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羊痘病防控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红疹和疱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致死率.在大多数绵羊和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本病除死亡率较高外还会造成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和多数病羊在病后丧失生产能力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害.现将本病的一些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羊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丘疹、水疱疹,在眼、唇、乳房等无毛和少毛的皮肤上出现红斑及丘疹。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羊痘病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羊痘病感染绵羊称为绵羊痘病,感染山羊称为山羊痘病,绵羊的易感性大于山羊,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严重。病羊痊愈后营养不良,妊娠病羊常发生流产,羔羊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升高,但羊病愈后能获得终身免疫。一旦羊发生  相似文献   

3.
羊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丘疹、水疱疹,在眼、唇、乳房等无毛和少毛的皮肤上出现红斑及丘疹。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羊痘病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羊痘病感染绵羊称为绵羊痘病,感染山羊称为山羊痘病,绵羊的易感性大于山羊,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严重。病羊痊愈后营养不良,妊娠病羊常发生流产,羔羊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升高,但羊病愈后能获得终身免疫。一旦羊发生痘病应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彻底扑灭。  相似文献   

4.
大足山羊羊痘是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可在羊睾丸组织细胞上培养,具有细胞致病作用。该病毒经处理后可作为羊接触感染性脓疱口炎病的免疫疫苗使用。而羊接触感染性脓疱口炎病毒不能作为羊痘免疫疫苗用,这是该病毒的特点。本病特征是在体表无毛或毛稀皮薄处和诸黏膜上发生痘疹,痘疹很快萎缩而自愈。  相似文献   

5.
羊痘病是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粘膜发生特异性丘疹和疱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致死率。本病还会造成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和多数病羊在病后丧失生产能力。此病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的损害。现将本病的一些防治措施简述如下。1流行特点病羊为传染源、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粘膜的丘疹、脓庖、痂皮及鼻粘膜的分泌物中。发病时体温升高,病羊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工具、皮毛产品、…  相似文献   

6.
正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管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一般于夏秋季节多发,近年冬春季也常发生本病。在自然情况下,各种山羊都可感染。羔羊发病、死亡率高,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成年及育肥羊主要是影响生长、造成掉膘。由于受感羊只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细菌  相似文献   

7.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病羊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本病在广东少有详细报道[1,2],陆丰市自解放以来也没有发生本病。2002年8~9月,我市城东镇两村庄暴发山羊痘,现将诊断防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羊痘的诊治     
<正>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羊和病愈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1临床症状初期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嗜睡,体温40~41.7℃,眼结膜潮红,鼻流浆液、黏液,随后眼、唇、鼻,胸、腹部,尾、阴门等处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随后形成结节、水疱,病部最后结痂。病羊症状见图1、图2。病死山羊消化道、肠黏膜上有少许溃疡,其他病变不明显。2防治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此例为感染羊痘,遂按羊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病原及流行特点山羊痘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其在病羊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及痂皮内大量存在,病羊鼻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及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患病羊和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气候条件差、饲养管理不  相似文献   

10.
羊痘病是羊疫病中常见的一种,也叫羊天花,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羊痘病在各地羊养殖场中频繁出现和流行。它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一旦感染,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致死率也非常高,已经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之一。羊痘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羔羊和孕羊极易被感染,孕羊感染后还可能会使其丧生生育能力,严重影响羊养殖的繁殖效果。对羊痘病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羊痘病带来损失的必要阶段。本文就通过对羊痘病病因、症状的分析对高效的预防和治疗羊痘病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兽医工作,很多疾病在临床上表现的很相近,造成很多误诊和传言,特别是基层兽医工作者、养殖户把羊痘病和羊传染性脓疱分不清,发现羊嘴上有疱疹,误以为得了羊痘病,更有甚者传为口蹄疫,本人在2009年、2010年曾遇到过很多例这样的病例,最后诊断结果是羊传染性脓疱.为此,我把羊痘病和羊传染性脓疱病在临床上加以区别、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它的典型病理过程是在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1流行病学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原及流行特点导致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GPV),GPV可以感染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山羊,其中羔羊最易感,感染率可达100%。GPV通过破损的皮肤、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山羊。患羊无毛或少毛处皮肤和局部黏膜出现痘疹。健康羊与病羊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都易受到传染,病愈羊可终身免疫。本病主要流行于春  相似文献   

14.
山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特异性痘疹。黑龙江省鸡东县3个乡镇先后发生了此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4月在我县暴发了山羊痘病,本病的发生是从外地购入山羊混入羊群而引起的。据调查有3个乡镇发生了本病,1800只羊发病968只,死亡325只,发病率40.8%,死亡率18%。发病迅猛,流行快,波及面广,可造成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或丧失生殖能力。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6~8天,病羊体温升至41~42℃,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有…  相似文献   

15.
探讨某农村地区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生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某农村地区随机选取2013年3-5月的120只患有羊痘病的黑山羊,对这些患有羊痘病的黑山羊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预防治疗,并对患有羊痘病的黑山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对黑山羊羊痘病采取对症防治措施。现将相关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羊痘又名羊"天花",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特征是发热,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丘疹和疱疹.  相似文献   

17.
正1流行特点山羊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痘疮、浆液及水疱皮内。本病除经直接接触感染外,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及消化道感染。各年龄的羊均可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收多收少在管理,收与不收在防疫",可见防疫工作对绒山羊饲养至关重要。发展绒山羊产业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控制疫病发生。1羊痘本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绵羊为绵羊痘病毒,山羊为山羊痘病病毒。本病于各季均可发生。患羊病初发热,体温高达41~42℃,眼鼻黏  相似文献   

19.
李世钦 《兽医导刊》2016,(20):71-72
羊痘病是危害羊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规律复杂,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认真分析羊痘病的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是羊生产中防病技术的关键,是提高牟定县羊生产和优质肉羊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羊嘴唇、口腔粘膜、无毛及少毛部位皮肤发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羊痘病程一般初为红斑、丘疹 ,后变为水泡、脓疱 ,最后干结成痂 ,脱落而痊愈。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粘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 ,病羊鼻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 ,发热期血液内也存在病毒。该病给养羊业造成较大损失。1 诊断1 1 流行特点 自然条件下 ,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 ,不传染山羊和其他家畜。病羊和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也可经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饲养人员、用具、皮毛产品、饲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