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金黄骨伤膏外敷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 :5 42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79例和对照组 2 6 3例均经闭合整复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组加用本院自制的金黄骨伤膏局部外敷治疗 ,比较两组的消肿、止痛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痂生长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消肿、止痛、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 (3.8±0 .9)、(6 .2± 1.1) (35 .6± 2 .4) d,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0 .0 1) ;治疗组的骨痂生长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金黄骨伤膏具有消肿止痛快 ,能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 ,外敷治疗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洛赛克对服毒患者洗胃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7例服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 8例和实验组6 9例,两组均给予解毒剂、补液和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在洗胃的同时给洛赛克首剂4 0 mg静脉注射,次日起2 0 mg每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为5 d;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第5天的胃液p H值、粪便潜血试验,治疗后第5天行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5 .89±0 .6 6 ) ,对照组为(4.12±0 .71) ;治疗后第5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6 .0 5±0 .72 ) ,对照组的为(4.97±0 .8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31例,对照组为5 2例;第5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2例,对照组为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 ;治疗后第5天胃镜检查实验组正常的有5 8例,胃炎及十二指肠壶腹炎11例,胃溃疡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3、4 0、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结论:早期应用洛赛克能有效地防治服毒患者洗胃后的急性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改良式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 352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行包皮环切,其中改良式包皮环切术163例和传统包皮环切术18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已婚患者进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和治疗满意度量表评分.结果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1.80±0.52)ml、术后疼痛时间(23.75±2.06)h、术后切口感染率(1.84%)、血肿发生率(1.23%)和包皮畸形发生率均小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手术时间和阴茎水肿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良组手术后治疗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1),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传统组手术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改良包皮环切术有微创、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较传统术式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黄疸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机制及丹参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阻塞性黄疸 (阻黄 )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与中性粒细胞 (PMN)的关系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48只分为 4组 :假手术对照组 (SO+NS)、阻黄组 (BDL +NS)、治疗对照组 (SO+SM)及丹参治疗组 (BDL+SM) ,于胆管结扎第 7、1 4天两个时相点分别检测门静脉内毒素、小肠髓过氧化酶 (MPO)和小肠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 ,观察肠粘膜结构变化。结果 :BDL+NS组第 7、1 4天两时相点 ,内毒素逐渐增高 [(1 .0 77± 0 .336) Eu/ m L→ (2 .1 85± 0 .566) Eu/ m L ,P<0 .0 1 ] ,小肠 MPO活性升高 [(2 .850± 1 .2 2 0 ) U/ mg→(4.92 9± 1 .371 ) U/ mg,P<0 .0 1 ] ,小肠 DAO活性逐渐下降 [(1 .70 3± 0 .355) U/ mg→ (1 .2 1 8± 0 .40 7) U/ mg,P<0 .0 5] ,肠粘膜损伤评分升高。 BDL+SM组第 7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降低和 DAO活性升高均很显著 ,基本接近 SO+SM组水平 ,第 1 4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显著降低和 DAO活性显著升高 ,但与 SO+SM组差异仍有显著性 ,而 BDL+SM组的 MPO活性却逐日增高 ,第 7、1 4天时与 BDL +NS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PMN聚集并活化是阻黄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 ;丹参能早期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但不是通过阻止 PMN聚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喜炎平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流行性腮腺炎7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静滴喜炎平10mg/(kg·d)4~8 d;对照组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唑剂量为10 mg/(kg·d),静滴,干扰素剂量为5万u/(kg·d),皮下注射,两药均用4~8 d。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Hc=7.4937,P<0.01)。治疗后退热时间治疗组为(1.5±1.0)d,对照组为(4.4±1.6)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腮腺肿大消失时间治疗组为(2.0±1.4)d,对照组为(3.7±2.0)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显优于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退热及腮腺肿大消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5岁的桡骨远端骨折60例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随访1 a并测量其影像学上的复位丢失、畸形愈合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60例患者中除2例失访外,余58例患者平均随访1a,患者的桡骨高度短缩(3.0±0.9)mm,掌倾角丢失(8.0±1.6)°,尺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手法复位、药物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患者156例,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8例〔治疗组予药物注射、电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予药物注射治疗〔2 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 )疼痛评分及SC''.110hPY''指数评 定;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月VAS疼痛评 分较治疗前均明显h降(P<0.01, P<0.05),且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月时,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P<0.01);治疗组SC''.110heY''指数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 P< 0.01)〔结论药物注射、电针及手法复位的综合疗法与药物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比较,具有更好的缓解疼痛、 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一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小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的 UAP患者 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2例 ,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 50 mg加入 2 50 m L的液体中静脉滴注 ,2~ 4 mg/ h,每天 1次 ,连用 7d;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 0 .6m L,腹壁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连用 7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天发作的次数、常规心电图 ST段压低的总和 ( ST) ,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每天 (5.1± 2 .2 )次和 (1 .3± 1 .1 )次 ,对照组为 (5.3± 2 .5)次和 (1 .4± 1 .2 )次 (均 P<0 .0 1 ) ,常规心电图 ST治疗组为 (2 .8± 1 .8) mm和 (1 .2± 1 .1 ) mm,对照组为 (3.0± 1 .9)mm和 (1 .3± 1 .1 ) mm(均 P<0 .0 1 ) ;治疗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 3例 (9.4% ) ,死亡 4例 (1 2 .5% ) ,对照组发生 AMI2例 (6.2 % ) ,死亡3例 (9.4%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静脉滴注小剂量肝素治疗 UAP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效相当 ,但前者不良反应较轻 ,且价格低廉 ,可作为 UAP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T型解剖钛板与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64例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T型解剖钛板术,观察组行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术.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肘关节屈伸度等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肘关节功能评分(Broberg-Morrey)评估两组疼痛情况与肘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肘关节屈伸度、VAS评分及Broberg-Morre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Herbert加压螺钉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手术过程较简单、创伤小,稳定性高、功能恢复佳,且远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在经肠道进食普通食品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对照组病人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通过鼻饲或口服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病人的体质指数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①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体质指数分别为(20.84±3.39)kg/m2、(20.87±2.69) kg/m2、(21.39±3.G0) 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8±3.66) kg/m2、(19.06±3.36)kg/m2、(19.55±2.96)kg/m2,对应的t值分别为-2.412、-2.451、-2.424,P值均<0.05.②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6.87±3.24)g/L、(37.68±3.91)g/L、(39.35±3.98)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5±4.18) g/L、(35.77±3.18) g/L、(37.26±3.16)g/L,对应的t值分别为-2.347、2.259、-2.297,P值均<0.05.③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49.84±4.0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77±4.96)天,t=2.553,P <0.05.结论 重症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应以肠内营养为主,必要时联合应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