中磷素具有显著的处理效果,以无机磷的去除为主。湿地进水总磷(TP)浓度为2.16~5.93 mg·L-1,各植物组合出水TP浓度为0.34~0.48 mg·L-1,低于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0.5 mg·L-1),以绿狐尾藻+梭鱼草湿地的除磷效果最好;不同组合模式人工湿地总磷负荷变化范围为45.50~47.13 g·m-2·a-1,绿狐尾藻+梭鱼草组合湿地达47.13 g·m-2·a-1,显著高于对照湿地中的39.62 g·m-2·a-1;底泥吸附与沉淀是植物组合湿地磷素去除的主要途径,其占湿地除磷总量的72.44%~75.62%。水生植物TP积累量9.65~12.51 g·m-2·a-1,占湿地除磷总量的21.00%~26.54%;试验中,植物组合人工湿地比绿狐尾藻湿地底泥吸附占除磷总负荷的比例减少1.71%~4.89%,增加植物吸收比例0.97%~6.28%。较对照湿地底泥吸附占除磷总负荷的比例减少18.11%~21.29%。植物组合有利于延缓底泥吸附饱和时间和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