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实驗証明:蝗卵的耐干、耐热性能,常因胚胎发育阶段而異。已吸水的越冬卵,在30℃恆温下可以在2.5%含水量的土壤内正常孵化;未吸水卵在同样温度下,則需要土壤含水量在8%以上才能正常孵化。吸水卵在土壤含水量适宜的情况下,可耐受短期的高温(60℃);而未吸水卵只能耐受55℃以下温度的处理。二者发育的最高温度界限都在41.5℃左右,超越此限,蝗卵孵化率的递減梯度,除随温度上升的幅度而加大外,并与高温的持續时間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影响蝗虫滞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明确有效积温对东亚飞蝗卵滞育的影响,本文设置6个有效积温梯度处理饲养2代飞蝗,结果表明544.3、662.2、678.8、760.2、840.0、843.5日度处理下蝗卵滞育率为73.1%、58.6%、48.6%、12.1%、0、0;越冬蝗卵部分滞育,滞育率(D)与越冬前卵期有效积温(Y)负相关,D=-0.719Y+82.75,R2=0.774,Y≥115.1日度时蝗卵全部孵化。进一步分析越冬前不同温度积累有效积温对蝗卵滞育影响,结果表明27℃以上有效积温(E)对滞育率(D)影响最显著,呈线性负相关,D=-0.058E+0.732,R2=0.967。越冬蝗卵经历负积温(X)越小,滞育率(D)越低,呈线性负相关:D=-0.155ln(|X|)+1.136,R2=0.970。本文明确了不同时期越冬蝗卵滞育率与有效积温关系,为飞蝗发生期、发生量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显杜 《植物保护》1965,3(2):42-42
1964年5月14日,我们在山东济宁专区蝗虫工作基点(设在南阳湖农场),曾看到有一种蚂蚁取食刚孵化的蝗蝻。 此种蚂蚁体长约4毫米,体色有棕褐色和黑褐色两种,学名尚待鉴定。 夏蝗出土期间的初步观察,蚂蚁取食蝗虫的数量是相当大的。如第一号饲养笼饲育620块蝗卵,蝗蝻出土率仅占总卵数的3.9%,无胚卵占  相似文献   

4.
据广东省植保站反映,由于去年蝗虫越冬基数大,加上去冬今春气温偏高和干旱少雨,越冬卵存活高,提早孵化,导致越北腹露蝗(土蝗)已在清远市的阳山、连南、连州、连山等地暴发。据4月2~5日调查,当前蝗虫发生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危害种,以滞育卵越冬.为弄清意大利蝗越冬卵发育及滞育过程的抗寒机制,本研究检测了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的糖类、多元醇、脂肪和氨基酸等主要抗寒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蝗卵发育过程不同阶段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意大利蝗卵在越冬过程中,除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外...  相似文献   

6.
寄生物和寄主的发育关联研究已有很多报道,而人们对捕食者与猎物的同步发育关系却知之甚少。本文研究了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及其猎物棉蝗Chondracris rosear osea在18℃、22℃、25℃、28℃、31℃和34℃恒温下的发育特性及发育同步性。大斑芫菁幼虫(除5龄外)发育起点温度均低于10℃,而棉蝗每个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都高于10℃。大斑芫菁5龄幼虫的有效积温为440.53日度,低于棉蝗卵的462.96日度,并且大斑芫菁1~4龄幼虫的有效积温均少于1~4龄蝗蝻。大斑芫菁成虫出现、卵孵化和幼虫滞育解除日期与棉蝗产卵和卵孵化日期,显示大斑芫菁的发育和棉蝗的发育具有季节同步性,而且大斑芫菁的滞育同步化了大斑芫菁和棉蝗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2015年从大田挖取大垫尖翅蝗蝗卵,在不同恒温下进行孵化,测得蝗卵发育起点温度为(14.27±0.86)℃,有效发育积温为(303.88±24.57)℃。2016年5月下旬在大田捕捉刚孵化的幼蝻,采取自然变温法,进行人工饲养,测得蝗蝻发育起点温度为(17.89±1.25)℃,有效积温(199.74±47.45)℃。并对大垫尖翅蝗蝗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进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斑潜蝇是近年传入武威市的危险性害虫,在日光温室蔬菜作物上发生为害重、造成损失大。防虫网覆盖栽培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温室内全部覆盖防虫网虽然效果好,但成本高,群众不易接受。因此,我们开展了温室风口覆盖防虫网防治斑潜蝇的试验示范。1防治依据武威市地处北纬36°9'~39°27',最冷月平均气温8.7~12.6℃,斑潜蝇不能在露地安全越冬。每年8月底至9月初,露地蔬菜已成熟老化时,斑潜蝇开始向周围温室蔬菜苗床转移为害,继而扩散至温室内大量繁殖为害。10月下旬后,随着外界温度降低,斑潜蝇在室外已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温度对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 设置13、16、19、22、25℃和28℃不同恒温和室外自然变温(日均温度波动范围8.87~26.40℃, 日均温度平均值16.89℃)处理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 监测其发育历期和孵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上述6个不同恒温条件下, 柿广翅蜡蝉越冬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62.28、28.58、13.51、10.11、10.33 d和7.07 d, 随着温度的升高, 越冬卵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温度与柿广翅蜡蝉越冬卵的发育速率关系满足方程:y=-0.086+0.008x, 得出越冬卵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 有效积温为125 d·℃。在自然变温条件下, 发现越冬卵从4月10日开始孵化, 到5月5日累计孵化率达到73.37%, 揭示了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在这段时间范围内陆续孵化出1龄若虫。本研究对信阳茶区茶树柿广翅蜡蝉若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绿僵菜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1999年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了用绿僵菌油剂超低量喷雾防治蝗虫的试验。表明,对5种蝗虫(亚洲小车蝗、红翅皱膝蝗、毛足棒角蝗、白边痂蝗、轮纹异痂蝗)的防效显著。喷药后8天,对主要蝗虫亚洲小车蝗(占混合虫口的92.2%)的防盗和达48.0%,12天后增至88.1%。蝗虫死亡后2~3天,失水形成僵虫,7~10天虫尸上出现绿色粉 绿例题菌孢子。孢子的扩散有可能继续起着控制蝗虫虫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东亚飞蝗 (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是迁飞性强、食性杂、危害重的害虫。 1年发生 2代 ,第 1代夏蝗 ,第 2代秋蝗 ,以卵越冬。每年越冬卵在 5月初孵化出土 ,出土后蝗蝻经过 5次蜕皮变为成虫 ,于 7月初交尾产卵。 7月下旬或 8月上旬秋  相似文献   

12.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在山西忻州地区为害水稻相当严重,5万亩水稻年损失率均在10%左右。调查得知;稻蝗从卵到成虫均有天敌寄生、捕食。现简述如下: 1.蝗噬霉菌(Entomophthora grylli Fres.),又名蝗虫霉,以分生孢子在田间传播,使蝗虫致病而死。在8~9月份高温高湿季节寄生率可达20~30%,对后期蝗虫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空心莲子草叶甲地越冬保护和大量繁殖释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心莲子草叶甲是生防所1986年从美国Florida引入,该虫在我国湖南省中部及湖北地区,由于冬季温度太低,不能自然越冬。1987年进行了成虫冬季人工和接种释放越冬后成技术的研究。11~12月在田间采集成虫,1-4月温室盆栽空心莲子草上饲。1-2月下旬温室温度5~10℃下,叶甲能保持低度活动,3月间温室停火后开始产卵,冬季在温室中能繁殖两代。5月上旬将成虫按每公顷3000头释放在空心莲子草为害的水  相似文献   

14.
蝗噬霉菌(Entomophthora gryui)又名蝗虫霉,属真菌,以分生孢子在田间传播,使蝗虫致病直至死亡。在山西忻州地区普遍可以见到,一般寄生率20~30%,高的达50%以上。多发生在夏蝗后期,以8~9月份在稻田内屡见不鲜。高温高温季节最易传染、流行。 从蝗种来看,以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寄生率高、死亡时间也快;而尖头蚱蜢(Atractomorpha bedeli)等寄生率低。据大田观察,窝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卵越冬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变化,通过定期解剖野外意大利蝗卵观察其胚胎发育进度,并应用多通道昆虫呼吸代谢测量系统逐月测定意大利蝗卵的O_2消耗率、CO_2释放率、代谢率和呼吸商,分析其变化特征,同时对其越冬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测定。结果表明,意大利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随着越冬时间的推进发生季节性波动。越冬前(8—10月),意大利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较高,其中在8月间最高,此时胚胎发育较快,且复眼背部边缘在10月出现红色;越冬期间(11月—翌年2月),呼吸代谢水平在11月间最低,在12月—翌年2月之间则无显著差异,复眼颜色逐渐加深,胚胎发育基本停滞;越冬结束后(翌年3—4月),呼吸代谢水平逐渐升高,在翌年4月间显著高于10月—翌年3月,但显著低于8月,此时发生胚胎转动且恢复发育。越冬过程中,意大利蝗卵呼吸商均大于0.94。不同月份意大利蝗卵的O_2消耗率、CO_2释放率、代谢率与5 cm地温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831和0.902。在整个越冬过程中,意大利蝗卵的呼吸代谢变化与其胚胎发育进度以及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且蝗卵均以糖类为主要能源物质,以最大程度减少物质能量消耗,从而确保蝗卵的正常发育、越冬及来年的顺利孵化。  相似文献   

16.
苹果金纹细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在鲁中南地区1年发生5~6代,以蛹在苹果落叶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是开始再现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达盛期。成虫羽化后于次日清晨5:00~6:00开始交配,持续交配1.5~3h,交配后不久在叶片背面产卵,单个散产,平均单雌产卵40余粒。幼虫孵化后直接景入叶片内取食叶肉,并非苞内化蛹。在15~30℃,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  相似文献   

17.
葡萄羽蛾在贵州施秉县1a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底开始化蛹,5月中旬底开始羽化,5月底出现第1代卵和幼虫,以第2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最重,1~3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6月底至7月初、8月初。8月中旬末以第3代老熟幼虫钻入残桩、枯枝洞内越冬。在幼虫刚孵化时,用有机磷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常规喷雾,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微孢子虫饵剂的不同配方对新疆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用微孢子虫对3种草原蝗虫进行室内感病性试验,结果不同种蝗虫的感率差异很大,经胫戟纹蝗的感病率高达83.5%,而意大利蝗和西伯利蝗仅分别为34.5%和17.7%。用飞机在草原喷洒,微孢子虫饵剂每100克加50%马拉硫磷4ml和10ml,对意大利蝗和红胫戟纹蝗虫口减退率可增加到76.7%和76.0%,明显高于单用微孢子虫饵剂的杀虫效果。作者认为在一般蝗虫发生年份,单用微孢子虫饵剂可压低虫口到防治  相似文献   

19.
刘玲 《植物医生》2002,15(1):42-42
梨木虱是全国性的梨树主要害虫之一 ,以若虫和成虫在叶片和新梢上危害 ,剌吸树汁。受害后的叶片主脉两侧靠叶柄处发黑 ,还可诱发煤污病 ,严重时引起提早落叶 ,果实发育不良 ,新梢受害后生长停顿、树势衰弱 ,严重影响梨子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应抓住关键时期进行防治。1.越冬期。清扫果园 ,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 ,刮除翘裂树皮 ,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2.出蛰期。梨木虱在3月初(气温0℃以上)开始活动 ,此时虫体较虚弱。且出蛰盛期是第1代卵孵化始期 ,梨叶尚未长出 ,成虫和卵均暴露在枝条上 ,此时重点防治1~2次 ,可有效杀灭越冬成虫。常…  相似文献   

20.
宽须蚁蝗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9-1995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对宽须蚁蝗的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末至下句当平均气温达5.4℃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5月上旬未至下旬为孵化出土盛期。6月中旬始见成虫,7月上旬开始交配产诳,7月中旬至下旬为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