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临沂市农科院多年来致力于沂蒙地区道地性中药材金银花的种质资源收集以及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并通过科学筛选,从野生金银花品种中选育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中花1号,本文作者将对金银花新品种中花1号的规范化栽培要点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新品种中花1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科学筛选,从野生金银花品种中选育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中花1号,对中花1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新品种中花1号是临沂市农科院选育出的具备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根据科学筛选手段,从野生金银花中选育而得。该品种具有直立性强、茎枝粗壮、花枝节间短、有效花枝多等特点,因此该品种从栽植之日起就要加强管理,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阐述了金银花新品种中花1号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其规范化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3年引进金银花品种北花1号,在甘肃定西通渭县经过连续7 a的旱作栽培观察,根据其特征特性和种植表现,总结出高海拔山旱地金银花北花1号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引种到吕梁山的不同品种金银花花蕾质量,选出适合在山西省吕梁山区规模化种植的最优品种。[方法]在吕梁山开展种植试验,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产自山东平邑、河南封丘、陕西杨陵的4个品种金银花(北花1号、四季金银花、豫纯1号、金花3号)的花蕾大小、千针重量、折干率、色泽等外观质量指标进行测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品种金银花花蕾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个品种金银花花蕾长度、直径、千针干重、折干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千针鲜重差异显著(P<0.05),总色差(ΔE)、绿原酸含量、木犀草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4个引种的金银花中,北花1号的每个花蕾质量指标均优于其他品种。[结论]山西省吕梁山区非常适合种植金银花,尤其是从山东省平邑县引种的北花1号表现出明显的品质优势,可作为吕梁山规模化种植的金银花品种。  相似文献   

6.
七个不同来源金银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金银花植物学性状,分析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基于植物学性状、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性状数据库,为金银花种质收集、鉴定、创新、合理利用和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不同来源的金银花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为基础,在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聚类分析的结果。【结果】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金银花材料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以遗传距离7.5 cM为界,可将7份不同材料分为3个组,其中金花3号、巨花1号、九丰1号、金塔1号和鲁峰巨丰为一组,湘蕾金银花和华南忍冬各为一组,与各品种种属关系划分一致。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4.0 cM为界,可将7个不同金银花种质分为3大类:第Ⅰ类为湘蕾金银花与华南忍冬,第Ⅱ类为巨花1号与金塔1号,第Ⅲ类为九丰1号、鲁峰巨丰与金花3号。【结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金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析结果相似,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适用于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金银花植物学性状,分析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基于植物学性状、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性状数据库,为金银花种质收集、鉴定、创新、合理利用和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不同来源的金银花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为基础,在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聚类分析的结果。【结果】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金银花材料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以遗传距离7.5cM为界,可将7份不同材料分为3个组,其中金花3号、巨花1号、九丰1号、金塔1号和鲁峰巨丰为一组,湘蕾金银花和华南忍冬各为一组,与各品种种属关系划分一致。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4.0cM为界,可将7个不同金银花种质分为3大类:第Ⅰ类为湘蕾金银花与华南忍冬,第Ⅱ类为巨花1号与金塔1号,第Ⅲ类为九丰1号、鲁峰巨丰与金花3号。【结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金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析结果相似,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适用于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四倍体金银花新品种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整体评价新品种“九丰1号”金银花的内在品质。[方法]以“九丰1号”及其亲本“大毛花”为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对2个品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种金银花均在2923、2852、1736、1637(1634)、1549、1403、1317、1260、1102、1051、763(764)cm^-1处有特征吸收峰。“九丰1号”金银花在1051、1064、1260、1403cm^-1处吸收峰的强度较高,说明“九丰1号”金银花的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此外,“九丰1号”金银花在1736cm吸收峰的强度也较其亲本高,说明其挥发油等酯类物质的含量也较高。[结论]该研究验证了“九丰1号”金银花新品种的优良品质,为金银花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九丰1号”四倍体金银花新品种,是由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以“中国金银花之乡”——平邑县主栽的传统品种二倍体金银花“大毛花”为亲本,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而培育出的同源四倍体。2004年12月5日,该成果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鲁科成鉴字[2004]第813号),认为“达到了金银花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金银花又名双花、忍冬花等,属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多年生藤本植物,是名贵中药材之一,以未开放的花蕾和藤叶入药。金银花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滋润皮肤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医药制剂和保健品上应用广泛。巨鹿县栽培金银花已有400年的历史,种植面积超过8000hm2,金银花巨花1号新品种是从巨鹿县金银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丰产金银花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新品种北花一号的特征特性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花一号是山东北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学筛选,从野生金银花品种中选育出的金银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叶片平展、直立性强、花枝多、花蕾期长、采收成本低、实收产量高和内外品质优良等突出特性。根据多年试验研究,从选地与整地、种苗选择与定植、中耕除草与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储藏等六个方面总结了北花一号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组织培养的方式繁育四倍体金银花种苗。选择外植体,试验选择较易灭菌,且萌发力强的春季当年带顶芽的茎段。通过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新生芽、不定根的诱导(采用MS,1/2MS为基本培养基,对生长激素6-BA和NAA浓度进行调节),得到了适合四倍体金银花进行组织培养的体系。为四倍体金银花进行脱毒快繁,工厂化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银花"华金6号"新品种体外抗H9-AIV活性。【方法】水煎提取,所得药液终浓度为1 g/mL,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鸡胚尿囊腔接种及血凝(HA)试验检测体外抗H9-AIV活性。根据金银花水提液的最大不凝血浓度,将"华金6号"新品种、平邑"大毛花"水提液稀释成31.25、15.625、7.812 5 mg/mL 3个浓度,每个浓度设4组平行对照,进行H9-AIV的体外直接抑制试验;将"华金6号"新品种、平邑"大毛花"水提液从对鸡胚的最大无毒浓度(TDO)起以2倍比稀释成125、62.5、31.25 mg/mL 3个浓度,每个浓度接种6枚鸡胚,0.2 m L/胚,分别进行中和试验、预防试验、治疗试验,并设病毒(100EID50)、利巴韦林(50 mg/mL)及PBS缓冲液对照组。【结果】"华金6号"新品种绿原酸含量为0.93%,而传统"大毛花"品种为0.91%,二者无显著差异;"华金6号"新品种与"大毛花"品种3个浓度组体外直接抑制H9-AIV的活性均较强,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华金6号"新品种略优于"大毛花"金银花,且二者抗H9-AIV活性在24 h时达到最高;将金银花提取液与病毒体外先中和再接种时,两种金银花均表现为高浓度(125 mg/mL)抑制活性高、低浓度(62.5、31.25 mg/mL)抑制活性低;"华金6号"新品种与"大毛花"金银花预防与治疗H9-AIV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金6号"新品种与"大毛花"金银花均有较强的体外直接抑制H9-AIV活性,"华金6号"抗病毒活性略高于"大毛花"金银花。  相似文献   

14.
正枣强县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金银花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和普通金银花品种相比"北花一号金银花"具有花蕾期超长,采摘方便工效高;道地正品,有效成分含量高;花蕾大,产量高;抗逆性强、直立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我县特引进"北花一号金银花"优良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一万余亩,为使农民种植出高产优质金银花,现将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栽植前要进行土地耕翻平整,耕翻深度30厘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品系金银花药材质量。[方法]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相同产地5个不同品系金银花药材成分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5个品系金银花成分间的差异及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C,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与总黄酮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8、0.833、0.690和0.636;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与木犀草素,芦丁和木犀草素与总黄酮均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081、-0.688、-0.476和-0.595。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中豫金2号(YJE)金银花评分较高,其次为豫封3号(YFS)金银花,评分中排序最低的为由山东引种的北花1号(BHYH)金银花。[结论]通过对5个品系金银花药材内在成分进行评价,为金银花药材质量的评价、指导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及新品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新品种九丰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九丰1号为四倍体的金银花新品种,从植物分类学角度评价是一个新的物种。经药品检验所化验分析,九丰1号新品种绿原酸含量比亲本大毛花提高30%。高产示范田测产面积7.47 hm2,平均干花产量为3387.0 kg/hm2,比大毛花增产58.79%,并根据九丰1号的生长发育特点进一步完善了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追肥对九丰1号金银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安排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春季追施氮、磷、钾肥对九丰1号金银花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促进金银花生长和产量提升,在适当增施氮肥的基础上施入一定量的磷、钾肥可进一步增加金银花产量。在本研究中,在不涉及金银花品质的前提下,三年生九丰1号金银花春季使用氮、磷、钾总肥量70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0∶0.67∶0.67时,植株生长良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为四川省引进和培育金银花品种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品种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从山东省引进的九丰一号、大毛花和从河南省引进的豫封一号的绿原酸含量分别为3.72%、3.15%、3.27%,从重庆市引种至四川省江油市、南江县的渝蕾一号的绿原酸含量分别为7.12%、6.94%它们与原产地没有明显的差异;四川省的细毡毛忍冬中的绿原酸含量高达6.83%。由此可知,九丰一号、大毛花、豫封一号、渝蕾一号为优良的金银花品种,适合引至四川省栽培;作为乡土品种,细毡毛忍冬有很好的培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巨鹿县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巨鹿县气候特点,结合"巨花一号"金银花生长习性,就气象条件对于巨鹿县金银花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巨鹿金银花下一步顺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一种名为九丰一号的金银花新品种让业界为之大震!当年12月5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对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村选育的九丰一号金银花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确认九丰一号金银花比其亲本、传统品种大毛花增产58.79%,绿原酸提高30%,具有丰产稳产、抗虫性强等优良品质,“达到金银花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