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虫苗免疫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该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在农村散养猪中发生。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囊虫病是重点检疫对象,而县乡的屠宰场点是个体收猪集中屠宰,屠宰户在购猪时用舌检法检查猪囊虫病,检出率低,并需一定的经验,宰后检验发现囊虫病猪予以销毁,使屠宰户蒙受很大经济损失。为提高宰前检疫效果,我们采取超前服务措施,应用定量血片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猪囊虫病,先检验、后买猪,或者是先定性、后屠宰,具体做法是向屠宰户发放检验用滤纸条若干,在…  相似文献   

2.
定点屠宰厂(场)要生产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除了搞好屠宰检疫外,还要把好产品质量检验关。为此,市县农牧部门在审查生猪定点屠宰厂条件时,应考核肉质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他们除熟悉国家标准“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1996-1999)和“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外,还应熟练掌握肉质检验内容。1一般性疾病猪胴体、脏器、头蹄的鉴定和处理染上一般性疾病的猪的胴体、内脏和头蹄有各种病理变化,根据其变化,区别疾病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卫生评价和处理,以保证肉品的安全利用。1.1红…  相似文献   

3.
收集猪瘟、猪丹毒病例,对屠宰前后过程中猪体内各器官系统、皮肤产生的病理变化特点进行整理分析,通过血清检查和微生物检查判定屠宰检验结果,旨在提高检验精确度,为猪瘟、猪丹毒的防治提供针对性指导。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检疫工作10多年来,对猪的屠宰检疫有了一些认识和看法,尤其非疫病引起猪屠宰后胴体异常,包括有黄脂肉、白肌肉、红膘肉、赢瘦肉、气味和滋味异常肉等。非疫病引起猪屠宰后胴体异常,检验人员在检验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正常屠宰猪肝脏常见的病理变化,为屠宰猪肝脏的常规检验和卫生评价提供病理组织学依据,我们在北京市食品公司肉联厂进行了调查,兹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在正常屠宰猪内脏常规检验过程中,随机采集  相似文献   

6.
《河北畜牧兽医》2004,20(12):55
近日,黑龙江省决定对现有的650多家生猪定点屠宰厂重新审查,原有定点权全部作废,有关部门将重新颁发有关检验合格证、屠宰检验合格验章、许可屠宰标志牌。重审目的是为了治理原定点屠宰厂管理混乱,条件脏乱差,有些还搞生猪注水,屠宰病害猪现象严重,许多乡镇的定点屠宰点多是黑屠宰点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掌握屠宰猪肝脏常见病的病理变化,为屠宰猪肝脏的常规检验和卫生评价提供病理学和组织学依据,我们在铁力市屠宰场进行了大量调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安阳市的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对市区几个生猪定点屠宰厂1998年、1999年、2000年三年生猪屠宰检疫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了市区生猪屠宰检疫检验所检出疫病的基本规律特点,为我市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以及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向和依据。1 屠宰生猪的检疫检验情况采取宰前检疫、宰后检验(感官检验、病理解剖学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的方法,对市区三年来屠宰的485465头生猪的检疫检验情况进行统计,检疫合格的有484414头(占99.78%),检出猪旋毛虫病127头(占0.027%),检出猪瘟134头(占0.027…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市所辖7个城区及嫩江流域9个县及其近郊乡镇,已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到点检疫工作。遵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有关规定,对屠宰猪履行了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程序,凡属病害的都实施无害处理后出厂。全市每年定点屠宰生猪22万头左右,其中猪中绦期幼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为:猪囊尾蚴3.12%;棘球蚴3.4%(1~6个/头);细颈囊尾蚴17.9%(1~12个/头)。一、猪中绦期幼虫的检验方法:在厂内按序对屠宰猪编号,同一猪的头部、胴体、脏器分离后仍放置一处。按猪囊尾蚴必检部位的咬肌、肩肿外侧肌、心肌、膈肌、深腰肌、股内侧肌…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生猪屠宰检疫中都已开展旋毛虫的检验,但在基层自宰自食、小而不规范的屠宰场(包括定点屠场)对猪旋毛虫的检验认识不足,重视猪囊虫病的检验而忽视猪旋毛虫的检验,一方面是猪旋毛虫病变小,眼观不易发现(较猪囊虫病),社会关注度远不及猪囊虫病;另一方面旋毛虫检验需要较多的人员、专门的检验器械、检验室等较多投入.因此,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基层屠宰检疫人员对猪旋毛虫的认识,规范肉品卫生检疫检验操作.  相似文献   

11.
正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猪肉质量,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对此,需要在屠宰前做好其检验处理,保障猪肉安全。为了能够保障市场中猪肉的安全性,作为生猪屠宰企业要承担对该病进行检验工作,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1检验1.1屠宰前检验在屠宰前需要做好如下检验:(1)看。患猪表肩胛部突出,即前宽后窄、前高后低,被毛粗乱,喜卧。部分猪发生突然痉挛,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桑梓湖种猪的屠宰性能,2006年元月,我们邀请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专家组到场对桑梓湖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种猪进行现场屠宰测定,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福州地区屠宰猪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情况和优选检验方法,把好检验关,防止患猪钩体菌的传播。我们在福州冷冻厂,屠宰车间屠宰猪中进行调查并对其分离的病菌作动物感染实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很大.属国际检疫对象。猪旋毛虫病在国内外均有流行。国内云南、河南、湖北、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人富感染发病,而贵州亦有该病流行。互.贵州猪施毛虫病的检验贵阳食品公司系统有贵州肉联厂和贵阳黔峰肉类食品加工厂屠宰生猪。肉联厂的宰猪量占90%以上,30多年来一直根据《四部规程》要求,开展旋毛虫检验工作。黔峰厂是个小型肉制品加工厂.生猪政策放开后才扩大生猪屠宰,数量不多,近年才开始进行旋毛虫检验。生猪派购政策时屠猪来自省内各地.政策…  相似文献   

15.
屠宰猪肾脏的检疫、检验及处理是动物卫生检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屠宰猪肾脏病变多而且比较复杂.现将动物检疫工作中肾脏的常见病变初步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2015—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区屠宰厂的屠宰检疫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屠宰生猪的检疫检验情况。结果显示:在150余万头屠宰生猪中,共检出不合格猪6 482头,不合格检出率为0.43%。其中,宰前、宰后不合格猪分别为3 385、3 097头,分别占不合格总数的52.22%和47.78%。宰前检疫中,检出死猪3 105头,占宰前不合格总数的91.73%;宰后检验中,检出猪丹毒、猪肺疫等病猪807头,检出品质不合格猪2 290头,分别占宰后不合格总数的26.06%和73.94%。7、8月份检出的死猪数量明显较多,月检出率超过0.50%。结果表明:长途运输引起的屠宰生猪死亡数量较多,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疫病导致的宰后检疫不合格数极少;厂方品质检验对严把猪肉安全上市至关重要。因此,改善运输条件、加强宰后品质检验,对于保障猪肉供给和卫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屠宰猪肝脏检验、处理是动物卫生检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猪肝脏上的病变多而且比较复杂.现对猪肝脏的常见病变做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18.
在生猪屠宰过程中,加强检疫工作、规范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是保证生猪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本文从宰前检疫(查证验物、猪群的临床健康检查、送宰检验)和宰后检疫(头部检验、肠和脾脏的检查、猪只体表皮肤的检验、胴体检验、内脏检验)2方面介绍了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以及检疫要点,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确保生猪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分析、总结了内蒙古哲盟地区近三年的定点屠宰检疫情况,找出了本地区屠宰检疫所检出疫病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本地区屠畜检疫工作,乃至畜禽产地的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向和依据,并提出了科学的对策措施。1检疫情况1.1检疫方法主要采用宰前检疫、宰后检疫(感官检验、病理解剖学检验、病理组织学检验、病原学检验)1.2屠宰猪检疫情况近三年共屠宰83312头,检验合格的有73099头(占87.7%),猪囊虫病的检出有9896头(占11.88%),根据其感染强度分别进行了冷冻、高温、炼制食用油、炼制工业油处理。其次为猪丹毒13头(占0.…  相似文献   

20.
北安市猪白肌病与白肌肉在宰后检验中较为少见 ,但近二年明显增多。据统计 ,2 0 0 3北安市一个年屠宰生猪 2 6万头的定点屠宰厂检出白肌病猪 34头、白肌肉猪 4 0 7头 ,分别占该厂全年生猪屠宰量的 0 1 3%和 1 5 7%。由于猪白肌病与白肌肉的病变肌肉颜色相近 (淡红色或灰白色 ) ,病变肌肉群也较相似 (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等 ) ,因此在检验中较难鉴别。在近二年的猪宰后检验中 ,对猪白肌病与白肌病的鉴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1 肌肉色泽变化不同  白肌病的病变肌肉上有分散的淡红色、灰白色或黄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