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考察产地对灵芝中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不同产地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差异。[结果]灵芝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5.07%;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湖北,达24.26%;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1.21%。不同产地之间灵芝粗多糖提取率、多糖含量、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地是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辅助提取灵芝水溶性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生权  王周  林俊钦  敖宏  宁正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93-10995
[目的]为灵芝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赤灵芝子实体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灵芝多糖,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40min时灵芝多糖得率最高,当超声功率小于500W时,灵芝多糖得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快速增加。各因素对灵芝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500W、提取温度45℃、超声时间35min、料液比1:2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灵芝多糖的得率为2.75%。  相似文献   

3.
灵芝多糖含量检测条件及其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81-4282,4285
优化了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并且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490 nm,显色时间20 min,显色温度100℃;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50 ml/g,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为2.58%。  相似文献   

4.
陈乃东  陈琼  何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46-8148
[目的]对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将灵芝在50℃条件下干燥恒重,过40目筛,用无水乙醇对灵芝干粉进行脱脂预处理,脱脂完毕风干后在不同的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W/V,g/ml,下同),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得率可达1.61%。[结论]该方法优选了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灵芝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随着灵芝多糖已渗入到药品、保健品、化装品和食品等领域,多糖的提取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人们对多糖的重要活性物质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多糖的提取、结构、药理学及临床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灵芝及灵芝多糖将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探讨了提取剂的pH(碱醇)、提取剂用量、提取温度、超声时间4个因素对灵芝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用无水乙醇做对照实验.探讨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用量3个因素对灵芝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醇的pH和超声时间对灵芝三萜的提取效果有明显影响,其他两因素影响效果不大;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两个因素对灵芝多糖提取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灵芝三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用量30倍+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碱醇pH8.5,对无水乙醇调pH可以明显提高乙醇提取灵芝三萜的能力;灵芝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55min+提取温度55℃+提取剂用量50倍.  相似文献   

7.
尹艳丽  王金荣  胡元森  刘娜  王付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21-9522,9530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香菇、灵芝菌丝体多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液体深层发酵获得香菇、灵芝菌丝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菇、灵芝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2种多糖复合后抗氧化活性。[结果]香菇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提时间4.0 h,浸提温度90℃,该条件下所提取多糖含量最高为10.3%;灵芝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提时间3.5 h,浸提温度90℃,该条件下所提取多糖含量最高为17.2%。香菇菌丝体多糖∶灵芝菌丝体多糖为1∶1的复合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最高可达62.89%,比单味多糖提高50%以上。[结论]香菇、灵芝菌丝体多糖经过合适的配伍可显著提高自由基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何滨  李莹  徐志霞 《农技服务》2013,30(7):777-778
为确定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灵芝多糖的提取率,对水浸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及固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15;浸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浸提时间和浸提固液比。灵芝多糖提取率最高的品种为信州种。灵芝多糖提取率最高的地区为吉林长白山。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灵芝子实体多糖过程中不同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热水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不仅能明显地缩短提取时间,提高多糖提取效率,同时还能节省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灵芝多糖是多孔菌种灵芝属真菌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于灵芝属真菌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灵芝多糖是灵芝的最有效成分之一,因此受到科技工作者的特别重视。基于此,列举分析灵芝多糖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和灵芝多糖的生物作用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1.
石凤敏  佟曦然  丁自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60-5864,6077
综述了灵芝多糖的制备及药理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指出灵芝多糖是灵芝属灵芝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是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药品资源。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灵芝肽在动物体外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慧  孙颉  谢笔钧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2603-2607
【目的】研究水溶性灵芝肽在动物体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MDA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自氧化溶血及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当水溶性灵芝肽的剂量为0.25 mg•ml-1时,对大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抑制率达62.33%,对溶血过程中MDA生成的抑制率达91.24%;在有或无自由基诱导剂(Fe2+或H2O2)时,0.35 mg•ml-1的水溶性灵芝肽均能极显著抑制小鼠肝匀浆中MDA的生成(P<0.01),且抑制率大致相当,为60%左右;当水溶性灵芝肽剂量为1.00 mg•ml-1时,对线粒体肿胀度的抑制率为90.52%,对线粒体中MDA生成的抑制率达65.42%,且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水溶性灵芝肽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松多酚与真菌多糖联合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了红松多酚(PKP)与黑木耳多糖(AAP)和灵芝孢子多糖(GLP)单一、联合使用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的作用。采用Chou-Talaly联合指数方法分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并对单一和联合使用的清除效果、联合指数(CI)、等效应图和剂量减少指数(DRI)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单独使用红松多酚、黑木耳多糖、灵芝孢子多糖的IC50值分别为72.01 μg/mL、2.49 mg/mL、0.93 mg/mL,联合使用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与红松多酚和灵芝孢子多糖(质量比为1∶3)后,IC50值分别为185.20和237.83 μg/mL。联合指数分析表明,从清除率10%到97%,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的联合指数都小于1;等效应图显示联合使用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使用剂量降低。剂量减少指数分析显示,从清除率5%到97%,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的剂量减少指数都大于1,以上结果红松多酚和灵芝孢子多糖均表现不一致。说明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之间存在协同清除ABTS自由基效应,但红松多酚和灵芝孢子多糖不存在。   相似文献   

14.
灵芝多糖拌种对小麦抗纹枯病的诱导效应及生长发育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真菌多糖能够调节作物生长,激活植株的防御反应,诱导植株对植物真菌和病毒病害产生抗性,具有广谱性和持效性的特点。通过灵芝多糖拌种的方式,研究灵芝多糖对小麦抗纹枯病的诱导效应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纹枯病高感小麦品种济麦22、中感品种山农23、中抗品种鲁原502,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每盆混入20 mL相同浓度的纹枯病菌培养液,使用4、8 g a.i./100 kg种子剂量的灵芝多糖进行拌种,用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通过调查植株病情指数,计算相对防治效果以评价灵芝多糖对小麦抗纹枯病的诱导效果,并从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防御酶活性的角度评价其诱导抗性的作用机制。同时测定使用清水和4、8 g a.i./100 kg种子剂量的灵芝多糖进行拌种后各处理的发芽率、株高以及根系活力等生长指标。【结果】小麦纹枯病高感品种济麦22、中感品种山农23、中抗品种鲁原502经灵芝多糖拌种后,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抗纹枯病的效果以及小麦体内防御酶活性和MDA的含量等各项指标具有相同的趋势。灵芝多糖拌种对小麦生长指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8 g a.i./100 kg种子剂量的灵芝多糖拌种济麦22的发芽势分别为53.50%和52.75%,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在小麦出苗7 d后,经4、8 g a.i./100 kg种子剂量的灵芝多糖处理的3个小麦品种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并且处理剂量越高,诱导效果越明显。灵芝多糖拌种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同样处理剂量越高,诱导效果越明显,8 g a.i./100 kg种子剂量灵芝多糖拌种后,济麦22根系活力为0.26 mg·g-1·h-1,是空白对照的2.77倍;济麦22的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1.96、0.96 mg·g-1,是空白对照的1.52、1.44倍。灵芝多糖拌种可以对小麦纹枯病产生一定的防控效果,以高感品种济麦22为例,8 g a.i./100 kg种子剂量的灵芝多糖拌种在小麦完全出苗后7、14和21 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33.7%、31.9%和30.4%。同时,小麦叶片防御酶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下降。8 g a.i./100 kg种子剂量灵芝多糖拌种后,济麦2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为60.72 U·min-1·g-1 FW、2.45 U·g-1 FW、135.67 U·min-1·g-1 FW,分别是空白对照的1.10、1.32、1.13倍。MDA含量为1.48 μmol·g-1,比对照组降低26.1%。【结论】灵芝多糖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和植株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加小麦体内叶绿素的含量,增强根系活力,能够诱导小麦植株抗纹枯病,提高小麦叶片防御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灵芝多糖对番茄抗灰霉病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诱导抗病剂可以诱导寄主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具有持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论文以番茄植株为模式植物,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为目标菌,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以期明确灵芝多糖诱导剂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性。【方法】用一定质量浓度的灵芝多糖溶液(50、100、200和400 mg·L-1)喷雾处理盆栽番茄植株第1、2片真叶(正反面),每2 d喷施1次,共诱导3次,最后一次诱导2 d后全株喷雾接种供试菌孢子悬浮液((1-2)×106个孢子/mL),对照组施用等量清水代替灵芝多糖溶液,与各处理平行喷雾接种番茄灰霉菌孢子悬浮液。在接种孢子悬浮液之前用注射器将番茄苗茎基部刺伤,注意伤口不能太大。然后再罩上塑料薄膜保湿24 h,接种孢子悬浮液2 d内植株遮阴处理,并用加湿器提高温室内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不低于90%,温度控制在(15±5)℃,接种后第3 天正常光照。通过调查植株病情指数,计算相对防治效果以评价灵芝多糖对番茄抗灰霉病的诱导效果,并且从防御酶活性、丙二醛(MDA)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角度评价其诱导抗性的作用机制。同时用一定质量浓度的灵芝多糖溶液(50、100、200和400 mg·L-1)处理番茄种子并育苗,20 d后测定番茄幼苗株高、鲜重等多项生长指标。【结果】与直接施用等量清水后挑战接菌的对照组病情指数49.25相比,灵芝多糖处理组的番茄植株病情指数明显下降,在32.96-43.85。其中经400 mg·L-1灵芝多糖处理的番茄植株病情指数最低为32.96,相对防效达到33.07%。经灵芝多糖处理的番茄植株,其体内与抗病有关的防御酶活性也发生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在多糖诱导第3天达到最高,分别达到162和98 U·min-1·g-1 FW,是对照组的2.13和1.71倍;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诱导后第4天达到最高值434 U·min-1·g-1 FW,是对照处理组的3.29倍。灵芝多糖能够系统地诱导番茄体内 CAT、POD 及 PPO 活性,显著抑制了感染灰霉菌后番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灵芝多糖处理组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对照处理组在取样期间内MDA含量持续上升,而灵芝多糖处理组在取样期间内MDA含量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各质量浓度灵芝多糖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芽长和幼苗株高、植株的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200 mg·L-1灵芝多糖浸泡的番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7.3%,比对照组的发芽率77.3%提高了10.0%;且该处理对番茄幼苗的株高和地上部分鲜重的促进作用也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9%和33.3%;经100 mg·L-1灵芝多糖处理后番茄幼苗的芽长和地下部分鲜重变化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0.16 cm和0.33 g。【结论】灵芝多糖能够诱导番茄植株对灰霉病产生系统抗病性,同时对番茄种子发芽和番茄植株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良好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是世界上广泛应用于医药、兽药、食品等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正被世界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应用于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领域。介绍了GLP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分析了其确保安全性评价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等主要特点,结合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需求,从提升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数据质量、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农业GMOs领域中应用GL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加快法规制定、推进GLP实验室建设、开展培训研究等5项建议,以期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灵芝中As、Hg、Pb、Cd 4种重金属的含量。[方法]利用微波消解法对灵芝样品中As、Hg、Pb、Cd这4种金属元素一次消解,再对处理好的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灵芝中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灵芝中As、Hg、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0.208、0.033、0.725、0.338 mg/kg,均低于《中国药典》中重金属限度值。[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为灵芝中As、Hg、Pb、Cd的含量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也为灵芝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灵芝生产用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RAPD技术对生产中常用的灵芝属 8个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UPGMA构建的树状图表明 :8个菌株在较低的相似水平上可以分成 3个明显不同的组 :第 1组包括黑芝 (Ganodermaatrum)、松杉灵芝 (Ganodermatsugae)、圆芝 (Ganodermarotundatum)、灵芝 0 770 (Ganodermalucidum 0 770 )和韩国灵芝 (GanodermalucidumHG) ;第 2组包括密纹灵芝 (Ganodermacrebrostriatum)和紫灵芝 (Ganodermasinense) ;第 3组为树舌灵芝 (Ganodermaapplanatum)。这一结果与经典分类结果基本相符 ,表明RAPD技术可以用来区分生产中一些常用的灵芝种 ,同时说明灵芝生产用种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可能是造成灵芝产品研究比较混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灵芝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综述了我国灵芝人工栽培的研究现状,包括灵芝的栽培原料、栽培技术及其营养成分等,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了目前灵芝人工栽培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赤芝是种重要的药用真菌,品种繁多,由于目前食用菌管理制度不完善,为稳定菌株质量迫切需要建立起快速鉴定赤芝菌株的有效办法。在对赤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进行SRAP多态性分析基础上,将属于某几个菌株的SRAP特异片段转化为稳定性较高的SCAR标记,共获得17个SCAR标记。聚类分析显示,供试的23个赤芝菌株在遗传距离0.63下分为4类,其中19个菌株在遗传距离0.50下聚成一类。将其中的9个SCAR标记线性组合,建立起赤芝菌株的多标记综合鉴别法,可对供试的23个菌株进行有效鉴别。由此可见,SCAR分子标记能很好地解释赤芝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是种快速、稳定、准确鉴别赤芝菌株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