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中荷合作除草剂使用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荷兰考察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工作会议和荷兰农药管理和应用,并就项目和农药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开展中荷合作除草剂使用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借鉴发达国家农药管理经验,开展国际合作等将有利于我国农药登记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3YC-50型常温烟雾机施药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常温烟雾施药法是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本项目研制了3YC-50型常温烟雾机 ,并探索了常温烟雾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3.
施药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药液使用量以及防治效果.为掌握红花岗区现有施药器械类型及存在问题,根据贵州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治安全用药技术研究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06年引进和示范应用新型高效施药器械,以提高精准施药技术和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对水稻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药械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十一五"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各地都十分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引导农民安全使用农药。山东省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二减一保”工程。当前省政府又投资开展“绿卡”行动计划,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及各级植保部门的大量试验,筛选出适合不同作物防治病、虫、杂草的安全有效的农药品种,并已初见成效。但是,其中的施药环节,包括施药技术和施药器械,由于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广大农民了解不够深入,虽然引进推广了大量的新型器械和施药技术,但由于受到当前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施药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减重法”原理和微电脑控制的熏蒸施药新型器械,该器械根据卫生除害处理要求,可移动、施药过程自动控制、施药量误差精度达±5%、数据自动打印且不可更改、采用可充电直流电源供电,且操作简便、维护简单、适用性强、运行稳定,实现了施药过程自动化,使除害处理工作安全高效,有利于执法部门监管,解决了国内外检验检疫卫生除害处理中熏蒸处理器械落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温室大棚粉尘法施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尘法施药技术在我国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已得到推广应用。为了从理论是进一步说明粉尘法施药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了施药前后棚膜透光率和作物光合速率的变化,采用荧光指示剂法测定了粉尘法施药和常规大容量喷雾技术对操作者的污染程度,测定了药剂在黄瓜地表的沉积分布。结果表明,粉尘法施药前后棚膜透光率没有变化;作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很小;处理667m^2棚室,粉尘法施药后药剂在操作者身体上的沉积量是0.21μg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喷雾机具使用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农作物种类繁多,且复种指数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多种病虫的发生为害,常年病虫发生面积800万hm2次,防治面积786万hm2次。年使用化学农药4万t,折有效含量近1万t。在病虫防治中,主要依赖于各种施药机具进行喷施。施药机具的好坏及其施药技术直接影响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影响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作者近年来对四川省拥有的施药机具现状及使用作了一些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建议。1 全省拥有的喷雾机具现状目前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施药机械与施药技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每年需要化学防治面积达3亿公顷次以上,使用农药100万吨(制剂)左右,喷洒这些农药最主要和最基本手段还是靠施药机械,而目前广大农民广泛使用的主要是中小型施药机械,质量普遍不高,施药技术也比较落后,农药浪费和污染严重。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施药机械与施药技术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新农村需要新的喷雾器这一命题,同时提出了推进施药机械与施药技术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苗昌泽 《广西植保》1997,10(3):34-34
施放烟雾剂,防治温室、大棚蔬菜病虫害,是近年来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施药方法,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喷雾等方法,因为施药可不增加棚室内的湿度,对病害的防治较为彻底,烟雾剂的使用技术要点是:1 施药时间  施放烟雾剂最好在傍晚日落后进行,以让其在夜间烟熏,因这时有利于烟剂雾粒下沉,防治效果更佳。2 施药方法  棚室内要多处摆放烟剂,布点要匀,燃放时由里往外按顺序用暗火逐一点燃,着烟后迅速密闭过夜。次日早晨打开通风。防治病害要掌握在发病前开始用药,每隔7~10d一次,连用3~4次;防治虫害应在初发期施药,及早控制。3 施药剂量  烟雾剂…  相似文献   

10.
简论我国施药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已把治理农业环 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本文试图从施药技术的3个方面--药械、农药、施药方法来探讨我 国施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力图为我国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荷兰MLHD技术的基本内容、技术原理、应用程序等.并针对荷兰的农业特点、开发背景,对该技术在荷兰与中国的应用前景及可行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合理地利用该技术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登记药效试验申请、室内试验、田间试验要求等方面,概述了我国农药登记基本生测资料要求。我国在农药药效试验申请审批制,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点的数量,药剂安全性和抗药性风险评价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目前国情,要按照FAO的要求对生物活性评价进一步规范管理,以促进我国和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杂草对草甘膦的抗性及抗性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草甘膦现状、杂草抗性、抗性机制及抗性治理等几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几点看法。力求提高草甘膦管理水平延长其使用年限,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于提高草蛉的生物防治效果,促进草蛉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1910年以来国内外草蛉科种类的滞育研究文献,介绍了目前已开展滞育研究的草蛉种类及其滞育特征,分析了影响草蛉滞育调控的环境因子,论述了草蛉滞育期间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分子机制及其滞育后发育生物学,并就滞育在草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草蛉滞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草蛉滞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促进草蛉的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莠去津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莠去津降解微生物的筛选方法、降解速度的影响因素、降解机理,并对农药降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降解农药微生物的研究不但可以得到消除莠去津环境污染的菌株和相应的酶制剂,而且对于抗莠去津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国除草剂登记审批工作.针对登记田间药效试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明确提出了在药效试验申请、与企业的沟通、试验的开展、药剂评价和试验报告的编写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指出了现在较容易出现的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新有效成分登记的比例会逐渐增加,我国登记药效试验工作的压力亦会相应加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会逐步强化试验工作的管理.以规范和推进药效试验报告的标准化.更好地为农药登记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科技部国家“863”计划项目“水田超低空低量施药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实施到目前短短十多年时间,我国植保无人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探究,本文就植保无人机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助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农药标准制订和使用手册》中第9章关于微生物农药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微生物农药标准的说明、基本内容、不同剂型标准的异同等。作者认为《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农药标准制订和使用手册》中文版的出版发行,将有利于改善目前我国生物农药缺乏国家标准的状况,为我国生物农药标准的制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Fertilization with four controlled release nutrient formulations, Sierra 17-6-10, Sierrablen 18-7-10, High N 24-4-8, and Osmocote 18-6-12, was evaluated for its capac ity to facilitat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ized singleleaf pinyon (Pinus monophylla Torr.& Frem.) planting stock. A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treatment using Peters 20-10-20 and nonfertilized seedlings provided for comparisons of nutrient amendment effects on growth and nutrition , and each fertilizer formulation was applied using low , medium , and high rates . After 24 months , the high application rate of the Peters formulation produced the largest seedlings overall . Among controlled release treatments , the Sierra formulation applied at the medium rate resulted in the great est shoot dimensions , although the low rate of this fertilizer produced the greatest combined shoot and root dry weight . All treatments resulted in low shoot / root ratio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high application rate of Sierra 17-6-10 . Overall , fertilized seedlings exhibited high foliar concentrations of N , P , and K but low concentrations of Ca , Mg , Fe , Mn , Zn , and B relative to nonfertilized seedlings . Foliar S was low in all seedlings relative to documented standards for containerized conifers , while Cu was unaffected by treatment . Among fertilized seedlings , moder ately high N uptake coupled with high P generally resulted in the greatest stimu lation of seedling growth .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ation , a method particularly well suited to smaller , less mechanized nurseries , can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of containerized singleleaf pinyon with careful selection of nutrient for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rate, but that a production period of 2 years is required to grow planting stock with desired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